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84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改革开放3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改革开放3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改革开放3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改革开放3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docx

《改革开放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30年.docx

改革开放30年

从数字看改革开放32年来

大姚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撰稿人:

大姚县统计局肖文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长征,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回眸30年,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历届大姚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大姚县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整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数字中凸显变化,数字中感受崛起,统计数字给改革开放32年做出了最好的注脚,让我们从中看到了30多年来大姚的发展变化。

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姚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忽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忽视民生,特别是“大跃进”和“十年动乱”等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全县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低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实现了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从根本上革除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32年来,大姚和全国一样,县域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大步跨越】195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只有1041万元,到1978年发展为4858万元,二十六年间累计增长1.3倍,年均增长3.3%(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2.03亿元,是1978年的11.1倍,年均递增8.7%。

其中,从1978年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十四年间年均增长6.4%;1993年至2007年的十五年间,年均增长10.8%。

1991年实现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1998年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

2005年达到15.30亿元,在1998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2003至2007年)年均递增达到11.5%。

1978年全县人均GDP191元,2007年达到7847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跨越1000美元台阶,是1978年的10.2倍,年均递增8.4%。

【财政保障能力大幅提升】1952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只有78万元,1978年发展到337万元,26年间增长3.3倍,年均递增5.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5008万元,是1987年的44.5倍,年均递增14.0%。

地方财政支出1952年只有39万元,1978年增加到373万元,增长8.6倍,年均递增9.1%;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不断加大,2007年达到43786万元,是1978年的117.5倍,年均递增17.9%,财政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大大增强。

发展基础设日益夯实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也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工业、商贸、服务等基础产业建设,但国家和地方财力都十分有限,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项建设完全依靠“一平二调”的行政手段,以民办公助为主,靠群众投工投劳“战天斗地”,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技术、资金、物资不到位,致使项目投资效益低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2年至1978年的27年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3万元,年平均投资额64万元;1979年至2007年的29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3亿元,是1952年至1978年累计完成投资的234倍,年平均投资额达到1.4亿元。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0~2007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8亿元,是1952~1999年投资总额10亿元的3倍。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县农业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不断加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及水利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之前,大姚农业及水利设施十分薄弱,水、旱灾害突出。

1978年全县耕地面积24.8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38万亩,水利设施总蓄水量4933万立方。

30年来,全县坚持不懈地开展以稳产高产农田地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防洪减灾为重点的农业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了大坝、工农、大箐及三台(调节水库)、石洞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进行河道堤防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实施水源工程、引水工程及山区“五小”水利设施建设,开展耕地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烟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全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水旱灾害得到有效根治。

2007年全县水利工程总库容达8673万方,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5.36万亩。

全县80.6%的村民小组通自来水,集中供水受益人口12.65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9.4%。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3471万度,化肥使用量8819吨,分别是1978年的3.1倍、15倍和1.9倍。

【交通“瓶颈”制约得到较大缓解】1978年,全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653公里,都为土路,仅有128公里的省道达四级路面标准,80%以上的公路晴通雨阻,通行能力极低。

全县仅有载货汽车52辆,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

2007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03公里,通乡公路等级率、硬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7%,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公路,自然村通路率达67.2%。

基本形成了以省道为龙头、县乡道为骨架、乡村道为辐线的公路网络。

干线公路东接元谋与“成—昆”铁路贯通,西通祥云到大理,南北以“南永”二级公路连接“楚大高速”与“攀昆高速”,融入了楚雄州交通运输“大三角”经济圈。

全县机动车拥有量达到2万辆,是1978年的384倍,年客货运输周转量是1978年的28倍。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前,大姚县城规模与建国初期变化不大,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仅有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道,街道宽不过4~5米,房屋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以街为市,市景萧条,周日赶集,拥挤不堪。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突飞猛进,以县城为重点,健全完善了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完善城镇整体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优化城镇环境,以加快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到200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86平方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2.6倍。

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对老城区街道路面进行了全面改造拓宽,供排水、消防、电力通讯、公共活动场馆及文化、娱乐、商贸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境保洁、绿化和市政管理各个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

大姚县城已从一个破旧的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生机凸现,初具现代化气氛的中等县城县。

