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658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docx

物理力学部分中考复习

中考复习----力学部分

一、测量

(一)复习要点

使用测量工具之前要察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和分度值。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读数时,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要估读一位数字;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能粗略估测长度。

2.质量的测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测量工具是,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质量。

3.体积的测量

体积的单位及单位换算,液体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4.力的测量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会用测力计测量力。

5.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二)复习指导

1.用刻度尺测长度要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例1如图l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

(1.85cm)

2.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调节: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置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量:

左物、右码,物体质量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分度值。

例2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这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填:

“左”或“右”).用调节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g.

(右,112.4g)

例3如图3所示,一块碎石的体积

是cm3。

(V=60cm3-40cm3=20cm3)

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例4图4中,物体A重N。

(3.2N)

 

二、质量和密度

(一)复习要点

1.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密度

(1)密度的概念

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ρ=

单位:

千克/米3(kg/m3)换算1g/cm3=103kg/m3。

(2)密度的测定:

在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要明确:

实验原理;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用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

(3)密度的应用

可根据密度公式ρ=

的变形m=ρV和V=

计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由于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测出物质的密度,查密度表就可知道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二)复习指导

1、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会用比例关系解密度问题

例1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2kg,这个瓶子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酒精?

(ρ酒精=0.8×103kg/m3)

分析与解:

题中隐含的已知条件是,瓶的容积一定,则水的体积和酒精的体积相等.分步解法如下:

V酒精=V水,

.

kg.

3.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例2体积是30cm3的铜球,质量是89g.用三种方法判断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如果是空心的,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若在空心部分注入某种液体后,铜球的总质量为109g,求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ρ铜=8.9×103kg/m3)

分析:

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从密度、质量或体积三个方面去考虑。

解法一:

密度比较法。

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球的密度,再跟铜的密度相比较。

ρ球=

3.0g/cm3=3.0×103kg/m3.

3.0×103kg/m3<8.9×103kg/m3.

ρ球<ρ铁,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

质量比较法.

假设这个铜球是实心的,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实心铜球的质量,再跟这个球的实际质量相比较。

m实=ρ铜V球=8.9g/cm3×30cm3=267g,

267g>89g.

m实>m球,铜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

体积比较法.

根据题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实心铜球应具有的体积,再跟实际铜球的体积相比较。

V实=

=10cm3.

10cm3<30cm3。

V实<V球,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实=30cm3-10cm3=20cm3。

要求出注入液体的密度需要知道液体的质量m液和液体的体积V液:

m液=m总-m球=109g-89g=20g

V液=V空=20cm3.

ρ液=

1.0g/cm3=1.0×103kg/m3。

答:

这个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cm3.注入液体的密度是1.0×103kg/m3。

三、力

(一)复习要点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大小:

G=mg;方向:

竖直向下;作用在重心上。

3.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及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知道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4.压力、压强

(1)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如图5所示,只有当物体自由地放在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跟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在其他情况下一般不相等。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垂直,指向被作用的物体。

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2)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

p=

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3)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其中ρ表示液体的密度、h表示由自由液面竖直向下计算的深度。

连通器:

上部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4)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用托里拆利实验可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大气压的单位:

帕斯卡、标准大气压、毫米水银柱.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

大气压强的现象.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5.浮力

(1)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2)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数学表达式:

F浮=G排液=ρ液gV排

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是由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决定的.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比较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可判断物体的上浮、下沉和悬浮。

比较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的大小,也可判断物体的上浮、下沉和悬浮。

(4)物体的漂浮条件及应用

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即F浮=G物。

漂浮条件的应用:

轮船是漂浮体,轮船的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轮船的排水量,即可求出轮船受到的浮力.

F浮=G排水=m排水g

6.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这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同相:

大小F=F1+F2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反相:

大小F=F1-F2方向跟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二)复习指导

1.

会用力的示意图

例1重为10N的物块A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图6中画出物块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图

首先,要确定研究对,只研究它受到的力,而不研究它给其它的物体的力。

第二,在地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

第三,物体与其它物体间是否存在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有关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

例2将重150N,边长为1d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0.6m2的正方形水平桌面的中央,求桌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分析:

求桌面受到正方体物块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的计算问题,应用p=

求解.公式中F表示压力.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块的重力150N.而S表示受力面积.题目中给出两个面积值,一是物块的底面积1dm2=0.01m2,另一个是桌面的面积0.6m2.物块的底面积小于桌面的面积,物块放在桌面中央,桌面的受力面积应等于物块的底面积.

解:

S=0.1m×0.1m=0.01m2,

F=G=150N,

p=

=1.5×104Pa

答:

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5×104Pa.

