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93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docx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6)流行性腮腺炎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一、填空题

1.流行性腮腺炎以        、      为临床特征,多发于     岁以上儿童,传染期为       至     。

2.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治则是     、      ,治疗      与       配合应用,有助于腮部肿胀的消退。

二、选择题

A1型题

3.痄腮肿胀的部位是(   )

A.颌下

B.颈下

C.耳后

D.耳前

E.耳垂周围

4.痄腮好发于(   )

A.婴儿

B.幼儿

C.3岁以上儿童

D.青春期

E.任何年龄

5.痄腮主要病变的经脉是(   )

A.心经

B.肝经

C.肺经

D.脾经

E.胆经

6.痄腮的流行季节是(   )

A.春秋

B.冬春

C.春夏

D.秋冬

E.夏秋

7.痄腮热毒壅盛证的首选方剂是(   )

A.银翘散

B.柴胡葛根汤

C.普济消毒饮

D.清瘟败毒饮

E.龙胆泻肝汤

8.痄腮出现高热,耳下腮部肿胀,同时伴见神昏嗜睡、头痛项强、恶心呕吐、反复抽搐。

其证候是(   )

A.邪犯少阳

B.热毒壅盛

C.邪陷心肝

D.痰热闭窍

E.余邪留恋

9.治疗痄腮邪毒引睾窜腹,首选方剂是(   )

A.龙胆泻肝汤

B.导气汤

C.金铃子散

D.橘核丸

E.左金丸

10.下列哪项最有助于痄腮的诊断(   )

A.发热,面颊红肿疼痛

B.血清及尿中淀粉酶升高

C.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D.白细胞总数升高

E.腮部红肿疼痛,压之有波动感

1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痄腮腮肿的特点(   )

A.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

B.皮肤发红

C.边缘不清楚

D.触之有压痛及弹性感

E.不破不溃

12.下列对痄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医又称“发颐”

B.2岁以下婴幼儿少见

C.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D.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

E.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二)A2型题

13.患儿,6岁。

证见轻微发热恶寒,左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咽红,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首选方(   )

A.普济消毒饮

B.五味消毒饮

C.荆防败毒散

D.柴胡葛根汤

E.桑菊饮

14.患儿,5岁。

高热,双侧腮部肿大2天,以耳垂为中心,疼痛,坚硬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其病机是(   )

A.邪犯少阳

B.热毒壅盛

C.邪陷心肝

D.气血凝滞

E.余邪留恋

15.患儿,7岁。

2天前开始左侧腮部肿胀,疼痛,咀嚼时痛甚。

查血常规:

WBC7.2×109/L,N62.4%,L32.8%。

若确诊为痄腮,其主要诊断依据是(   )

A.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不高

B.腮部漫肿

C.年龄

D.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E.血清淀粉酶升高

16.患儿,8岁。

因高热2天,右侧腮部肿痛1天就诊。

查:

右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漫肿,坚硬拒按,腮腺管口红肿,无脓。

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   )

A.银翘散

B.柴胡葛根汤

C.普济消毒饮

D.清瘟败毒饮

E.龙胆泻肝汤

17.患儿,7岁。

初起发热,自觉左腮部疼痛,继之两腮部漫肿疼痛,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咀嚼困难,时述头痛。

舌红苔黄,脉滑数。

化验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偏高。

其治法是(   )

A.疏风清热散结

B.疏风活血化瘀

C.清热解毒散结

D.清热镇惊安神

E.理气活血散结

18.患儿,8岁。

高热,腮部漫肿3天。

昨日出现项强、神昏,抽搐2次,呕吐1次,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病机是(   )

A.邪热入里,气营两燔

B.邪热伤阴,阴虚风动

C.邪热炽盛,肝阳上亢

D.热毒内炽,肝热犯胃

E.邪毒炽盛,内陷心肝

19.患儿,7岁。

左侧腮部肿大3天,以耳垂为中心,疼痛拒按,表皮不红不破。

下列外治贴敷药物中,除哪项外均可选用(   )

A.新鲜败酱草

B.新鲜仙人掌

C.如意金黄散

D.玉枢丹

E.二冬膏

20.患儿,8岁。

右腮部以耳垂为中心漫肿10天。

近日肿消后出现睾丸肿胀疼痛,痛引睾腹。

治疗应首选(   )

A.银翘散

B.导赤散

C.温胆汤

D.龙胆泻肝汤

E.丹栀逍遥丸

21.患儿,10岁。

昨日起突然发热,右侧腮部肿大,疼痛拒按,表皮不红。

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查血象: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该患儿应至少隔离至(   )

A.腮肿完全消退

B.体温恢复正常

C.3天

D.1周

E.消肿后3天

22.患儿,9岁。

双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漫肿1天,疼痛拒按,张口咀嚼困难,伴有高热、头痛、口渴欲饮。

今晨呕吐一次,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医生选用普济消毒饮为主方治疗,下列加减哪项不合适(   )

A.因热盛可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B.因腮部肿胀可加三棱、莪术破坚散结

C.因呕吐可加姜汁、竹茹以清胃止呕

D.因大便秘结可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E.因口渴可加花粉、生地养阴生津

(三)B1型题

A.桑菊饮

B.柴胡葛根汤

C.黄连解毒汤

D.普济消毒饮

E.三黄石膏汤

23.治疗痄腮邪犯少阳证主方为(   )

24.治疗痄腮热毒壅盛证主方为(   )

(四)X型题

25.痄腮辨证中,以哪些辨证方法为主(   )

A.经络

B.表里

C.寒热

D.阴阳

E.常证变证

26.痄腮热毒壅盛者,易生变证有(   )

A.邪毒闭肺

B.邪陷心肝

C.邪毒攻喉

D.毒窜睾腹

E.心阳虚衰

三、改错题

27.痄腮临床常表现为腮腺肿大,表皮泛红,血白细胞总数��高。

四、简答题

28.简述痄腮的辨证要点。

29.如何鉴别痄腮与发颐。

五、问答题

30.试述痄腮变证的病理机制。

31.痄腮常用的外治法有哪些?

