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778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x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2011年10月28日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原班座位、姓名、试室号和试室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照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甄选/箴言  聒噪/恬淡  结实/结构

B.缄默/信笺  谄媚/胡诌  屏障/屏除

C.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稽查/稽首

D.羁绊/亟待  校正/比较  装载/记载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

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

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

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

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

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多大牺牲?

A.家喻户晓B.石破天惊C.泾渭分明D.苦心孤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B.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和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福利院部分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决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着陆。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雅思考生的写作考试成绩是全球最低的。

  ②功利性阅读败坏了中国孩子的阅读品味和胃口,甚至导致他们怨恨读经典作品。

  ③阅读方面的偏差必然导致中国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

  ④这一令人尴尬的现实令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

  ⑤孩子们手中放不下来的书籍,多半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动漫作品、恐怖小说等。

 A.②⑤①④③     B.⑤②①③④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③①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

,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

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

“若有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曰:

“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

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

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英曰:

“公伤矣!

且还营。

”永曰:

“昔汉祖扪足

,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还京,拜光禄大夫。

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

【注】

鞍桥:

马鞍。

汉祖扪足:

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

③马援、充国:

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规:

规定

 B.洪仲让之而不为报让:

责备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逆:

迎击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听:

接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三军莫不壮之

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D.晓而获其尸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7.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3分)

A.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②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B.①永曰:

“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

C.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②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①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②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

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

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

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

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

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

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

9.断句和翻译。

(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3分)

②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古戍 明·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注]。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

号角

⑴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分)

⑵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⑵,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⑶明月松间照,。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⑷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刘士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

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

“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

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

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

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

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

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

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

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

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

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

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

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

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

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

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

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

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

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

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

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

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

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

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

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

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选自《文史哲》2003年第2期,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

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示庆典的气氛。

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D.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钟声”常用来表达一种生命超越的情感。

E.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F.“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宗教内容,仅存审美属性。

13.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   )(3分)

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4.“钟声”在中西文化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

15.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记忆力

申平

这帮老人家都已年过六旬了,这日却突发奇想,要搞小学毕业50周年同学会。

50年,整整半个世纪。

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

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

于是就打电话、发通知,足足折腾了半个月,还真的把人给弄齐了。

全班除4人提前去了另一个世界聚会以外,其余41人都答应一定来。

聚会选在一家酒店的一楼,门口挂了标语和彩球,显得非常隆重。

来得最早的当然是几个发起者。

他们发现,这家酒店的服务真不错:

门外有侍应生开门;一进大厅,服务员就把热毛巾递了过来;还有一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给每个人都发一包纸巾。

显然,这是为他们流泪准备的。

发起者连连赞叹:

好,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同学们陆续来到。

每一个人的到来,都会引发一阵激动。

大家先是静静审视来人,然后突然有个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于是就是一阵欢呼,就是一阵热烈拥抱。

也有一些人实在认不出来了,但当他自己一报家门,大家立刻恍然大悟。

这种激动就更热烈,因为其中还包含着惊喜。

想想吧,50年一聚,容易吗?

人生会有第二个50年吗?

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那位小老头儿发给大家的纸巾真的派上了用场,而且有人发现,这个小老头儿竟然也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纵横。

他也频频用篮子里的纸巾擦自己的眼睛。

激动过后,发起者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来了40人,就差一个人没有来。

大家都在询问:

他是谁呢?

那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此时突然放下了篮子,走上前来说:

是我啊,你们谁都没有把我认出来啊!

“刷”地一下,众人齐齐把惊讶的目光向他射去:

你?

你是谁啊,有没有搞错啊?

小老头儿在40双眼睛的审视下有点发窘,他急忙挺了挺腰,大声地说:

我是陈大福啊,你们再看看、再想想。

发起者赶紧去查名单,果然有陈大福这个名字,可是……40双眼睛又从头到脚把他审视了半天,有个发起者忍不住说:

你不是酒店……干这个的吗?

他指了指老头儿的篮子。

接着他又说:

你别开玩笑,我们可是同学聚会……

小老头儿就显得有点着急:

我知道是同学聚会,这种事情谁会冒充啊。

我明明就是陈大福嘛,你们睁大眼睛好好认认嘛!

小老头儿随后又有点委屈地嘟哝道:

这纸巾是我自己给大家买的——酒店还管你这个!

于是40双眼睛再次聚焦,恨不能看穿了他的骨头,可结果还是失望地摇头。

小老头儿这回可真有点急了,他说:

你们的记忆力……怎么这么糟呢?

你们仔细回忆一下,那时咱班每天是谁最早来搞卫生的?

你们再想想,学校开运动会,是谁给你们看衣服,是谁给你们打开水?

班里组织劳动,又是谁干得最卖力气……众人仍然半信半疑。

突然,一个女同学尖叫了起来:

哎呀,我想起来了,他的确是陈大福,他是我们的同学啊!

众人就一齐把目光投向女同学,显然希望她拿出证据来。

女同学就有点兴奋地说:

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他偷了学校附近农民的地瓜,让人家抓住,押到学校门口来示众……

噢——!

众人齐发一声喊,他们的记忆闸门一瞬间呼啦啦全部打开。

现在再看陈大福,怎么看怎么像他们的同学了。

但是此时的陈大福却没有半点兴奋,反而像中了枪一样痉挛了一下,他张大嘴巴,面部扭曲,用颤抖的声音说:

天哪,你们还记着这件事啊!

我做了那么多好事,就是想让你们忘了这件事,可是你们太……太伤人了!

陈大福慢慢转过身去,提起他的篮子,摇晃着向门外走去,任凭后面喊破了嗓子,他也一直没有回头。

16.第一段写到这群老人“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

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

”有什么作用?

