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57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灵之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灵之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灵之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灵之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灵之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灵之道.docx

《心灵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灵之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灵之道.docx

心灵之道

留点麦穗在田野上

有个学生写随笔引用一段西方人的话:

如果你的麦捆遗落在地里了,那就不用去找了,你已经把它留给了流浪人,你已经把它留给了贫弱者,你已经把它留给了捡麦穗的孩子……我看了之后静思半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把这样的仁爱教给学生。

可是,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里,会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有这样的习俗,在边疆荒凉的古道边,会有一些简易小屋,里面备有柴火食物,让孤独的走路人歇脚御寒。

中国文化中讲慈悲的内容其实并不少,但我们中国毕竟是疏于行动的民族。

柏杨说过,讲团结,中国人能写出一大部书,但是很难走到一起,“三个和尚没水喝”。

同样,孔子宣传“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我们见得更多的是研修人谁也不服谁。

同样的原因,生活中的慈悲之心和仁爱之举就不太多,现在中国的社会捐款仍然有“摊派”现象。

20世纪80年代,看了欧文·肖的《富人·穷人》,印象很深。

有次作文命题,我想试着让学生做做这个题目,不想全体同仁担忧,说导向容易偏,会出麻烦。

虽然我并不想坚持这个题目,却通过这件事想到,若全社会嫌贫爱富,对对穷人存有偏见,这个社会麻烦就大了。

台湾省的证严法师当年是个普通的比丘尼,有一次她遇到三个天主教的修女,彼此交流了对宗教的认识。

修女临别时表示对佛教有了理解,但是她们对佛教不开慈善事业不解。

证严因此受到触动,后来才有了规模宏大的慈济功德会,有人图海事,一个月一次捐15元。

证严说,一次捐15元,只发了一个善愿,每天放五角钱在罐子里,是每天在发一个善愿啊。

我因而想到,多年以来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究竟落实在什么位置上,宣传家、教育家能不能给孩子们说清楚?

说清楚之后能不能做点榜样?

如果这么多年仍然只是让学生背背教条,那还不如让学生每天都能发一个善愿,并且学会“留点麦穗在田野上”。

心灵之道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

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

在她18岁那年的圣诞节,妈妈破天荒给了她20美元,让她用这个钱给自己买一份圣诞礼物。

她大喜过望,但是还没有勇气从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过。

她捏着这点钱,绕开人群,贴着墙角朝商店进去。

一路上她看见所有人的性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无遗憾地想我是这个小镇上最抬不起头来、最寒碜的女孩子。

看到自己特别心仪的小伙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会上,不知道谁会成为他的舞伴呢?

她就这样一路躲着人群来到了商店。

一进门,她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柜台上摆着一批特别漂亮的缎子做的头花、发饰。

正当她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售货员对她说:

“小姑娘,你的亚麻色的头发真漂亮!

如果醒上一朵淡绿色的头花,肯定她美极了。

”她看到价签上写着16美元,就说:

“我买不起,还是不试了。

”但这个时候售货员已经把头花戴在了她的头上。

售货员拿起镜子记、让她看看自己。

当这个姑娘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突然惊呆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这个样子,她觉得这一朵头花使她变得像天使一样容光焕发!

她不在迟疑,掏出钱来买下了这朵头花。

她的内心无比陶醉、无比激动,接过售货员找的4美元后,转身就往外跑,结果在一个刚刚进门的老绅士身上撞了一下。

她仿佛听到那个老人叫她,但已经顾不上这些,就一路飘飘忽忽地往前跑。

她不知不觉跑到了小镇中间的大路上,她看到所有人投给她的都是惊讶的目光,她听到人们在议论说,没想到这个镇子上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谁家的孩子呢?

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暗暗喜欢的那个男孩,那个男孩竟然叫住她说:

“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荣幸地请你做我圣诞舞会的舞伴?

这个女孩子简直心花怒放!

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用剩下的这4块钱回去再给自己买东西吧。

于是她又一路飘飘然地回到了小店。

刚一进门,那个老绅士就微笑着对她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你刚才撞到我的时候,这个头花掉下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来取。

真的是一朵头花弥补了这个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吗?

其实,弥补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归。

 

有些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与朋友一起去外地出差,在列车上,我掏一本书,慢慢地看。

朋友拍拍我的肩膀,问我:

“难道这本书的内容比窗外的景色吸引人?

