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861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docx

《动物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docx

动物生理学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动物生理学:

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2.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3.稳态:

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的相对稳定。

4.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5.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6.体液调节:

主要是激素和某些其它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循环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调节。

7.正反馈:

加强控制系统,使生理过程的完善或完成具有意义。

8.负反馈:

纠正控制系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

二、问答:

1、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

答:

1、细胞和分子水平2、器官和系统水平3、整体水平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3、生理学实验方法有哪些?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

1.慢性实验:

优点:

能反映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缺点:

不便于分析诸多的影响因素。

2.急性实验(离体器官实验,活体解剖实验):

优点:

实验条件简单,可以尽量消除与研究无关的因素;缺点:

不能完全代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功能状态。

4、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相互之间关系怎样?

答:

1、神经调节:

迅速、准确

2、体液调节:

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

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相互配合,密切联系,神经调节为主,三种调解方式同时作用。

5、分别举一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及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

正反馈: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

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

细胞膜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电位所发生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3.极化:

静息状态下内负外正的状态。

4.阈电位:

引发动作电位临界膜电位的数值。

5.兴奋:

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6.刺激:

能被动物体感受并且引起反映的环境条件的迅速变化。

7.基强度:

档次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制是,或说存在以最低或最基本与强度。

8.阈值:

当持续时间固定于某一适当数值时,引起组织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称为强度阈值。

二、问答: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有几种?

答: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入胞和出胞作用。

2、比较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何异同?

答:

易化扩散: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分为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细胞本身不消耗能量,顺着电-化学梯度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

直接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进行离子的跨膜运动;继发性主动转运:

所需的能量不能直接来自ATP的水解。

共同点:

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物质转运,依靠米蛋白帮助。

3、何谓局部兴奋?

它有哪些特点?

答:

概念:

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特点:

1.不具有“全或无”现象。

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2.电紧张方式扩布。

其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3.具有总和效应:

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4、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

答:

(一)定义:

静息电位:

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细胞膜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电位所发生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而开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

5、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的机理。

答:

动作电位传导;纵管系统中钙离子的释放和再聚集;兴奋在三联管部位的传递

躯体神经三联管结构兴奋-收缩藕联

动作电位-------→肌细胞-------→肌浆网中的Ca2+释放入肌浆-------→传到肌浆调节蛋白

神经肌肉间的

兴奋传递

调节蛋白

---→肌浆中的高Ca2+-------→触发收缩蛋白的结合肌肉缩短

肌肉收缩

第二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碱储:

血液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2.血细胞比容:

每100毫升血液被离心压紧的血细胞所占的容积

3.血沉:

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4.渗透脆性:

低渗溶液中红细胞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

5.溶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逸出并进入血浆中的现象,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6.等渗溶液:

把0.9%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

7.血型:

在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8.凝集:

将含有不同凝集原的学混合,将会发生红细胞聚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二、问答:

1、血液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

答:

营养和运输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参与体液调节;防御和保护功能

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

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

血浆晶体渗透压:

形成:

由血浆中的无机离子、尿素、G等晶体物质构成。

约占总渗透压的99.5%;晶生理意义:

体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膜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胶体渗透压:

形成:

浆蛋白构成,仅占总渗透压的0.5%。

生理意义:

虽然胶体渗透压很小,但由于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3、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

答:

1.血浆:

血液抗凝离心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血清:

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2.血清无纤维蛋白原等成分,有HT-5

4、血小板有何生理特性?

答:

1、粘附;2、聚集;3、释放;4、收缩;5、吸附

5、红细胞的生成必须具有哪些原料和辅助因子?

简述其生成的调节?