(4分)

17.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小说人物之一的陈大福的形象。

(5分)

18.本文标题为“记忆力”,具有什么内涵?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路易·威登:

从小木匠到奢侈品巨头

福康美

2009年7月22日,150年来从不在报纸上做广告的路易·威登在全球多国的重要报纸上都刊登了同一幅广告:

3位老者用憧憬的眼神仰望着浩瀚夜空中的明月,脚下则是一款经典的LV产品……

人们不禁猜测其中的深意。

LV解释道:

这是一种久远的怀念与希望。

要读懂这幅广告,不得不细细回顾150年前路易·威登从乡下来到巴黎的艰难之旅。

1821年,路易·威登出生于法国乡下一个木匠之家。

14岁前,路易终日泡在木屑堆里。

14岁那年,村里来了两个年轻的摩登男女。

他们衣着华丽,举止高贵。

那夜,摩登女郎鄙夷地对围观的村民说:

“这个鬼地方月亮都显得那么肮脏!

巴黎的月色比这儿漂亮一百倍!

骨子里的不甘让路易萌生了惊人的想法:

去巴黎!

看看那里的月亮和村里的有什么不一样!

就这样,这个14岁的孩子,打了一个月的工,走了一个月的路,睡过饭店肮脏潮湿的小厨房,曾躺进木屑堆里取暖,在大街上睡过一夜又一夜。

但是,他凭他的双手筹到了路费和生活费,徒步两个月走到了巴黎,走过了人生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段路。

经过长途跋涉,加上一天没吃东西,来巴黎的第一晚,路易晕倒在一家高档皮箱店门口,那晚的月色并非那么漂亮。

好心的老板给了路易一碗饭,路易边吃边偷偷打量店内的客人。

他们衣着考究,居然花几百法郎买个箱子!

这是个好地方!

路易立刻提出留下工作。

老板拒绝了路易,理由很简单:

路易完全不懂皮箱制作。

不久,路易找到一份捆衣的工作,在服装厂里将衣服捆扎在一起打包运走。

一年后,路易再次来到那个皮箱店。

店内恰好有客人抱怨皮箱太小了,路易在3分钟之内将20条裙子收拾好,装进一个箱子!

顾客立刻买下了箱子。

路易趁机对老板说:

“我能让箱子物尽其用。

收我做学徒吧!

”这种“增值”效应,让老板破例收下了他。

路易很用功,也很聪明,他将学到的东西都利用起来。

学过木工,它能将皮箱做得更结实;做过捆衣工,他就让皮箱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路易成了最棒的伙计,然而他并不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在平静的生活中时刻寻找出口。

一天,皮箱店来了几个装束举止很奇怪的女人,他们不满店里没有大箱子。

路易意识到:

他们应该是大贵族家的仆人。

不放过任何机会的他立刻说道:

“如果能去贵府看看要装的物品,做出来的箱子会更合适。

”为首的女仆便带上了路易。

马车最后停在了皇宫前,那大贵族竟是拿破仑二世的皇后乌捷妮!

她要动身旅行,但行李已经装不下了!

路易再次展现绝活,将所有行李都装进现有的箱子,乌捷妮赏了他一盘子金币!

路易说道:

“尊敬的皇后陛下,您可能需要一个随从随时整理行李箱。

”乌捷妮听完大笑,留下了这个聪明的皮匠。

从此,路易·威登就成了乌捷妮的御用捆衣工和皮箱整理师。

很长一段时间,路易对这种生活很满足。

皇宫里的月亮与在巴黎街道上看到的又不一样:

月华如水,细腻中流淌着雍容华贵。

然而,皇后乌捷妮太难伺候了。

她性格骄横,挥霍无度,有种种怪癖。

她所用的东西都必须形如满月:

圆床,圆桌子,圆行李箱!

路易提出,将箱子改造成平顶,会使东西放得更牢固。

这个提议让乌捷妮勃然大怒。

路易满腹委屈,想要离开,又舍不得这里的锦衣玉食和特殊荣耀。

然而,思前想后,路易决定抽身而退。

1854年,路易离开皇宫,在香榭丽舍大街开了家皮箱店,推出第一款平顶箱。

精致的做工,尊贵的外观,人性化的设计,路易的箱子很快风靡贵族阶层,连俄国和西班牙王室都不远千里来采购。

路易·威登死后,他的儿子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手提包和背包。

1896年,路易·威登的名字被缩写为“LV”,印制在产品上。

迄今,LV在奢侈品行业的地位不可动摇。

从乡村木匠到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团的创始人,没有人知道,如果14岁的路易·威登没有萌生去看看巴黎的月亮的冲动,世界上还会不会有LV。

同一个月亮,在不同的地方的确有着不同的光芒。

然而,人生的物换星移,才是永恒的动力。

(选自《读者》2009年24期,有删改)

19.路易·威登在立身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智慧?

请举例说明。

(4分)

20.开篇介绍路易·威登广告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分)

21.结合路易·威登创业的经历,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

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

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6分)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⑴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分)

⑵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3.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两个句子。

(6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

送别诗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请以“听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广东省潮州金中-揭阳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联考)答案

1.C.lüè/nüèshì/zhījī/qǐ(A.zhēnguō/tiánjiē/jiéB.jiānchǎn/zhōupíng/bǐngD.jī/jíjiàozài/zǎi)

2.A每家每户都知道。

(B项,石破天惊:

像山石崩裂、惊天动地那样,原形容乐声高亢激越,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C项,泾渭分明:

泾渭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的界限非常分明,与“伟大意义”相悖。

D项,苦心孤诣:

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研究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此处误用乃是望文生义。

3.B(A.语序不当,“评价,浏览,分享”---先浏览,再评价,最后分享。

C.逻辑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