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55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docx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124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嘉善县交通局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九年四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2

(一)发展现状2

(二)存在问题4

二、发展要求6

三、发展思路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原则12

(三)发展目标12

四、发展规划14

(一)规划方案14

(二)效果展望27

(三)近期行动计划29

五、措施建议32

附图:

附图1:

嘉善县基本情况示意图

附图2:

嘉善县综合交通现状示意图

附图3:

嘉善县“五纵七横七联”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

附图4:

嘉善县“两横两纵八支”内河航道网布局规划示意图

附图5:

嘉善县综合交通布局规划示意图

附图6:

嘉善县交通近期建设重点项目示意图

附图7:

嘉善县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进展示意图

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嘉善县毗邻上海,与苏南地区相接,地处上海、杭嘉湖、苏锡常三大都市圈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在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嘉善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施“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迅猛,城乡统筹发展卓有成效,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30位,发展优势明显,基础不断增强。

作为浙江省尤其是嘉兴市全面接轨上海的重要战略支点,嘉善县有条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嘉善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嘉善县区位特点和发展条件,提出了把嘉善打造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精致自然休闲区、现代农业精品区、现代农村样板区、和谐建设示范区和生态环境优美区,为嘉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新的宏伟蓝图。

交通运输是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推动嘉善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对于进一步发挥嘉善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以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国家、省、市相关交通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嘉善县相关交通规划,在重新审视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新阶段嘉善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出发,分析把握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理念,突出强调衔接、优化、提升、整合,从战略上谋划嘉善县未来综合交通发展方向和重点,以适应和支撑嘉善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本规划基年为2008年,近期着力于2009~2012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嘉善县交通运输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框架,支撑和促进了嘉善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跨区域运输通道初步形成,对外交通联系显著增强

嘉善县已初步形成了方式齐全的对外运输通道。

沪杭铁路穿境而过,在县域内设有一个三级铁路站;以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等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40公里;以杭申线、湖嘉申线等高等级航道为主干的航道网络不断完善,通航里程超过300公里。

对外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有力促进了嘉善与上海等周边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2.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到2008年底,嘉善县公路总里程达到706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了140公里/百平方公里。

目前已实现县城到各镇通二级公路,各镇20分钟到县城和10分钟上高速公路。

全县所有建制村通水泥路和公交,村道联网、公交线路港湾式停靠站覆盖等工程正逐步推进。

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3.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全县2008年公路客货运输量分别达到了1663万人和368万吨,沪杭铁路嘉善站客货发送量分别达到了47万人和8万吨,全县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了1000万吨。

从主要通道交通量情况来看,目前沪杭高速和320国道构成的东西向公路主通道年均日交通量已达到7.3万辆/日(标准小客车),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超过7%。

4.桥梁建设和改造工程逐步推进,居民出行条件不断改善

嘉善县处于水网地带,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占到了县域总面积的14.3%。

为方便居民出行,嘉善县不断推进桥梁建设,于2007年全面完成了撤渡建桥任务。

目前全县共有公路桥梁700座,3.9万延米。

近年来,嘉善县又着力推进农危桥改造工程,投资2.6亿元完成农危桥改造411座,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出行条件。

(二)存在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交通科学发展的角度,按照“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新的战略要求审视嘉善县交通发展水平,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外通道能力不足、布局不完善,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嘉善县高等级公路、重要航道和铁路等对外运输线路多为东西走向、且集中分布在县域中南部,北部区域外连上海的通道数量少、能力弱,南北向公路运输通道不足,航道等级偏低,通航条件亟待提高。

连通周边地区乡镇的出口公路不畅,多数出口公路技术等级较低。

运输服务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不同行政区域间交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系统不能互通互联,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不能提供省际间客运公交服务,尚未实现区域联网售票,难以适应同城化发展的需要。

2.城乡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城乡公共运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嘉善县境内水网纵横,受河道影响和资金制约,多数农村公路是在原有便道上改建而成,弯道较多、线形不畅,升级改造任务较重。

