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05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一比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比一比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比一比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比一比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比一比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一比教案doc.docx

《比一比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一比教案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一比教案doc.docx

比一比教案doc

《比一比》教学设计

新安小学104班方丽香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

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课件出示插图——农家小院。

2、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

3、随图认读词语,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三、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在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3、游戏巩固生字。

4、学习韵文,积累量词。

1、出示每句儿歌,随文识字,学习量词。

2、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3、强调“群、颗和堆”三个量词。

五、朗读韵文,体会韵味

1、多种形式朗读韵文。

2、齐读全文。

六、拓展运用

1、说说课后练习“我会说”中的物品,要用上量词。

2、看看农家小院里还有那些东西?

用上量词说一说。

3、读自编的“比一比”的儿歌。

七、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牛、羊”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提示“一”的变调。

3、指导书写“小、少”。

4、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

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2、谈话,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课件出示插图——农家小院。

看着碧绿的禾田,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青蛙的鸣唱,我们已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看看院里有什么呢?

你想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吗?

1.谁能借助图画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

(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图片的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同时配有黄牛、小鸟、鸭子的叫声。

2.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

怎么办?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你会读吗?

试试看。

请同学们注意红色的生字。

4.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三、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4、自由朗读韵文,在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5、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6、游戏巩固生字。

5、学习童谣,积累量词。

1.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我们会读了,它们名字中的生字我们也认识了。

让它们之间比一比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

(播放课件,学生自由说谁和谁比,比的结果。

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出示第一句: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还可以怎么说?

(黄牛比猫大。

猫比黄牛小。

)你能把后三句也这样说出来吗?

5.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

再出示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

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

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

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

还可以说“一堆”什么?

(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6.讨论探究:

“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出示图片:

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

(用量词“颗”。

)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

课件出示:

一颗(),有的同学说“一棵树”,小组讨论一下是不是这个“颗”字?

为什么?

课件出示:

一棵树。

6、朗读韵文,体会韵味

1.多种形式朗读韵文。

2.试着背诵。

六、拓展运用

4、说说课后练习“我会说”中的物品,要用上量词。

5、看看农家小院里还有那些东西?

用上量词说一说。

6、读自编的“比一比”的儿歌。

七、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牛、羊”

第二课时

5、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6、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提示“一”的变调。

7、指导书写“小、少”。

8、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读一读:

牛、羊、

看一看: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逐个练写,落到实处。

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并且要长一些。

教师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看一看:

仔细看老师写。

练一练:

学生认真书写。

书空:

随着课件的展示,学生书空。

描红:

学生按笔顺描红。

七、读量词歌,巩固识字。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

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引导背诵反义词歌,复习学过的反义词。

生拍手齐背:

“反义词有许多,大家来唱反义词歌,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笑对哭,晚对早,有对无。

2.课件出示篮球、足球,说说图中有什么?

哪种球较大?

哪种球较小?

再出示足球和乒乓球,说说哪种球较大,哪种球较小?

出示1个篮球、3个足球,说说哪种球多?

哪种球少?

再出示3个足球和8个乒乓球,说说哪种球多,哪种球少?

通过这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可见大小、多少、长短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

(二)第1课比一比》。

【在教学《画》一课时学生接触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这样的引入自然顺畅,又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课件出示插图——农家小院。

看着碧绿的禾田,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青蛙的鸣唱,我们已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看看院里有什么呢?

你想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吗?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三、自主识字,教给方法。

1.谁能借助图画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

(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图片的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同时配有黄牛、小鸟、鸭子的叫声。

2.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

怎么办?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你会读吗?

试试看。

请同学们注意红色的生字。

4.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黄、杏、苹、红”都是后鼻音,“边、群”是前鼻音,“少”是翘舌音。

5.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

(用生字组词。

6.同桌讨论学习:

和同桌说说你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7.交流汇报。

有的学生说“黄”是我们班黄凯麟的“黄”,早就认识了。

有的说“猫”字左边的“反犬旁”好像猫弓着腰。

“桃”和学过的“跳”很像,因为桃子是长在树上的,所以是木字旁。

有的说“红”就是小红的红,我们在做数学题时见过好多次,还有的说“苹果”的“苹”就是我妈妈名字那个“萍”去掉“氵”……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四、学习童谣,积累量词。

1.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我们会读了,它们名字中的生字我们也认识了。

让它们之间比一比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

(播放课件,学生自由说谁和谁比,比的结果。

2.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在作比较,听听他怎么说的。

(播放童声录音)多好听的童谣呀,你们也想学会说吗?

自己读一读。

3.检查读。

评读。

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出示第一句: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还可以怎么说?

