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239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苯(C6H6)属于

A.有机物B.氧化物C.单质D.盐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酒精B.SO2C.KNO3溶液D.熔融NaCl

3.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纯碱:

NaHCO3B.黄铁矿:

FeS2C.胆矾:

CuSO4·5H2OD.金刚砂:

SiC

4.下列仪器中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

B.

C.

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CH4和C3H6互为同系物D.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6.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氯化氢的电子式:

C.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D.CO2的空间充填模型: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汽车中小摆件“苹果花”能自动摆动,其动力是以Si为原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

C.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碳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三氟化氮(

)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

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分子数之比为

C.若生成

,则转移

电子D.

是还原产物,

是氧化产物

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ClO2、O3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SiO2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液氨、干冰等可用作制冷剂D.BaCO3可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

10.下列关于硫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品红、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物质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B.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C.浓硫酸能干燥SO3、SO2等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D.硫化氢水溶液有还原性,暴露在空气中往往会产生浑浊的现象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细口、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N2很稳定,不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D.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

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能溶解铂和金

12.联合国确定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现有短周期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M

A.X元素位于第2周期ⅤA族B.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强

C.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D.M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3.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

Cl2+2I-=2Cl-+I2

B.FeCl3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

C.工业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

SiO2+C

Si+CO2

D.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Na++H++SO

14.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下列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相关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有红色的铜析出,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为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反应的本质相同,铁片均会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Cu2+应向铜电极移动且能更快地在铜电极上析出铜

1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学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C.干燥的氯气可以使有色鲜花变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D.配制480mL0.1mol/L硫酸铜溶液时,需要用到500mL容量瓶

16.下列条件中,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

金属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温度/℃

A

2.4g锌片

3mol·L-1硫酸50mL

40

B

2.4g锌粉

1mol·L-1硫酸200mL

30

C

2.4g锌粉

3mol·L-1硫酸50mL

40

D

2.4g锌片

3mol·L-1硫酸100mL

30

A.AB.BC.CD.D

17.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1molHCl(g)中的H-Cl键需要吸收863.5kJ能量

B.反应H2(g)+Cl2(g)=2HCl(g),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H2(g)和Cl2(g)形成1molHCl(g)释放184.4kJ的能量

D.2molHCl(g)分解成1molH2(g)和1molCl2(g)需要吸收184.4kJ热量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高温下可分解为炭黑和氢气

C.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在光照下反应只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D.仅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

19.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

3C(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n/mol

min

n(A)

n(B)

n(C)

0

2.0

2.4

0

5

0.9

10

1.6

15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A的同时,消耗3xmolC,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20%

D.平衡状态时,c(C)=0.6mol·L-1,且不再发生变化

2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NA

B.0.5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为0.5NA

C.1.6g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常温常压下,4.4g二氧化碳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所以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

B.H2O分解为H2和O2,既有共价键的破坏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C.C5H12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

D.按F、Cl、Br、I顺序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用于验证反应是否有CO2生成

B.装置②用于实验室制备NH3

C.装置③用于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

D.装置④用于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

23.100%硫酸吸收SO3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为H2S2O7或H2SO4·S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2O7水溶液呈中性

B.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C.Na2S2O7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

D.100%硫酸吸收SO3生成焦硫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用足量硝酸酸化后无明显现象,再滴加Ag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

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少量试液,置于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该试液一定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C

取少量NaHCO3固体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

温度下降

碳酸氢钠溶解过程吸热

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A.AB.BC.CD.D

25.某固体可能含有

、Cu2+、Na+、Cl-、

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Na+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u2+、可能含有Cl-、Na+

C.该固体中只含有

、Cl-

D.该固体中Na+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二、填空题

2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的化学式___________,异丁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写出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符号___________;

(3)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7.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有关乙烯的一些变化:

已知:

E是高分子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物质C的最简单同系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类型相同

B.反应②、③可以用于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物质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物质D可用作燃料,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8.物质X由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5.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

①所用试剂均过量,假设反应完全;②固体B为淡黄色单质;③气体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X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物质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写出检验溶液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四、原理综合题

