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94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58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docx

华师大版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17册整理

《高中历史》Beta1

第一章:

世界古代史

第一节:

古代东方

考点: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是指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区域,东临伊朗,西临阿拉伯大沙漠,北极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相当于今日之伊拉克,在希腊语中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处于亚非欧交界处。

考点:

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A)

一.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引起书写笔画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二.《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书比较完

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字作品之一。

考点:

《汉穆拉比法典》(B)

背景:

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

他在位期间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国力臻于极盛,古代两河流域也随之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的:

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与价值: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是第一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制价值)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法典保留了诸如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但同时也否定了血亲复仇,私人报复,抢婚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和藏匿奴隶,倒卖奴隶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考点:

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的解释)

考点:

金字塔和来世信仰(A)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金字塔式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无无上的权威。

(政治上)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宗教上)

●金字塔的历史意义:

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考点:

象形文字(A)

发明时间和命名原因: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

因为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书写工具:

埃及人最初以石头和刻刀做书写工具,发明了笔和墨水,纸草、木片、石头

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象形文字消亡原因: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内因),只有祭祀、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从公元639年被阿拉伯人征服起,埃及迅速“阿拉伯化”(外来侵略和强势文化冲击:

外因)

考点:

种姓制度(B)

1.背景:

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先后征服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征服的过程中曾用种性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区别其高贵的身份地位、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地位。

当雅利安人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

内部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为四大种性集团。

2.等级划分:

婆罗门(祭祀、僧侣等精神统治者)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军事贵族等世俗统治者)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3.实质是等级制度

4.特点:

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

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5.影响:

造成了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书上原话)使印度人安于现状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

(补充)

考点:

佛教的创始、经典(A)

1.背景:

公元前六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

随着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对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性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新学说广为流传。

2.创立者:

据说为悉达多(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3.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

4.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由于内容主要由经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考点:

《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A)

1.梵文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2.史诗的内容虽然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及雅利安人扩张的情景。

(史学价值)这两部史诗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文学价值)。

第二节:

古代希腊罗马

考点:

古希腊的地理位置(A)

古代希腊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考点:

城邦的特征(A)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

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80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城邦制度与希腊当时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考点:

古典时代(A)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希波战争以后至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

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的全盛时期。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C)

在古代希腊人建立的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

雅典城邦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著称。

背景:

雅典建邦之初,实行贵族政治,原先的氏族贵族掌握着政治和经济特权。

随着新

兴工商业阶层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要求打破氏族贵族独揽政权的愿望也越强烈。

他们联合其他平民,一起展开向氏族贵族的夺权斗争,结果使雅典走上了古代民主政治的道路。

特征: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它是在广大平民与氏

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

两座里程碑:

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

梭伦改革:

目的:

打破血缘门第、重新调整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

内容:

废除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的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

意义:

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利。

扩大了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克里斯提尼改革:

目的:

进一步消除血缘关系和财产对城邦政治的影响。

内容:

按照地域原则对全体公民进行重新划分和组合;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而且它的权限有所扩大;创设五十人团,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

意义:

这次改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

基本上清除了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全盛时代:

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公元前443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执政期间,在保留原有各种机构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补充调整:

第一,除是将军委员会成员以外,所有公共权力机构的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第二,扩大陪审法庭的规模和权限,使之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第三实行公职津贴制度,以保证人人可以担任公职。

评价:

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积极性)然而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局限性)

1、为什么在古代东方文明国家一般都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而在地中海的希腊世界却产生雅典这样的民主典型呢?

