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894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docx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实施方案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

续建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某区2010年区域植保站观测场续建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某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某区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法人代表:

四、建设地点

嘉明开发区境内,火车北站以东,铁路牵引变电站以南B块土地。

五、主要建设内容

在原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药品及药械仓库的基础上续建综合检验检测楼530m2,配电室仪器设备1台(套)。

六、资金筹措

续建项目总投资230万元,。

全部为地方配套资金

七、建设年限

6个月

八、建设性质

续建

九、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适应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初步具备现代化水平的防灾减灾体系,农业有害生物信息处理能力和预警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某区植保站观测场工程的建设,将使我区的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工作初步实现观测规范化、数据传递网络化、预报信息可视化,防控无害化,对重大病虫的应急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经济效益

农业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将在现在基础上提高5-10个百分点,灾害预警能力实现从短期中期向长期的跨越,预警时间提前30天左右,将大大增强灾害应急控制的主动性,防治效果提高,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安全得到保障。

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将由现在5%-15%左右下降到3%—5%,农产品质量整体合格率提高5%以上,农药使用量比目前减少30%以上,每年可挽回粮、油等损失1900-2400万公斤,可增产值2850-36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够为政府及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及时的依据,及时向广大农民发布防治技术信息,指导全区及周边地区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使我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工作初步实现调查观测规范化,数据传递网络化,预报信息可视化,监测管理制度化,应急防治指挥与协调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显著,主要表现在:

农产品的品质将有所提高,有效供给进一步得到保障;外来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及农药残留的下降,将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通过新农药的开发利用、农药和药械的市场监管,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稳定植保队伍,提高广大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将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态效益

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的强化和先进防治技术的推广普及,将大幅度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植保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每年将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同时,提高农药利用率,使农药飘移量减少50%以上,土壤流入量降低20%左右,可大大减少化学农药对空气、土壤、水域的污染,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控害、护益、保产、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第二章区域概况

某区历史上以农业为主,种植业比较发达,是北方地区粮棉重要产区。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花生、芝麻、大蒜等。

且林果业发展迅速,目前8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林网化,林木覆盖率高于全省水平,是全国平原绿化的先进县(市)。

主要树种有优质毛白杨、泰青杨、泡桐等。

果树面积达6万多亩,主要有苹果、梨、葡萄、大枣、山楂等。

全区粮食总产68万吨,农业产值达23.88亿元。

本区交通比较发达,三级公路网纵横交错,沟通冀鲁豫三省各大中城市及本区各乡镇。

京九、济邯铁路途径本区西部、北部,南水北调工程经本区腹地。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施某区区域植保站观测场续建项目,旨在加强我区植保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植保队伍,运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和先进信息传输设备以及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从而提高对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的监测水平,及时、准确提供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发生趋势,承担本区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农业植物检疫、农药、药械安全使用、新农药、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同时汇总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信息,为本区域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项目实施,使先进的植保技术这一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将损失控制在3%-5%以内,有害生物成灾面积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0%以内,防治效果提高到90%以上,平均每亩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20公斤以上。

确保我区无公害蔬菜、玉米、小麦等优质农产品生产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植物检疫,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进传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某区植保站观测场项目利用我区现有的土地进行建设,该土地使用权属某区千亿斤粮食植物保护观测场。

植保观测场应选在作物种植种类具有代表性、病虫发生频繁、能代表全县耕作及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交通方便,无环境污染,水、电等设施配套,离县城较近,且在长远规划中未被规划为建设用地。

项目场址位于嘉明开发区境内,火车北站以东,铁路牵引变电站以南,面积3.16亩。

该区域常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和蔬菜等,该处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暖、土地连片集中、肥力中等,所种植的作物及病虫发生在全区具有代表性,供水、供电等条件较好,符合标准植物保护观测场建设的基本条件。

项目建设地周围无污染源,地势稳固,交通方便、公用设施配备齐全,资源、交通、通讯、运输以及水文地质、供水、供电等条件符合要求。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农艺技术选择的原则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本着“安全、经济、高效、增产”的原则,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预测预报为先导,加强生态调控措施,提高自然控害能力;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农作物的抗病耐虫能力和补偿作用,配合施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实现农产品品质优质化、生产无害化,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保障环境和人们的食物安全,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的要求进行有关调查,结合天气预报,历年病虫发生等因素,作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长、中、短期预警,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信息发布演示设备,可视化预报等渠道,将有害生物预警信息传送到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省级分中心和各级领导、广大农民手中,指导当地农户准确防治。

在农业有害生物控制方面,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如发生重大病虫灾害,则出动应急防治设备进行集中控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严格按照防治指标,使用农药防治。

 

二、农艺技术方案

通过虫情测报灯、自动孢子捕捉仪等对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进行适时监测,结合当地天气预报、历年病虫发生情况、栽培制度、品种布局、迁飞性病虫异地发生态势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通过病虫可视化预报的方式宣传到基层干部及广大农民,以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动态信息上报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中心及山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分中心。

如发生重大病虫灾害,则出动应急防治设备进行集中扑灭。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工艺技术要求,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

建设综合检验检测楼一处530m2,其中包括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170m2、资料档案室100m2、设备库120m2、培训室90m2、配电室20m2、卫生间30m2;

购置配电设备1台(套)。

通过项目建设,使某区区域植保站观测场成为拥有设备先进、手段一流、功能结构完整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承担本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防治和抗药性监测等工作,汇总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信息,并及时、准确与全省及相关网点站进行病虫信息交流。