乡镇集镇建成区面积达8.59平方公里。

全县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0.6%提高到2007年的24.06%。

【电力能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1978年全县通电的行政村66.4%,用电户比重56.6%,用电量729万千瓦时,全县16个乡镇只有6个使用省州电网供电,其他是微型水电,供电可靠率极低,有2个乡不通电。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不断加大电力能源建设,开发县内水能资源,实施了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小水电代燃料、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等,到2007年,全县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10座,装机总容量5.06万千瓦,全县所有村社均已实现通电,户通电率达97.8%,供电可靠率达98.5%。

同时,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鼓励节能改灶、使用太阳能及液化汽等清洁能源,城乡生产生活能源结构有效改善,农村清洁能源燃料的普及率达到16.3%,降低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

【现代通讯技术飞速发展】1978年全县有560门磁石电话交换机,电话装机444部,通信设施十分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安全可靠的立体通信传输网和相应的业务服务网,国内外通话、视频会议和数据传输便利,光缆传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和绝大多数行政村及85%以上的自然村。

全县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达26.3部/百人,农村居民家庭电话普及率达62%。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完成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大姚81.7%的区域面积是山区,建国初期森林覆盖率(有林地)达43.5%,是云南省主要的商品木材县之一。

一度因过度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特别是“大跃进”大炼钢铁铜的破坏,到197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下降至22.6%。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一序列基本国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得到重视和加强。

逐步禁止了毁林开荒、刀耕火种、乱砍滥伐,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特别是1998年以后国家实施天然林禁伐、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全县累计完成了6.8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绿化、加强森林管护,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县域森林综合覆盖率恢复提高到78%(含有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

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严格耕地保护,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加强耕地开发整理,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占补平衡。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实施“长防”“长治”工程、“国债”水保项目等有效地治理了水土流失。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巩固提高】1951年大姚(含盐丰)县总人口15.83万人,到1978年猛增到25.64万人,二十七年间增加了9.81万人,人口出生率平均达30‰以上。

1978年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三十年来全县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措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20.31‰下降为2007年的9.1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3.70‰下降为1.63‰。

全县累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达10003户,占全县家庭总户数的17.12%。

按1978年的人口出生率测算,三十年间全县少出生人口约10万人。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极大地缓解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使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得到相应提高,人民生活得以不断改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大之举。

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初步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30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大姚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各种机遇加快发展,坚持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从1982年全县农村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而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各项政策规定,确保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稳步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其它各项配套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全县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向多样化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健全。

抓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实施“盘活、招商、合作”的战略举措,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改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招商引资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技术管理创新,使处于停产、半停产或严重亏损的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三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制订并落实一系列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经济逐步从公有经济的补充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2007年,全县工商登记的个体私营经济达4644户,从业人员1.03万人,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2.9%。

民营经济由以小加工作坊、商贸流通为主,拓展到包括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中介及科技服务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多种领域。

非公

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10.8%上升到39.9%。

四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层面的配套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投资、财税、金融、价格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全面实施,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通过确立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巩固提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放前大姚经济处于封建的自然经济状态,1952年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构成为90︰5︰5,到1978年三次产业的构成为56︰25︰19,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单一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统筹三次产业发展,努力把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调产活。

到1992年三次产业的结构转化为49︰27︰24,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地震恢复建设以及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等各种机遇,全面实施“农业富民、工业强县、文化兴县、引资活县”战略,全力推进“中国核桃之乡”“彝族药业之乡”“彝族文化之乡”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为27︰45︰28,形成了“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类型,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跨越,标志着大姚初步进入工业化时代。

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78年的94.2%下降到72.0%,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5.8%上升到28.0%。

图4:

大姚县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

1992年

2010年

【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特色凸现】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达到10.46亿元,是1978年的30倍(现价),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95亿元,是1978年的72倍,非农行业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2.4%上升到52.8%。

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实施山区、半山区、坝区分类指导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83∶13∶4变化为48∶35∶17。

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粮经作物比例由1978年的89∶11调整为2007年的74∶26,全县粮食作物年平均单产由1978年的179㎏/亩提高到2007年的315㎏/亩,总产量由6.84万吨增加到10.78万吨,粮食生产实现总量自给平衡有余。

大力实施科技兴烟,加强现代烟草农业,烤烟产业的支柱地位巩固提,2007年全县烤烟663.45万公斤,产值达7474万元。

着力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发展规模养殖,加强疫情疫病防治,肉类总产量由1978年的2596吨增加到24507吨。

