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118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docx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

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规划公示

前言

  撮镇是合肥市“141”东部组团的核心组成部分,西接合肥市瑶海区,南临巢湖之滨,北与县城店埠镇相毗邻,是合肥融入长三角对接皖江城市带的战略桥头堡,是肥东县的经济要镇。

撮镇先后跻身于全国重点镇、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和安徽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等,始终走在发展的前列。

  撮镇是合肥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镇,境内三级航道南淝河、店埠河黄金岸线绵延数十公里,航结巢湖、通江达海,在建码头2个,年吞吐量800万吨;淮南复线、沪汉蓉高铁、京福高铁、宁西铁路、阜合杭客专等5条铁路汇集于此,合宁高速、合马路、店忠路横穿全镇,骆岗机场近在咫尺。

在撮镇的任何地方,都可以5分钟内到达绕城高速,通达全国;一期投资14.6亿元的裕溪路高架桥使撮镇直达合肥老城区10分钟的梦想变成现实,让撮镇完全拥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怀抱。

  近年来,撮镇镇依托交通、区位等优势,积极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和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发展机遇,现已建成撮镇、龙塘工业聚集区和合肥青年工业园三大工业聚集区,入驻企业约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1家。

已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业、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大产业集群。

随着全国重点农机市场——合肥裕隆农机大市场、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安粮国际钢材大市场、红星美凯龙家私汽配广场、安徽大世界商贸城等一批大型市场集聚撮镇,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渐渐兴起,撮镇的产业发展迎来二产与三产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007年,市规委会把东部组团定位为物流、现代制造业基地,两年来,撮镇围绕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撮镇已成为东部组团内物流产业基础最强、交通条件最优的地区。

  现代物流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方法,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和一体化运作的复合型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纳就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合肥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支持扩权强镇发展的省委15号文明确提出:

“支持产业聚集程度高、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功能区筹建省级开发区。

鼓励发展专业市场、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改善产业配套条件……”,撮镇做为安徽省首批强镇扩权试点镇,区位、交通、现状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明显,有条件申报省级商贸物流开发区。

为贯彻安徽省《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速促进合肥市现代服务产业崛起,推动合肥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引导东部组团物流产业聚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指导撮镇西部片区的发展和建设,特组织编制《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总体规划》。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撮镇镇总体规划(2009-2030)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范围

  东起店埠河,西北接瑶海区,南到南淝河,总规划面积约55平方公里。

现状基本农田、圩区占地面积较大,其中基本农田15平方公里,巢湖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面积达31.6平方公里(包括15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09年-2030年,2009年为现状年,与《肥东县撮镇镇总体规划(2009-2030)》一致。

  近期规划期限为:

2009年-2012年。

  中期规划期限为:

2013年-2020年。

  远期规划期限为:

2021年-2030年。

  三、开发区性质

  安徽省省级商贸物流开发区;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东部组团重要增长极。

  四、产业定位

  促使片区发展成为合肥东部承担商品展示交易、公铁水运货运枢纽、区域内配送、面向各优势产业的加工及多元化配套仓储、国际贸易以及公共信息平台。

  五、总体发展目标

  以合肥市“141”城市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商贸物流业为核心,依托项目所在地优越的公铁水运网络,建立立足合肥市五大工业组团,面向全省辐射中部各重点城市的商贸物流基地。

  六、产业结构

  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组成,建成东部组团协作联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主导产业发展

  主导产业确定为现代商贸、现代物流。

  

(一)、现代商贸

  依托现状市场,逐步建立建材、农产品、机械钢铁三大类物流中心,最终形成区域物资转运中心。

  

(二)、现代物流

  依托开发区优越的大交通优势,发展成为合肥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聚集地和培育其发展的摇篮;成为推动合肥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强劲动力。

  七、用地布局规划

  

(一)、人口规模

  至2030年,开发区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15万人,远景可达20-25万人。

  