4.有关液体压强、压力的计算

例3一名潜水员潜入深为200m的海里观测海洋生物,如果潜水员距离海底10m,求海水对潜水员的压强是多大?

(ρ海水=1.1×103kg/m3)

分析与解:

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液体内某点压强时,其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它是指从液体的自由液面到被测点的竖直距离.因而本题中计算海水对潜水员的压强,h=200m-10m=190m,代入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gh=1.1×103kg/m3×9.8N/kg×190m=2.0482×106Pa.

则海水对潜水员的压强为2.0482×106Pa.

说明:

(1)公式p=ρgh是计算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液体的体积、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2)公式p=ρgh中h表示深度,不能理解为高.h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能准确地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在图7所示的各图中,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cm,乙图中B点的深度为40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50cm.h都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

 

5.浮力问题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①根据浮力产生原因:

F浮=F向上一F向下,式中F向上、F向下分别表示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且形状规则的物体。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液=ρ液gV排.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

计算时,要求ρ液、V排已知。

③弹簧测力计法:

静止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浮力及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G物=F浮+F拉,F浮=G物一F拉。

④根据漂浮、悬浮条件:

F浮=G物.只适用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所受的浮力。

例4如图8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给物体一个大小为物重的1/4,方向竖直向下的力,则物体刚好全部没入水中,求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分析与解:

浮力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通过审题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它所处的状态.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若物体浮在液面上,V排+V露=V物,因此V排<V物。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如图8),在图8中标出已知力的符号、大小和未知力的符号。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数值,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例4中,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压力和重力的作用。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浸没在水中时,应该满足

G=F浮+F压

G=F浮+4G/5

物体全部浸没时

例5某单位设计的一种供牲畜饮水的装置如图13所示。

设计要求:

底盖A平时顶住水箱底部出水口,一旦饮水槽的水位下降,底盖A就下落,水立即通过出水口流入饮水槽,实现自动补水,饮水槽水位最高时浮球C恰好浸没。

水箱的水位高度维持60cm不变,水箱底部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20cm2。

底盖A、细杆B和浮球C的总质量为1kg,浮球C的体积为2dm3。

(g取10N/kg)求:

1.水箱中的水对底盖A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2.浮球C受到的最大浮力是多少?

3.通过计算说明,给出的数据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能,分析说明浮球C的体积对装置的影响;如果不能,请提供改进的方法和符合设计要求的数据。

解:

1.水对底盖A的压强

p=gh=1×103kg/m3×10N/kg×0.6m=6×103Pa

2.浮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最大

F浮=gV=1kg/dm3×10N/kg×2dm3=20N

3.底盖、细杆和浮球总重

G=mg=1kg×10N/kg=10N

水对底盖A的压力

F1=pS=6×103Pa×20×10-4m2=12N

因为F1>F浮-G,所以装置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可以将水箱的水位维持高度改为h=

h=50cm,

则F1=F浮-G=10N,即可达到设计要求。

(此题答案较开放,其他方法合理同样得分)

四、运动和力

(一)复习要点

1.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速度的定义,公式v=

,速度的单位及换算1m/s=3.6km/h

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会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v=

3.惯性、惯性定律

(1)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叫做惯性定律。

4.二力的平衡

(1)二力(或几个力)的平衡:

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或几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体,同一直线。

②应用:

物体受平衡力,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一个已知力,求另一个力。

5、运动和力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叫做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二)复习指导

1.有关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2.惯性和惯性现象

例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关于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B.墨水瓶受到的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只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五、简单机械、功和能

(一)复习要点

1.简单机械

(1)杠杆

①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②能区别实际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2)滑轮

①定滑轮和动滑轮

②滑轮组及绕线: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F=

(G物+G轮),其中n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

绕线时分线分母奇先接动

2.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公式:

W=Fs单位是焦耳

3.功率

(1)定义: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计算公式:

P=

P=Fv率的单位是瓦特

5.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W总=W有用+W额外。

(2)机械效率的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总小于1。

6.机械能

(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机械能:

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复习指导

1.正确画力臂.

例1如图9所示,筑路工人用撬棒撬石头,请画出作用在撬棒上动力F的力臂。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错误地理解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画力臂,要规范.力的延长线、力臂要用虚线表示,力臂要用大括号括出,且在力臂旁边用字母l表示出来。

(2)四句话:

直角边————————————————————。

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有关的问题

例2如图10所示,轻质杠杆上挂一重物,在右端各力中,可能使杠杆平衡的力有哪些?

不可能使杠杆平衡的力有哪些?

能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的力是哪一个?

