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763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1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docx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

十七、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计划

設計者:

駱月絹

單 位: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類 型:

教案

 

高中組

佳作

 

活动设计

壹、前言

入口网站业者地瓜藤数字科技在2005年1月发表一篇关于2004年网络行为的调查报告,结果发现「数字生活已然成形」,指出因特网已经成为年轻人(十五至三十五岁)第二大的媒体,可以数据搜寻、聊天打电话、观赏电影、收听音乐等,网络成为一个与现实相互抗衡的虚拟世界,然而,享受纵情在虚拟世界的网络族,真的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吗?

我们的学生是否会觉得上网的时间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满足上网的需求?

是否一心一意想着网络上的一切(包括刚刚上网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在网络上又会有什么事发生)?

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上了网就是停不下来?

脱机或不能上网时,是否会觉得不安、易怒、沮丧或是暴躁?

在网络上的时间常较原来预估的久。

是否曾因为上网使得重要的人际关系、课业或工作陷入困境?

是否曾对家人或医生隐瞒自己对网络涉入的程度?

是否利用网络来逃避问题或平复烦躁不安的情绪?

造成青少年网络重度使用的可能因素包括﹕对网络新科技觉得好奇跟新鲜,以及网络人际互动的吸引。

像网络游戏的设计,常常是可以一边打游戏,一边跟别人聊天交换心得,而且又是可以多人对打,比起计算机或是电视游戏上有人数限制,都较为有趣。

而且网络的信息繁多,可以快速搜集到想要的内容,符合了年轻人求新求快的个性。

加上多半网友不会见面,因此不需要担心外貌长相,而且可以用假名假身份,男扮女、女扮男都可以,这对年轻人来说是相当新奇有趣的人际关系。

过量喝咖啡会导致咖啡上瘾,甚至不喝咖啡就感觉浑身不对劲,这是咖啡中毒的现象。

使用网络也会有类似这种症状,一般都称为「网络沈迷」。

一般人大多可以合理、健康的利用网络(use),可能只有在需要查数据、交友、收发信件等的时候,才会利用网络,且时间控制得宜。

一旦数据都已查完、或是信件收发完毕等,就可能脱离网络世界,从事其他活动。

可是如果使用时间越拉越长,整天只在网络上活动,忽略了平常休闲、工作等正事,比如与原本的朋友群渐行渐远,只愿意在网络上跟人聊天,或是宁愿漫无目的的浏览网页,也不愿意完成学业工作,甚至到没有网络使用的时候,就会焦躁不安、情绪失调,进而影响到日常作息,这样就属于过度使用(abuse),甚至到成瘾(addiction)的程度了。

我们若以人数多寡来分别,正常使用的人占多数,然后才是过度使用,最后是成瘾,而一般人所说的「网络沈迷」通常就包含过度使用者和成瘾者。

  而最容易变成网络沈迷者的,多半是国高中生、一些学生以及喜欢流连在网咖的人。

由于学生可供花用的零用金较少,无法负担昂贵的娱乐休闲费用,而网络费用通常可由父母、学校所吸收,即便是去网咖,一小时30块的开销也比一场电影来的便宜许多,加上网络提供的交友、信息、游戏功能众多,所以非常容易吸引到学生族群,相对地,他们所占网络成瘾的比例也比其它群体来的高。

期盼藉此团体方案让学生了解网络多元性的功能,让学生觉察自己上网的目的,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使用网络上的时间分配及学习,使学生学习到如何对网络活动做选择。

,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自我、人际、压力更多的自我觉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学习如何的正确使用网络。

贰、目的

期盼藉此团体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自我、人际、压力更多的自我觉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学习如何的正确使用网络。

参、目标

一、让学生了解网络多元性的功能。

二、让学生觉察自己上网的目的。

三、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使用网络上的时间分配及学习。

四、使学生学习到如何对网络活动做选择。

肆、理论依据

一、网络沈迷现况

过去曾经有一句有关提醒父母注意深夜不归儿女的名言:

「夜深了,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哪里吗?