(二)、功能定位

  坚持优势拓展、区域协调、产城联动、生态建设的原则,以“物流”、“商贸”为主导功能,拓展“加工”、“制造”等延伸功能,联动发展“休闲”、“教育”的特色功能。

  (三)、功能分区

  主导和拓展功能通过公路商贸物流区、铁路转运物流区、港口加工物流区三区重点发展;特色功能通过荷塘休闲园、农业示范园、红色文化园三园引导发展;并打造一个综合型服务中心,即物流信息服务基地,统领整个开发区乃至整个合肥东部的管理和信息服务。

  (四)、空间结构

  规划将多种空间发展策略融合,形成“一带、双核、双心、双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带”——裕溪路发展带,以裕溪路为纽带,两侧纵深拓展,带动园区全面发展。

  “双核”——以荷园、现代农业为核心的生态湿地核;以瑶岗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景观核。

  “双心”——以物流信息服务基地建设为主导的东组团服务中心,综合管理、服务等功能。

以商贸服务中心为主要侧重点的西组团服务中心,集商贸展示、洽谈于一体。

  “双组团”——以发展物流、加工为主导的东组团。

以发展商贸、服务为主导的西组团。

  (五)、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考虑近期保留青年工业园现状工业企业,逐步改造、整合,改善工业区环境,保持现有建设规模,远期逐步搬迁退二进三。

  规划龙塘工业聚集区逐步搬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聚集地,成为推动东部组团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

对现状入驻效益较好且能实现工业和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大企业(如海合钢管)予以保留。

  规划工业总用地135.53公顷,占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的6.05%。

  (六)、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结合沿河港口、铁路货站、高速下道口设置三处集中物流仓储用地,主要布置在城市交通性干道附近,着力打造以公路运输为主导的商贸物流园区;以铁路运输为主导的货物转运物流园区;以水路运输为主导的港口加工物流园区,同时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

尽量避免布置小规模仓库用地。

  将现状皖港码头危险品仓储功能逐步搬迁尽量远离中心城区布置,满足消防卫生、安全防护措施要求。

危险品仓储区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建设,严禁安排无关设施,严格执行国家防火和防爆等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规划物流用地总计501.8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42%。

  (七)、居住用地规划

  开发区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包括商住用地)为主,主要集中区域在女山湖路以北地区、裕溪路与高亮路之间地区,以及龙栖生态园周边地区。

  规划建议居住用地以布置多层住宅为主,布置在国道以西裕溪路沿线部分地段,可结合商住综合楼建设少量高层住宅,建议居住小区的平均容积率控制在1.5-2.0左右。

  规划居住总用地304.4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60%。

  (八)、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沿裕溪路建设公共设施服务轴,将商贸服务中心与物流信息中心连接起来,在空间上呈现“一轴两中心”的结构。

两中心分别为开发区配套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提供人性化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开发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物流信息中心的打造,第二级为各个功能板块提供服务的各板块中心,以及以瑶岗渡江战役纪念公园为主体的旅游服务基地,第三级为居住社区的配套公共服务中心。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483.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59%。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行政办公用地

  在店埠河西侧建设新的园区中心,成为东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在东风大道以西的市场区布置适当的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6.92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31%。

  

(二)、商业金融业用地

  商业金融服务设施按三级配套,规划区级商业中心一处,即裕溪路与大众路交汇处区级商贸服务中心。

片区级商业中心设置在各居住片区中心,居住区级商业中心结合居住用地的布置进行合理配套。

  近期完善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和裕隆农机工程机械大市场两个网络布局,同时建设国道以东裕溪路两侧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群和国道以西裕溪路两侧生活资料专业市场群。

另外,在国道以东裕溪路两侧结合大型交通设施节点附近设置大型的物流基地,以满足城市对外货物流通的需要。

其它农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的配置以便于居民生活、便于交通组织、便于交易管理为原则,按照服务半径为800---1000米配置。

  本次规划商业金融用地134.7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6.02%;