(黄牛比猫大。

猫比黄牛小。

)你能把后三句也这样说出来吗?

5.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

再出示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

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

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

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

还可以说“一堆”什么?

(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6.讨论探究:

“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出示图片:

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

(用量词“颗”。

)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

课件出示:

一颗(),有的同学说“一棵树”,小组讨论一下是不是这个“颗”字?

为什么?

课件出示:

一棵树。

7.同桌之间背诵童谣。

边拍手边背诵。

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背诵童谣。

8.扩展练习:

课件出示图片或动画,学生说出事物名称及数量。

以抢答的形式开展。

【将练习说话和理解句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理解句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

五、游戏拓展:

我指你说。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

这是什么?

生:

这是一枝铅笔。

生:

这是什么?

师:

这是一块黑板。

2.全员参与,游戏自主。

找你的伙伴去做这个游戏吧。

(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3.发出倡议,延伸学习。

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做这个游戏,课间和同学到操场上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说说家里、小区里能见到的东西,好吗?

【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上采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教师再适时倡议,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有望达到叶老曾说的“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

六、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读一读:

牛、羊、小、少。

看一看:

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这四个字可以分成两组,再仔细观察看看你打算怎样分?

你怎么想的?

(“牛、羊”为一组,“小、少”为一组。

)“牛、羊”这两个字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少”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逐个练写,落到实处。

(1)指导第一组:

牛、羊。

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牛:

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并且要长一些。

教师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看一看:

仔细看老师写。

练一练:

学生认真书写。

引导欣赏:

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自己先圈画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

老师边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作业,最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羊:

方法步骤同上。

重点引导三横的长短变化及之间的距离。

(2)指导第二组:

小、少。

观察:

这两个字哪儿不同?

引导学习新笔画“竖钩”,注意“少”上边的“小”没钩。

课件展示书写过程,书写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点看笔顺:

先中间后两边。

都是先写哪一笔?

书空:

随着课件的展示,学生书空。

描红:

学生按笔顺描红。

再观察:

这两个字中都有两点,这两点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左点,一个是右点;左点稍低,右点稍高。

再练习: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再欣赏:

与上一组字相同。

【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

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样的写字教学,学生写字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对写好字的信心会越来越坚定,对字的笔画、结构的观察会由笼统到细微,书写效果非常理想。

七、趣味作业,巩固识字。

1.涂涂画画:

一束气球,上边分别写有“红、黄、绿”,让学生按要求涂色。

2.对号入座:

黑板上出示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请到黑板上来,再将它们分别请到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

【形式新颖有趣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在涂涂画画、找找贴贴和分分的过程中巩固了识字,认识了事物,练习了分类。

一、举例导入

一、举例导入

1.出示一张白纸、一张红纸,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再出示一张红纸、一张绿纸,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2.教师和一位学生比高矮,这位学生再和另一个学生比高矮。

3.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

可见,大小、高矮、多少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一比》。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

齐读课题两遍。

[设计目的:

更加深入地理解题目,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比较的意识。

二、情境识字

出示课件情境图:

清晨,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水果?

学生边说边出示相应的词语,然后借助图画读词语。

(课件的运用,将学生带入情境,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离开图画,借助拼音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早已认识了哪个字?

怎么认识的?

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交流汇报。

[设计目的:

多种形式认字,使学生加强记忆,并鼓励在生活中认字。

三、朗读童谣

比较一下动物、水果之间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检查:

指名四人,一人一节。

教师提示,注意停顿。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可以同桌互读,一人一节,或一人一句话;也可以一起读等。

[设计目的:

鼓励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四、巩固识字,朗读课文

开火车识字,齐读课文两遍。

五、学习量词“群”“堆”“颗”

1.“群”。

课件先后出示一只鸭子和许多鸭子。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

课件再出示一匹马,一群马;一只羊,一群羊。

学生自由说。

指名读第二节。

2.“堆”。

课件先后出示一个萝卜,一堆萝卜。

学生自由说。

课件再出示三个杏儿,一堆杏儿;一个西瓜,一堆西瓜。

学生自由说。

指名读第四节。

3.“颗”。

课件先后出示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学生自由说。

看到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说。

教师小结,这些东西都是圆形、颗粒状的东西。

再出示:

“一颗()”,学生自由说。

区别“一棵树”。

齐读第三节。

4.再读课文,鼓励背诵。

六、完成课后“我会说”

小组合作,先说说,再指名说。

七、写字指导

1.齐读四个字。

2.观察四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笔顺。

提醒学生注意:

“牛、羊、小、少”四个字的竖画都压在竖中线上,两边部分基本对称。

认识竖钩。

4.描红、临写。

5.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号召学生向写得仔细、大方、占格位置正确的同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