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358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kk工程

施工升降机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3

第二章工程概况3

第三章基础设计及要求4

一、设备概述4

二、基础设计4

三、基础的确定4

四、基础的验收要求5

第四章安装锚固方案5

一、前期准备5

二、施工升降机的安装6

三、技术要求6

第五章施工升降机的拆卸7

第六章安全要求及措施7

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8

一、计算书8

二、节点图13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本工程设计图纸

7、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针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及要求进行编写】

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kk

工程地点

建筑面积(m2)

0

建筑高度(m)

0

总工期(天)

0

主体结构

框架

地上层数

0

地下层数

0

标准层层高(m)

0

其它主要层高(m)

0

2、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经理

XXX

总监理工程师

XXX

技术负责人

XXX

专业监理工程师

XXX

第三章基础设计及要求

一、设备概述

请补充设备相关参数

二、基础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施工电梯的基础的构造做法,结合xxx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的xxx型双笼施工电梯的基础技术,电梯基础选型如下:

1、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采用Ф12@200.

2、基础尺寸为4100×5600×300mm。

3、基础砼标号采用C30。

4、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施工顺序

按施工平面布置确定基础位置——基础地板加固——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安放预埋螺栓及电梯底盘(要求位置准确,标高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浇筑砼——拆模、养护。

三、基础的确定

1、基础厚度为300mm,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钢筋直径Ф12,网格间距200mm。

2、浇筑前预埋好4根M22底脚螺栓。

3、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

4、基础平面度为1/1000,地脚螺栓中心距最大允许偏差±5mm。

5、回填土时必须夯实,保证强度。

6、基础平面必须保证排水良好。

7、制作基础时必须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8、同时还必须符合当地有关安全法规。

9、详细做法见后附图。

四、基础的验收要求

1、升降机基础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标准要求制作安装,预埋框必须用水平仪调平并与基础钢筋连接。

2、防雷接地装置的埋设与主体结构的接地装置连通。

3、预埋框四个基准点平整度(水平高差)≤L×1/1000(L为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4、基础验收资料必须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公司签字认可。

5、只有当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第四章安装锚固方案

一、前期准备

1、将基础方案做好,保证基础的水平及各项使用要求;

2、保持施工升降机的进场道路通畅,并有足够的停放设备空间;

3、确保安装地点满足安全检查机构所规定的要求,且已获得安装许可。

安装工地应配备一个专用电源箱,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升降机额定电流的1.5~2倍,升降机工作电源电压值上下波动不得超过5%;

4、升降机的专用电源箱应直接从工地变电室引入电源,距离最好不超过30米,一般每个吊笼需配置一根大于4×25mm的铜芯电缆,如距离过长,应适当增加电缆的截面积;

5、专用配电箱内每一吊笼均用一开关控制,电源箱需采用冲击波无动作型漏电保护开关。

6、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用500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7、准备好停层附件,如支架、安全栏杆等;

8、确定附墙方案,按需要准备好预埋件或固定件,并提前在符合附墙要求的附。

二、施工升降机的安装

1、把基础表面清扫干净;

2、将基础底座安装在基础平台上,用水平尺检查水平,并填实基础,检查基础底座中心到附墙点的距离;

3、按此顺序上三个标准节;

4、安装吊笼;

5、接通电源,对设备进行检测;

6、应用小辈杆进行标准节安装;

7、安装到高度后,安装各项限位,并进行调试;

8、安装外笼后,对设备试运行良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技术要求

1、每安装一道附墙架,应用经纬仪测量其垂直度;

2、附墙架允许的最大水平偏角为±

3、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侧隙应为0.2~0.7mm,靠背轮和齿条背间隙为0.5mm;

4、各滚轮与标准节间隙为0.5mm;

5、每隔6m安装一道护线杆;

6、安装对重时应保证对重与滑道间隙为0.5mm;

7、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

8、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时,触柄距碰铁0.5~2mm内。

第五章施工升降机的拆卸

升降机拆卸的方法与顺序基本上是与安装时相反,故这里仅给出一些主要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将升降机附近区域用栅栏围住,并设置标志“谨防坠物”;

2、把笼顶操纵盒移到吊笼顶上,并将笼顶操纵盒上的“加节/运行”开关持到“加节”位置,装好吊杆及安全围栏;

3、将吊笼开到导轨架顶部,拆下两个限位撞块;

4、卸下导轨架标准节,过道竖杆、附墙架等,用吊笼运到地面。

注意吊笼顶部一次只能装相当于3节标准节的重量;

5、同时,拆下电缆导向架、撑杆等,直到只有3节标准节时,把吊笼开到缓冲器上;

6、切断主电源,拆下电源电缆,松开吊笼电机的制动闸,用吊车吊走吊笼;

7、拆下三节标准节、基础构架及缓冲器等。

第六章安全要求及措施

1、安装作业人员应按高空中作业的要求操作:

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安装作业时,必须按额定载荷重量下进行安装,不许超载;

3、风速超过13m/s时及恶劣天气下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4、安装作业时,应防止安装地点上方掉落物体,避免高空多层次作业;

5、首层进料口一侧搭设2m的防护棚安全通道,通道两侧用密目网封闭,通道顶部用50厚木板防护;

6、楼层上料平台处临边设1.5m高的防护栏;

7、每层楼层处设安全防护门和楼层标识牌。

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一、计算书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D200/200J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m)

120

标准节长度(m)

1.508

底笼长(m)

4.5

底笼宽(m)

3

标准节重(kg)

167

对重重量(kg)

1300

单个吊笼重(kg)

1460

吊笼载重(kg)

2000

外笼重(kg)

1480

其他配件总重量(kg)

200

2.楼板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楼板长(m)

4

楼板宽(m)