」。

这句话引申到网络上,可以改成「夜深了,你知道你的孩子在什么样的网站流连忘返吗?

」。

家长们也许得了解网络和电玩都是时代趋势,根据东方消费者营销数据库E-ICP(EasternIntegratedConsumerProfile)在2000年底的调查,13至19岁的青少年中有六成四的部分同意「网络计算机游戏与电视游乐器是我打发时间的休闲方式」,几乎快逼近同意「看电视是我最主要的娱乐来源」的比例(七成五)。

 家长一味禁止子女接近网络、电玩,不但无法收到成效,反而可能造成和青少年子女间更大的代沟。

依年龄层,比较常上网和打电动的比例,数据显示,这两项嗜好都是集中在24岁以下的年龄层,有三成左右的青少年回答上网是他们常从事的休闲嗜好,也有二成至三成多回答常打电动游乐器,13-15岁的青少年更高达三成八。

但是这两项嗜好,都随着年龄增加,从事的比例递减。

40-50岁这个年龄层(即青少年的父母),只有5%左右甚至以下的比例常上网和打电动。

1.1相关研究数据

     有关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由国际互联网用户调查公司至2001年10月底所进行的网络使用行为调查显示,台湾五百四十八万的上网人口中34%为学生,显示学生是台湾最大的网络族群,而从事的网络活动也较偏向娱乐类型(陈凤兰,2001a)。

针对网咖的青少年使用调查,向阳基金会(2001)公布的「e世代青少年网咖经验调查报告」结果归纳如下:

 -网咖的发展同步于城市(53.6%)与乡村(48.0%)。

 -网咖在台湾确已是青少年追求的一种风潮。

 -7.2%的在学青少年已有沉迷的倾向。

 -在「网咖所从事的活动」比例上,「玩在线游戏」的人数比例最多(32.7%),其次是「上网聊天」(28.5%),排第三的为「找资料」(23.0%)。

显示利用网络做为休闲功能的人数已超过一半。

-在「最吸引上网咖的原因」比例上,「玩在线游戏」的人数比例最多(55.8%),其次是「上网聊天」(23.1%),「找资料」占第三位(8.9%)。

由此可知,以网咖做为休闲活动的比例上,上述各项调查结果均反映以青少年、学生族群所占比例较高,网咖几可说是专属于青少年的活动。

第一届青少年领袖高峰会召开、向阳公益基金会所公布的「二○○一年青少年痛苦指数」调查报告、「网络咖啡与青少年身心影响」研讨会举行、教改十年的总检讨召开后,多起有关青少年的新闻事件,令人惊觉台湾年轻人的生活内容面临严重的问题(陈嘉彰,2001b)。

而在网咖兴起后,许多青少年转而在其间寻求慰藉与替代。

社会学者薛承泰(2001)即指出,网络游戏所提供的声光效果,以及模拟角色知斗智多变,对青少年来说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自我挑战和同侪认同。

在生育率低的时代中,网咖也提供青少年逃避寂寞的庇护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1a)调查也发现,去过网咖的国中小学生当中,有超过两成学生每周去两次以上,近一成学生每周网咖的花费在300元以上。

至于停留的时间方面,小学生超过三成每次两小时以上,国中却有超过五成每次在两小时以上。

二、基本概念及成因分析

2.1网络过度使用、沉迷

对于网络沉迷者之描述,基本上可用下图来表示:

 

2.2成瘾的定义

上网者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在使用网络且无法脱机也不想脱机,进而开始忽略了真实生活中的活动与社交。

     2.2.1心理上的依赖行为,包括无法克制的使用网络、超出预期的使用时间、当无法使用时会烦躁不安、或想尽办法上网。

      2.2.2对现实生活造成影响。

包括对工作、学业、家庭功能所造成的影响。

尤其最重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2.3即使在知道网络已对自己生活或周遭的家人或朋友造成伤害,却无法停止网络的使用。

      2.2.4经由网络行为可以得到心理的满足,尤其是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无助感、罪恶感。