答:

原料:

蛋白质和铁。

辅助因子:

叶酸,VB12。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正常是在血浆中维持一定浓度,是红细胞数量相对稳定。

促进骨髓内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

2.雄激素:

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合成。

6、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

1.血红蛋白与气体运输;2.血红蛋白的酸碱缓冲功能

7、什么是生理性止血,及生理止血的过程。

答:

指小血管受损,血液自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现自行停止的过程。

1.释放缩血管物质,促进受伤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血小板激活在损伤血管内皮粘附,采集填塞受伤处,减少出血;

3.释放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血小板收缩蛋白使血凝块形成坚实的血栓,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堵塞血管损伤处起到持久止血的作用。

8、纤维蛋白溶解的定义及基本过程。

答:

纤溶是指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分解产物

的过程。

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形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液化。

9、比较血凝、红细胞叠连、凝集有何区别。

答:

血凝:

概念:

血管受到损伤,血液流出血管,并由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本质: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并网罗各种血细胞而变为血凝块的过程。

功能:

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

红细胞叠连:

红细胞能较快的彼此以凹面相贴,主其快慢要取决于血浆的变化,而不是红细胞本身。

凝集:

将含有不同凝集原的血混合,将会发生红细胞聚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形成的。

第三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构成的活动周期。

2.心率:

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3.代偿间歇:

在一次期前收缩后所出现的一段较长的舒张期。

4.期前收缩:

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称为期前收缩。

5.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博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6.心输出量:

一侧心事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为每分输出量。

7.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心腧张期容积

8.心力储备:

心脏泵血的储备,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9.心电图:

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各细胞的综合心电向量)的波形图

10.血压:

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血压数值通常用千帕(kPa)表示。

11.中心静脉压:

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12.微循环:

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3.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液+组织夜静水压)

14.肾素:

当肾血液供应不足或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不足时,由肾脏的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

二、问答:

1、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

答: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2、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

心肌细胞的直径动作电位除极速度和幅度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3、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包括哪几个时期?

答:

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4、心室肌细胞、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及机制。

答:

心室肌细胞:

0期去极化:

那里自内流失心肌细胞膜在短时间内产生去极化和反极化;

1期(快速复极时期):

膜上快钠离子通道失活后,有钾离子的快速外流,而使膜电位快速下降;

2期复极(平台期):

钙离子持续而缓慢的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同时进行达平衡,电位长时间稳定于0mv

3期(快速复极末期):

钙离子通道渐渐失活,钙离子内流停止,钾离子快速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

钾离子外流停止,膜上钠钾泵活动,将钠离子钙离子泵出,泵入钾离子,使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及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窦房结P细胞:

0期去极化:

慢钙通道开放,钙离子缓慢内流,去极化速度慢,时程长,无超时。

1期(快速复极时期):

不明显

2期复极(平台期):

无明显平台

3期(快速复极末期):

慢钙通道失活,钙内流减少,钾通道开始激活,钾离子外流

4期(静息期):

递增性钙内流大于递减性钠外流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答:

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

6、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答: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脏收缩力量;体位改变卧位>直立;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泵;呼吸作用——呼吸

7、微循环有哪几条通路?

各有何意义?

答:

名称

血流通路

血流特点

作用

迂回

通路

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真Cap.网→微V

管壁薄,透性强,血流缓慢,是物质交换场所

物质

交换

直捷

通路

微A→后微A→通血Cap.→微V

开放,流速快,不进行物质交换。

利血

回流

A-V

短路

微A→A-V吻合支→微V

壁厚,流速快,不进行物质交换。

调节

8、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答:

组织液的生成: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液+组织夜静水压)

影响因素;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9、淋巴回流的意义。

答:

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他微粒。

10、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答:

心交感神经:

节前神经元位于第1—6胸段脊髓灰质外侧脚的中间外侧猪,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激活N受体,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能与心肌细胞膜的β受体结合。

作用:

心率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能力加强,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

心迷走神经:

节前纤维元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行走于颈部迷走神经干中,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M受体。

作用:

心率减慢,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11、压力感受性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是如何调节心血管功能的?

答:

12、心血管活动的体液性调节。

答: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3.血管升压素(VP)

第四章呼吸

一、名词解释:

1.解剖无效腔;上呼吸道致呼吸性细支气管之间的气体因不参与气体交换的过程,这部分结构

2.胸内压:

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

3.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

4.潮气量: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5.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6.生理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总称。

7.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8.氧容量:

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Hb氧容量

9.氧含量:

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O2量称血红蛋白氧含量

10.血氧饱和度:

Hb氧含量和氧容量百分比为Hb氧饱和度

11.氧离曲线:

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12.氯转移:

红细胞膜不允许正离子自由通入,小的负离子可以通过,于是氯离子便有血浆扩散进去红细胞。

二、问答:

1、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有何生理作用?

