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872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5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试卷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

B.用水稻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

C.用水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鉴别某株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

2.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

B.甲过程和丙过程中都有着丝粒的分裂,但前者进行了两次后者进行了一次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丙过程的子细胞核中最多有46个DNA分子来自于卵原细胞

3.囊性纤维化(CF)是美国白人中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者。

下图是该病的家系图,如果Ⅲ-3号与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子女囊性纤维化的概率约是

()

A.1/2500B.1/150C.1/200D.1/100

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人体内没有致病基因,则这个人就不会患遗传病

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

AAaXb、aXb、Y、Y的精子,这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都出现了异常所导致的

C.害虫在接触到农药后,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并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抗药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大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就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5.右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

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

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6.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

7.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B.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C.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还原性

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lmolSO2和0.5mo102在V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目为NA

C.1molFe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常温下,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A

9.化合物

(x)、

(y)、

(z)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的二氯代物有3 种B.x、y和z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C.z 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

10.根据反应KMnO4+FeSO4+H2SO4→MnSO4+Fe2(SO4)3+K2SO4+H2O(未配平)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

MnO4-+5e-+8H+=Mn2++4H2O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乙、甲烧杯中移动,保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

D.忽略溶液体积变化,Fe2(SO4)3浓度变为1.5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1mol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X与Y、Z、M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Y、Z相邻,M比X族序数大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

Y>X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M

C.X和Z可形成ZX2分子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M>Y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溶液中含有Fe2+,不含Fe3+

C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2O2已经变质

D

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

Ksp(AgCl)

A.AB.BC.CD.D

13.25℃时,Ka(CH3COOH)=1.7×10-5。

该温度下,用0.1mol/L的醋酸滴定10.00mL0.1mol/L的碱MOH,滴定过程中加入醋酸的体积(V)与溶液中lg[c(H+)/c(OH-)]的关系如图所示(V=0时,

lg[c(H+)/c(OH-)]=-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OH的电离方程式为MOHM++OH-

B.a点:

V(CH3COOH)=10.00mL

C.b点:

c(CH3COO-)>c(H+)>c(M+)>c(OH-)

D.25℃,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17)×10-9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成功在两个单光子之间建立起强大的相互作用,据科学家介绍:

两个相互作用的光子同时到达时显示出与单个光子完全不同的行为,该项成果朝着轻拍校验量子通道或建立光学逻辑门发送信息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们通过学习也了解了光子的初步知识,下列有关光子的现象以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

B.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以释放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将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所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15.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

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

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

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

A.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16.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髙度,以相同速率、同时水平相向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

若不改变两球抛出点的位置和抛出的方向,A球的抛出速率变为原来的

.B球的抛出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

B.

C.tD.

17.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

该事件中甲、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太阳质量的36倍和29倍,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

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黑洞运行的半径相等

B.甲、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6:

29

C.甲、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6:

29

D.随着甲、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它们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

18.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两电荷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O为连线的中点,P、M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M=h。

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P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B.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从O到M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到达M点时,小球的速度为

19.一辆重为4t的汽车某段时间内运动的υ-t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4×103N

B.汽车在20s末关闭发动机

C.汽车在前20s内的牵引力大小为6×103N

D.汽车在30秒末的牵引力大小比在前20s内的小,但大小未知

20.如图所示,一匝数为n,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体线框bcd,与一质量为3m的物块通过轻质细线跨过两定滑轮相连.在导体线框上方某一高处有一宽度为L的上、下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当d边从磁场下边缘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线框d边进入磁场之前线框加速度=2g

B.从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

C.整个运动过程线框产生的焦耳热为Q=4mgL

D.线框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1.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叠放在长方体小车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m,mB=2m,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B施加一水平力F,则()

A.当F>μmg时,A相对B滑动

B.当F=1.5μmg时,B的加速度为0.25μg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A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图1是小明探究橡皮筋弹力做的功W与小车动能变化ΔEk间的关系的装置图,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小车和挡板相连.实验中,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根数来改变弹力所做的功.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然后接通电源

B.增加橡皮筋根数时,应选取相同的橡皮筋

C.每次应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D.实验前应平衡小车在木板上所受的摩擦力图1

(2)图2是实验中某条纸带的一部分,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T=0.1s.为探究橡皮筋弹力做的功W与小车动能变化ΔEk间的关系,小明用

s来计算小车的速度.你认为他的算法是否正确?

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图3

(3)图3是根据实验数据所画出的W---ΔEk图象,你认为根据此图象能否验证动能定理?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学校实验室购买了一卷表面有很薄绝缘层的镍铬合金丝,该校的一兴趣小组同学想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来测算合金丝的长度。

已知该镍铬合金丝的常温电阻率ρ=1.0×

Ω·m,他们选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先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合金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一”插孔,选择电阻挡“×100”;

②调整“机械零点调节旋纽”使指针指到零刻度,调整时____(填“必须”“不能”将两表笔短接,然后调整“欧姆调零旋钮”进行欧姆调零,调整时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能”)将两表笔短接;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镍铭合金丝的两端(已刮去绝缘漆)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合金丝的电阻约为__________Ω。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镍铬合金丝电阻,已知所选用的电压表内阻为几千欧,电流表内阻为几欧,根据多用电表的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以下四个电路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

 

(3)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镍铬合金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镍铬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镍铬合金丝电阻值,不计合金丝绝缘漆的厚度,可估算出这卷镍铬合金丝的长度约为_________m。