部分乡镇间缺乏便捷连通的高等级公路,建制村之间联网公路尚未形成。

通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尚未完成,安保设施不够完善,部分路段街道化严重,服务水平较低。

全县虽已实现村村通公交,但线路网络化程度低、站点配置少,城乡公交营运和税收政策不统一。

城乡交通发展和运输服务水平与城乡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枢纽站场衔接不畅、内河码头发展滞后,综合交通整体效益有待发挥

嘉善县综合运输体系缺乏统筹规划,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不够,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沪杭客运专线嘉善南站与公路新客运中心之间的衔接有待优化。

内河港口码头布局分散、规模小,专业化码头和规模化公用作业区缺乏,码头后方集疏运公路标准低、能力不足、运行不畅,制约了内河水运优势的发挥。

二、发展要求

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已经建立了雄厚的发展基础。

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2%,人口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一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外向型经济最活跃、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未来一段时期,长三角地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长三角地区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以及石化、钢铁、汽车、船舶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上海市将继续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功能,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城市。

浙江省尤其是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将以融入上海为方向,更大程度上承担上海大都市的外围产业与居住功能,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石化、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

嘉兴市将加大接轨上海力度,重点发展临港型产业、高附加值传统特色产业和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吸纳基地、产业协作的配套基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和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基地。

嘉善县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和长三角区域交通的重要节点,将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建设,努力把嘉善建设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之地。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将对嘉善县交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发挥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作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联系

嘉善县地处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嘉善县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与上海的交往与联系日益紧密,工业发展积极接轨上海并实现互动,农副产品产量的40%销往上海市场,旅游市场60%客源来自上海。

随着对外对内开放水平的提高,嘉善县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25.7亿元。

上海市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将为周边地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嘉善县经济发展将以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为突破口,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发展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聚转变,加快建设成为上海产业转移、技术扩散的承载地和产业链延伸的密集区。

区域间人流、物流的迅速增长,企业向产业带集中、向园区集聚的发展模式,要求嘉善县加快对外交通通道建设,尤其是通往沿海港口的疏港公路与航道建设,积极发展与上海对接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与上海的同城效应,与周边地区一起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区域快速交通网络。

2.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体系

嘉善县城乡发展比较均衡,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较好。

下阶段,嘉善县将按照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之地。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嘉善县交通发展始终贯彻“三个服务”理念,按照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交通在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交通联系。

农民居住集聚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的深入推进,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广实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交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

农村“两分两换”居住模式改革,将形成农村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拆迁与征地分开,农民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必将加快新集镇建设步伐,带来大量建筑材料运输需求,要求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需要。

农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不断上升,要求进一步加快乡镇客运站点建设,优化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提高城乡交通公共服务的网络化程度。

3.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进一步推进综合交通协调发展

公路、水路、铁路等单一运输方式各自建设与发展,容易产生土地分割、枢纽设施不兼顾、运输方式不衔接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社会建设成本。

嘉善县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农田保护压力较大,环境承载力非常有限,交通发展受土地、能源等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日趋突出。

交通作为资源密集型行业,必须推动由单一运输方式各自发展向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转变,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发挥综合运输组合优势。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要求继续发挥公路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铁路在中长途客运和大批量物资运输方面的优势;利用水网密布的自然资源条件,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发挥其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满足大宗物资运输和集装箱江海联运发展需要;积极发展与上海对接的城市轨道交通,发挥其安全、舒适、快捷、准点、容量大的优势,满足嘉善与上海实现同城效应后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需要。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要求注重各种运输方式的统一规划,统筹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建设立体式多功能综合运输枢纽,实现综合交通的协调发展和集约化发展。

4.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要求进一步提高交通服务水平

嘉善县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结构正在由五金机械、木业家具、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向数码电子、精密机械、太阳能光伏产业转变,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80.8亿元,同比增长25.1%;农业结构正在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现代养殖业转变,2008年实现农业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5.4%;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古镇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温泉旅游各具特色,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了42.8%。

嘉善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持续升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经济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需求不断增强,要求进一步扩大交通服务领域、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注重交通安全。

