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宋明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756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宋明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4课宋明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4课宋明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课宋明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4课宋明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课宋明理学.docx

《第4课宋明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宋明理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课宋明理学.docx

第4课宋明理学

第4课宋明理学

主备人:

李杰审核人:

焦玉花、宋钦顺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考纲展示】

宋明理学

【重点难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儒学的危机(了解)

1.儒学危机出现在什么时期?

其原因有哪些?

(结合教材P15第一自然段分析)

 

2.儒学的危机的表现是什么?

(结合教材P15第二自然段分析)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内涵是什么?

主要分为两大派系?

(结合教材P15第四自然段分析)

 

★★★2.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结合教材P15第五自然段分析)他们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

(结合教材P16第一、二自然段分析)

 

★★★3.程朱理学的地位是如何变化的?

(结合教材P16第三自然段分析)

 

★★三、陆王心学

1.陆王心学的两大代表人物是什么?

(结合教材P16第四自然段分析)

 

2.陆九渊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

(结合教材P16第五自然段分析)

 

3.王守仁的思想观点有哪些?

(结合教材P17第二自然段分析)

 

★★4.宋明理学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

(结合教材P17第三、四自然段分析)

 

【疑难解惑】

 

【自主检测】CDDBCBACDD

1.(2011·山东潍坊)“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守仁

2.(2011·山东实验中学)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3.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醒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分别是()

A.佛教、道教、墨家B.道教、墨家、儒家

C.佛教、儒家、墨家D.佛教、道教、儒家

4.(2011·山东济南一中)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5.(2011·山东济南一中)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此人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

6.“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7.少林寺钟楼前唐开元碑碑阴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略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

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此图从正面看,长者秃顶、须髯,是佛祖类人物,代表释家。

若稍换角度,遮住画像右面,则左侧就是头挽高髻的老子侧画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则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侧面像,代表儒教(家)。

画面是释迦、孔子、老子三圣合体像。

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的主张各不相同,冲突激烈

D.反映了儒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8.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

9.“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0.(2011·揭阳梅州)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第4课宋明理学

课堂学习案

【重点解读】

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1.程朱理学:

(1)代表:

程颢、程颐、朱熹

(2)主张:

①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遵循永恒不变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认识论:

要把握“理”,通过“格物致知”,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以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③伦理观: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

(1)代表:

陆九渊、王守仁

(2)主张:

①陆九渊:

提出“心即是理”,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提出“发明本心”,即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

②王守仁:

思想核心是“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二、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1)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本质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不同点:

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认识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宋明理学

材料一程颐:

“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朱熹: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王守仁: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

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二者在对世界本源的认识方面有何不同?

 

(3)据材料四回答理学塑造了中华民族哪些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

(不少于3个)

 

(4)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课堂检测】

1.(2011·广东)“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2011·上海)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3.(2010·广东文综)“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4.(2010·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5.(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6.(2010·上海单科)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7.(2009·江苏历史)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8.(2009·广东理基)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9.(2008·上海单科)“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0.(2007·江苏单科·28)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

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14分)

 

课后作业——新航路开辟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慈溪中学)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B.专制集权的强化C.程朱理学的盛行D.审美意识的觉醒

2.(2011·浙江五校)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3.(2011·福建厦门)《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4.(2011·沈阳市级重点高中)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2011·山东高密)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6.(2011嘉兴)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

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7.(2011濮阳)当读到:

条件一: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

学堂上老师带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8.(2011·福建厦门三校)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9.(2011·北京西城区)“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9.(2011年蚌埠市)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群-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二、非选择题

10.(2011·濮阳华龙区)(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群体逐渐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等七人隐居山阳(今河南修武),纵情于歌、酒、舞之间,文采歌赋各有所长,崇尚老庄,政治上拒绝做官,不与统治者合作。

材料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三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

……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四以下是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歌谣一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在园中采红花,