答: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

作用:

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内压的相对稳定;防止肺泡积液

2、呼吸的类型有哪些?

答: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3、何谓胸膜腔内负压试述其形成的原理及其生理意义。

答: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过程,胸内压始终低于大气压。

形成:

肺内压(大气压)----→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迫使脏层胸膜回位--→

意义:

1.胸内负压是肺扩张的重要条件

2.胸内负压对胸腔内的其它器官有明显的影响。

(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利于呕吐反射及反刍动物的逆呕)

4、简述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特点?

答:

1.反映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影响;

2.亚铁离子与氧结合不是氧化

3.1分子血红蛋白可结合4分子氧气。

4.Hb与O2结合/解离曲线呈S形,与Hb变构效应有关。

Hb有两种构型:

脱氧Hb为紧密型(T型)

氧合Hb为疏松型(R型)

5、什么是氧解离曲线?

试分析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答:

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1)上段:

PO28.0~13.3kPa坡度较平坦。

表明:

PO2变化大时,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saturation)变化小。

意义:

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

2)中段:

PO28.0~5.3kPa坡度较陡。

表明:

PO2降低能促进大量氧离,血氧饱和度下降显著。

意义:

维持正常时组织的氧供。

因正常时组织的氧供,PO2在中段范围变化。

3)下段:

PO25.3~2.0kPa坡度更陡。

表明:

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急剧下降。

意义:

维持活动时组织的氧供。

因下段释放O2量为正常时的3倍(=O2储备段)。

6、简述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答:

物理溶解(5%):

绝大部分扩散进去红细胞,红细胞内溶解的二氧化碳量极微,主要形成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化学结合(碳酸氢盐(87%);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7、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有哪些?

答:

肺牵张反射;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

8、简述化学性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化学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carotidbody)和主动脉体(aorticbody):

对PO2降低,PCO2升高,pH下降敏感。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对脑脊液中的H+最敏感。

化学性刺激

呼吸运动变化

机制

CO2↑

加深

加快

①CO2通过脑血屏障,进入脑脊液,发生反应:

CO2+H2O→HXCO3-+H+,H+刺激了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再经神经联系,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②CO2还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

H+

加深

加快

①主要通过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②H+不易通过脑血屏障,应先转换为CO2,CO2再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发挥作用。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作用较弱。

缺O2

加深

加快

①缺氧能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

②缺氧对呼吸中枢是麻痹直接起抑制作用。

在体内,血液中的CO2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周围液体中的[H+]升高,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

2.PCO2、H+和PO2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3.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

1.在正常呼吸调节中PCO2起主导作用。

2.三个因素中任一改变,可引起其它两个因素的继发性改变,并可影响第一因素改变的呼吸效应。

3.缺O2和H+浓度增高可加强CO2分压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作用。

第五章消化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3.脑-肠肽:

一些产生于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

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统称

4.容受性舒张:

当动物咀嚼和吞咽时,由于食物对咽,食管等部位感受器的刺激,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能够容纳大量的食物,而胃内压力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变。

5.胆盐的肠肝循环:

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5%以上被肠黏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在组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赶场之间被反复利用。

6.蠕动冲:

速度快,传播远的蠕动。

7.反刍:

反刍动物休息时,将匆匆采食、未经充分咀嚼的已经瘤胃液浸泡和软化的瘤胃内食物重新逆呕到口腔,再咀嚼、混合唾液、吞咽的消化过程称反刍

8.嗳气:

瘤胃中的部分气体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

9.食管沟反射:

兴奋起始于口腔与咽部感受器,吮吸是最重要的刺激,这一反射的传去神经是舌下神经,三叉神经的咽支和舌神经,中枢位于延髓,传入神经存在于迷走神经。

食管沟闭合的反射过程

10.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二、问答:

1、消化的方式有哪些?