思考这一问题的人们常常首先瞩目于雅典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并力图将此说成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伯罗奔尼撒半岛山地众多,适宜农耕的土地很少;港湾众多,促成海洋文明的发展。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使古希腊形成以“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国家。

为了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古希腊实行民主制政体,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以对内保持独立,对外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

“海洋文明”的古希腊民主政治、法制政治都与对外扩张有关。

其民主制度和法制的理念,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被资产阶级作为对抗封建黑暗的新的思想武器,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理想的重要理论依据。

但这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

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不能否认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包含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更不是决定性的。

应当说,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雅典城邦制度的小国寡民特征是其民主制存在的政治基础;同时,雅典民主制是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在平民和贵族斗争的推动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措施外:

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

打破血缘关系,削弱贵族势力。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

除十将军外,公职向全体男性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等机构进一步完善。

向公民发放各种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议政,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

这些都是其重要措施。

)确立雅典民主制。

自然地理环境使航海业和海军发达,促使其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工商业商品经济发达。

在上述经济背景下,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与贵族斗争,力量得到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是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力量,经济自由推动雅典最早产生人文主义,民主、自由意识浓厚。

由此看出雅典民主制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各方面具体国情的产物。

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是最主要的社会条件

 

2、如何正确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雅典民主制度的进步性体现在创造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运行机制特点)。

雅典开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

作为古代公民集体民主的一种典范,雅典留给后世的政治文化遗产是无与伦比的,其数百年的政治实践是人类政治文化的宝贵财富。

其民主与法制的伟大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与研究的宝贵经验。

区别: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与现在西方采用的代议制民主制度有很大不同的直接民主制度。

古典民主

现代民主

发生在奴隶制社会

发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为小国寡民型的政治制度

为大国众民型的民族国家政治制度

易于动荡、短命与退化

较为稳定、健康与持久

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

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

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在被排斥的地位。

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之间维持某种平衡,包括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

考点:

《荷马史诗》(A)

史诗是人类文明初启阶段的文学形式之一,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或者重要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为内容,一般都掺杂着神话传说。

史诗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而很大的史料价值。

古代希腊人创作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由公元前9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是民间艺人吟唱的口头文学作品,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由荷马整理加工而定型的。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第一次被写成文字。

考点:

帕特农神庙(A)

古代希腊的建筑主要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廊式结构造型为基本特点,恢弘壮丽的神庙建筑集中体现了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这一特点。

帕特农神庙建成于“伯里克利时代”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柱式(多利亚柱式不加修饰,另两种柱式是带涡卷形纹饰浑圆的爱奥尼亚式和带有精美纹饰的修长的科林斯式)建筑,也是古代希腊艺术的杰出代表。

考点:

哲学与史学(A)

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

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哲学”一词就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好知识之学”。

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冲破了宗教神话的束缚,力求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哲学高度繁荣的时期,流派纷呈,大师辈出。

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

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

欧洲语言文中的“历史”就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经过调查的记事”。

古代希腊的历史诞生于古典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的《历史》为标志的。

(修昔底德是与希罗多德齐名的古代希腊历史学家。

撰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考点:

罗马共和国的开始(A)

公元前八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伯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

公元前509年,罗马城邦实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从罗马共和建立初期开始,罗马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00多年)。

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罗马共和国自建国之时通过了一系列战争,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从公元前三世纪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扩张。

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人确立了在地中海的霸权。

随着统治版图的扩大,区域内民族和人口的增多,奴隶制度的今后一步发展,罗马共和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度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局面。

于是,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最终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考点:

罗马帝国(A)

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从帝国建立开始,罗马进入了长达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标志。

进入帝国时代以后,罗马人继续对外扩张。

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

东迄两河流域、南抵不列颠。

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并且迅速演变成一场波及帝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危机。

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

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4世纪开始下层民众和奴隶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日耳曼人趁虚而入,频繁侵扰,冲击着帝国的统治基础。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

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修古代历史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标志。

考点:

基督教的创始、经典(A)

公元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相传为耶稣所创立。

它是犹太下层民众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和追求平等自由社会运动的产物。

基督教信仰上帝,尊奉耶稣为“救世主(希腊语称基督)”,教名即有此而得。

基督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在创教的早期阶段,基督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之间博爱互助,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对罗马帝国境内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感召力。

公元392年基督教被正式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从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在西亚、北非、欧洲以及其他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传播开来,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考点:

“十二铜表法”(B)

背景:

古代罗马人原来通行习惯法,没有形诸文字。

贵族掌握对习惯法的解释权,可以在司法审判方面维护自己的特权,由此越来越引起平民的不满。

进入共和国以来,随着平民力量的增长,他们要求制定成文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过程:

罗马共和国建立以来,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

公元前451至公元前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纹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内容: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都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倾向。

评价: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它明示公文,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

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考点:

“公民法”和“万民法”(B)

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公民法”的背景)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维护罗马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公民法”的目的)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

由于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公民法”的作用对象),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和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因而被称为“公民法”。

它们包括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

(“公民法”的内容)注:

罗马“公民法”主要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编成。

从公元前4世纪征服意大利半岛开始,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

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

非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一系列决议和法令。

进入帝国时期以后皇帝针对某些具体事项也发布了一些赦令。

这些法令和决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赦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逐步消失,于是“公民法”和“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考点:

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C)

1、影响

①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②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问题一:

什么是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1、自然法精神:

不断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法律的制定不体现立法者的意志,而要体现公平与正义

2、私法精神:

维护私人的合法权利。

3、理性精神:

注重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分类、法律的推理和方法的研究,以及法典化倾向。

问题二:

罗马人怎样追求法律地位平等?

1、平民为了自身利益与贵族作斗争。

(促成“十二铜表法”的诞生)

2、罗马公民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断要求颁布新法令扩充法律。

(促成“公民法”的出炉)

3、非罗马公民为了自身利益要求获得应有权利。

(故而诞生“万民法”)

虽然未能做到绝对平等,但是罗马人和“新罗马人”不断追求自身地位平等的事实,毋庸置疑。

问题三:

罗马人的法治精神为什么能在西方影响深远?

1、自然法理念具有普遍性而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罗马法丰富的内容和完备的形式对欧洲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大影响,直接促成大陆法系的形成,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成为各国立法遵循的范本。

2、罗马人对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对资本主义的法律必然会产生影响;

3、罗马的人权主义到目前为止都是适用于整个世界的,它的设立对于整个世界的法律设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古罗马国家地域辽阔,盛况空前,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推行法制,使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已渗透西方。

1、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从古代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开端),到“公民法”、“万民法”,再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总结),古代罗马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也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就形式而言,成文法和习惯法;就整体结构而言,公民法、万民法等)

作用:

古代罗马人以军事立国,以法律治国,其制定和实施的法律制度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统治。

思想价值: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法学地位:

罗马法内容丰富、形式比较完备、体系完善,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直接源于罗马法;如:

《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

局限:

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

 

2、列表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存在时间

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公元前3世纪中叶

产生背景

罗马共和国建立

罗马扩张,疆域扩张,人口增多,民族成分复杂,公民法已不适用形势的需要

适用范围

罗马共和国公民

帝国内部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特点

注重形式,程序繁杂,缺乏灵活变通,内容不完善

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经济纠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用

①使共和国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②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③为罗马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①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会的发展。

②提高了管理的办事效率,贵发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③调节了人际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拓展认识】

1、中西文明对比

文明演进和文明的比较是当今学术界的前沿和热点视角,也将会成为高考命题人关注的焦点。

古代东西方法律从颁布的形式和法律的内容上都有许多不同点。

例如:

罗马法更多调

整的是平等的公民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关系,它为普通人的私生活而创制。

而东方的

法律注重的是刑罚方面,为维护王权统治而创新,“重刑轻民”是东方法律的一大特征。

2、从罗马法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源于罗马法。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民法典》《人权宣言》、中国的《民法通则》《继承法等》)

罗马帝国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罗马帝国的社会生活和矛盾冲突的解决都基本上按照法律所规范的秩序运转,因而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帝国。

第三节:

古代伊斯兰世界

考点:

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A)

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公元六世纪前后,半岛居民阿拉伯人正处于国家形成千叶,内部分化日趋明显,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周边外族觊觎半岛商路控制权,频频侵扰,致使经济严重衰退。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阿拉伯各阶层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由此奠定了同一国家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作为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7世纪中叶,默罕默德的弟子将其生前言行抄录成册,成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古兰经》。

《古兰经》还记录了早起阿拉伯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司法方面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考点:

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A)

14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