 

2.3成瘾者的特质

2.3.1情绪问题:

如忧郁症、躁郁症、焦虑等。

    2.3.2低自尊人格,社交退缩或自我封闭人格。

    2.3.3合并有其他成瘾行为如酒瘾、药物成瘾、强迫症、病态性赌博。

    2.3.4冲动控制障碍、过动或注意力缺损等疾患。

2.4成因分析

    2.4.1生理因素

          从生物神经学理论而言,上网刺激分泌神经性荷尔蒙,可以得到喜乐或减少不舒服,而成为网络上瘾的成因之一。

但是网络成瘾的成因探讨大多是放在网络的特质与个人。

    2.4.2个人心理因素

 -补偿作用:

许多网虫可能就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所带来的压力,进而躲到网络的世界中。

许多青少年的成绩不理想,在课业上缺乏成就感,故将注意力转到一个能让他发挥自己能力开创一番丰功伟业的网络游戏中,并由游戏中建立起的成就感来补偿现实学业生活中的无力感以减少焦虑的发生。

 -替代作用:

而在网络世界中是不受现实社会规范制约,许多人将压抑已久的本我欲望,宣泄在网络世界中,这样的替代作用可从在线世界中充斥着暴力与斗争与许多论坛的火爆言论等,或是聊天室的网络性爱中看见。

 -幻想与认同作用:

因为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无法解决,便使自己置身于另一个充满幻想的虚拟世界中以逃避面对现实时所产生的压力,或是将自己依附在自己创造的在线角色来逃避真实生活中的角色。

 -生理需求:

网络上大量色情信息的容易获得各式各样的虚拟性爱行为,在在满足了众人对性的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网络的匿名特质也给人在人际交往间和显露出真实自我一份保护与安全感。

 -爱与隶属需求:

虚拟小区的互动也能给人被他人关心爱护欣赏鼓励等爱与隶属的需求。

最后藉由在虚拟世界所建立的成就或是与他人成功的互动,都能获得他人与自身的高度认同,进而得到别人尊重与重视且也肯定自己的价值并尊重自己。

  2.4.3网络特质

     匿名性、安全性、自由性使人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主权扩大。

在加上行为的不受限故可让人在网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尽情的发泄或满足欲望。

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人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

其实将各种网络的性质综合起来便产生一种吸引人的特质,那就是可创造性。

伍、对象:

国中生施测网络成瘾问卷达五题以上,或亲子网成瘾问卷在80分以上者(见附录17-1、附录17-2)。

陆、学生背景分析:

网络成瘾包含下列几项行为特征(陈淑惠,民88;Greenfield,2000;

Griffiths,1998;Young,1996;1999):

6.1显著性行为

上网已经成为当事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而且影响他们的思考(全神贯注于网络之中而且有认知扭曲的现象)、情感(渴望上网)、以及行为(社交行为的退化)。

6.2调节情绪

   当事人利用上网来逃避压力、麻痹痛苦并且带来高峰经验(high)等。

  6.3耐受性(tolerance)

     当事人必须持续增加上网行为的「量」,才能与之前达到相同的满足效果,而且上网时间常常会超乎自己的预期。

以网络联机游戏为例,耐受性是指必须持续挑战难度更高的游戏,才能得到和过去相同的满足感。

  6.4戒断症状(withdrawalsymptoms)

     当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产生心理状态的不舒服(忧郁、焦虑)或生理状态的影响。

  6.5强迫性上网行为(compulsiveinternetuse)

     强迫性上网行为是一种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

只要一接近计算机,就会有想要上网的冲动。

一旦上网之后就难以脱身,渴求能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网络上。

    6.6否定(denial)

       「否定」是判断成瘾的重要标准,亦是上瘾者拒绝承认他们的行为已经失去控制,并刻意隐瞒其上网行为。

否定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让人可以专注于上网行为,而不管上网对其日常生活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

   6.7因网络沈迷而引起的相关问题

       是指因为过度沈迷于网络,引起家庭、社交、身体健康等问题。

包括减少亲子互动时间、其他休闲活动时间、因熬夜上网而睡眠不足、工作表现及学业成绩的衰退等。

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单元设计大纲

单元

活动名称

单元目标

活动内容

一见钟情

1.增进团体成员彼此熟悉

2.澄清对团体的期待

1.找寻自己的另一半「认人比赛」?

