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4193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莆田市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019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文综历史试题

1.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

由此可以推知

A.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

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化

C.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

D.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受禄不过其功……夺淫民之禄……富贵之门必出于兵……废公族疏远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旧贵族的势力遭到削弱,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社会结构的变动,而不是严重固化,故B错误;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的问题,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受禄不过其功……夺淫民之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力量削弱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汉初,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

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的封地,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在关中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

这反映了汉初郡国并行制

A.迅速形成地方割据

B.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C.实现中央垂直管理

D.尊重各地原有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反映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在前代故地的基础上进行分封,体现了尊重各地原有传统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郡国并行制迅速形成地方割据,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经济的信息,故B错误;郡国并行制下,封国并不是中央垂直管理的,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郡国并行制与前代故地的关系出发,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

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这有利于其他社会成员获得田地,从而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B正确;其他社会成员获得授田与抑制土地兼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地主经济的发展的信息,故C错误;其他社会成员不一定是官僚,故材料不能说明维护官僚集团的利益,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他社会成员扩大统治基础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4.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

这反映出当时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反映了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时期晋商的经济地位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故B错误;区域位置并不是商业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长途贩运贸易与其它贸易形式对比,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1845年福州将军敬穆奏报: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者,十室而九。

”1852年香港总督府秘书密切尔写到:

“十分之九的中国人都穿着这种自织的土布……完全是农家生产的。

”这反映了

A.历史事实因史料杂乱而变得模糊不清

B.科学运用史料才能逐渐接近历史事实

C.原始史料能够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两种原始史料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史料杂乱而变得模糊不清,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1845年福州将军敬穆的奏报和1852年香港总督府秘书密切尔的记录,两者内容不同,这说明对不同史料要科学鉴别,并结合其它史料和技术手段才能逐渐接近历史事实,故B正确;敬穆的奏报和密切尔的记录并不是最原始的史料,而且个别的原始史料不一定能够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错误;对两种不同史料要结合其它史料综合印证,才能逐渐接近历史事实,故D错误。

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原有的外交决策机构和决策方式受到冲击,在延续传统决策方式和决策信息来源的基础上,地方督抚也参与外交决策。

这表明清朝

A.完成近代外交体制的构建

B.外交机构逐渐半殖民地化

C.中央集权决策呈下移趋势

D.地方获得外交决策自主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在延续传统决策方式和决策信息来源的基础上,地方督抚也参与外交决策”反映了地方督抚获得了参与外交决策的权力,体现了中央集权决策呈下移趋势,故C正确;仅凭材料并不能说明清朝完成近代外交体制的构建,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清朝外交机构被外国控制或受到外国影响,不能说明外交机构逐渐半殖民地化,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获得外交决策参与权,不是自主权,故D错误。

7.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不断推动阳历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甚至将阳历定为“国历”。

1930年,政府编印《什么叫做国历》的宣传大纲,列出15条“实行国历宣传标语”。

这反映了

A.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B.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C.政府主导大众传媒演变

D.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大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阳历已通行世界,国民政府不断推动阳历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和实施,这说明当时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大势,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革命思潮,故B错误;实施阳历不等于大众传媒演变,故C错误。

8.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生产明显落后,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逐步推行计划经济,启动工业化建设。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实行计划经济是基于现实需要

B.工业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

D.国家战略左右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低下,同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急需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巩固新生政权,提高工业化水平,故推行一五计划,启动工业化建设,这是新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故A正确;当时工业化建设是服务于国情的需要,不是服务于农业生产,故B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故C错误;“国家战略”说法过于抽象,没有突出计划经济和工业化建设的主旨,而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故D排除。

9.古罗马《阿奎流斯法》规定,在限于自由人参加的、公开举行的摔跤、混斗和拳击比赛中,一个人无需为杀死或伤害另一个参赛者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反映了

A.罗马法缺乏严密性和公正性

B.自由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C.体育精神与法律原则的融合

D.竞技体育失去理性精神引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公开比赛当中的伤亡予以法律免责,这体现了体育精神与法律原则的融合,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罗马法缺乏严密性和公正性,故A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体育比赛的法律责任问题,无法说明自由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竞技体育的理性精神的问题,故D错误。