分析与解:

(1)题目中给出是“轻质”杠杆,表明杠杆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

(2)要使杠杆平衡,必须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而在杠杆平衡条件中,应注意到:

动力和阻力使杠杆的转动方向需要相反.图中力F1、F2、F3和重力G都使杠杆沿同方向(顺时针)转动,所以力F1、F2、F3是不可能使杠杆平衡的力.

(3)F4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即力臂为零,所以F4也不可能使杠杆平衡.

(4)力F5、F6能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与重力G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所以力F5、F6有可能使杠杆平衡.

(5)如图11已经作出力F5、F6的力臂L5、L6,由于L6大于L5,如果要使杠杆平衡,则F6

3.功、功率、机械效率

例3一个人用60N的水平推力推动一个重5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匀速前进2m,所用时间是2s,重力对箱子做功是J,人对箱子做功是J,人对箱子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分析与解:

首先对箱子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地板上运动的箱子,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推力和摩擦力.

因为重力方向与箱子水平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对箱子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

计算人对箱子做的功即人的推力所做的功:

W=Fs=60N×2m=120J,式中F为推力,s表示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计算得出人的推力对箱子做功是120J.

计算功率,利用P=

,t=2s,

P=

=60W.

人对箱子做功的功率为120W.

还可以先求出箱子运动的速度,

再根据P=

=Fv,求出功率的大小。

v=

=1m/s,

P=Fv=60N×1m/s=60W.

说明:

P=Fv是一个经常用到的公式.从公式中可以得出功率的大小与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

当功率一定时,其运动速度大小与其牵引力的大小成反比.汽车上坡时,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司机可采用降低速度的方法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例4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使,出租车的牵引力为3×103N,下面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部分内容。

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3)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出租车

车费发票

车号

京B-35678

日期

2003年8月6日

上车

08:

00

下车

08:

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解:

(1)t=5min=300s

(2)v=

=20m/s

(3)W=Fs=3×103N×6000m=1.8×107J

例5如图12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物体,已知物体重1.2×103N,密度为1.6×103kg/m3。

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

2。

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取10N/kg,问:

(1)当物体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效率是多少?

(2)物体出水面后上升的速度是1m/s,牵引车拉力的功率多大?

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适量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遇到新情景问题,它也是帮助我们分析解题的一种方法。

解:

(1)物体的体积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7.5×10-2m3=750N

设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F1,则有:

F1=G-F浮=1200N-750N=450N

设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F、F′,动滑轮的重力为G1,则

物体出水面前有:

物体出水面后有:

由①÷②式得:

解得:

G1=300N

根据①式得:

物体出水面前的机械效率为:

(2)出水面后,绳端受到的拉力为: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

v′=3v=3×1m/s=3m/s

拉力的功率为:

P′=F′v′=500N×3m/s=1500W

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

浮力,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功率,滑轮,机械效率。

能力水平:

■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本题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分标准差方差难度区分度明细表

【试题分析】

思路分析:

首先把文字叙述转化为物理图景,由题意画出物体出水前、后的受力分析图。

题中第

(1)问,据机械效率的定义

,要求出机械效率,只需求出W有和W总。

设物体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F、F′,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F1,动滑轮的重力为G1。

则由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知物体上升的高度与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比为1:

3。

据公式:

W有=F1h,W总=3Fh,公式中的h可以约分,只要求出F和F1就可以了。

其中

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只要求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求出F浮。

物体浸没水中V=V排,公式

中的G、ρ物和g都是已知量,因此V可以求出,继而可求出F浮和F1

物体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又知F、F′之比为1:

2,可求出滑轮重G1

物体出水面前的机械效率可求。

题中第

(2)问,物体出水面后牵引车拉力的功率:

P′=F′v′。

式中牵引车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上升的速度是v′=3v均可求出,物体出水面后牵引车拉力的功率P′可解。

失误分析:

解答此题学生的主要错误有:

①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和依据的主要公式。

②代入数字时缺少单位。

③将牵引车拉力与物体所受的拉力混淆。

④不会用物体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算滑轮重。

⑤误认为

⑥求功率时,用牵引车的拉力乘以物体上升的速度。

教学环节分析:

这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械效率、功率和浮力的概念和公式、同一直线上的二个力合成、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运用机械效率、功率公式和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有关的计算。

此题零分率为57﹪,满分率为7﹪,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创设物理情景,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

在应用概念、规律解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系数为0.21。

对总分在75~100分段的考生区分度高,有利于对高分段考生的选拔。

六、声现象

(一)复习要点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中的声速。

2.乐音和噪声

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音调和音色。

噪声减弱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