2.澄清、整合团体目标

我是谁

1.帮助成员觉察自己

2.协助成员将各自差异的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

1.撰写七张自我的索引卡

2.由浅到深排列

3.讨论分享

4.由深到浅排列

5.讨论分享

两个我

1.协助成员整合个体人格中可能产生冲突的面向

2.协助案主过着更真实与充满活力的生活

1.写二、三十个我

2.分成两部分并命名

3.分别写信给这两人

4.讨论分享

E路上有你

1.学生能觉察自己上网的目的

2.学生能了解网络的多元性功能

3.协助成员找出不正确的网络使用行为,建立正确的使用态度

1.网络画像

2.讨论网络使用情形

3.网络优点轰炸

4.网络烦恼大会串

4.老师总结

价值拍卖

1.协助成员觉察自己对网络的价值观

2.协成员探索自我对网络的价值取向

1.我的宝藏

2.价值拍卖会

3.总结

IDo

1.协助成员设定生活目标

2.协助成员增进对生活改变的信心

3.协助自己为自己的感受目标负责

1.打汽!

打气!

2.IDo

3.回馈分享

4.家庭作业

墓志铭

1.协助成员探索生活中最希望拥有的价值

2.协成员努力活出自我价值

1.魔术师的愿望

2.假如只有一个月可活

3.回馈分享

时间馅饼

1.成员觉察时间管理不当的原因

2.协助成员订定自己的时间计划表

1.七手八脚

2.当时间的主人

3.回馈

我的网络生活

1.教导学生如何对网络活动做正确的选择

2.能了解网络世界正负面的影响。

3.网络学习资源,预防网络沉迷。

4.正确的时间管理观念,达到自我管理

1.新闻报报

2.网络的影响

3.综合归纳

网缘网圆

1.让成员体会不同的人际互动方式

2.协助成员了解个人对网络交友的态度与认知

3.协助成员澄清网络交友对现实生活之影响

1.倾吐心意

2.圆之旅

3.团体回顾

4.家庭作业

十一

打造双赢的沟通

1.让成员觉察自己常用的冲突解决方式

2.协助成员学习面对及处理人际冲突

1.家庭作业分享

2.比武实验

3.冲破冰河

4.团体分享

十二

我的重要他人

1.让成员觉察自己与重要他人的互动状态

2.协助成员表达负向情绪

1.瞎子走路

2.朋友树

3.回馈

4.家庭作业

十三

看我、听我、了解我

1.协助成员宣泄负向感受

2.让成员了解灾难性期望对自我的影响

3.协助成员澄清问题症结

1.你帮我做件事

2状况题!

我讯息

3分享时间

十四

EZ-TALK

1.员增进自我表达能力

2.协助成员学习改善互动方式

1.突围闯关

2.EZ-TALK

3.与你分享

十五

珍重再见!

1.与分享团体经验

2.与祝福

3.团体成果

1.成长的喜悦

2.爱的礼物

3Goodbye!

团体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主要工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一、团体早期发展阶段:

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团体前期-团体形成

第二阶段:

开始期-适应与探索

第三阶段:

转衔期-处理抗拒

二、团体的后期发展阶段:

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四阶段:

工作期-凝聚力与生产力

第五阶段:

终了期-巩固与结束

第六阶段:

团体结束后的议题-追踪与评估

第一阶段:

团体前期-团体形成

主要工作:

宣传团体与募集成员、筛选团体成员、形成团体的实际考虑(开放性&封闭性团体,志愿性&非志愿成员,同构型或异质性团体)、聚会地点、团体大小、次数与聚会期限、短期&长期团体、团体聚会前或开始时的一些惯例、为成员做好准备的一些原则。