10.1865年,非洲只有沿海和内陆几个地区为人们所知晓。

到19世纪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上仍未受欧洲的影响。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技术进步提升非洲抵御能力

B.黑奴贸易导致非洲贫穷落后

C.地理障碍阻挡欧洲国家接近

D.非洲资源匮乏未能吸引欧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19世纪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上仍未受欧洲的影响”说明撒哈拉沙漠对欧洲文明的扩张形成阻碍,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非洲地区的技术进步提升非洲抵御能力,故A错误;黑奴贸易主要存在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非洲并不是资源匮乏,故D错误。

11.1714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

政敌称他为“首相”,讽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

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

B.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

C.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

D.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全定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反映了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当中首相职能没有完全履行,说明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全定型,故D正确;首相职能没有完全履行并不能说明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故A错误;政敌讽刺沃波尔为“首相”,这也不能说明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故B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已经使议会的主权地位确立,故C错误。

12.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

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

》。

该漫画表明美苏

A.根本利益基本趋向一致

B.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C.敌对意识逐渐走向淡化

D.企图共同主宰世界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漫画反映了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力图避免核战争的爆发,说明冷战时期美苏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故B正确;冷战时期美苏根本利益不可能基本趋向一致,故A错误;冷战时期美苏敌对意识没有淡化,故C错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力图避免核战争,这并不能说明美苏企图共同主宰世界秩序,故D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材料一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

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

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

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

旅店、饭馆大量出现,“驴马槽房、戏子寓所、密户曲房”无不从中受益。

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创作出富有“导游手册”之称的《徐霞客游记》等作品。

——摘编自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等

材料二19世纪20至30年代英国城镇人口以每十年约30%的速度增长。

1844年,英国储蓄银行存款总数将近2700万镑。

……人们强烈希望摆脱工业城镇恶劣、污秽、肮脏的环境,逃离滚滚的煤烟,向往乡村、田园、海滨和沙滩。

许多优良的天然港湾、沙滩及文化遗产等都对人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摘编自傅广生《现代旅游业在英国的诞生》

材料三2000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6.98亿,比1950年增加26.6倍;收入达到4760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225.7倍。

国际游客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各种观念、思潮在全球传播开来。

全球范围内流动的简便化、快捷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国家间互办“旅游年”加强了互动交流,为合作机制搭建了平台。

许多面临衰退和消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复活、振兴和光大。

——摘编自刘天曌《国际旅游:

另一种眼光审视全球化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到明代旅游活动的变化,并说明明代“旅游热”兴起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现代旅游业在英国诞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国际旅游的意义。

【答案】

(1)变化:

由功利型向审美娱乐型转变;由社会中上层群体向中下层群体扩展。

作用:

拓展了人们的旅游意识,促进了旅游的大众化;推动了饮食、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冲击了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为后世留下文化遗产。

(2)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污染,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英国旅游资源丰富;工业革命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

(3)有利于人员、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进全球化进程;有利于国家间的互动交流,夯实外交根基;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认同。

【解析】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明朝中期……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

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旅游类型、旅游群体等方面概括秦汉到明代旅游活动的变化。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旅游意识、旅游大众化、饮食娱乐等行业、传统观念、文化遗产等方面说明明代“旅游热”兴起的积极作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英国城镇人口以每十年约30%的速度增长……银行存款总数将近2700万镑。

……人们强烈希望摆脱工业城镇恶劣、污秽、肮脏的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财富、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旅游资源、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简述现代旅游业在英国诞生的背景。

(3)意义,根据材料三“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各种观念、思潮在全球传播开来……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复活、振兴和光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进程、国家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多元文化交流等方面说明发展国际旅游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刊载于1957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话剧节选如下:

第一幕:

茶馆开业。

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进监狱。

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

庞太监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第二幕:

茶馆衰落。

常四爷坐牢出来了,宋恩子、吴祥子变成了军阀的走狗。

吴祥子说,“现而今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

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

”崔久峰说:

“今天王大帅打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

是谁叫他们打的?

是洋人!