答;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

2、概述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

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调节其它激素的分泌;营养作用

2、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答:

一般;1.兴奋性较低。

收缩缓慢;电生理:

5.对化学,温度,机械等袭击敏感,但对电刺激不敏感

2.伸展性强;6.静息电位:

有钾离子外流成

3.紧张性;7.慢波点位: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可发生自发性的去极化和复极

4.自动节律性,节律不规则化,由此产生有节律的膜电位变化,而且频率较慢

8.动作电位:

有钙离子内流形成

3、单胃及小肠运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

小肠:

移行性复合运动----推送食物离开小肠;单胃:

蠕动;紧张性收缩

4、唾液、胃液的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答:

唾液:

水(约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Ca2+、HCO3-、Cl-等。

生理作用:

湿润口腔、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含淀粉酶(中性环境下起作用);幼畜含脂肪分解酶,分解乳脂;洁净口腔(冲淡、中和、清除残渣和有害物质);维持pH(尤其在反刍动物,维持瘤胃pH);调节体温(狗、水牛);反刍动物尿素再循环,减少氮的损失

胃液:

水;无机物(Na+、K+、Cl-、H+);有机物(消化酶、粘蛋白、内因子及少量胃肠激素)

生理作用:

1.盐酸:

激活胃蛋白酶原;有利蛋白质消化(变性);抑制杀灭胃内细菌;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有利于小肠离子的吸收(铁、钙等);过低消化不良,过高胃溃疡

2.粘液:

润湿食物,保护胃粘膜免受机械损伤;与碳酸氢盐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中和胃酸和防御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

3.内因子:

与食糜中的维生素B12结合而促进B12的吸收。

(与红细胞生成有关)

5、胃腔内含大量胃酸和胃蛋白酶,为什么正常情况下不产生对胃粘膜的自身消化?

答:

胃壁上有黏膜:

润湿食物,保护胃粘膜免受机械损伤;与碳酸氢盐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中和胃酸和防御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

6、胃液分泌的调节。

答:

头期;胃液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4小时,分泌量很大,酸度很高,其中胃蛋白酶含量也很高,消化作用很强。

胃期;胃液分泌以壁内神经丛为主,胃泌素主要调节盐酸的分泌,故酸度高,酶少。

肠期:

胃液分泌以各种体液因素为主,分泌量及酶量更少。

7、胆汁、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答:

1.胆汁性质:

由肝细胞周期性连续分泌,是一种具有强烈苦味的粘滞性有色的酸性或微碱性液体(pH5.9~7.8),分泌量很大

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pH约7.4;胆囊胆汁-浓缩而颜色变深、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

成分:

水;无机物(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有机物(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粘蛋白)

作用: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调节胆固醇代谢;参与某些代谢产物的排泄;作为促进剂,刺激胆汁的分

调节:

神经因素作用:

神经对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的作用均较弱。

体液因素作用:

有多种体液因素参与调节胆汁分泌和排出

2.肠液:

性质:

小肠液是小肠腺、十二指肠腺和淋巴结分泌的无色或灰黄色混合物。

呈碱性(PH8.2~8.7),内含粘液和悬浮颗粒。

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成分:

水、无机物、有机物(肠致活酶、肠肽酶)

作用:

依靠其中各种消化酶,对糖、蛋白质和脂肪进一步分解,使它们成为可吸收的物质。

其次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遭胃酸侵蚀。

8、瘤胃内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答:

1.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的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2.节律性瘤胃运动将内容物搅拌混和,并使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微生物均匀地排入后段消化道。

3.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与血液相近,并维持相对恒定。

4.适宜的温度。

由于微生物的发酵活动,使瘤胃内的温度高达39~41℃。

5.pH值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pH5.5-7.5。

6.内容物高度乏氧。

9、小肠作为主要吸收部位的有利条件。

答:

小肠的皱襞、绒毛和微绒毛,吸收面积成百倍增加。

10、三大营养物质在小肠内是如何被吸收的?

答:

蛋白质:

主要在小肠消化——形成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肽

核酸在小肠消化---形成核苷酸---核苷、磷酸、戊糖、嘌呤碱、嘧啶碱

脂类:

主要在小肠消化;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脂溶性维生素等

糖类:

小肠中水解为单糖

第六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生物体新陈代谢活动中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

2.基础代谢:

动物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未作肌肉活动,无神经紧张等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3.食物的热价:

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

4.食物的氧热价:

氧化某种食物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5.呼吸商:

CO2排出量(L)/耗O2量(L)

6.调定点: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中有一个控制提问的调定点。

二、问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