(结果保留整数)

24.如图所示,“冰雪游乐场”滑道B点的左边为水平滑道,右边为半径R=6.4m的圆弧滑道,左右两边的滑道在B点平滑连接。

小孩乘坐冰车从圆弧滑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出发,半径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经过B点后,被静止在C点的家长迅速抱住,然后一起在水平滑道上一起滑行。

已知小孩和冰车的总质量m=30kg,家长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60kg,人与冰车均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孩乘坐冰车经过圆弧滑道末端B点时对滑道的压力N的大小;

(2)家长抱住孩子的瞬间,小孩和家长(包括各自冰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家长抱住孩子的瞬间,家长对小孩(包括各自冰车)的冲量

的大小。

2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长为6d,与y轴重合,∠bac=30°,中位线OM与x轴重合,三角形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在笫一象限内,有方向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与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间满足E=v0B.在x=3d的N点处,垂直于x轴放置一平面荧光屏.电子束以相同的初速度v0从y轴上-3d≤y≤0的范围内垂直于y轴向左射入磁场,其中从y轴上y=-2d处射入的电子,经磁场偏转后,恰好经过O点。

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不计。

(1)匀强磁杨的磁感应强度B

(2)电子束从y轴正半轴上射入电场时的纵坐标y的范围;

(3)荧光屏上发光点距N点的最远距离L

26.(15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的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为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______、_______。

(3)过程I,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

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的参与循环利用,B是__________。

③已知:

2CrO42-+2H+Cr2O72-+H2O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mol/L,则CrO42-的浓度是__________mol/L。

(5)过程II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

0℃

20℃

40℃

60℃

8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8.0

34.2

40.1

45.8

51.3

K2SO4

7.4

11.1

14.8

18.2

21.4

K2Cr2O7

4.7

12.3

26.3

45.6

73.0

Na2Cr2O7

163

183

215

269

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II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27.(14分)研究发现,NOx和SO2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Ⅰ.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二者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已知:

N2(g)+O2(g)2NO(g) ΔH=+180kJ·mol-1

2CO(g)+O2(g)2CO2(g) ΔH=-564kJ·mol-1

(1)2NO(g)+2CO(g)

2CO2(g)+N2(g) ΔH=________.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已知:

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的总压强,T℃时达到平衡,此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20MPa,则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_______;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和CO2各0.3mol,平衡将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15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增大CO浓度B.升温C.减小容器体积D.加入催化剂

Ⅱ.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

燃烧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

已知:

亚硫酸:

Ka1=2.0×10-2Ka2=6.0×10-7

(3)请通过计算证明,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上图示的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转化为硫酸铵,从而实现废气的回收再利用。

通入N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通入的NO体积为4.48L(标况下),则另外一个电极通入的SO2质量至少为________g。

28.(1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解氯化铜实验进行了研究。

装置

现象

电解一段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体,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1)甲认为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是溶液变绿的原因,写出产生该物质的电极反应式:

(2)乙改用下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电解CuCl2溶液,对溶液变色现象继续探究。

装置

现象

电解相同时间时,阳极石墨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仍为蓝色;阴极石墨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乙通过对现象分析证实了甲的观点不是溶液变绿的主要原因。

乙否定甲的依据是。

(3)乙继续查阅资料:

i.电解CuCl2溶液时可能产生[CuCl2]--,[CuCl2]-掺杂Cu2+后呈黄色

ii.稀释含[CuCl2]-的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据此乙认为:

电解过程中,产生[CuCl2]_掺杂Cu2+后呈黄色,与CuCl2蓝色溶液混合呈绿色。

乙进行如下实验:

a.取电解后绿色溶液2mL,加20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另取少量氯化铜晶体和铜粉,向其中加2mL浓盐酸,加热获得含[CuCl2]_的黄色溶液。

c.冷却后向上述溶液……

d.取c中2mL溶液,加20mL水稀释,静置5分钟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①a的目的是。

②写出b中生成[CuCl2]-的离子方程式:

③补充c中必要的操作及现象:

乙据此得出结论:

电解时阴极附近生成[CuCl2]-是导致溶液变绿的原因。

29.(每空2分,共10分)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

mg/m2·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光照强度大于C点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的,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光照强度大于D点时,两种植物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温度从25℃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

图2中植物为图1中的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

30.(每空2分,共12分)某种牛的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Aa的雄性是红褐色,雌性却是红色。

下表是该种牛的三个杂交组合及其后代的表现型比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值

红褐色公牛

红褐色母牛

红色公牛

红色母牛

组合一(均为纯合子)

1

0

0

1

组合二

1

0

1

2

组合三

3

1

1

3

(1)组合一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

(2)已知组合二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色,则它们的基因型及性别分别

是。

(3)组合三亲本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性别组合分别是。

(4)选择组合三的后代中的红褐色公牛与红褐色的母牛交配,后代表现红色母牛的概率是。

(5)选择组合二的后代之间随机交配,则产生后代是红褐色的概率是,红色母牛的概率是。

3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下图表示胰岛素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

(1)结合图示可知,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当胰岛素与InR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

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的转运能力。

(2)神经细胞上胰岛素受体(InR)被激活后,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

(2分)。

(4)若某病人体内产生了InR抗体,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__(填“不变”、“偏高”、“偏低”)(2分)。

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的竞争中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