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75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8学年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4人,其中女生29人,男生25人。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的大门,一下子比较难以适应小学生活。

尤其是不少学生还保留了许多从幼儿园带来的不良习气,如课间纪律差,上课比较自由,还未懂得小学学习的一些常规要求。

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幼儿园,所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本期一方面要抓好常规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虽说都上过幼儿园,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但有的不够规范,特别是拼音和写字方面,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

此外,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自主性差,个性强又怕困难。

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多加锻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接轨新课程学习。

还有班上有11个留守儿童,其主要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其生活起居,可能在心理及习惯方面需多加关心,让其养成正确健康的学习方法,快乐地学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

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

给人第一感觉是“高大上”。

所谓高,是层次高。

所谓大,是开本大。

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

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

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地人你我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

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

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

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

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1、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

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

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

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

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

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

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2、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

《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

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

比如,原教材“一二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七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

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3、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

  阅读课文14篇,比原教材减少6篇;识字文本10个,比原教材增加2个。

文本字数减少,原教材120字以上课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蜗牛》208个字。

  

(二)、关于入学教育——视角不一样

  原教材标题是《入学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呈现;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分别是上学、上课、读写姿势。

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

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改变。

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

内容改变较大,分别是:

“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

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

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

  (三)、关于文本选择——最远和最近

  新教材安排识字10课,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课,新换5课,修改2课,更新率50%以上。

阅读课文14篇,保留6,新换8(其中《乌鸦喝水》为一年级下册),更新率75%。

换掉的课文主要原因:

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教育较生硬,成人味较重;有的太哲理,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长。

  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

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

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

课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四季》《雨点儿》等。

“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

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

不过,就教育而言,当然也需要不远不近的,以体现国家意志,明显的比如“我是中国人”“升国旗”。

但从低段儿童的学情出发,在“最远的”“最近的”的选择中,隐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适宜。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选文。

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诗,其中的《画》《咏鹅》《悯农》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古朗月行》《风》,替换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里》《静夜思》《画鸡》(后两首移到一年级下册)。

新教材把古诗分别安排在“课文”“识字”“日积月累”板块中。

其中“日积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

可见,对古诗文的学习,编者意图是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不需过度解释,不需欣赏分析。

  (四)、关于口语交际——增强对话性

  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4次,比原教材少了2次,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

与原教材相比,难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

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者的用心:

“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

  (五)、关于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

  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

原人教版教材的课后题,除了识字写字外,一般还安排两道题,分别是朗读背诵课文、“我会说”(或读读说说、说说画画等)。

新教材体例变化不大。

24篇课文(包括识字的10课),除了“识字1”《天地人》没有安排课后练习,其他23课,基本都安排1~2题(只有两课安排了3道题)。

其中21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课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等。

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不必去掌握规律性的知识。

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六)、关于语文园地——趣味与积累

  语文园地的名称没有变,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

全册8个单元有6个单元安排了“趣味识字”,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

姓名识字、牌匾识字也是这样的通道,则安排在“我的发现”中。

  “日积月累”是保留的栏目,因为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两大支柱之一。

教材安排了4首古诗和两次格言的学习。

“和大人一起读”是语文园地新出现的栏目,每个园地都精选一篇童谣或童话,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

  “字词句运用”是新栏目,每个单元都固定安排。

本册从拼音、识字、扩词、写话等形式入手,体现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教材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渗透法制教育。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特别是班上留守儿童,多与其进行心灵沟通,与监护人及其父母多沟通,及时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

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

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

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

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2、在《我上学了》《升国旗》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在《乌鸦喝水》《小兔运南瓜》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江南》《四季》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五、教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2、23——2、25

开学常规教育 1.春夏秋冬

第二周

2、26——3、4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第三周

3、5——3、11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一 (单元检测一)           

第四周

3、12——3、18

快乐读书吧 1.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五周

3、19——3、25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第六周

3、26——4、1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单元检测二)

第七周

4、2——4、4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第八周

(清明节)4、5——4、8

7.怎么都快乐

第九周

4、9——4、15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三(单元检测三)

第十周

4、16——4、22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第十一周

4、23——4、29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单元检测四)5.动物儿歌

第十二周

(劳动节)5、2——5、4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第十三周

5、8——5、12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五(单元检测五)

第十四周

5、15——5、19

12.古诗两首 13.荷叶圆圆

第十五周

5、22——5、27

14.要下雨了 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六)

第十六周

(端午节)5、31——6、2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第十七周

6、5——6、9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第十八周

6、12——6、16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七                             

第十九周

6、19——6、23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第二十周

6、26——6、30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单元检测七)

二十一周

7、3——7、7

期末复习(期末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