当然不是。

我承认窗外的景色远比我手里的书精彩百倍。

可是那天,我还是想利用列车上的这段时间把这本书读一读——早就该读的书,却被我拖了很长时间。

朋友听了我的解释,笑笑说:

“你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书难道明天不能读么?

后天不能读么?

只要下定读这本书的决心,时间绝不是问题。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情享受窗外的景致。

“可是我总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我说,“或者说,约等于浪费时间。

“有些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

”朋友说。

他的话让我吃惊。

“除了工作,剩下的时间,我们都应该把它们浪费掉。

”朋友接着说,“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物质上,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些;精神上,是为了更有成就感。

那么工作以外的时间呢?

就应该享受这些美好、成就感和幸福。

有些闲暇时,就应该像我一样享受这种轻松。

精神的、身体的、彻底的、纯粹的放松……”

“可是难道你不认为工作也是一种快乐吗?

”我问他。

“我当然承认,”朋友说,“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把工作以外的时间浪费掉。

或者说,只有把工作以外的时间浪费掉,工作时你才能有快乐的感觉。

假如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或者为工作做准备,那么工作时,又怎么会有快乐可言呢?

我常常提醒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来思考、来收集素材,比如公车上、洗手间里、午餐时,甚至球场上等等。

我承认那是勤奋,是一种品质,但同时,那也是在工作,是在用工作和自己过不去。

也常常见到一些勤奋到玩命的男人,他们把事业看得高于一切,他们睡觉时都会睁着眼睛寻找机会,他们的生命中,几乎没有丝毫可以真正浪费掉的时间。

他们失去与朋友、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不会注意到一朵花苞、一座远山、一片云、一滴水、一场球赛、一首曲子。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工作或者为工作做着打算。

他们吝啬地利用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即使他们有快乐,他们的快乐也仅仅是工作的快乐。

其实那些时间并没有被真正浪费掉——只要不是毫无意义的低级享乐,时间就没有被浪费掉。

浪费不过是从“工作”的角度来评说的,很显然,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工作。

把有些时间浪费掉,有时候,也需要一种智慧。

学会欣赏身边的景色

我非常荣幸成为我们家族里第三个得到这所伟大的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在我之前是伟大的吉姆叔叔,他是一个出色的医生,还有杰克叔叔,现在是一个著名的商人。

他们两人都可以跟你们说说他们职业中最重要的东西,关于医学和商业的。

而我是个小说家,我研究的人的本性,我所知道的只是真实的生活。

不要把生活和工作混淆起来。

后者只不过是前者的一部分。

我不会忘记当议员保罗·桑格斯因被诊断出患了癌症而决定放弃竞选时,有一位朋友曾给他写去这么一句话:

“没有哪个人在临死之前会说:

‘要是我多花点时间在工作上就好了。

’”

今天你走出这里时,你只有一件与众不同的东西。

说到学位,有成千上万人的学位跟你一样高;说到职业,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做你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

可是,你是活着的人当中唯一能够掌管你生命的人,你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你的整个生命,并不只是在课桌前,也不只是在公共汽车上、小汽车里、电脑前。

不只是你的思想生命,而且还是你的心灵的生命。

不只是你的银行账号,而且还有你的灵魂。

现在谈灵魂的人少了。

写一份简历容易,画一个灵魂却难得多。

可是一份简历只是在寒夜里,在你难过时、破产时、孤独时、考试成绩不如意时的一份冷冷的安慰。

以下是我的简历:

“我是3个孩子的母亲,我尽力不让我的职业阻止我做一个好母亲。

我不再把自己看作宇宙的中心,我跟孩子们在一起,倾听他们说话,与他们一起欢笑。

我是丈夫的好朋友,我努力信守我们结婚时的承诺,跟他在一起,倾听他的话语,和他一起欢笑。

我是我朋友的好朋友,他们也是我的好朋友。

我给他们打电话,和他们共进午餐,倾听他们的话语,跟他们一起欢笑。

如果上述的一切不是真实的,你绝对不可能把你的工作做到最好。

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你的:

去生活,真正去生活,而不是疯狂地追求升职、加薪、买大房子。

想想,如果有一天下午你突然被诊断出患了动脉瘤或乳腺癌,你还那么在乎名和利吗?