29.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发现工业合成氨的可能性。

1913年,在德国工程师博施努力下,一个年产7000吨的合成氨工厂建成并投产,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终于实现。

因此,哈伯和博施都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键

H-H

N≡N

N-H

键能(kJ/mol)

436

946

391

键能:

常温常压下,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所给数据判断:

N2(g)+3H2(g)

2NH3(g)为___________热反应(填“放”或“吸”);

(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分离出生成的氨气

D.增大氮气的浓度E.扩大容器体积

(3)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情况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B.氨气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2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4)为了提高合成氨的物料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科学家们正在制作合成氨原电池。

右图为合成氨原电池的原理图,则电极a为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五、实验题

30.(NH4)2Fe(SO4)2•6H2O俗称“摩尔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当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摩尔盐可完全分解,某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设计实验如下,请回答:

(I)该小组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2O3、SO3、NH3、H2OB.FeO、SO3、NH3、H2O

C.FeO、SO2、NH3、H2OD.Fe2O3、SO2、SO3、NH3、H2O

经认真分析,确定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

(II)为进一步确认分解产物,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探究: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N2,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再通入过量N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D始终无明显现象,装置C和E均产生白色沉淀。

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中的沉淀一定有BaSO4

B.C中的沉淀不可能含有BaSO3

C.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再通入过量N2的目的是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到B、C装置中使其全部被吸收

D.D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SO2不能与BaCl2反应

②写出E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III)实验结束后,A中的固体变为红棕色,某同学猜测可能还有FeO,并设计实验验证:

第一步:

该红色固体用___________溶解(填“盐酸”或“稀硫酸”);

第二步: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Fe2+,向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试剂,观察是否褪色。

六、计算题

31.用11.92gNaClO配成1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0.01molNa2Sx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O4和NaCl。

(1)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mol·L-1。

(2)化学式Na2Sx中的X=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一般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金刚石、CO2、碳酸盐、CO等无机物除外,故苯属于有机物,故答案选A。

2.D

【详解】

A.酒精的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酒精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SO2溶液导电是因为形成了亚硫酸,SO2自身不能电离,S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KNO3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熔融NaCl能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熔融NaCl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

D。

3.A

【详解】

A.NaHCO3俗名是小苏打,不是纯碱,纯碱是Na2CO3,故A不正确;

B.黄铁矿又称硫铁矿,化学式为FeS2,故B正确;

C.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故C正确;

D.碳化硅的化学式为SiC,其俗名为金刚砂,故D正确;

答案选A。

4.B

【详解】

A.图中为蒸发皿,故A不选;

B.图中为容量瓶,故B选;

C.图中为锥形瓶,故C不选;

D.图中为圆底烧瓶,故D不选;

故选:

B。

5.C

【详解】

A.35Cl、37Cl为氯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金刚石与C60为碳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

C.CH4为烷烃,结构中只含单键,C3H6为丙烯(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或环丙烷(含有环状结构),两者结构不相似,且组成不差CH2,故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

D.C2H5OH与CH3OCH3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故答案选C。

6.A

【详解】

A.Si为14号元素,核电荷数为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结构示意图为

,A正确;

B.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B错误;

C.次氯酸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l原子形成共价键,故HClO的结构式为H-O-Cl,C错误;

D.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CO2的空间充填模型为

,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D

【详解】

A.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用激光笔照射,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小摆件“苹果花”的动力是硅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氨水反应,被氨水吸收,所以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故C正确。

D.碳纳米材料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是新型的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

D。

8.D

【详解】

A.N原子与F原子在同一周期,且F原子的核电荷数较大,所以F原子的半径较小,得电子能力强,在NF3中,F为-1价,N为+3价,通过价态分析知,N原子由NF3中+3价降低到NO中+2价,同时升高到HNO3中+5价,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没有发生价态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项错误;

B.N原子由NF3中+3价降低到NO中+2价,NO是还原产物,对应的NF3是氧化剂,个数为2,N原子由NF3中+3价升高到HNO3中+5价,HNO3是氧化产物,对应的NF3是还原剂,个数为1,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

