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6001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docx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精选汇编)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二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读后感第四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第五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9、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一句话)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20、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

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仅?

?

还?

?

”“一个方面?

?

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1、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

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宣传动员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②起先,小声说,只有**青年听得到。

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青年中宣传民主。

③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22、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争取民主、宣传革命)

23、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

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24、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第二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5、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6、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

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

三、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

?

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四、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方案2.

1.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

从单元设计来看,学习本文,在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基础上,应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深入领会他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学习文章的结构技巧和选材技巧。

2.教法分析

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裁剪得体,语言生动凝练,感情充沛,可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

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方法与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与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

2019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

“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

”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

出示学习目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4.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

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

详略安排怎样?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群蚁排衙”?

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第一、二自然段。

(2)三个事例:

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语句(略)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1.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

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

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略)

2探究学习:

(1)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略)

(2)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

好处:

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生答: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3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

谈谈你的看法。

(2)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受到哪些启迪?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教师明确:

(1)

(2)题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起说,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第三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读后感《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读后感谈爱国并不是虚伪,夸夸其词。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爱国主义。

诗人用柔情化作春水,写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音乐家用超人的感染力谱写出“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

闻一多先生用他的言语和行动表达着一个平凡中国人在那岁月里的爱国主义。

旧中国沉沦,国民党匍匐于美帝国主义,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八年抗战胜利,这八年来我们并不容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漫长的战火点燃了整个华夏。

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千万(来源说明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军人战死沙场。

终于抗战胜利了,当所有人都希望和平生活时,有人却早已计划着打破那如履薄冰的幸福。

闻一多先生是一介书生,他不会用政客们的心机。

闻一多先生是争取民主的战士,他用自己浑厚的嗓音呼喊,让全国人民站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闻一多“说”了,也“做”了。

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民族英雄不计其数。

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鸦片不断腐蚀人们的精神。

林则徐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毅然决定“虎门销烟”,最后道光皇帝怕了,为讨好英国人罢免了林则徐,发配边疆。

林则徐用自己的廉政之心向现在的官员表明。

在自己的职位上履行自己身为父母官的义务,就是爱民爱国。

漫长的新中国建设中,渐渐地涌现出一批批勤政为民的“公仆”,他们在党和人民面前承诺诚信为民,在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中真真正正做到了,人们心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过他们。

拒绝虚伪浮华,追求内在秀美,才能受人尊重,真正成为万人拥护的领跑人。

沈浩,默默无闻奉献,勤勤恳恳工作,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在那俩分摁满鲜红手印的请愿书上,饱含了小岗村人民对沈浩深沉的感情。

在为小岗村服务的几年里,他带着人们修路致富,没有花里胡哨的政绩工程,而是以实在的心态为村民谋幸福。

在面临升迁还是留下时,他最终选择了留守。

两次连任,几度春秋,一颗颗鲜红的手印映衬出他大写的人生。

情系民生,大爱兴国。

诗歌和词赋是诗人和词人心灵的写照,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描写写下《离骚》,突出诗人对崇尚理想的不懈追求,在浪漫幻想的外衣之下,潜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浊世中守护高洁灵魂的诗人形象。

诗人笔下纯净优美的田园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对抗污浊现实的理想的形象化呢?

何尝不是诗人对东晋战乱频繁的一种申诉呢?

何尝不是诗人对淡薄宁静的桃园生活的向往呢?

常常迷惑于“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否则海瑞为何总是一贬再贬,最终被残害。

忠言逆耳,虽然皇帝没有听到,可全天下的百姓将那些话刻在了心中。

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笔写下尖锐的文章来对抗国民党特务冰冷的手枪。

先生参加到革命战斗的行列中,文人无力,他们是力量上的弱者,文人也很强大,因为他们是精神领袖。

文人的声音很小,却刺穿了阴霾,直逼人们的耳膜,洗涤人们的心灵。

纵然不幸倒下,但“就像花儿凋谢却不凄美,因为它曾经有过美丽的绽放。

”先生倒下了,却有千千万万个觉醒的中国人站起来了。

当今社会一个被我们所忽略的的词“爱国”,我们如今不像那特殊年代一样把爱国挂在嘴边,我们如今不会像革命先贤一样抛头颅撒热血,但我们在地震后众志成城,在募捐箱,献血站前排起了长队。

爱国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知道了如今社会的来之不易,当我们慢慢成长时,我们学到了要乐于助人,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明白了“爱国”两字的意义!

有这样一种声音来自文人。

它是一群文人对祖国深深的爱,他们以心为笔,用笔写心。

中国的文人,用文字与爱发出了历史的最强音。

第四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1-第1页共3页

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第三单元是名人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优秀人物的崇高品格、奉献精神、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学习写人的方法,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所以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写的是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选取了他的六件事,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写,详略得当,脉络清晰,语言充满诗意,热情的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

这是本课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

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积累字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说教法

结合新课标,基于本课的特点,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具体表现为:

1.通过与本课相关的音乐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特定氛围。

2.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相对清晰,通过训练,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这对于我们理解所有文章有

极大的好处。

3.紧扣主题,走入文本,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

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等,让学生

加深理解和感悟。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予以适度地点拨和引导。

五、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对民国时的名人事迹相对而言缺

乏兴趣。

如果在本节课之处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由于在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

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

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首先通过《七子之歌·澳门》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对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以及对重点句子的探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最后,通过“给闻一多先生写墓志铭”这一学生活动方式,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提供一个舞台。

最后我再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2~3分钟)我们上一课学习的《邓稼先》是科学家写给科学家的文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是诗人写给诗人的。

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他的诗歌。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留学期间写下的一首组诗,我们今天就欣赏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经后人谱曲,在澳门回归期间广为人们传唱。

在欣赏这首歌的过程中体会一下其中寄托了作者对祖国一种怎样的情感。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

?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2.讲授新课:

(35分钟)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就可以感到他对祖国深深的爱。

诗人臧克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纪念他(在闻一多姓名后板书说和做,题目完整出现了)。

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说和做呢?

一读课文,积累字词。

任务:

边读遍把双音节词,四音节成语勾画出来。

衰微赫然迭起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

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

二读课文,理清层次。

三读课文,理解内涵。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拟人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讨论:

班级交流,教师补充。

必要时要求学生记录。

四读课文,认识先生。

学生读闻一多简介,知人论世。

闻一多,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46年7月2019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

3..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

4.本节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作者介绍、闻一多简介、疑难词句,并且整体感知了课文,课下同学们要及时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

5.我布置的作业是:

(学生展示学习心得)

拟写闻一多先生的墓志铭。

或者用“先生,你是一个?

?

的人,表现崇敬之意。

教师出示青岛海洋大学院中的闻一多塑像,让学生对着先生诉说。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教材,通过课外延伸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悟、体验、交流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地,创新的摇篮。

七、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是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

在次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并且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达到预期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五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

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