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3869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docx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修订稿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图形分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对图形进行分类。

2、通过猜一猜,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对学过图形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是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节。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是零散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联系在一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今天,淘气和笑笑要带着我们到多彩的图形世界走一走。

播放背景音乐。

出示一组图片。

这组图片中能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

(包含一幅小区图、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画面)请学生随着教师出示图片的过程找到其中藏着的图形,发现一个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来,出示在这组图片的下方。

原来图形世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我们生活的美丽世界。

(二)尝试探索,给图形分类。

1、猜一猜(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我们从图形世界里找到这么多成员,笑笑把它们分成了两大类,你知道笑笑是怎样分的吗?

她为什么那样分?

(2)学生观察,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生: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一类;面不是平的的图形是另外一类,如: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引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两个概念。

(4)请你找出学具袋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别摸一摸,体会他们的表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一说摸图形的感受:

平面图形它们的面都是平的。

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点)

小结:

看来,根据图形的面是不是平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板书:

我们和笑笑一起把我们学过的图形分成了两类,(利用课件把图形分成两组)。

有这么多平面图形,淘气想问问你们,还可以把这些平面图形再分类吗?

生:

能。

下面我们再继续深入研究研究平面图形。

2、动手分一分(平面图形分类)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作业纸。

你们小组合作,把上面的的平面图形分一分。

(教师课前准备作业纸,上面画有这样的平面图形)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对作业纸上的平面图形分类。

(2)汇报、交流各小组对这些平面图形的分类。

在全班交流分法时,说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

为什么那样分?

生: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

教师把准备好的相应图形出示在黑板上。

师:

这些图形里面,还有没有有共同特点可以归为一类的?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

我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

师:

你知道这类图形的名字吗?

(四边形。

师:

现在我们把平面图形分成了三类。

我们学过线的认识,有直的线和曲线。

结合我们学过的这一知识,你觉得三角形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

三角形和四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和它们不一样,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

根据这位同学的回答,你们能把平面图形也分成两大类吗?

生:

分成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和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板书:

3、发散拓展:

画一画。

师:

我们把平面图形分成两大类,你能在练习纸上再画几个相应的图形吗?

(1)学生在下面的练习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曲线围成的图形

 

(2)利用实物展台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图形,和学生讨论他们画出的图形应该贴在什么位置。

把学生画出的图形出示在黑板上相应板书的后面。

学生画出五边形,六边形、椭圆等图形要给予鼓励,这说明学生明白了这两类图形的特点。

五边形、六边形等边数多于4的图形又叫多边形。

(扩展了图形的知识体系)

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一分,画一画活动,我们把图形家族的平面图形又分成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和“曲线围成的图形”两类,线段围成的图形继续分成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在你们的帮助下,图形家族的关系越来越清楚了。

(三)扩展练习。

1、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在作业纸上完成下面图形家族的家谱。

图形家族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2、请你为书22页中的图形,找到它们在图形中的位置。

3、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面图形?

哪些立体图形?

(四)数学万花筒。

师:

其实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组成了美丽多彩的世界。

出示金字塔、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

这就是淘气和笑笑带我们来到的图形世界,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里。

淘气和笑笑想问一问: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

五、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分类(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三角形图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

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

提示语:

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谜底:

三角形。

教师:

能解释一下吗?

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

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

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教师:

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

板书:

三角形分类。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从角分:

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

从边分:

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

讲解:

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等边三角形)

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1、第28页第1题。

2、猜三角形

第1题:

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第2题:

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3、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画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实践活动:

第1题:

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第2题:

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第3题:

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第4题:

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五、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板书设计]

三角形分类

直角三角形不相等边三角形

从角分:

锐角三角形从边分:

等腰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

(一)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比一比

1、故事引入。

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

“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

”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

“是这样的吗?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

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180度。

小组活动记录表第组

成员姓名

三角形形状

每个内角度数

三个内角和

活动三、撕一撕,折一折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

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解释与运用

活动四、练一练

1、学生做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判断。

它们说得对吗?

