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08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师心理学题库.docx

高师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

1.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

3.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

4.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

5.心理现象可以看见。

()

6.注意只存在于认知过程中。

()

7.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不是独立的过程。

()

8.能力属于人的个性倾向性。

()

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

10.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结构中不是孤立存在的。

()

11.感知觉属于心理过程。

()

12.心理只是对主观现实的反应。

()

13.心理是心理现象的简称。

()

14.主观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

15.心理现象只受遗传的影响。

()

16.心理学只研究个体心理,不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

17.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

()

18.人的心理与实践活动无关。

()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二、单选题

1.认知过程中()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情感

2.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见窗外的沙沙声,属于认知过程的()。

A.知觉B.想象C.思维D.感觉

3.桌上放着一个新鲜的水果,你知道它是一个苹果,这是认知过程的()。

A.感觉B.知觉C.想象D.记忆

4.下列选项哪一个不属于认知过程()。

A.感知B.想象C.注意D.记忆

5.以下哪一个概念不属于心理状态()。

A.注意B.犹豫C.想象D.灵感

6.()是认识世界的开端。

A.记忆B.感知C.能力D.信念

7.“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说的是哪一个心理过程()。

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行为过程

8.()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A.气质B.性格C.能力D.信念

9.()是心理的器官。

A.心脏B.眼睛C.脑D.耳朵

10.()是脑的机能。

A.心理B.眼睛C.神经D.耳朵

11.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艾宾浩斯

12.()属于个性倾向性。

A.感觉B.动机C.注意D.气质

13.()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A.想象B.信念C.激情D.性格

答案:

1.A2.D3.B4.C5.C6.B7.B8.D9.C10.A11.A12.B13.D

三、多选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行为过程

2.认知过程包括的内容有()。

A.感觉B.记忆C.注意D.想象

3.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信念B.能力C.信心D.气质

4.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动机B.兴趣C.信念D.需要

5.以下选项属于感觉的是()。

A.视觉B.听觉C.错觉D.触觉

6.以下属于气质类型的是()。

A.黄胆汁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答案:

1.ABC2.ABD3.BD4.ABCD5.ABD6.BCD

第二章注意

一、判断题

1.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始终。

()

2.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

3.注意的广度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所能清楚地觉察到的空间范围的大小。

()

4.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就没有注意的对象。

()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表明注意的范围比较大,注意的分配较好。

()

7.运动变化的刺激物比相对静止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

8.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

10.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

11.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

12.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转移越容易。

()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答案:

1.√2.╳3.╳4.╳5.√7.√8.√10.√11.√12.╳13.√

二、选择题

2.注意是一种()。

A.心理过程B.个性特征C.心理状态D.认识过程

3.下列哪种选项不是注意的品质特征?

()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敏捷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特征?

()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5.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时,常常用“专心致志”来形容,这表现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自觉性D.监督性

7.自觉的、有目的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不随意注意

8.司机开车时眼、耳、手、脑并用是注意的()。

A.分散B.转移C.分配D.范围

10.间接兴趣是引起()的原因。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不随意注意

11.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A.根本对立的B.基本相同的C.可以互相转化的D.没有联系的

13.下列事例中属于有意注意的是()。

A.一个人身着古装引起人们的注意B.围观车祸现场

C.草坪上有一红衣女子D.解数学题

14.无意注意的特征之一是()。

A.无意义的B.无预定目的C.有意志努力D.无意识的活动

15.哪一个不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A.加强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B.培养间接兴趣

C.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D.培养观察能力

16.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17.“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的转移

18.“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19.听到一声巨响,马上转过头去看,这属于()。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21.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22.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

属于哪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25.有经验的教师穿了新衣服总是提前到班级亮相,这是考虑到刺激物的()会引起儿童的注意。

A.强度B.对比关系C.运动变化D.新异性

26.学生上课时,听老师讲、记笔记、看黑板等几种活动并举,要求学生具有哪种注意品质?