一朵红花采不了,双双媒人到我家。

“我家女儿年纪小,不会伏侍大人家,”

“爹阿爹,不要忧,娘阿娘,不要愁,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

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

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竹公竹婆竹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

你长没有用,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

材料五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乡人,……性行纯笃,真正做到“日三省乎已”,每日详书自己得失。

年方弱冠,孝顺闻名.一次,父亲有病,胡居仁亲自尝父亲的粪便,查验病情.父亲去世后,胡居仁绝食多日,形销骨立.父死,母照俗例作道场超度,他不信道,然而总命难违,撰联明志“读东儒书,不信西天佛祖;奉北堂命,乃作南无道场”,成为千古佳话。

(1)综合材料一、二、三。

分析明朝士人区别于以往士大夫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

 

(2)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五的真伪,说明理由。

(2分)

 

11.(2011河南五市联考)(37分)安徽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徽商、徽学及小岗村名闻天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位置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在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山多地少的环境无疑是一种劣势。

历史上,徽商一次次地从这里别离家乡:

“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徽商以儒商自居,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据“中国第一状元县”《体宁县志》载:

“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

中国总计800多位状元中19位产生于休宁。

”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图报,庇护徽商。

——摘编自纪录片《徽商》

材料二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祖籍均在徽州歙县篁墩,故徽州被称为“程朱阙里”。

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他们开创的经典理论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与这一理论密不可分。

但是,这一理论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丧削礼服、修祠续谱、建坊树碑等,致使大批的“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在程朱桑梓之邦又结出了许多恶果。

同为徽州人骄傲的胡适及其战友为此进行了猛烈批判。

——摘编自《徽学研究》

材料三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图7)的部分结果。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商兴起的条件,并分析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的优越之处以及在这一制度影响下徽州人对经商、读书、做官三者之间关系上的认识。

(18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程颢、程颐及朱熹等人开创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徽州社会文化产生的双重影响”。

(8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安徽省农民对农村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

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结果的理由。

(l1分)

 

第4课宋明理学

【自主检测】CDDBCBACDD

合作探究: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陆王主张“致良知”。

前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后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3)发奋立志、社会责任、注重气节等(关键是积极向上)。

(4)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课堂检测AACBACDAD

10.【答案要点】(共14分)

①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孔子(孔丘)。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还主张“礼”(贵贱有“序”)。

②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孟轲)。

他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

③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

他对儒学加以发挥,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

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⑤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亦可)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课后作业CBCCABCDB

10.

(1)特点从事工商业而致富。

(1分)

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尤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影响到士大夫阶层。

(2分)

(2)反映了人性中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2分)

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礼法约束受到冲击。

(2分)

(3)应该是事实。

(1分)程朱理学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伦理道德,因此出现这样的人在明朝是非常可能的。

(1分)

11.

(1)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经济发达的苏杭地区;山多地少,受生计所迫。

(6分)[学生如答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州人们的吃苦耐劳,勤俭、谦让、诚信的优良品质(即徽骆驼精神)等相关内容也可酌情给分。

优越之处: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分)

认识:

经商收入可以为读书创造条件;读书可以实现做官的梦想,做官后的读书人对徽商可以提供庇护。

(意思相近即可,6分)

(2)经典理论:

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新安理学)。

(2分)

双重影响:

宋明理学对形成徽州文化中坚贞不屈的内涵,孕育众多的民族志士及国家有用之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学推崇的纲常名教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

(6分)

(3)总体是好的: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5分)

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家庭分散经营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城镇化发展中强行征占农民耕地;频繁凋整土地,经营预期不稳定.不利于投入增加。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多答不加分。

其它答案若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6分)

课后延伸案

一、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1、两宋时期兴起。

2、元朝时曾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理学发展到高潮。

4、南宋时期,心学形成,明中期得到发展。

二、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及其态度

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1)可取的一面:

①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⑤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2)不可取的一面: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