  市场用地249.14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1.13%。

  (三)、文化娱乐用地

  在店埠河西侧规划部分文化娱乐用地,可集中建设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电影院、展览馆等大型文化娱乐设施,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学院,形成新的城市文化设施的聚集区。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1.69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08%。

  (四)、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新增区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一处,位于国道西侧大众路片区中心。

医疗卫生设施按照300~500个病床数的基本规模标准要求进行设置。

区级以下医疗卫生设施按居住人口布局进行配置。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4.2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19%。

  (五)、科研教育用地

  以现状水利水电学院、国华教育学院等为基础。

远期可适当考虑对部分院校进行搬迁整合。

新片区开发应预留足够的中小学用地及配套设施(尤其是运动场)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为84.0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76%。

  (六)、文物古迹用地

  以现状渡江战役纪念馆为基础,结合周边绿地建设瑶岗渡江战役纪念公园,从而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服务基地。

  规划文物古迹用地为2.5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11%。

  九、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

  规划改道合马路,近期为省公路厅目前确定的新线型,合马路在镇区段改为城市道路,与合肥市中心城区统一对接,更名为裕溪路;远期建议从钟油坊路高架下道口处改线,往南利用高亮路线型与近期改道线型相衔接,彻底剥离裕溪路的货运功能,成为沟通东西交通的快速通道。

  2、铁路交通

  规划将撮镇的原铁路货运站西移约2.6公里,利用合钢专用线作为引线,新建一座货运站,作为物流发展的重要交通节点。

利用铁路高架之间的用地作为货物堆场。

  3、水运交通

  规划店埠河自裕溪路桥至花园大道段西岸均作为码头岸线。

  南淝河与店埠河交汇的三叉河处规划为东华码头岸线。

  规划还可利用店埠河东岸的循环经济示范园码头岸线与南淝河西岸的迎河港集装箱码头。

  

(二)、道路交通规划

  开发区内道路以系统方格网为主,根据开发区地形条件和原有道路基础,形成“六横三纵”的方格网式的主干路交通体系。

“六横”即新安江路、淮南路、和平路、裕溪路、高亮路、花园大道;“三纵”即大众路、东风大道、桥头集路。

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5—60米,断面形式以三块板为主,部分可采用四块板,以保证机非分离。

  十、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一)、绿地结构

  结合开发区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以及工程设施走廊、水系等布置,利用现状水系、河流的等自然资源,形成指状沟通南北的绿地网络系统。

以“四大公园、两小游园、两个广场”,即建华荷塘公园、生态湿地公园、瑶岗红色文化公园、店埠河中心公园;北部居住区公园、南部中心区公园;商贸展示广场、信息服务广场为结构,形成“南北双核,绿脉穿城;蓝绿交织,生态融融”的绿化景象。

  

(二)、景观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园、两区”的景观结构。

“一心”指核心区景观风貌区。

“一带”指裕溪路商贸展示风貌带。

“三园”指三个特色园林景观风貌区,分别为:

荷塘月色、田园风光、阔叶园林。

“两区”指北部居住风貌区、现代港口物流风貌区。

  十一、市政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

  1、供水设施

  开发区内不建设水厂,近期由撮镇老镇区水厂供水,远期由合肥市市政统一供给。

  2、规模预测

  根据用地预测远期镇区地最高日用水量为10.55万立方米/日。

  3、供水管网

  根据城镇协调区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规划,结合现有的给水设施情况,规划的给水系统采用统一给水布置形式。

规划近期管网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相结合;规划远期管网全部连成环状,随着城镇发展逐步完善城市给水系统。

  配水管网沿城市道路敷设,干管结构以环状为主,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满足消防用水。

给水主干管管径800mm,次干管600~400mm。

  

(二)、污水工程

  1、排水体制

  规划确定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

  2、规划原则

  根据开发区内部各组团的建设进度和类型分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局部相对集中的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