下阶段,要着力提高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输组织效能,整合交通信息资源,提高交通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开展省际毗邻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建立客运“一卡通”服务体系,完善区域小件货物快运网络和城乡配送体系;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重点是加快农村危桥改造,加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做好“三个服务”,按照“推进三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的交通发展战略,以嘉善县区位优势和交通发展资源条件为基础,以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为要求,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方向,坚持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构建安全、通畅、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嘉善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率先发展,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嘉善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基础条件较好,交通发展要坚持率先发展,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注重省际间、区域间的有机衔接,建立一个内外协调、接轨上海、面向长三角的开放型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2.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嘉善县交通发展要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和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城乡公共运输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3.坚持协调发展,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

嘉善县交通发展要坚持协调发展,在充分发挥公路、水路、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方式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和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发挥综合交通整体效益,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

(三)发展目标

未来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抓机遇、突出重点,着力强化区域骨干交通网络,构筑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完善城乡集散交通网络,构建运输枢纽站场系统,发展运输服务保障系统,加快推进嘉善县现代交通运输业率先发展。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外交通实现同城化,城乡交通实现一体化,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实现均等化,运输服务和管理实现信息化,形成快速高效、便捷顺畅、集约环保、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嘉善县打造成为浙江省交通全面对接上海和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地。

2.近期目标

到2012年,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运输管理与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更加协调、衔接更加紧密,基本适应嘉善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区域交通干线建设,进一步加密、升级与上海及周边地区联系的干线交通网络;

——加快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大部分镇之间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基本形成城乡交通网络化;

——内河航道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港口规模化公用作业区建设,加快连接嘉兴港航道建设,满足工业发展原材料进口需要;

——建成以新客运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客运枢纽站场,基本完成城乡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点建设,优化完善城乡公交线路网络,城乡公共客运系统便捷可靠,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四、发展规划

(一)规划方案

根据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思路及发展要求,结合国家、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各级交通部门相关规划,通过规划建设“三级网络、两大系统”——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城乡集散交通网络、运输枢纽站场系统、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为嘉善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1.区域骨干交通网络

区域骨干交通网络是由跨县域干线铁路、公路、航道以及城市轨道共同组成,与周边区域和全国运输网络充分衔接,主要承担过境和出入县域的快速、大容量客货运输,是嘉善县接轨上海、沟通周边区域、通达临近空港和沿海港口的主要交通依托。

区域骨干交通网络规划总里程约318公里。

其中,铁路及城市轨道69公里(电气化铁路15公里、客运专线13公里、磁悬浮线13公里、城市轨道28公里);公路164公里(高速公路63公里、一级公路68公里、二级公路33公里);内河航道85公里(三级航道34公里、四级航道25公里、五级航道26公里)。

嘉善县周边区域主要交通网布局示意图见图1,嘉善县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示意图见图2,具体规划线路见表1。

表1嘉善县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线路

交通方式

序号

线路名称

主要控制点

里程(公里)

规划等级

铁路及城市轨道

1

沪杭铁路

魏塘

15

电气化复线

2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

惠民、大云

13

客运专线

3

沪杭磁悬浮

惠民、大云

13

磁悬浮

4

嘉兴城市轨道1号线支线B

魏塘、西塘、(上海朱家角)

28

城市轨道

合计

69

公路

1

嘉善-萧山公路(丁凝公路)

丁栅、民主、洪溪、天凝

33

二级公路

2

申嘉湖高速公路

姚庄、洪溪

23

高速公路

3

G320

新华、魏塘、七星

16

一级公路

4

沪杭高速(含沪杭亭高速公路)

惠民、大云

15

高速公路

5

嘉善-温岭公路(平黎公路)

大云、干窑、西塘、陶庄

36

一级公路

6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

马家桥、杨庙、洪溪、(吴江芦墟)

