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4篇.docx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4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4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4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1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提供学生发问的前提条件,是培养提问题能力和养成提问习惯的有效措施。
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会创新的切入点。
如何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呢?
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儿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实际内容(直观情景)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
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的《有几瓶牛奶》时,我就以笑笑数完牛奶遇到了难题,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做为导入,让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问题:
“左边有5瓶牛奶,右边有9瓶牛奶,一共有多少瓶牛奶的问题?
”从而导出课题,这样的导入方式新颖,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中去了。
又如元仙妹老师上的《9的乘法口诀》,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屏幕显示校园,接着又看到一辆汽车运来了许多花卉。
师:
看到这些花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经思考提出了:
这些花有什么用?
有几种品种?
买来多少盆花?
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引起好奇心,开启思维,引发探索,为下面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架起了桥梁。
(二)、教给质疑方法,防范于未然提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就会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发质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地调动他们不断探索真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质疑,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让学生掌握结构,明确质疑方向
教师要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入手,把握知识之间联系,以此作为指导学生质疑的重点,做好示范提问,教给质疑的方法,为今后学生学法迁移,独立质疑做好铺垫。
例如:
“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中的笔算部分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五个知识点:
乘数是两位数积不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积有进位的乘法;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师在教“乘数是两数积的进位的乘法”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例题的特征、运算顺序、部分积的定位、计算结果等方面进行质疑,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乘法质疑做好铺垫。
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就可以对照“乘法是两、三位数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推,从而懂得从例题的特征、计算顺序、商的定位、怎样试商、被除数中间不够除怎么办、被除数末尾不够除怎么办等方面提问。
2、让学生把握要点,提高质疑水平
学生明确质疑方向,通过正确迁移,已具备了一定质疑能力,并不意味着每个问题都能问在重点处、点子上或问得恰到好处。
因此,还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要点。
一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为值得怀疑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二是已经理解的学生可以提问,考考教师和同学;三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即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四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质疑,即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五是在“认知冲突”中找疑点,即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矛盾冲突的地方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六是大胆猜想、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七是从课题、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定律和公式上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发展潜在能力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人机会得到锻炼,从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里,就会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学习的积极性势必倍增。
3、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出学生混淆的题型,以错误形式出现,这样既可以加深印象有可以防范于未然。
(三)、引导、类推、迁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质疑和释疑的关系。
质疑是一种手段,释疑才是目的。
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步骤,才能逐渐独立地策划学习活动,自己学习同类知识,从而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例如:
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面,当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除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矩形知识,懂得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积外,还要让学生知道运用化归的思想,动手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找到新图形(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相应等长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一旦有了化归的思想,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会主动地提出能不能也把三角形割补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
另外还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探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又能拼出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从而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就会利用类推、迁移、化归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用一个梯形可割补成已学会的图形,从而懂得可用多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一旦学生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会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此后学习类似的圆面积、圆柱体体积等等的计算时,他们就能自己主动地、有的放矢地探索,化圆为方,推导出圆面积、圆柱体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教材中在类同关系的内容很多,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表内乘法”、“多位数的读法”、“多位数的加减法”等等,都可以这样举一反三,找出规律,高效率地学习,解决问题,而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就会信心百倍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四)、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普遍成在懒动脑。
对于问题的出现他(她)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远远不能跟新课标结轨。
再加上老师们只注重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注重方法而忽略数学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只能按方法解题而不能按思想解一类题。
我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一是由已知条件入手去分析问题;二是由问题入手去分析问题。
特别是二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多数数学老师忽略了。
(五)、加强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①结合学具制作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课前让学生充分制作好一套学具:
圆锥与圆柱等高等底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还有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几组学具。
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
与圆柱体积有关)。
接着让学生用每组学具量一量沙子,发现每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并把发现的事实填在老师预先发的表格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自己得出圆锥体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从而导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
②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
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参与生活实践。
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知识后,让学生制作一个装密饯的圆柱体。
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后,算一算本班教室的面积。
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
三角形或其它的形状行不行?
为什么?