尽量减少污水管的敷设长度和提升泵站的个数。

  3、规模预测

  工业废水量取日用水量的75%,生活污水量取日用水量的80%。

得出至规划期末,则规划区最高日污水总量为7.54万立方米/天。

  4、污水处理设施

  规划区内不考虑建设污水处理厂。

近期由小仓房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沪汉蓉高铁以西由小仓房污水处理厂处理,以东由撮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南部港口物流区污水排入东侧的循环经济示范园污水处理厂处理。

  5、污水管网

  根据开发区地势情况,污水干管由西向东敷设。

具体走向与干管管径结合各个污水分区具体安排。

远期规划区内污水管网覆盖率为100%,污水达标排放率为100%,污水管道沿规划道路敷设,在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时,易在道路两侧布管。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宜相对集中设置。

污泥的处理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农业利用、建筑材料、土方填埋、焚烧发电等多种用途。

污水处理厂污泥近期以土方填埋措施为主。

远期待污泥产量增加可运至循环经济园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污泥焚烧处理。

  (三)、雨水工程

  1、规划原则

  根据形态和地形特征以及水系分布情况,结合排涝规划,分散布局,就近排放;充分利用地形,做到自排与机排相结合,高水自排,低水机排;充分利用现有排涝设施,规划现状与改造、扩建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河塘水面被侵占,以利于调蓄雨水和美化城镇。

  2、排水分区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采用“重力自流、分区就近排入水体”的原则。

根据现状排水区区域、河渠水系分布及地形特点,同时考虑各功能区建设时序的不同,将规划区分为2个雨水大分区。

即沪汉蓉高铁以东店埠河雨水分区、沪汉蓉高铁以西二十埠河雨水分区。

  3、雨洪利用

  开发区内雨洪利用的形式可结合厂区规划、小区规划,通过对大型公建以及各类建筑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作为景观用水、道路清洒用水以及杂用水。

  4、雨水泵站

  重要地段建议设置抢险雨水泵站,以保证50、100年一遇以上高潮位和暴雨同时出现时,可满足雨水的安全排放。

  (四)、供电工程

  1、负荷预测

  根据相关规范及专业部门提供资料进行负荷预测,预测规划区用电负荷为196.69MW。

  2、供电设施

  规划从合肥二电厂取电。

  3、变电站

  规划建设1座220KV变电站,位于开发区东北角,桥头集路与铁路大圆环交口之间绿化隔离带,占地面积2公顷,装机容量为3×180MVA;装机容载比达到1.82,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规划新增4座110KV变电站,每座110KV变电站装机容量为3×63MVA,110KV系统容载比为2.35,达到国家标准中2.2~2.5的要求。

新增110千伏变电站尽可能的深入开发区负荷中心,所有的新增110千伏变电站均采用户外式布置形式,每座占地面积约0.6公顷。

110KV变电站一般为20回,最多不超过30回。

  4、高压走廊

  保留撮镇镇区北部合肥二电厂出线的220kV双回电源线路,控制高压走廊宽度为100米,并为远景500kv高压线路预留空间。

对部分110kv和35kv高压走廊进行改线。

  220kv电网形成双回路“链式+放射式”电网供电。

110kv电网以220kv变电站为核心,在220kv变电站的供电区域内形成双环网供电网络,220kv变电站向110kv变电站以双电源方式供电。

满足“N-1”原则。

  (五)、电信工程

  1、容量预测

  根据相关规定和规范,确定电话配置标准,进行电话用户预测,预测固话用户16.18万线、移动通信用户15-20万部,有线电视住宅用户4.5万户。

  2、电信局所

  规划撮镇镇电信局所按照中心局、端局、模块局三级设置。

10万人左右城市片区设置中心局,5万人左右设置端局。

其中端局、模块局可不独立占地,根据公共设施的建设,采取合建措施。

电信局所服务半径在1500米左右。

规划建设移动通信局一座,位于桥头集路与裕溪路交叉口西南,交换机容量约为26万门,不单独占地。

  (六)、燃气工程

  1、气源

  天然气气源从二十埠天然气门站接入,根据需要建设燃气调压站。

  2、负荷预测

  根据用气人口、用气量指标、用气分配比、高峰系数以及焦炉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低热值,计算规划区的总用气量和总供气规模。