 

第七章投资估算

一概算范围

土建工程建设费

二概算依据

1、建筑工程费

(1)《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

(3)《山东省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2、其它费用

租地费和运行维护费用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及投资要求列支。

三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总额230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90.1万元;设备费25万元,其他费用114.9万元,各项投资如下:

1、建安工程部分:

建设综合检验检测楼530平方米,投资90.1万元。

2、配电设备1台(套),投资25万元

3、租地费:

48万元。

4、运行维护费用:

50万元

5、设计费:

3万元

6、方案编制费、评审费:

3万元

7、基本预备费:

11.5万元

第八章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措施:

1、改进耕作方式,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稳能力。

2、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节约用肥,防止肥力的大量流失,减轻化肥对土壤及水的污染。

3、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措施,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污染。

5、大力推广秸杆还田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焚烧秸杆造成的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6、大力发展农田林网体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7、加大环境监测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二、节能减排措施

发展循环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围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以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能技术推广为重点,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

1、节约能源措施。

一是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产品。

二是耕作制度节能,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2、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

主要包括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在粮食主产区以农民炊事和取暖为重点推进秸秆气化、固化技术。

3、推广节肥节药技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

三、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在项目建设期间,由于利用我区现有使用的土地进行建设,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噪音等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大影响。

2、在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期间,病虫害监测产生的废弃物和垃圾、污水等不会对环境的产生影响。

3、在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期间,应急药品、药械存放对环境的无不良影响。

四、治理措施方案

1、污水治理

对运行期间产生的污水,拟采用化粪池和沉淀池的方式进行初级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再经污水管道排入污水排放体系,最后统一排入城市污水地下管道系统。

2、垃圾及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无害化治理。

3、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拟采取及时清扫,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

4、应急药品、药械采用独立仓库进行存放,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第九章消防安全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的有关规定,应急药品、药械仓库在建设时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在仓库内使用防火材料装修,配置干式灭火器及喷淋系统。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建设工期

根据本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以及工程的复杂程度初步确定该项目的建设工期为6个月。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在项目资金到位及时,各种手续齐备的前提下,该项目实施进度分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安排,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情况如下:

㈠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呈报及审批、工程设计以及办理其他相关手续,整个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拟耗时2个月。

㈡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项目建设实施分施工准备和和建设实施两个阶段,计划耗时个2月。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开工前准备和开工审批及招投标等,拟耗时1 个月。

2、建设实施

建设实施主要分土建施工、附属设施和设备采购及安装两个部分,根据该项目拟建规模、结构类型以及建设条件初步测算,计划耗时1个月。

㈢ 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主要包括验收准备和验收两个阶段,拟耗时2个月。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竣工验收的准备

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整理技术资料。

各有关单位(包括设计、施工单位)应将技术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由建设单位分类立卷,交生产单位或使用单位统一保管。

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土建方面及各种有关的文件、合同等。

二是绘制竣工图纸。

竣工图必须准确、完整、符合归档要求。

三是编制竣工决算。

建设单位必须及时清理所有财产、物资和未完或应收回的资金,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分析预(概)算执行情况,考核投资效益,报规定的审计和财政部门审查。

2、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全部完成,经过各单项工程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竣工图表、竣工决算、工程总结等必要文件资料。

第十章招标方案

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编制招标方案。

一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

某区植物保护观测场续建项目建设。

2、主要建设内容:

土建工程、仪器设备

建设综合检验检测楼530平方米,购置配电设备1台(套)。

3、建设性质:

续建

4、省重点建设项目:

是√否

5、建设起止年限:

2013年11月1日~2014年6月1日

6、项目总估算、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

按照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水利厅《关于编制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2010年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某区植保站观测场续建项目总投资230万元,全部为地方配套资金。

二项目提前招标情况: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前招标:

有;无√。

2、提前招标范围:

3、提前招标理由:

4、项目审批部门批准情况:

三项目招标内容

建设项目招标方案的内容包括:

1、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标范围(全部或部分招标)。

2、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拟采用的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者自行招标);拟采用委托招标的,要附招标代理机构资质证书,说明其业绩、机构人员等情况;拟采用自行招标的,要附项目法人资格证书,说明招标机构、专业技术力量、从事同类项目招标等情况。

3、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拟采用招标的方式(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国家或省重点建设项目,拟采用邀请招标的,应对采用邀请招标的理由作出说明。

4、不招标的说明。

5、其他有关内容。

6、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

项目法人及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编:

招标基本情况表

建设项目名称:

单项名称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不采用招标方式

招标估算金额(万元)

备注

全部招标

部分招标

自行招标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勘察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设备

重要材料

其他

情况说明:

 

建设单位盖章

年月日

注:

情况说明在表内填写不下,可附另页

 

工程总投资概算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筑

设备

安装

其他

合计金额(万元)

单位

数量

单价

备注

工程费

购置费

工程费

费用

(元)

建安费用

90.1

 

 

 

90.1

 

 

 

 

1

综合检验检测楼

90.1

 

 

 

90.1

530

1700

 

设备

配电设备

25

25

1

250000

租地费

48

48

运行维护费用

 

 

 

50

50

 

 

 

 

设计费

3

3

方案编制费、评审费

3

3

基本预备费

11.5

11.5

合计

2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