六、病案分析题

32.患儿,8岁。

发热2天,耳下肿痛1天。

刻诊:

壮热持续,双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痛增,局部皮色不红,按之作痛,烦闹不安,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体温:

39.2℃。

血常规:

WBC:

6.9×109/L,L:

35.3%,N:

62.9%。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发热;②耳下腮部肿胀疼痛;③3;④腮腺肿大前24小时;⑤消肿后3天。

2.①清热解毒;②软坚散结;③内服药物;④外治法。

二、选择题

A1型题

3.E答案分析:

痄腮是因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

其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

4.C答案分析:

痄腮是一种传染病。

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户外活动逐渐增多,接触传染病的机会增加,故痄腮的发病率在3岁以上儿童中常增高。

5.E答案分析:

痄腮乃邪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

故其主要病变经脉为足少阳胆经。

6.B答案分析:

痄腮常因感受风温邪毒引发。

冬春相交季节,厥阴风木之气当令,气候由寒转暖,易形成风温邪毒。

故痄腮常在冬春季节发生。

7.C答案分析:

痄腮热毒壅盛证应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以普济消毒饮为首选。

8.C答案分析: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者,邪盛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闭心包,可见高热、抽搐、昏迷等证,此为邪陷心肝之变证。

9.A答案分析: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窜睾腹,发为变证,应治以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首选龙胆泻肝汤。

10.C答案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病变为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

故有腮腺管口红肿,依此可与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相鉴别;化脓性腮腺炎,挤压腺体时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流出。

11.B答案分析:

痄腮为非化脓性炎症,故局部皮色正常。

12.A答案分析:

“发颐”指化脓性腮腺炎;“痄腮”指流行性腮腺炎。

A2型题

13.E答案分析:

辨证为邪犯少阳,宜用柴胡葛根汤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14.B答案分析:

邪毒壅阻于少阳经脉,气血不通,则腮肿疼痛,坚硬拒按;热毒炽盛则高热不退,舌红苔黄、脉数均是里热之象。

故此证病机为热毒壅盛。

15.D答案分析:

病毒感染性疾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不高;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爱滋病毒等都可引起腮腺肿大;该患儿处学龄期,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血清淀粉酶升高还可见于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变为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故有腮腺管口红肿。

16.C答案分析:

辨证属热毒壅盛,宜用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17.C答案分析:

辨证属热毒壅盛,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18.E答案分析: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者,邪盛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闭心包,可见高热、抽搐、昏迷等证,此为邪陷心肝之变证。

19.E答案分析:

二冬膏由天门冬、麦门冬组成,为养阴润肺之品,不适用于邪毒壅阻于足少阳胆经之痄腮。

20.D答案分析:

辨证为毒窜睾腹。

治宜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首选龙胆泻肝汤。

21.E答案分析:

痄腮患儿隔离期为至腮肿完全消退后3天。

22.B答案分析:

痄腮治疗宜软坚散结,但不可过于攻伐,只可用宣通之剂以去其壅滞。

B1型题

23.B答案分析:

痄腮邪犯少阳,应治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选柴胡葛根汤。

24.D答案分析:

痄腮热毒壅盛,应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选普济消毒饮。

X型题

25.A,E答案分析:

痄腮辨证,以经络辨证为主,同时辨常证、变证。

26.B,D答案分析: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者,邪盛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闭心包,可见高热、抽搐、昏迷等证,此为邪陷心肝之变证。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窜睾腹,可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证,此为毒窜睾腹之变证。

三、改错题

27.改为:

痄腮临床表现为腮腺肿大,表皮不红,血白细胞总数不高。

答案分析:

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

因是非化脓性炎症,局部皮色常不红,血白细胞总数常不高。

四、简答题

28.痄腮辨证,以经络辨证为主,同时辨常证、变证。

根据全身及局部症状,凡发热、耳下腮肿,但无神志障碍,无抽搐,无睾丸肿痛或少腹疼痛者为常证,病在少阳经为主;若高热不退、神志不清、反复抽搐,或睾丸肿痛、少腹疼痛者为变证,病在少阳、厥阴二经。

29.痄腮是感受腮腺炎时邪所致,表现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疼痛或有弹性,常见两侧腮肿,有痄腮接触史,具有传染性。

发颐常继发于热性病之后,以颊部肿胀疼痛,表皮泛红,腮腺化脓为主症,多为一侧肿痛,无传染性。

五、问答题

30.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者,邪盛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闭心包,可见高热、抽搐、昏迷等症。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窜睾腹,则可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症。

肝气乘脾,还可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

31.痄腮的治疗内服汤药和药物外敷一并使用,可提高疗效。

若全身症状较轻,局部肿胀不甚者,可单用外治法。

①如意金黄散以醋或茶水调敷患处,每日1~2次;②玉枢丹以醋或水调敷患处,每日2次;③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2次;④新鲜败酱草煎汤熏洗患处,一日2次。

六、病案分析题

32.诊断:

痄腮,热毒壅盛证。

病机分析:

风温时邪入里,毒热亢盛,故壮热持续,烦闹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热毒蕴结少阳,经脉壅滞,致腮部肿痛,坚硬拒按,咀嚼痛增。

治法: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剂:

普济消毒饮加减。

处方:

柴胡10g,黄芩10g,黄连3g,连翘10g,板蓝根10g,牛蒡子10g,玄参10g,薄荷(后下)6g,僵蚕6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姜竹茹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