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5642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40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 必修4 生活与哲学含答案.docx

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考点过关练必修4生活与哲学含答案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课时考点32 哲学思想

A卷 全国卷

B卷 地方卷

1.(2016·江苏单科,25)爱因斯坦说:

“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这句话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5·山东文综,34,4分)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3.(2015·广东文综,33,4分)哲人说:

“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5·江苏单科,27,2分)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

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4·山东文综,33,4分)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

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回答下题。

6.(2013·重庆文综,4分)安倍晋三的言论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

7.(2013·福建文综,34,4分)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

8.(2013·天津文综,7,4)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世界的惊异

9.(2013·福建文综,35,4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

有学者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

1.(2016·湖南平江、修水联考,12)下面两幅漫画告诉我们(  )

①哲学思想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 ②孩子的追问中蕴含哲学智慧 ③人的哲学思想是与生俱来的 ④孩子的问题中不自觉地涉及了哲学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016·新课标Ⅱ预测密卷,20)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

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6·贵州黔东南模拟,20)恩格斯曾说过:

“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思维的历史和成就依赖于哲学的理论思维 ②哲学是建立在具体科学之上的学说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具体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2016·哈尔滨全市第二次模拟,20)“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④哲学是“科学之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5.(2016·辽宁示范高中期末,18)“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

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们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相联系②哲学价值在于以正确的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③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失去其价值 ④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16·广州综合测试一,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5年世界哲学日致辞中指出,世界哲学日的核心理念是,人们深信哲学可以为造福人类、推动和平、解决复杂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也曾经笑谈:

“哲学,就是对无解的问题做出费解的回答。

”他们强调哲学的作用在于(  )

①培养人们的批判性精神以变革社会 ②推动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以造福人类 ③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 ④提供人类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的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2016·山东潍坊4月模拟,20)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

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

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 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8.(2016·河南濮阳二检,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④

9.(2016·广东东莞联考,2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  )

①都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③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④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A.③④B.①④C.①②D.②③

10.(2016·湖北武汉起点调研,15)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程颐 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 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朱熹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11.(2016·河南中原名校第一次联考,2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会落满灰尘。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

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

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

有人因此总结出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

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

①放下压力:

心态决定成或败 ②放下懒惰:

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

心宽前路必然宽 ④放下犹豫:

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2016·山东枣庄一调,18)孟子在人的心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上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者,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从哲学上看,孟子认为(  )

①整个世界都依赖于绝对精神 ②意识才是世界的本原

③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④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2016·湖南四校联考,16)有人认为,在哲学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一切民族的哲学融合为一,一切阶层的哲学融合为一,一切民族的哲学与一切阶层的哲学都走向综合哲学和世界哲学,是现代人类哲学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必然的也是唯一的归宿。

这一观点(  )

①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淡化了唯物与唯心的界限 ④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16·山东济宁一模,20)“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

”该观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5.(2016·神州智达仿真调研2,20)费尔巴哈认为,上帝的全知全能和无所不在等等特性,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宗教是人类的精神之梦,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他认为克服这一矛盾的途径就在于诉诸经验的法庭。

从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看,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16.(2016·豫南九校第二次联考,19)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有些歌词中也包含着哲学思想。

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则思”的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

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7.(2016·湖南邵阳第一次联考,20)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

“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可见(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8.(2016·安徽淮南一模,21)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看到一片树叶,最喜欢说:

啊!

这里有一棵树,你看不见吗?

而他看到了一棵树,又会说:

树后边就是大片的森林啊,你也看不见吗?

当他走到森林边看到了一丛灌木,则会蹲在灌木丛里说:

这片森林怎么都是灌木啊?

真没意思呀!

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  )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2016·湖北七校2月联考,9)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观点(  )

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0.(2016·湖南衡阳市一模,22)2015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呼吁大家认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她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

中医药注重阴阳平衡、五行和谐。

对传统中医药的正确认识是(  )

①包含封建迷信思想,毫无科学依据 ②包含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思想 ③中医药及其诊疗方法是我国的国粹,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1.(2016·山西太原二模,20)刘志永先生的漫画《妙笔下蜗牛成牛》讽刺了(  )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D.相对主义诡辩论

22.(2016·广东汕头质量监测,2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3.(2016·百校联盟全程精练三,15)2015年7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大众化理论研讨会,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大众化的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A.是在新形势下创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B.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基本特征

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每一个人的自觉选择

24.(2016·贵州贵阳期末,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在科学基础上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是对具体科学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课时考点33 探究世界的本质

A卷 全国卷

1.(2014·课标Ⅱ,21,4分)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

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

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6·课标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B卷 地方卷

3.(2015·江苏单科,24,2分)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4·江苏单科,22,2分)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

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

回答下题。

5.(2014·重庆文综,10,4分)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

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6.(2014·江苏单科,28,2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7.(2014·天津文综,5,4分)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

如此创新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8.[2014·山东文综,42

(1),6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1.(2016·山东济宁一模,21)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

2016年2月12日,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这次发现科学意义重大,因为引力波可以直接与宇宙大爆炸连接。

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各种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

由此可见(  )

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科学预言等一些特殊的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④人类总有一天可以穷尽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2.(2016·广东潮阳3月模拟,21)福建、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接近,影响两地的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

天气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密切相关,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联防,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

因此,两岸携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天气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16·山东菏泽一模,20)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宣布,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它就是位于太阳系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

”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②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6·黑龙江大庆一模,12)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

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

“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

如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这里的“变易”和“不易”分别表明(  )

①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②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③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世界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2016·内蒙古赤峰宁城一模,22)据《列子》记载: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

“愿有所息。

”仲尼曰:

“生无所息。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 ③“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 ④“世间万物,变动不惊,明者因时而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2016·山西八校联考,10)“时间去哪儿了?

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

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

”这启示我们(  )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③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①②B.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