全力打造“中国核桃之乡”品牌,加大核桃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全县核桃面积由1978年的0.6万亩增加到48.53万亩,种植农户达2.56万户,产量由1042吨增加到6100吨,产量约占楚雄州的41%、云南省的1/7。

大姚已逐步成为南华、姚安、宾川、祥云等周边县的核桃交易集散地,大姚核桃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核桃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支柱和大姚最具特色的绿色“朝阳产业”。

抓住全国“东桑西移”的机遇,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优化发展布局,不断扩大桑园种植规模,全县桑园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成为楚雄州桑园面积最大的县,2007年蚕茧产量达866吨,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全国100个“东桑西移”基地县。

扶持发展了金碧制药、鑫盛达、亿利丰、广益、百草岭蜂业、利英特色食品、云岭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鼓励发展核桃、蚕桑、畜牧养殖等专业协会或生产合作组织,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通过市场牵动、政府促动、“龙头”带动、协会互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乡镇企业成为上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创举。

加大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外出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3.2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19.6%。

大姚县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与1978年比较(单位:

吨)

1978年

2007年

发展(倍)

粮食

68440

107821

1.6

烤烟

1310

6635

5.1

油料

387

2068

5.3

肉类

2596

24507

9.4

水果

3350

5789

1.7

核桃

1042

6100

5.9

板粟

136

2669

19.6

蜂蜜

106

408

3.8

蚕茧

72

866

12.0

水产品

5

592

118.4

【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1321万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2.4%。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围绕富民强县的目标,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大姚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发挥工业对农业、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以资源引项目、以存量引增量,招商引资加强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3.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33.7倍,年均递增12.9%。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8.5%。

重点建设发展了以铜矿资源开发为主的冶金矿产业、以纺织及彩印为主的轻纺工业、以核桃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天然制药(彝药)业、机械(配件)制造业和水电开发六大重点工业产业,改变了工业散、小、弱的状况,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场商品供应从匮乏逐渐走向丰富繁荣,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整顿和规模流通秩序,着力推进“诚信大姚”“平安和谐大姚”建设,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软、硬环境,县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规模及增长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商业网点和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多渠道、少环节、城乡一体化的流通网络逐步形成。

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是1987年的20倍。

 

 

文化旅游产业展现良好前景。

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充分认识和发挥我县“三种文化”交汇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和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积极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成功举办了“中国·大姚石羊孔子文化节”、咪依噜彝族风情节等活动,打造“祭拜先圣孔子、攀登彝州高峰、体验彝族风情、探险三潭奇景、品尝核桃美食”文化旅游品牌,大姚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7.2万人次。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服务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把“引资兴县”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对外开放通道,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十五”以来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项目39个,实际完成到位总投资3.92亿元。

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水能、冶金矿产资源开发和轻纺工业、农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及市政建设、商贸服务等发展,为我县重点产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的支持,促进了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提高了大姚对外开放的水平,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民生状况全面改善

改革开放30年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30年。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党为公的宗旨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实践中,坚持发展经济与造福人民的统一,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核心,努力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减少贫困,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着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建设新农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使全县各族人民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步迈,切切实实共享了发展的成果。

【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3元,职工年平均工资4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只有272元。

城乡居民生活整体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

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94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867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达11661元,分别是1978年的41倍、38倍和43倍。

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51亿元,是1978年的793倍。

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衣、食、住、行、用各类消费水平全面提高。

2007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268元,消费水平是1983年的11.9倍,恩格尔系数从1982年的70.7%下降到47.6%,下降了23.1个百分点。

199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还高达57%,2007年下降为44.7%,比1990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达到7671元,是1990年的6.8倍。

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向着享受型和发展型的小康生活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居民消费热点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电话、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音响等耐用消费品已比较普及,商品房销售持续升温,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加快进入城乡居民家庭。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38平方米, 79%的农户在1980以后建盖了新房,其中2000年以后建房的农户就达25%,钢混结构住房比例达18.4%。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72.5%的城镇居民住上了设施配套的楼房,自有房屋产权比例达87.5%,住房制度改革和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城镇职工住房条件的快速改善。

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我县正步入一个收入需求弹性高涨的阶段,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能力日益增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才科技工作不断加强】1978年,全县能够受完初中教育的青少年比例只有15.7%,小学辍学率高达51.3%,初中阶段入学率只有36.9%、辍学率达42.6%,高中阶段入学率仅17.7%。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30年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县中小学D级以上危房已基本全面完成改造,专任教师人数达到2641人,是1978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