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
作为数学老师要有激趣的数学语言;要有设计出学生质疑的数学问题;要有创造性地使用驾驭数学教材的能力;要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知的数学头脑;要树立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方法的数学理念。
学生就会从数学题海中走出来,就会爱上这一科。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2
光阴荏苒,一个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
回顾这个学期的课题研究开展情况,颇有些收获。
本学期我承担了课题组的研讨课《植树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使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有了更深一步认识。
现结合研讨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综合实践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
是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切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
从而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例如:
在《植树问题》教学的开始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发现手指之间有间隔,找出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的演示,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间隔问题,间隔问题无处不在。
二、着眼活动的实践性,灵活运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
数学新标准中提出: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活动中应着眼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植树问题》中,对于不封闭道路上3种植树方法我没有直接的告诉学生们,而是准备了一张白纸让学生们自己大胆的画一画,看看会出现哪几种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
小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成果大多都比较微小,但是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重在评价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及信息量的多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过程的评价。
总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一定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3
这学期,我根据总课题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立项研究,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
现将课题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
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
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在改革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
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例如:
《长方体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先试着为长方体做个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简捷的办法计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计算长方体面积),再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出了五种之多的计算方法。
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自主发展打下了基础。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
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
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
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
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
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
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
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
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
我要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学校组织的统考中,尤其是有关创新能力的命题,我班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2、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
近段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在繁重地教学任务压力下,懒于思考,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4
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学习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及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尤其与生活相互关联后,数学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
在创客教育中,可以将学生的创意演变为实物,并且能够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认识与了解。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创客教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联系。
创客教育活动往往会借助数字化工具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成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客教育与小学数学整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从学生层面来看,创客教育的理念与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一是小学生好新。
他们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并更容易从中学习到新知识。
二是小学生好动。
他们不容易长时间安静而集中地学习知识,但好动的特质却可以成为创客活动的保障,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是小学生好学。
他们正处于求知欲旺盛与学习能力较强的时期,是开展创客教育的黄金时期。
其二,从学校层面来看,开展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
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而这一培养目标与创客教育不谋而合。
换言之,小学生是天生的创客,创客教育借助教育背景以及学习者的主要特点,积极实现了两者的融合。
三、创客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中与空间几何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最直接地与创客活动相联系。
几何知识是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但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较差,他们需要先认识各类图形,再进一步延伸到对图形周长、面积的精确计算。
课本上以平面图形呈现的几何形体是一种较抽象的表征,而通过实现虚拟物体与实物之间的变换操作,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几何形状和几何体的印象和理解,并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比如,在小学五年级数学空间立体图形表面涂色活动中,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用平面图形表示的立体方位,在头脑中没有建立相关的立体表象。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看制作3D立体几何教具的过程,让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空间结构一目了然[2]。
这种将创客活动与小学数学相互融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愿望与能力。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
【推荐一:
《小学后勤副校长个人总结(3篇)》】
小学后勤副校长个人总结1
本学年度,我主要分管学校安全和后勤等工作。
回首本年度的工作,繁杂而务实,忙碌而不失条理。
“正直无私、廉洁奉公”是我的职业操守,“勤勉务实、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求索创新”是我的不懈追求。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有中心校领导的关心指导,校委班子的大力配合,更有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关怀和帮助,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下面就将我梳理、盘点和反思后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代表、老师们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和汇报:
一、思想是人行动的指南
在工作中,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团结同志,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始终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处处以身作则,恪尽职守,顾全大局,有较强的民主意识。
坦率真诚,发现问题能及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不遮遮掩掩,不唯唯诺诺。
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履行职责。
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的思想。
二、做校长细心的助手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作为校长的助手,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了角色,当好校长的参谋,团结班子成员,当好校长和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踏踏实实地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做”的过程中,我努力营造上与校长、下与老师、中与领导班子之间融洽的工作关系。
三、工作回顾
(一)亲历亲为,率先垂范;一年来,我始终站在学校发展的前列,站在时代的高度接受了这份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从未在校长
面前讨价还价,从未在职工面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为校长排忧解难,为师生营造安全氛围,为学校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认真学习,钻研业务,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师生
学习的,自己先学习。
时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安全工作十分繁忙,有时是利用晚上、周末加班完成,可我从未找人帮过忙,从未请人加过班,而是凭着对事业的忠心,对工作的忠诚,对师生的负责,埋头苦干,抱着“再苦不得苦别人,再累自己先累”的信念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苦苦撑起学校安全工作这面比泰山还重的巨石,确保了校园一方平安。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学校制订了《尹吉甫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和各类安全工作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在管理中严格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管理机制。
学校将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自上而下构筑起“分级管理、分层负责”的责任体系。
2、不留安全管理真空地带。
学校与每位教师和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学校消除了安全管理的“真空地带”。
上课时任课教师核实班级出勤人数,并负责课堂安全;课间、午休,值周教师负责课间巡查,负责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严格实行“上下楼梯靠右行”制度,杜绝事故发生;住读生的管理,每天晚上由值周教师到位清点学生人数并作好记录。
3、建立了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全校共查出安全隐患12起,并逐一进行了排查,有效地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4、校内严管与校外监管相结合。
我校注重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建立了留守儿童当案。
班主任必须登记每个学生的家庭电话号码,对不明原因缺席的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迅速采取各种措施与家长(或监护人)取得联系,杜绝学生脱离监管。
(三)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护护的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
我们以安全教育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食品、溺水、疾病预防、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以创平安校园为主题,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师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性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以活动促教育,搞高学生安全意识。
利用班会、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雷击、防食物中毒、防疾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还利用黑板报、展板等宣传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
本学年成功的举行了两次紧急情况逃生疏散演练活动,效果较好,举办了多次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开展了安全用电、防雷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加强检查,及时排险
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对所有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之后,每个月一次安全大排查。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花钱不心痛,费事无怨言。
(五)其他工作
卫生防疫工作:
坚持晨午检制度;坚持“一日三检”和零报告制度。
安排每周的环境消毒、发热学生登记等。
后勤工作:
对学校安全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加强对学校食堂按制度进行每天(每
周)的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时常关心询问学生饭菜情况,进行食堂民主测评,对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整改。
还将相关制度、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上墙进行公示。
本年度以来,学生食堂没有出现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的饮食平安。
四、存在的问题
1、工作中缺乏开拓意识,不够大胆工作,畏首畏脚,工作放不开。
在掌握“做事不揽权,到位不越位,参谋不决策”这一原则时,拿捏尺度有欠缺。
2、看问题始终站的角度不高,视野不开阔。
3、作为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对教职工关心照顾不周,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克服不足,发扬长处,我将把这一切作为新的起点,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为我校的发展和再度辉煌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小学后勤副校长个人总结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述职人xxx,1666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20__(请自填)年秋,xxx中学和xxx中学合并后,领导把我从主任推到了副校长的位子,并分管学校后勤工作。
在合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