3

楼板厚(m)

0.3

楼板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N/mm2)

14.3

楼板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t(N/mm2)

1.43

梁宽(m)

0.5

梁高(m)

0.3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HRB33512@15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

HRB33512@15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HRB33512@150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HRB33512@150

梁截面底部纵筋

6×HRB33525

梁中箍筋配置

HPB3006@150

箍筋肢数

2

施工升降机基础长度l(m)

4

施工升降机基础宽度d(m)

4

施工升降机基础厚度h(m)

0.4

3.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kN/m2)

1

施工升降机动力系数n

1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8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

167kg×80=1336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1460×2+1480+1300×2+200+13360)+2000×2)×10/1000=245.6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460×2+1480+1300×2+200+13360)+1.4×2000×2)×10/1000=302.72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

Pj=1.2×l×d×h×25=1.2×4×4×0.4×25=192KN

P=n×(P+Pj)=1×(302.72+192)=494.72kN

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

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按荷载满布,且计算板约束条件为一边固支,三边铰支考虑)

楼板长宽比:

Lx/Ly=3/4=0.75

1、荷载计算

楼板均布荷载:

q=494.72/(4.5×3)=36.646kN/m2

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xmax=0.039×36.646×32=12.863kN·m

Mymax=0.0189×36.646×32=6.233kN·m

M0x=-0.0938×36.646×32=-30.936kN·m

M0y=-0.076×36.646×32=-25.066kN·m

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

Mx=Mxmax+μMymax=12.863+6.233/6=13.902kN·m

αs=|M|/(α1fcbh02)=13.90×106/(1.00×14.30×3.00×103×275.002)=0.004;

ξ=1-(1-2×αs)1/2=1-(1-2×0.004)0.5=0.004;

γs=1-ξ/2=1-0.004/2=0.998;

As=|M|/(γsfyh0)=13.90×106/(0.998×300.00×275.00)=168.87mm2。

实际配筋:

867.08mm2>168.867mm2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

My=Mymax+μMxmax=6.233+12.863/6=8.377kN·m

αs=|M|/(α1fcbh02)=8.38×106/(1.00×14.30×4.00×103×275.002)=0.002;

ξ=1-(1-2×αs)1/2=1-(1-2×0.002)0.5=0.002;

γs=1-ξ/2=1-0.002/2=0.999;

As=|M|/(γsfyh0)=8.38×106/(0.999×300.00×275.00)=101.64mm2。

实际配筋:

867.08mm2>101.641mm2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

M0x=M0xmax+μM0ymax=(-30.936)+-25.066/6=-35.114kN·m

αs=|M|/(α1fcbh02)=35.11×106/(1.00×14.30×3.00×103×275.002)=0.011;

ξ=1-(1-2×αs)1/2=1-(1-2×0.011)0.5=0.011;

γs=1-ξ/2=1-0.011/2=0.995;

As=|M|/(γsfyh0)=35.11×106/(0.995×300.00×275.00)=427.95mm2。

实际配筋:

867.08mm2>427.954mm2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

M0y=M0ymax+μM0xmax=(-25.066)+-30.936/6=-30.222kN·m

αs=|M|/(α1fcbh02)=30.22×106/(1.00×14.30×4.00×103×275.002)=0.007;

ξ=1-(1-2×αs)1/2=1-(1-2×0.007)0.5=0.007;

γs=1-ξ/2=1-0.007/2=0.996;

As=|M|/(γsfyh0)=30.22×106/(0.996×300.00×275.00)=367.61mm2。

实际配筋:

867.08mm2>367.615mm2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3、混凝土顶板挠度验算

板刚度:

Bc=Eh3/(12(1-μ2))=3×104×3003/(12×(1-(1/6)2))=6.943×1010

q=36.646kN/m2=0.0366N/mm2

L=3000mm

板最大挠度:

fmax=ωmaxql4/Bc=0.0034×0.0366×30004/(6.943×1010)=0.145mm

fmax/L=0.145/3000=1/20638.106<1/250

挠度变形满足支承施工升降机荷重要求。

4、混凝土梁配筋验算

由于施工升降机自重主要通过中央立柱传递给大梁,所以可以看作一个集中荷载。

施工升降机基础传来荷载0.4×0.5×25=5kN/m

楼板自重传来荷载0.3×0.5×25=3.75kN/m

梁自重0.3×0.5×25=3.75kN/m

静载5+3.75+3.75=12.5kN/m

活载1×4=4kN/m

作用于梁上的均布荷载:

q=12.5×1.2+4×1.4=20.6kN/m

作用于梁上的集中荷载:

p=245.6×1.2/2=147.36kN

M=ql2/12+pl/4=20.6×42/12+147.36×4/4=174.827kN·m

梁截面积:

b×h=0.5×0.3=0.15m2

h0=h-25=300-25=275mm

αs=|M|/(α1fcbh02)=174.83×106/(1.00×14.30×0.50×103×275.002)=0.323;

ξ=1-(1-2×αs)1/2=1-(1-2×0.323)0.5=0.406;

γs=1-ξ/2=1-0.406/2=0.797;

As=|M|/(γsfyh0)=174.83×106/(0.797×300.00×275.00)=2658.13mm2。

实际配筋:

2945.243mm2>2658.132mm2;

梁截面底部纵筋满足要求!

5、混凝土梁抗剪验算

梁所受最大剪力:

Q=p/2+ql/2=147.36/2+20.6×4/2=114.88kN;

Asv1=((Q-0.7ftbh0)/(1.25fyvh0))×s/n=((114.88×103-0.7×1.43×500×275)/(1.25×270×275))×150/2=-18.39mm2;

梁箍筋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配筋示意图

二、节点图

请补充节点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