成员的功能与可能发生的问题:

*成员应该知道有关团体的特性。

*成员需要学习如何询问领导者,以便决定这个团体是不是适合自己。

*成员可以先想自己在这团体中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经验,及确认自己想要探讨的事项,这样可以引导他们在团体中的投入。

领导者的功能:

*定义团体一般性目标与团体的明确目的。

*写下清楚地形成团体的计划书。

*向有关单位提出计划书,以便争取支持

*宣传团体、提供信息给有意愿参加团体的参与者。

*实施团体前期面谈,以筛选成员及决定目的导向。

*决定所选择的成员。

*详细的规划内容。

*取得父母亲的同意书。

*与协同领导者沟通协调。

*在团体初次见面时安排使彼此熟悉的活动,告知团体规则,及安排成员在团体中有成功的经验。

第二阶段:

开始期-适应与探索

开始阶段的特征(决定团体结构、给予熟悉感即探索成员的不同期待)、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

投入与认同、团体功能:

信任、团体领导者在开始阶段的角色(示范、协助确定目标、责任分配、结构)。

阶段特征:

*参与者测试团体气氛与逐渐熟悉

*成员学习规范与期待,学习到团体功能及如何参与团体。

*成员表现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若成员愿意去表达他们所想要与所感受的,团体凝聚力与信赖也逐渐建立。

*成员开始帮助他们事涉入团体或旁观者,他们开始定义他们在团体中的位置。

*重要的议题是信任相对于不信任。

*沉默或尴尬的时候,成员可能是在找寻方向或对团体感到疑惑。

*成员会决定他们可以信任谁,他们要揭露多少,团体是否安全,他们喜欢谁与不喜欢谁,及他们要投入多少。

*成员学习到尊重、同理心、接受、关心与否应的基本态度-所有态度都对建立信任是有帮助的。

成员的功能与可能的问题:

*建立活动步骤,去创造信任的气氛。

*学习表达一个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特别是有关团体互动。

*愿意表达害怕、希望、所关心的事、限制级对团体的期待。

*愿意让自己被其他的团体成员认识。

*愿意遵守团体所建立的规范。

*建立个人及特定目标。

学习团体基本过程,特别是如何与团体互动。

团体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

*成员可能被动的等待「某些事情发生」。

*成员可能保持他们的不信任感,对团体感到害怕及抗拒。

*成员可能因为不明白或不知道团体的进行方式,使得他们无法去做一些符合团体意义的互动。

*成员可能不经意的对其他成员提出问题解决的方式及给建议。

领导者的功能:

*教导参与者一些一般性原则与参与活动的方式,这可增加他们在团体中的改变。

*发展团体规则及建立规范。

*教导团体基本过程。

*帮助成员表达他们的害怕与期待,即在发展信任前的工作。

*示范有帮助的治疗性行为之重要性。

*让成员开放及能表达自己的心理。

*澄清责任分摊

*帮助成员建立具体的个人目标。

*开放的处理成员所关心的事与问题。

*提供结构的程度,这不是增加成员的依赖,也不是助长过度的挣扎。

*帮助成员分享他们在团体中所发生的想法与感受。

*教导成员基本人际互动技巧,如倾听与反应。

*能了解这些需求,来评鉴团体需要与帮助。

*表达成员具有引导及对团体结果的责任。

第三阶段:

转衔期-处理抗拒

阶段特征:

*想知道他们如果增加自我觉察时,他们如何想自己,及想知道其他人接受或拒绝他们。

*测试领导者与其他成员,来决定团体环境是否安全。

*挣扎是持续待在团体旁或是进入团体内。

*经验一些挑战控制、权力及和其他成员与领导者的一些冲突。

*将他们个人所关心的是全部放进团体中,会觉得很勉强,因为他们不确定团体其他人是否在意。

*观察领导者决定他是否值得信任及像这人学习解决冲突。

*学习如何表达自己让其他人可以倾听。

成员的功能及可能的问题:

*承认及表达感受的范围。

*尊重个人的抗拒但与他们一起工作。

*从依赖到独立。

*增加他们在团体的责任。

*学习如何以有益处的方式来面质其他人。

*当团体领导者将过去以来一直为解决的感受演出来时,可以去承认这种感受。

*愿意面对与处理在团体中所发生的事。

*愿意透过冲突来工作,而不是去避免冲突的发生。

领导者的功能:

*教导成员认定与表达他们焦虑的重要性。

*帮助成员认定防卫的反应方式及创造一个他们可以开放地处理抗拒的气氛。

*对成员告知有抗拒的情形是很自然与健康的。

*教导成员承认与开放地处理团体中发生冲突的价值。

*指出哪些行为是一种挣扎的表现,教导成员如何接受分担团体方向的责任。

*提供成员一个直接与诚实地处理对你个人和专业挑战的示范。

*帮助团体成员处理任何影响他们变得独立与相互依赖能力的问题。

*鼓励成员表达有关于在团体所发生的情境中此时此刻的反应。

第四阶段:

工作期-凝聚力与生产力

团体凝聚力包含了归属感、接纳感、团结一致的感觉。

成员在团体之中经验到关爱与舒服的状态、一种他们属于这里的感觉、一种有价值的感觉,在团体中感觉到被接受与支持。

凝聚力通常发生在人们开放到一种更深的程度,而且他们愿意去揭露痛苦的经验与承受其他冒险的时刻。

凝聚力是提供刺激团体前进的力量,它是将团体带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凝聚力是一股团结的力量。

一个具有工作效能的团体特色

强调「此时此地的状态」,成员们更加地做好准备,成员会期待在团体之外实际地练习与尝试以达成行为上的改变。

大多数的成员感受到被纳入这个团体之中的感觉。

每一个成员都互相倾听,也一起做有效能的工作。

成员会持续评估他们在团体中的满意程度。

成员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投入。

团体的治疗因素

信任与接纳、同理心与关爱、亲密、希望、自由的实验、宣泄、认知的再建构、承诺改变、自我表露、面质、从回馈中获得、评论。

阶段特色

*信任与凝聚的程度是强烈的。

*对所体验的一切活动能有精确的表达。

*自由而直接的互动。

*对危险事务的冒险及被他人了解的意愿。

*能承认它们之间的冲突,能直接而有效的处理。

*回馈能自由地表达。

*面质会以一种挑战的方式发生,避免对其他人贴上具有任何评价意味的标签。

*成员愿意在团体外工作,而达成行为上的改变。

*参与者在他们想要改变的想法上会感受到支持,进而愿意冒着危险进行新的行为。

*成员对于他们能够改变感到充满希望。

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团体中,享受熟悉的关系的舒服感觉,而逃避对彼此的挑战。

*在团体中获得顿悟,但是却忽略了在团体之外行动的必要性,而无法发生改变

成员可能会抽离,因为其他人强烈的反应为他带来焦虑。

领导者的功能

*提供增强,以培养凝聚力和有产能的工作。

*寻求共同主题,以提供一些共同性。

*提出关心的面质。

*支持团体想要冒险的意愿。

*帮助成员达到更深层的自我探索。

*察觉有效能的治疗因子。

*鼓励成员实施新技巧。

第五阶段:

终了期-巩固与结束

必须注意结束团体的有效方法、感受的处理、检视团体本身的效能、给予与接收回馈、完成未竟之事、将所学影响得更深更远。

特性

*可能会有悲伤与焦虑。

*可能用较弱的力量投入团体。

*会决定他们想要采取的行动方向。

*他们害怕分离,也害怕要把团体中所经验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成员表达出他们的害怕、希望,以及对彼此的关心。

评估他们在团体的经验

*讨论关于追踪的聚会,或是负责任的计划。

*可能出现的问题。

*逃避去回顾他们在团体中所体验的一切。

*由于分离的焦虑,成员可能会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