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5040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x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引子:

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东西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明。

在东方形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体制”,在西方形成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和古罗马的“法制”。

关于东方中国的政治文明情况前面已经学习,今天开始学习西方是如何建立近代“民主政体”的,也就是西方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的。

上面已经分析西方古代出现了希腊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制”。

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西方古代社会产生于希腊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制”以及“人文思想”在进入中世纪以后逐渐的被“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学”所取代。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从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展开了反封建的斗争,为了把革命成果加以巩固和防止专制的重新出现资产阶级就借助于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法制”,从而形成了近代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的政治文明。

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体制。

比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法国的“总统共和制”(不同于美国)、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实为君主专制)等等。

英国:

君主立宪政体即君主的权力受到了议会(法律)的制约,不再是无限权力而是有限权力。

国王虽是世袭,但仅仅是“名誉上的国家元首”,不再拥有实权,处在“统而不治”的地位。

原因:

历史——具有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后期王权不断加强,大贵族联合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

现实——

(1)、英王与议会冲突、议会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国王斗争爆发革命,英王失败议会胜利,但国家动荡不安。

(2)、为了不再流血而巩固利益,发动“光荣革命”。

直接——威廉接受《权利法案》。

(或称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法治取代人治)

《权利法案》的内容:

(学生自己完成)

国家机构及其关系

君主立宪政体:

(同学们注意今后再分析各国政体时要从国家元首、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注意政党关系。

英王: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内阁在名义上要对国王负责。

议会:

立法机关(权力机关。

分上下两院,上院也叫贵族院,下院也叫平民院,由民选产生,实权掌握在下院。

上院也是英国最高的司法机关。

)内阁对他负责。

内阁:

行政机关(由议会中获胜的多数党组成,其党魁为内阁首相。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工作。

全体阁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政府)与议会(立法机关)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若议会不信任内阁,要么内阁下台,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

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来行使;在现实社会中议会的地位在下降,国家权力中心逐渐向内阁转移。

权力的中心——在议会;

附录:

分析政体的运作就是主要分析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即他们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相互之间制约的。

一般而言,某个机关是谁产生的就对谁负责。

比如,在英国内阁是由议会产生的,所以内阁要向议会负责。

议会是民选产生的,议会要向选民负责。

今后再分析某国政体运作时就按照这个方法进行,切记!

评价:

(学生自己完成)

议会改革:

这是英国政体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也是权力下移的重要体现。

(就人类历史上权力转移的一般规律而言那就是:

权力中心不断下移。

)原因——工业革命深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过程——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在下院取得更多的席位。

下院的权力上升。

结果——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

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

原因:

历史——原是英国的殖民地,通过斗争才获得独立。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矛盾——独立后存在着各种矛盾,是对各种矛盾调和的产物

人物——华盛顿,杰斐逊等先进人物的努力。

现实——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法律——1787年宪法的规定

1787年宪法及评价:

(自己完成)

国家各机构及其关系:

国会——立法机权。

(分为参众两院。

除立法权外还有对外宣战权、修改宪法权等。

参众两院各自还拥有特殊权力。

如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及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咨询和同意”;参议院还有权审判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副总统;众议院有权提出财政案和弹劾案,有权在特殊条件下复选总统。

另外在联邦预算、医疗保险改革、枪支控制,以及战争和和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权力。

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可连选连任。

众议员按各州纳税人口分配名额,任期两年,可连选连任。

无论是参议员还是众议员都不能在政府部门任职。

总统——行政权。

(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签署法案权、提名内阁成员权等。

任期每届四年,只能连任两届。

最高法院——司法权。

(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组成,其判例对全国有拘束力,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即有权通过具体案例宣布联邦或各州的法律是否违宪。

可任期终身,除非渎职。

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体现了一种制约和平衡关系。

因为无论是立法机关的国会还是行政机关的总统,他们都是民选直接产生的,故不存在谁对谁负责的问题,如果真的将负责的话,那就是无论国会还是总统都要对选民负责,所以他们之间才体现出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像英国那样行政机关的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美国政体的特点: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两党制及于政体的关系:

美国的两党即民主和共和两党,是总统选举的工具。

两党制也体现了美国政体的特点——分权制衡。

权力的中心——在总统;

维护联邦的统一(自学)

法国:

——共和制

原因:

(1)、政治:

君主专制、矛盾尖锐、革命爆发。

(2)、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

启蒙思想的影响。

(4)、现实:

政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政体反复多变。

(5)、直接:

1875年议会通过宪法确立共和制。

(6)、国际:

深受美国宪法和政体的影响。

(7)、法律:

1875年宪法规定

国家机构及其关系(法国的国家机构共有议会分为参众两院、总统和内阁)

议会:

分参众两院,享有立法权。

总统:

和内阁共掌行政权。

总统由议会由议会产生但不对议会负责(受美国政体影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在参议院的同意下可解散众议院,任命内阁总理。

内阁:

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不对总统负责与总统共掌行政权,总统命令要经内各个部长副署才能生效。

权力中心——在议会(半议会半总统制)

1875年宪法内容及其评价(自己完成)

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1)、小农经济的存在。

(2)、长期封建专制,君主势力强大。

(3)、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美法两国政体的比较;

相同:

总统共和制、资产阶级、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不同: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制国家,法国有所改变。

特别体现在对总统权力的制约上即法国总统虽然能任命总理,但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总统负责,总统的命令要经内各个部长副署才能生效.。

美国的权力中心在总统,法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

德国:

——君主立宪制

原因:

(1)、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

1871年《德意志宪法》内容及评价(自己完成)

德国国家机构及其关系

皇帝:

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统领帝国军队,任命军官。

在军事和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

首相:

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首相之下设立各部。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行使立法权。

有权提出法案并行使预算审查权。

关系:

首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皇帝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

英德两国政体的比较

相同:

君主立宪制

不同:

英——真正的君主立宪政体。

德国——名义上的君主立宪政体,实际上为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补充内容:

1、近现代政体的特点:

代议民主制是核心。

遵循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三原则。

2、政体:

民主政体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3、考点:

英国——“一条主线”“两个趋势”“三个转移”。

“一条主线”——议会权力不断扩大。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不断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由贵族转到工业资产阶级并到普通公民。

美国——“一部宪法”,“一个原则”,“两个分权、两个政党、三个制度”。

“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略)

“一个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两个分权”——一是联邦政府的内部分权(三权分立)二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分权。

“两个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

既是美国政治的重要特征又体现了制衡原则。

“三个制度”——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法国——抓住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曲折这一特点,并分析原因(见前面)

德国——“一虚、一实”。

一虚是指:

议会权力是虚,一实是指:

君主权力是实。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2、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3、英国学术泰斗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

这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4、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

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D.统一后的德意志

5、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的变化

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6、有学者认为:

“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这一“伟大的创举”是指

A.确立现代政党制度B.实行三权分立制

C.实行代议制D.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

7、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用法治取代人治

C.国王从此不能干涉议会D.诞生了英国成文法典

8、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历史概念的含义中最主要之处是

A.君主权力受法律制约B.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议会享有立法权D.内阁向议会负责

9、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B.和平环境C.地理位置D.宪政制度

10、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11、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

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D.“国家元首可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外行使一定的权力

12、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巩固了国家政权

C.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D.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14、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

“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这里所说的“根”和“奠基石”的主要内涵是

①共和制②联邦制③三权分立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5、.“驴象之争”反映了美国的政党政治。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B.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C.两大政党在本质上不同

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特色

16、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文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B.防止家族势力过大拉拢选票

C.总统可选举产生D.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共和制度

17、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B.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C.总统和议会共有创议法律之权D.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18、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C.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D.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9、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是国家元首

20、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2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诧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二战后的美国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它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

2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立宪君主制或共和制。

下列关于英美法德四国政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拥有行政权

C.1875年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23、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24、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的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A.美国.法国.德国B.美国.英国C.德国.美国D.法国.德国

25、你知道法国历史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选出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26、选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它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代的选举则起源于英国选举,它的发展同经济基本同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选举在英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请问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①英国下议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

“……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

”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B.法院C.内阁D.总统

28、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议会掌握国家权力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9、“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句话说明

A.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D.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30、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

“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

”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1、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说: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

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

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民主政治体系最后一道防线是

A.设立公民大会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32、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

誓词大意为:

“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C.美国联邦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33、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在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关在笼子里”的是

A.英国国王B.美国总统C.德意志帝国皇帝D.法国总统

34、“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你是如何理解的?

A.一方面主张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主张对政府要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

B.美国是民主国家,应该让人民享有高度的自由,反对政府的管理

C.应该用法律来规范个人和政府的行为

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并且政府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应受到制约

35、瓦特和改良蒸汽机对英国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B.英国内阁制形成

C.英国两党制形成D.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取得更多席位

36、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

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国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B.法国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C.法国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D.第三共和国仅以一票赢得

37、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国会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哈里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B.责任内阁制C.分权制衡D.联邦制

38、下列行为最能体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是

A.集会B.选举C.著作D.参加工会

39、.“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

 A.英国不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       B.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

 C.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力         D.议会实际上是英国最高权力机关

二、非选择题

41、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

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材料二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实行新政,进而发展成“预备立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

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

立宪是“救危亡之方”,可使“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消弭”。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

为此,它可以仿行当时哪国的体制?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毛泽东与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认识,并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

42、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一一“有衡”。

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