管道煤气年用气量为1311万立方米/年,液化石油气年用气量为1.34万立方米/年。

  3、燃气管网

  规划中压燃气管道系统沿裕溪路、桥头集路等敷设,中压管道管径在De160mm~De300mm之间。

规划低压燃气管道系统管网按需要沿城市道路敷设,管径在De50mm~De110mm之间,各小区形成相对独立的枝状低压管道系统。

  (七)、供热工程

  1、热源

  规划区国道以西由安能热电厂供热,国道以东由循环经济园热源厂提供。

  2、负荷预测

  住宅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58(瓦/平方米);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65(瓦/平方米)。

工业仓储单位规划不予确定。

  3、供热管网

  规划结合城市主干道店忠路、裕溪路、桥头集路等,建设完善的供热干线,管网建设以蒸汽直埋为主。

  (八)、环卫工程

  1、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近期送往龙泉山垃圾填埋场,主要采用卫生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对填埋生成的渗滤液进行严格处理。

同时有机物废弃物消化后产生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沼气进行综合利用,通过热电联供电厂为规划区提供电和热能。

远期送往循环经济示范园内规划新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直接焚烧发电。

  2、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数量。

  发展静脉(循环)产业,促进废物再利用,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一般工业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3、危险固废处理措施

  开发区产生的危险固体废物,定期送至长丰吴山危险品处理中心,由专业危废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4、环卫设施规划

  开发区在生活服务区内设置小型垃圾中转站,每3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间距不少于5米。

  环卫垃圾收集点镇区内按照服务半径0.8km设置;大型企业内需独立设置。

  公共厕所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每座建筑面积为30-50平方米。

结合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建。

  十二、公共安全设施规划

  

(一)、防洪排涝

  规划采用以路堤结合的方式,沿新合马路、高亮路、合宁高速,结合开发区以东的店忠路,规划“倒U”形100年一遇防洪堤。

码头建设区域根据需要垫高,沿东华路、苍房路、桥头集路、石泉路围合东华码头物流园区,形成“口”形50年一遇防洪堤。

  修建沟口防洪涵闸,防止倒灌,尽快解决镇区的险工、险段、险闸、险涵的加固维修问题,做好险段岸坡及土堤堤坡护砌。

  完善城区排水系统,合理布置撇洪沟汇集洪水,调动排涝机泵,抢排内涝,入河流的排水口要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

  

(二)、消防工程

  规划新建2座一级普通型消防站,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为7~15平方公里。

1#消防站位于东风大道和铁路北路交叉口,规划占地面积0.4公顷;2#消防站位于枣树路和燎原大道交叉口,规划占地面积0.4公顷。

  消防供水:

消防供水以城镇自来水为主,但各消防站有自备水源,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米。

  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与镇区交通相结合,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

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三)、人防规划

  积极的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地下防护工程。

不仅在战时能起到防护功能,平时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即可以节约用地,还能将地面配套设施(车库、仓储、商场、地铁等)移入地下空间建设,一举两得。

  (四)、抗震防灾

  完善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通道建设与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

  十三、物流系统规划

  

(一)、仓储系统

  规划普通仓储用地适度集中,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调整危险品仓储布局,促进临港仓储业的发展;加快物流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培育区域物流产业中心。

  

(二)、搬运系统

  目前,搬运系统主要有机械化系统、半自动化系统、自动化搬运系统和信息引导系统。

根据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结合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充分考虑物流产业的布局选择以信息引导系统为主,并将其他系统作为园区搬运系统的补充,并同时合理设计系统化的物料搬运流程,形成现代化的搬运作业系统。

  (三)、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