第三幕:

抗战结束。

秦仲义说,“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

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

”常四爷等相继来到茶馆互诉不幸,含着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话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

情节:

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

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思潮。

概述和评价:

实业救国思潮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而产生、发展。

如甲午战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践行实业救国主张。

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实业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情节,据材料“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

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即可从上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例如:

“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

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实业救国思潮的角度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

概述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实业救国、爱国进步意义、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等方面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请考生从45、46、47三道历史选考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的17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巨大的成就。

此后很长时间,马克思主义史学受到恣意的曲解和破坏。

1976年10月,史学工作者对“四人帮”精心炮制的影射史学给予无情的批判,逐步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尊严。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古代史分期问题、史学遗产问题等不少“禁区”被打破,一些被封禁多年的科学论著陆续问世,一些有相当价值的新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中国史学会的重建和各地史学会的恢复,以及历史学科各有关研究会、学会的建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史学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事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6年后我国史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6年后我国史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

(1)“十年浩劫”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双百”方针的恢复;西方史学的影响。

(2)内容:

批判影射史学,恢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尊严;打破史学研究“禁区”,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重建中国史学会和各地分会。

影响:

实现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扭转史学研究的不良风气;催生史学领域的新成果,推动史学研究的新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

【解析】

【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史学受到恣意的曲解和破坏。

1976年10月,史学工作者对“四人帮”精心炮制的影射史学给予无情的批判”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革的破坏、改革开放、“双百”方针恢复、西方影响等方面说明1976年后我国史学改革的背景。

(2)内容,根据材料“逐步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尊严……一些被封禁多年的科学论著陆续问世,一些有相当价值的新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中国史学会的重建和各地史学会的恢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批判影射史学、恢复马克思主义史学尊严、打破“禁区”、重建史学会和各地分会等方面概括1976年后我国史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拨乱反正、史学新成果、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概括其影响。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照会美国政府,提议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宣布谴责和摒弃战争、和平解决两国争端。

法美磋商未果,于是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将谈判文件送交英、德、意、日诸国征求意见。

德国首先表示赞同,英、日、意原则上同意,白里安只好表示赞成。

1928年,美、法、英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亦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但各国还各有各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即自主“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这实际上使公约成为一纸空文。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

【答案】

(1)道威斯计划的提出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法国的安全保障问题亟待解决;法美之间的利益角逐。

(2)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各国对公约的不同解释及保留条件;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公然挑战。

【解析】

【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法美磋商未果,于是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将谈判文件送交英、德、意、日诸国征求意见。

德国首先表示赞同,英、日、意原则上同意,白里安只好表示赞成”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法国的安全保障问题、法美利益角逐等方面概括《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出台的背景。

(2)原因,根据材料“但各国还各有各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脱离现实、各国保留条件和利益诉求、日本和意大利等国挑战等方面简析《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樵(1104—1162年),宋兴化军莆田人。

1127年,宋室南渡,郑樵上书申述抗金志向不受重视。

此后,他把民族情思寄托在学术事业中。

其著作《通志》改表为谱,易志为略,“不用旧史之文”,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之言”;断代史有沿革不明、前后重复等缺点,史家应秉承会通的原则,“集天下之书为一书”。

他敢于批判传统的神学迷信观点,认为灾祥和国家的兴衰没有直接联系;主张史家的责任是准确记载事实,任情褒贬会造成各种混乱和谬误。

他极端反对儒家玩弄笔墨、空谈心性,其研究植物学时,就到田间与农夫交谈,研究动物学时,就到荒山丛林中观察动物。

梁启超高度评价:

“史届之有郑樵,若光芒竟天一彗星焉!

——摘编自傅玉璋《略谈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樵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答案】

(1)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经济发展及重心的南移;经世意识的激发;理学的兴起。

(2)创新体例,自成一家;崇尚会通,反对断代;批判迷信,反对褒贬;提倡实学,反对空言;成就突出,影响深远。

【解析】

【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宋室南渡……民族情思寄托在学术事业中……应秉承会通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重文轻武、经济重心南移、经世意识、理学影响等方面指出郑樵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贡献,根据材料“敢于批判传统的神学迷信观点……主张史家的责任是准确记载事实,任情褒贬会造成各种混乱和谬误。

他极端反对儒家玩弄笔墨、空谈心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创新体例、崇尚会通、批判迷信、提倡实学、影响深远等方面简述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