去品尝海风的咸味吧,去观看盘旋的雄鹰吧,去留意孩子努力用大拇指和食指抓起玩具时的专注吧。

不要孤独地过日子,找一个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记住爱不是休闲,而是工作。

每次你看着你的文凭,要记得你仍然是个学生,仍然在学习怎样好好珍惜你和别人的联系。

拿起电话发一个e-mail,写一封信。

过慷慨的生活,到郊外去观赏盛开的杏杜鹃花吧,在寒夜里看挂在空中的那银色的月亮吧。

要意识到生活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不要把生活和你所爱的人视为理所当然。

多关注生活中的善,并把它向你周围传播。

把你用来喝啤酒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去做义工。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分一秒地流逝,浪费我们的生命很容易。

我们对火红的杜鹃视若无睹,对优美的旋律置若罔闻。

我们懂得生存,却不会生活。

许多年前我就学会了生活。

我曾有过不幸的遭遇,以至于改变了我的生活。

现在我学会了去看世上所有美好的事情,并努力地给她增添美好。

我告诉人们我的发现,叫他们也想想野地里的百合,看看婴儿耳朵里的茸毛。

让我们满怀快乐和热情地去过有笑有爱的生活。

15年前,我曾在康尼海滩见到和我关系最好的老师走在木板路上。

那是在12月里,我正在写一个关于无家可归的人怎样度过冬天的故事。

他和我一起坐在木板路的边沿面朝大海,我们的脚在下面晃荡着。

他跟我说他的生活日程,夏日在林荫大道边行走,天气开始变冷就到教堂里过夜。

但他说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呆在海滩的木板路上,面朝大海,就像我们当时那样坐着,天气太冷就披几张旧报纸。

我问他为什么不到能避风的地方去,比如去医院的候诊室坐着,他只是看着大海,说:

“看雄浑的大海,看雄浑的大海。

现在,我也学会了欣赏身边的景色。

这是我从一个一文不名、无家可归的人那里学来的生活智慧,今天要把它传给你们。

学会欣赏身边的景色,你就永远也不会失望。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怨他。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

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

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

在此,你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就像流淌一条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当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

因为凡是以虚伪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挺艰难,弄不好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不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

因为有人肯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

你做出了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心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剪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

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虚伪,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沉默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谁都知道口是用来吃饭的,有人却说是用来接吻的。

我说满没有错儿;但是若统计起来,口的最多的(也许不是最大的)用处,还应该是说话,我相信。

按照时下流行的议论,说话大约也算一种“宣传”,自我的宣传。

所以说彻头彻尾是为自己的事。

若有人一口咬定是为别人,凭了种种神圣的名字;我却愿意让步,请许我这样说:

说话有时的确只是间接地为自己,而直接是为别人!

自己以外有别人,所以要说话;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

于是乎我们要懂得沉默。

一般人见生人时,大抵会沉默的,但也有不少例外。

常在火车轮船里,看见有些人迫不及待似的到处向人问讯,攀谈,无论那是搭客或茶房,我只有羡慕这些人的健康;因为在中国这样旅行中,竞会不感觉一点儿疲倦!

见生人的沉默,大约由于原始的恐惧,但是似乎也还有别的。

假如这个生人的名字你全然不熟悉,你所能做的工作,自然只是有意或无意的防御!

像防御一个敌人。

沉默便是最安全的防御战略。

你一定要他知道你,更不想让他发现你的可笑的地方——一个人总有些可笑的地方不是?

你只让他尽量说他所要说的,若他是个爱说的人,末了你恭恭敬敬和他分别。

假如这个生人,你愿意和他做朋友,你也还是得沉默。

但是得留心听他的话,选出几处,加以简短的,相当赞词;至少也得表示相当的同意。

这就是知己的开场,或说起码的知己也可。

假如这个人是你所敬仰的或

未必敬仰的“大人物”你记住,更不可不沉默!

大人物的言语,乃至脸色眼光,都有异样的地方;你最好远远地坐着,让那些勇敢的同伴上前线去。

——自然,我说的只是你偶然地遇着或随众访问访问大人物的时候。

若你愿意专诚拜谒,你得另想法;在我,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

——你看大人物与非大人物或大人物与大人物间谈话的情形,准可以满足,而不用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