29页2题

3、实践活动。

动手做一做,验证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

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4、小结

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

(一)三角形内角和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教学反思

 

课题:

4探索与发现

(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材分析:

在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中,教材提供4组(每组三根)长短不一的小棒,提出问题,哪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让学生着手实验,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获得一些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内容: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课时:

1

教学准备:

直尺、教具(小棒)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法和学法:

比较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活动(20分钟)

1、出示几组长短不一的小棒,想一想,摆一摆,能用这些小棒摆成三角形吗?

第一组:

3厘米,4厘米,5厘米。

第二组:

3厘米,3厘米,5厘米

第三组:

3厘米,2厘米,5厘米

第四组:

3厘米,1厘米,5厘米

2、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书上的表格。

3、组织汇报。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

教师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4、质疑。

教师:

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

学生画一画,算一算。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肯定得出结论。

二、运用知识模型(18分钟)

1、第31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进行判断,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将两条最短的边想加的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否则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2、摆一摆,从下面的5根小棒中人以取出3根小棒,摆出两种不同的三角形。

3厘米,3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

第一种:

3厘米,3厘米,3厘米。

第二种:

3厘米,3厘米,4厘米。

第三种:

3厘米,4厘米,6厘米。

3、摆一摆,填一填。

(1)3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

他是什么三角形?

(2)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

他是什么三角形?

5根,6根呢?

四、全课总结。

(7分钟)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b+c>aa+c>b

 

课题五四边形分类

教学内容:

四边形分类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先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示交流、归纳小结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图形、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那些平面图形?

你们认识它们吗?

(各类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引导学生大声喊出它们的名称。

师:

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

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板书课题:

四边形分类齐读课题。

(二)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预设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1、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怎样把它们分类?

二、探究学习

(一)展示教师课前预设的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自习课本32-3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怎样把它们分类?

(二)激励学生自探。

1.根据上述自探提纲学生自探、或者二人小组合探。

2.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学情。

3.教师根据所掌握的实际学情,适时点拨。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探、合探成果。

(10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

(一)学生通过投影展台演示分类方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只要学生的理由充分,就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师归纳:

老师看到大家得出了这种么多分法,我也带来了一种分法,我为什么这么分呢?

引导学生找出同一类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

教师重点指出:

A组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B组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C组的图形没有平行的边,就叫做四边形。

(二)填一填、画一画

1.填一填独立完成教材P32的“填一填”,同桌交流想法,个别汇报。

2.画一画

让学生在教材P33提供点子图上画指定的图形,在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评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将作品进行投影展示并予以鼓励。

(三)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三、应用拓展

(一)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教师出示下面习题给学生练习。

谁是拼图高手?

要求:

挑选2个图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先独立思考,再借助附页的材料动手试一试。

(二)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四边形分类

平行四边形梯形

(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反思:

 

图案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各种图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

呈现教材中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教师:

这些图片漂亮吗?

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学生自己想一想,再与同桌进行交流。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如果就给一个基本的图形,你可以制作出来吗?

怎样制作?

学生先说一说,再进行制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其它图案的基本图案是什么?

怎样制作的?

3.活动:

教材第35页。

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制作。

三、练习

  1.同学们,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教师先请学生们回忆还可以小声地与同桌进行交流。

教师把图形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再出示一些好看的组合图形。

  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

  2.学生在全班交流、汇报:

我们都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那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请学生观察教材第35页这些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才能得到这些图案?

那就请你来动手试一试、看一看。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图案都是我们现在所学生的平面图形经过数字中的平移、旋转对称等知识得到的,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桌布围巾花布等等,所以只要你学会观察生活就能够用知识去发明和创造使他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汇报并讲解

  

(1)指名讲解设计说明

  

(2)再指名讲解设计说明

  (3)小组内修改

  5.自由发挥设计。

  注意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如:

平移和旋转等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讲解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在设计图形中感觉图形的美。

  这些图形经过人们的双手创造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些妙趣横生的图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一个图案,每位同学都来尝试着画一画说一说,探索一下其中的奥妙。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

  

(2)指名汇报

  (3)小结并寻找规律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归纳总结。

四、小结

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