()

A.转移B.稳定性C.分配D.广度

27.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指向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

28.“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

29.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

30.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A.不变B.扩大C.缩小D.以上都有可能

31.注意是一种()。

A.心理过程B.认识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

32.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B.想像C.需要D.思维

33.儿童能够顺利进行游戏、学习等活动,这是注意的()功能。

A.整合B.维持C.调节D.选择

答案:

2.C3.B4.C5.B7.B8.C10.A11.C13.D14.B15.D

16.B17.A18.C19.A21.D22.C25.D26.C27.A28.B29.D30.C31.C32.A33.B

三、多项选择

1.()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A.加深对活动的目标、任务和理解B.培养直接兴趣

C.培养间接性趣D.合理地组织活动

3.刺激物的()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A.强度B.对比关系C.活动和变化D.新异性

4.()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原因?

A.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B.当前的情绪状态

C.活动的目标D.意志品质

答案:

1.ACD3.ABCD4.AB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判断题

1.幻觉是感觉的一种类型。

()

2.味觉属于外部感觉。

()

3.视觉的适宜刺激物是波长360一780毫微米的电磁波。

()

4.皮肤感觉分为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三类。

()

5.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正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也越强。

()

6.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

7.感觉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

8.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

9.“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等都属于联觉。

()

10.时间知觉属于客体知觉。

()

11.晕轮效应属于社会知觉。

()

12.社会刻板印象属于社会知觉。

()

13.根据知觉有无目的,将知觉分为无意知觉和有意知觉。

()

14.在特定条件下,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称为错觉。

()

15.错觉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错觉。

()

16.缪勒-莱尔错觉、潘佐错觉、艾宾浩斯错觉都属于视错觉。

()

17.言语指导对知觉理解性而言没有任何作用。

()

18.知觉选择性会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

19.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颜色、方向、形状、亮度等多方面。

()

20.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运用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

21.接近性是知觉整体性的基本原则之一。

()

22.平衡觉属于知觉。

()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二、单选题

1.()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A.感觉B.知觉C.幻觉D.错觉

2.桌上放着一个新鲜的水果,你知道它是一个苹果,这是认知过程的()。

A.感觉B.知觉C.想象D.记忆

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A.差别感受性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4.缪勒-莱尔错觉属于()。

A.视错觉B.听错觉C.形重错觉D.味错觉

答案:

1.A2.B3.D4.A

三、多选题

1.以下属于感觉特征的是()。

A.直接性B.主观性C.个别属性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以下选项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平衡觉B.味觉C.内脏觉D.运动觉

3.以下选项属于皮肤感觉的是()。

A.温度觉B.触压觉C.热觉D.痛觉

4.以下哪些现象中感受性降低()。

A.久闻强烈的香水味B.暗适应C.明适应D.长时间听刺耳的声音

5.感觉与知觉的差异性体现在()方面。

A.反映内容B.产生性质C.生理机制D.所在器官

6.以下属于客体知觉的是()。

A.空间知觉B.人际知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

7.以下属于知觉基本特征的是()。

A.主观性B.整体性C.恒常性D.选择性

8.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包括()

A.知觉时间B.刺激物的新异性C.兴趣D.对象与背景的差异性

9.知觉恒常性包括()。

A.大小恒常性B.颜色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D.时间恒常性

10.知觉整体性的基本原则包括()。

A.接近性B.差异性C.连续性D.封闭性

答案:

1.ACD2.ACD3.ABD4.ACD5.ABC6.ACD7.BCD8.BCD

9.ABC10.ACD

第四章记忆

一、判断题(共20道题)

1.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

2.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

3.能再认的一定能回忆。

()

4.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

5.感觉记忆的内容往往不为人所意识到。

()

6.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是组块。

()

7.长时记忆是信息在大脑中的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

8.意义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

9.回忆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

()

10.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研究()

11.艾宾浩斯遗忘记忆曲线是先快后慢的。

()

12.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

()

13.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

()

14.人的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有意识记获得的。

()

15.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

()

16.短时记忆的内容是能够为人所意识到的。

()

17.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制。

()

18.长时记忆有语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

()

19.信息在长时记忆以表象系统一种系统储存。

()

20.“浮想联翩、触景生情”属于无意回忆。

()

答案:

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

二、单选题(共11道题)

1.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2.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事的心里活动是()。

A.重现B.保持C.回忆D.再认

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5.一般来说,过度学习所用的时间为()效果最佳。

A.50%B.100%C.150%D.200%

6.()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将其识别出来的过程。

A.再认B.再现C.回忆D.记忆

7.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称为()。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8.()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往往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A.记忆B.回忆C.再现D.再认

9.()是以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绪情感记忆D.动作记忆

10.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

11.通常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记忆。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绪情感记忆D.动作记忆