25

高速公路

7

秦山-田乐公路

杨庙、天凝

16

一级公路

合计

164

航道

1

长湖申线

大舜钱家甸、东蔡大桥

3

三级航道

2

湖嘉申线-杭申线

天凝镇水产村、姚庄镇展丰

23

三级航道

3

芦墟塘-杭申线杨庙段

汾湖、杨树、三店

24

三级、四级航道

4

丁渚线

丁栅、大云

35

五级、四级航道

合计

85

其中,规划的城市轨道线位是初步设想方案,考虑到上海市最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初步调整方案中把20号线延伸到朱家角镇东方绿舟、9号线缩短至松江新区等情况,调整嘉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中的1号线支线B在嘉善县的走向,与上海城市轨道20号线相接。

具体规划线位及站点设置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2.城乡快速交通网络

城乡快速交通网络是依托于区域骨干交通网络,由县城辐射各镇、各镇间互通、连通周边地区乡镇和主要枢纽站场(含港口作业区,下同)、重要产业园区、主要旅游区等公路组成,主要承担县域内及与周边城镇间的快速客货运输,是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交通基础。

城乡快速交通网络规划里程约177公里,规划等级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其中一级公路74公里、二级公路103公里,对城镇化发展较快地区的路段,公路标准应与城市道路标准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和建设。

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示意图见图3,具体规划线路见表2。

表2嘉善县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线路

序号

路线名称

主要控制点

里程(公里)

规划等级

县镇与各镇的连接

1

魏塘-姚庄公路

魏中

6

二级

2

平黎公路连接线(魏塘-干窑)

北署

4

一级

3

晋阳路(魏塘-惠民)

县政府、惠民

7

二级

各镇间的连接

4

丁栅(青浦界)-洪溪公路

渔民、沉香、丁栅、西塘

25

二级

5

姚庄(枫泾界)-杨庙(秀洲区界)公路

(新浜)、姚庄、干窑、杨庙

30

一级、二级

6

嘉善-独山港区疏港公路

渔民、横港、惠民、大通

30

一级

与周边乡镇的连接

7

吴江芦墟-秀洲王江泾公路嘉善段

民主、陶庄、利生

20

二级

8

西塘-青浦金泽界公路

大舜、荻沼

10

二级

9

嘉兴-嘉善公路

厍浜

7

一级

10

大云-大通公路

高一、大通

10

一级

与重要节点间及区域骨干线路之间的连接

11

平黎公路与秦山-田乐公路连接线

大金

6

二级

12

申嘉湖高速公路-G320连接线

洪溪、杨庙

10

二级

13

平黎公路至沪杭客运专线嘉善南站连接线

12

一级

合计

177

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和区域骨干公路网络共同构成了嘉善县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为“五纵、七横、七联”,总规模341公里(见附表1及附图3)。

规划等级为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其中高速公路63公里,一级公路142公里,二级公路136公里。

嘉善县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具体路线如下:

五纵:

纵1:

嘉善-独山港区疏港公路。

该线路北接上海市莲盛镇,经丁栅、姚庄、惠民,南连独山港区,是嘉善县通往独山港区的重要疏港公路。

规划等级为二级公路,里程30公里。

纵2:

嘉善-温岭公路(平黎公路)。

该线路为浙江省规划省道,北接江苏省黎里镇,经大云、魏塘、干窑、西塘、陶庄,通往平湖市和乍浦港区,是嘉善与江苏、平湖等周边区域联系的重要对外通道。

规划等级为一级公路,里程36公里。

纵3: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

该线路北连318国道,经陶庄、洪溪、大云,南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长三角地区南北向重要通道。

规划等级为高速公路,里程25公里。

纵4:

芦墟-杨庙公路。

该线路北通江苏芦墟镇,经洪溪、杨庙,南连320国道,是纵贯嘉善西部区域的重要干线公路。

规划等级为二级公路,里程24公里。

纵5:

秦山-田乐公路。

该线路是浙江省规划省道,北接王江泾镇,经天凝、杨庙,与320国道相交,南至海盐县。

规划等级为一级公路,里程16公里。

七横:

横1:

丁栅-王江泾公路。

该线路与上海规划二级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