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216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doc.docx

河北省邯郸市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doc

2010年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2009.12

校对:

李国栋审核:

王艳红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页,第Ⅱ卷至页。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做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做非选择题时,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所记春秋时期人们经常把“社稷”一词作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

其中“稷”是指

A.土神B.君主C.谷神D.百姓

2.《左传·昭公》说:

“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

材料反映西周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惠及边民B.恩及兄弟C.拱卫周室D.镇压叛乱

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突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感应B.皇权至上C.大一统D.中央集权

4.对下列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

 

昭君出塞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入藏

A.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

B.分别促进中原与北部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C.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

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

5.以学习主题统揽历史阶段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学习主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的历史D.明清时期的历史

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现象反映的历史进步性体现在

A.打破身份限制公开考试选拔官吏B.实行乡举里选选拔人才

C.通过察举制自下而上推选人才D.农民领袖通过起义掌握政权

7.《华尔街日报》的英文网站网管说,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流媒体都不可能忽视中国文化的影响。

今天,汉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在这样的时期,我们更要注意学习唐朝文化的

A.光照四邻,影响深远B.博大精深,全面辉煌

C.开放探求,兼收并蓄D.崇尚实用,推陈出新

8.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这段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临安夜市繁华B.开始打破坊市限制

C.政府加强对市场的管理D.南宋手工业发达

9.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

“金榜题名者。

”有的人回答:

“功成名就者。

”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追求权力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明太祖惩治贪官的需要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0.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

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1.法国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不同的选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②统治者故步自封、妄自尊大③加快了西学东渐的势头④被动挨打,主权沦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浙江一带曾流传这样一幅对联:

“逆不靖,威不扬,二将军难兄难弟;波未宁,海未定,一中丞忧国忧民”。

与这幅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明朝中期的抗倭斗争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13.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

“有人谗尔为康党”。

李鸿章回答:

“臣实是康党。

……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李鸿章为自己辩护非常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

A.承认是康党,求得慈禧宽恕B.坚决否认是康党,避免牵扯到自己

C.把自己和康党划清界限D.以退为进,把主张变革的洋务派都牵扯进来

14.《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刊载某君择偶标准:

—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

由此反映出当时的新妇女观包括①破除缠足陋习②提倡女子学文化③摒弃旧式结婚礼俗 ④强烈的革命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梁启超在—九二一年十月十日说,“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

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

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结果。

自觉,觉些什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件叫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这两种精神,原是中国人所固有;到最近二、三十年间,受了国外环境和学说的影响,于是多年潜在的本能忽然爆发,便把这回绝大的自觉产生出来。

”这断话的主旨是肯定辛亥革命

A.推翻了清王朝B.争取民族独立的贡献

C.促进了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6.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17.1919年的《每周评论》指出:

“巴黎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中国人“站起来直接解决”的表现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五四运动

18.在古文言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

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她”最早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

19.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国共两党合作抗日B.中共领袖是民族的精英

C.中共能够艰苦奋斗D.中共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

20.下图为某校学生的作品《一棵树的自述》,此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请观察四格画面来判断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背景的正确反映

A.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20世纪三四十年代③20世纪五十年代④21世纪初

B.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②19世纪末③20世纪二十年代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

C.①19世纪末②20世纪三十年代③20世纪中期④20世纪末

D.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20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中期④20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A.以城市为中心夺取全国政权B.新三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D.以阶级斗争为纲

22.1979年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8900万斤。

取得这样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全面整顿的结果B.包产到户的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D.农业科技的进步

2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4.有人说: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这里的“先机”指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圈地运动的展开D.工业革命的完成

25.近代以来,欧洲大陆上法、德两国都曾盛极一时但迅速跌落,两国跌落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挑战传统秩序,招致大国干预B.极端民族主义招致各国人民反对

C.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称霸实力D.实行专制独裁,背离时代潮流

26.英国1832年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867年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责任内阁制的发展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工业革命的发展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27.“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

这是完全不正确的。

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

”据此可知马克思

A.找到了消除经济危机的办法B.认识到了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

C.看到了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D.从工人的立场提出解决危机的手段

28.1940年丘吉尔曾说,“战争不是靠撤退来打赢的,但这次救援行动却也包含了胜利”。

这里的“胜利”主要指

A.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法国免遭亡国之灾D.保卫了英国的独立和安全

29.二战后初期,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说,美法之间应是“绝对的合作”而不是“不幸的从属关系”。

他又说,“恐怕没有比美国的帮助是更需要和有益的了”。

这表明①法国力图维持大国地位②法国反对美国的控制③美法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对立④西欧国家离不开美国的援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右图是《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该图最能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世界科技水平的进步

B.交通运输的发展

C.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

D.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9分,第33题14分,共55分。

31.(22分)饮茶、抽烟是人们重要的消闲方式,中国也是世界上茶叶和烟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人好饮之(茶),北人初不多饮。