2,B项错误;

C.N原子由NF3中+3价降低到NO中+2价,得电子数为2×1=2,所以每生成1个HNO3转移电子数为2个,则生成2molHNO3,转移4mol电子,C项错误;

D.N原子由NF3中+3价降低到NO中+2价,NO是还原产物;N原子由NF3中+3价升高到HNO3中+5价,HNO3是氧化产物,D项正确;

故选:

D;

9.D

【详解】

A.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ClO2、O3也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A正确;

B.SiO2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硅太阳能电池,B正确;

C.液氨汽化和干冰升华都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C正确;

D.BaCO3可溶于酸,进入肠胃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BaCO3不可用于肠胃XX射线造影检查,D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

A.SO2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A错误;

B.常温下,铝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B错误;

C.浓硫酸不能干燥SO3,会与其反应生成发烟硫酸,C错误;

D.硫化氢被氧气氧化生成硫单质和水,所以会产生浑浊的现象,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A.NH3→NO是不同化合态的氮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A错误;

B.硝酸见光分解且会氧化橡胶塞,浓硝酸应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B正确;

C.虽然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但镁在氮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氮化镁,C错误;

D.浓HNO3与浓HCl按1:

3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2.C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X在第二周期,Y、Z和M在第三周期,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根据周期表,Z为P元素、M为Cl元素、X为O元素。

【详解】

A.X为O元素,位于第2周期ⅥA族,A错误;

B.Y为Si元素,Z为P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P比Si强,B错误;

C.Z为P元素,X为O元素,P原子电子层比O多,则P原子半径比O大,C正确;

D.C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HClO、HClO4等,HClO是弱酸,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根据原子结构得到对应的元素,再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解题。

13.C

【详解】

A.氯气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Cl2+2I-=2Cl-+I2,A正确;

B.铜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Cl3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B正确;

C.工业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C错误;

D.NaHSO4是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Na++H++SO

,D正确;

故选C。

14.B

【详解】

A.a和b不连接时,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没有构成原电池,铁直接把铜置换出来,A正确;

B.导线连接后,构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B错误;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反应的本质相同均为Fe+Cu2+=Fe2++Cu,铁片均会被氧化,溶液中均有Fe2+生成,C正确;

D.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铜电极为正极,阳离子流向负极,且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5.C

【详解】

A.Na为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水、氧气反应,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故A正确;

B.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发出苍白色火焰,故B正确;

C.鲜花中含有水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干燥的氯气可使有色鲜花褪色实际上是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而不是干燥氯气的作用,故C错误;

D.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由于没有480mL容量瓶,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故D正确;

故选:

C。

16.C

【详解】

Zn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2H+=Zn2++H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及固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接触的就越充分,反应速率就越快。

对表格的反应条件进行观察分析确定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C,答案选C。

17.D

【详解】

A.断开1molHCl(g)中H-Cl键吸收J能量与1molH和1molCl形成1molH-Cl放出热量相等,据图可知形成2molHCl(g)放出863.5kJ能量,所以断开1molHCl(g)中的H-Cl键需要吸收

×863.5kJ=431.75kJ能量,A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错误;

C.据图可知H2(g)和Cl2(g)形成2molHCl(g)释放863.5kJ-679.1kJ=184.4kJ的能量,C错误;

D.据图可知H2(g)和Cl2(g)形成2molHCl(g)释放184.4kJ的能量,则2molHCl(g)分解成1molH2(g)和1molCl2(g)需要吸收184.4kJ热量,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8.C

【详解】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甲烷在高温下可分解为炭黑和氢气,故B正确;

C.甲烷与氯气混合,在光照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故C错误;

D.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9.D

【详解】

A.0~5min内,△n(C)=0.9mol,根据方程式,则△n(A)=

△n(C)=0.3mol,所以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故A错误;

B.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A必定消耗3xmolC,它们都指逆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B错误;

C.10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6mol,0~10min内转化A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转化B的物质的量为0.8mol,10min时B的物质的量为2.4mol-0.8mol=1.6mol,与15min时B的物质的量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