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4935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复习.docx

《第二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复习.docx

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岩石圈的结构

1.岩石圈的组成:

和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的岩石圈。

二、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圈的组成——岩石的成因分类

成因类型

成因

常见岩石

主要特征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循环过程概括:

岩浆岩石新岩浆

岩浆岩

循环简图:

 

物质循环的意义: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⒈地质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2.板块构造学说

⑴六大板块:

、、、、、。

3.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

⑴分类

①褶皱:

基本形态

岩层特点

地表形态

一般地貌

侵蚀地貌

背斜

向斜

②断层:

基本形态

相对运动

形成地貌

案例

断层

地垒

地堑

4.外力作用的表现

侵蚀作用

堆积作用

地貌

举例

地貌

举例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

分层

高度范围

特点

与人类关系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特点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是通过、和等方式实现的。

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

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

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2.大气的保温作用

(1)使地面增温: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温度增高,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

(2)使大气增温: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量很强,因此地面辐射的大部分能量被保留在大气中,使。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被地面吸收,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作用

 

三、大气的运动

1、热力环流:

(1)形成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层面产生气压差

(2)画出热力环流常见形式: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等压线相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绘画风向:

1、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情况:

风向等压线

1、北半球高空大气的风向:

风向等压线;气压梯度力等压线;地转偏向力风向

3、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风向等压线;气压梯度力等压线;地转偏向力风向;摩擦力方向与风向方向相反。

4、根据风向判断气压中心的位置

①近地面气压中心位置的判断

由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是斜穿等压线,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右后方,低压在他的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左后方,低压在他的右前方。

②高空气压中心位置的判断

由于高空大气的风向是平行等压线,因此在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在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

四、全球气压带风带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

成因

气流特点

天气现象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降水

极地高气压带

下降气流

二、季风环流:

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压中心

大陆____________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

7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气压带断裂成高、低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

北半球

________

海洋

________

大陆____________

气压分布

1月

气压带基本上成______分布

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南半球

季风环流:

海陆上这些高低压中心其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

对世界各地的天气、气候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季风。

1、季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型(结合P43图5填写下表):

类型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类型

冷锋

暖锋

概念

_________主动移向_________

_________主动移向_________

锋面符号

过境前天气

气温_____、气压_____、天气______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降水位置

主要在锋______

主要在锋______

天气实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寒潮、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画图:

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冷锋、暖锋示意图

准静止锋概念:

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相对静止。

天气:

多为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锋面符号:

天气实例: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1.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_______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______状况的描述。

水平方向气流运动方向

垂直方向

天气特征

实例

气旋(低压)

由______向______辐合。

北半球___时针方向,南半球_________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反气旋(高压)

夏季: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

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

画图:

在下面空白处画出气旋、反气旋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空气运动状况(南、北半球,共四个)。

锋面气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锋面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2.3水圈与水循环

水循环过程(在下图中画出):

列表比较水循环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区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是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又称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陆上内循环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意义:

水循环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起着重要的____________。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_______________、影响的动力过程之一。

列表比较河流的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影响因素

补给特点

径流季节变化

径流年际变化

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

_________的多少和季节变化

水量变化____

随_________季节变化而变化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久性冰雪融水

______

补给______季最大,具有时间性

径流随______变化而变化,____季径流大,____季断流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节性积雪融水

气温、积雪量

补给主要在____季

随_____变化而形成____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泊水

湖泊水量

与径流互补性、调节作用

______

______

普遍

地下水

地下水位

与径流、互补性

______

______

普遍

总结: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海区

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

①以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北半球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方向流动。

③大洋环流东部为,西部为。

④大陆东岸为,西岸为。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①呈方向流动。

②大洋环流东部为,西部为。

③大陆东岸为,西岸为。

南纬40度附近海域

①环球性。

北冰洋海区

①受影响形成。

②夏季受影响,呈流动。

③冬季受影响,呈流动。

4.洋流的地理意义

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调节。

(1)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和交汇的海域。

(3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洋流还会将一个海域的携带到其他海域,导致。

对于原污染海域来说,由于污染物的扩散,污染程度会,加快净化速度。

(4)对航运的影响:

顺流,逆流。

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及成因:

主要渔场

成因

北海道渔场

暖流和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暖流和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

暖流和来自北冰洋的南下的冷水交汇。

秘鲁渔场

秘鲁附近海区,的影响。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的概念:

某地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和统计状态。

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

①:

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使得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

节而变化,形成四季;

②:

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使得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

度而变化,形成五带。

2:

大气环流----------影响具有双重性:

①:

大气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现象,例如季风;

②: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调节全球的

水热分布,从而影响各地气候。

③:

不同的环流控制下,气候类型不同。

如果不考虑地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某大陆各气候类型分布如下:

副热带

高压带

赤道低

压带

苔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⑦

②⑥

①⑤

热带雨林气候

60o

 

35o

 

20o

10o

Ⅰ:

按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②,③,

④,⑤,⑥,

⑦。

Ⅱ:

按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图中⑧处所在地气压带、风带移

动规律。

Ⅲ:

写出图中⑤处所在地风向的名称。

Ⅳ:

分析图中⑦处所在地风向的形成原因。

3:

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是大气(对流层)的热源和水汽源泉,所以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进而影响气候:

地面状况

对气候的影响

案例

同一纬度地带海陆分布(距海远近)有所不同

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形成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

欧洲西部是海洋性气候,东部是大陆性气候

地表性质不同,比如有草地、沙土、冰、新雪等

不同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表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

南极大陆出现的最低气温与极冰的强反射率有关

地形类型,包括山体走向、海拔、坡向对气候的影响不同

同纬度平原比山顶气温高;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喜马拉雅山北侧少雨;南部迎风坡的“乞拉朋齐”为世界的“雨极”

洋流类型:

有寒流暖流的区别

暖流经过的地区温暖湿润;寒流经过的地区寒冷干燥

北大西洋暖流使挪威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高纬延伸至北极圈以内

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二: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

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

①平均气温最低月出现在1月,最高月出现在7月,则该地位与北半球;

②平均气温最低月出现在7月,最高月出现在1月,则该地位与南半球。

第二步:

判断热量带

根据某地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其所在的热量带,缩小气候类型范围。

第三步:

判断降水类型

根据年降水量和各月降水量的分配情况确定降水类型。

第四步:

判断气候类型(注:

由于南半球大陆面积狭小,尤其在中高纬度大陆缺失,所以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请填写下列表格:

气温定带

降水类型

气候类型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气温

热量带

>15o

>25o

热带

年雨型

夏雨型

>15o

>25o

热带

夏雨型

少雨型

>0o

>18o

亚热带

夏雨型

冬雨型

<0o

>18o(海洋性气候除外)

温带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0o

〈10o

寒带

少雨型

少雨型

各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分布

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南北纬10o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

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全年高温、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o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纬25o---35o之间的大陆东岸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纬25o---35o之间的大陆东岸

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南北纬35o---55o之间的内陆地区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南北纬40o---60o之间的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北纬50o---70o之间的大陆

冬长严寒,夏短温凉

苔原气候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南半球极地附近的内陆

全年酷寒

高山和高原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较大

高大的山脉、高原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其后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