开元(唐玄宗年号)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学禅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材料二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材料三楚人陆鸿渐(陆羽)为《茶论》(即《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以上材料皆摘自封演(唐)《封氏闻见记》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唐代饮茶风气兴盛的原因。

(3分)

材料四明万历三年(1575年),漳州商人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把烟种带回月港(今龙海县海澄镇)后,因烟草有“避瘴气,毒头虱”之功用,且吸后容易上瘾,于是一时被传为良药而广为种植。

材料五《南靖县志》(乾隆版)载:

“其近地之高者,种吉贝、烟草、地瓜”。

《龙溪县志》(乾隆)载:

“惟种烟草,其获利倍,故多五谷之地以与之”。

材料六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是明代中后期从海外引进的重要的作物,这些作物原产美洲。

新大陆发现后,它们从不同的途径陆续分布于全球,导致引种地区人们食物构成的一场场革命和生活乃至消闲方式的重大变迁。

(2)根据材料四、五,分析烟草在我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3分)

(3)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作物引种中国后,给明清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8分)

材料七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之后,饮茶在英国宫廷时兴,……早先,享用茶叶的特权只属于王公和贵族,在地区分布上,也是集中在首府。

18世纪初叶,茶叶开始进入中产阶级享用的物品范围,并开始向大众饮品过渡……据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

1717年,在英国对华贸易中“茶叶已开始取代丝成为贸易中的主要货品”。

18世纪中叶,茶叶已经从奢侈嗜好品变成英国各个社会阶层都要饮用的日用消费品,……英国人成了一个饮茶的民族。

——材料六、七均摘自《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为考察中心》

材料八在横过大西洋或是绕过好望角行使的船舶上,所运的货物不是为宫廷或教堂而是为小巷和农户而预定,……为穷人从印度运来茶叶比为富人从爪哇运来胡椒要获利更多。

——摘自《近代工业的兴起》

(4)根据材料七,概括饮茶习惯在英国发生的变化。

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经济原因。

(8分)

32.(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

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

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

——摘自XX

材料二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和学者的一半以上。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

……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摘自国家科技成果网

材料三邓小平说过: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2009年11月8日,首届“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认为,“两弹一星”精神……是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的取得正是新中国的哪一历史阶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国家决定研制导弹和原子弹的国际、国内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弹一星”获得成功的原因。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弹一星”的历史作用。

(5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

(6分)

33.(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

该书的主要观点是,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无形之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

因此,由于每个个人都会尽力把他的资本用以支持并管理国内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生产于是便能达到最大的价值;每个个人也必然竭力的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扩大。

在这些常见的情况下,经过一双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他也同时促进了他原先无意达成的目标。

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装增进公共利益而干预贸易的人所达成的。

(1)概括这段材料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些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产生什么影响?

(6分)

材料二1933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

根据本章程所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

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

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进一步干涉、约束和压迫。

2、对任何雇员或要求,受雇人员均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行选定的工人组织为雇佣条件。

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和其他雇佣条件。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的主旨是什么?

它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产生什么影响?

(8分)

 

2010年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B

B

A

C

A

B

C

A

B

D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C

D

D

C

B

D

B

B

C

C

A

B

C

31.

(1)佛教文化盛行的影响;茶叶产量和品种的增加;陆羽及其《茶经》的推动和对茶文化的弘扬。

(3分)

(2)吸烟可以避瘴气且容易上瘾,以致吸烟者甚多;烟草可与吉贝、地瓜等作物混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种烟获利丰厚。

(3分)

(3)导致中国农作物结构和中国人食物构成的变化;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商品化;抽烟改变了中国人的消闲方式。

(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4)变化:

饮茶在英国由宫廷扩大到全国,由贵族扩大到普通民众,由奢侈品转变为大众消费品,英国人逐渐成了一个饮茶的民族。

(4分)原因:

新航路开辟以后,近代贸易的发展,规模扩大,茶价下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城镇的增多,国内消费市场扩大。

(4分)

32.

(1)阶段: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分)背景:

美苏冷战对抗(或美苏争霸格局开始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

(4分)

(2)中国科学院和相关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的建立;海外学者陆续归国,提供了掌握先进科技理论的人才;科技体系的形成,培养了一支科研队伍。

(3分)

(3)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慑;展示了我国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了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

(5分)

(4)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6分)

33.

(1)观点:

市场是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看不见的手);资本家(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的有效发展;反对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主张自由主义。

(4分)影响: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

(2分)

(2)主旨: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资本主义弊端造成的严重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运行体制进行改革。

(6分)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分)

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30个

二、非选择题

31.

(1)

(2)

(3)

(4)

32.

(1)

(2)

(3)

(4)

33.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