答案:

1.B2.D3.D4.C5.C6.A7.B8.A9.A10.A11.C

三、多选题(共11道题)

1.引起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A.记忆痕迹衰退B.其他刺激干扰C.对不愉快经验的自我压抑D.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

2.影响信息提取的因素()。

A.对信息的组织B.时间间隔C.思维活动的积极性D.情绪、兴趣

3.根据记忆材料组织的性质可划分()。

A.内隐记忆B.外显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绪情感记忆D.动作记忆

5.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说,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的认知加工过程。

A.编码B.储存C.提取D.识记

6.感觉记忆的特点()。

A.保存时间短B.信息容量大C.物理特性编码D.信息容量小

7.短时记忆容量特点()。

A.容量大B.容量有限C.容量7±2D.以组块为单位

8.遗忘是有规律的,主要表现在()。

A.先快后慢B.识记材料特点C.学习程度D.识记材料序列位置

9.影响再认的因素有()。

A.识记者的情绪B.对事物识记和保持的程度C.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D.环境的相似程度

10.追忆时常用的联想有()。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因果联想

11.记忆的品质()。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

答案:

1.ABCD2.ABCD3.CD4.ABCD5.ABC6.ABC7.BCD8.ABCD9.BCD10.ABCD11.ABCD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一、判断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

2.思维具有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

3.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概括的间接反映。

()

4.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以思维与感知觉等认识的低级阶段无关。

()

5.由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所以人的认识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

推知过去,预测未来。

()

6.加强学生的朗读、默读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

7.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是思维发散性的表现。

()

8.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9.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答案:

1.√2.╳3.√4.╳5.√6.√7.√8.╳9.╳

二、单选题

1.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特征。

A.概括性B.灵活性C.间接性D.直觉性

3.“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思维的()。

A.概括性B.灵活性C.间接性D.直觉性

4.小学儿童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具体化B.抽象C.概括D.综合

5.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独特而又典型的形象,属于()。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

6.人们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思维,叫()。

A动作思维B抽象思维C形象思维D情绪思维

7.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抽象C具体化D综合

8.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A.梦B.幻想C.空想D.假想

9.鲁班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发明了锯,这种现象属于()。

A.顿悟B.观察能力C.灵感D.原型启发

10.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A.空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记忆表象

11.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

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思维定势D.问题情境

12.语言是思维的()。

A.内容B.工具C.结果D.原因

13.问题解决的最佳动机水平应当是()。

A.最强B.中等强度C.弱D.没有动机

14.思维过程的特征是()。

A.概括性和形象性B.集中性和指向性

C.间接性和概括性D.准备性和敏捷性

15.看到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16.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

粘和、夸张和()。

A.粘贴B.缩小C.典型化D.具体化

1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A.提出答案B.分析问题C.找出答案D.验证答案

答案:

1.D2.C3.A4.A5.A6.B7.B8.A9.D10.B

11.B12.B13.B14.C15.A16.C17.B

三、多选题

1.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创造性程度,有意想象可分为()。

A.再造想象B.假想C.创造想象D.幻想

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A.比较与分类B.概括与抽象C.分析与综合D.具体化与系统化

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动作思维D.形象思维

4.下面选项中,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的是()。

A.问题情境B.原型启发C.思维定势D.功能固着

答案:

1.ACD2.ABCD3.AB4.ABCD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

一、判断题

1.情绪情感可以自发产生。

()

2.情感可以离开情绪单独形成。

()

3.对立的两极情感不可以转化。

()

4.激情对人的作用是消极的。

()

5.应激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

6.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

7.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

8.在紧张度上,情绪有紧张和平静之分。

()

9.当人愤怒时,会产生生理变化。

()

10.理智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

11.青少年的情感两极性明显。

()

12.青少年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

()

13.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

14.美感是人在欣赏自身和艺术时所体验到的优美的情感。

()

15.欣慰是指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

()

16.情绪具有两极性,而情感不具有。

()

17.高兴时语调高昂,痛苦时语调低沉,属于言语表情。

()

18.情绪与情感可以相互转化,没有区别。

()

19.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

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二、单选题

1.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

A.情感B.行为C.表情D.活动

2.在人类的面部表情中,()是最具欺骗性的。

A.微笑B.惊奇C.痛苦D.厌恶

3.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身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反应。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