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2750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docx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终稿

曲靖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

 

作者:

谢士明学号:

2008042129

学院: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科:

地理学专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张梅芬职称:

讲师

年级:

 2008级完成时间:

2012-5-9

 

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本论文(设计)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审查,确认符合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求。

答辩小组签名

主席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答辩日期: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论文(设计)使用授权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曲靖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及送交论文(设计)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

摘要

本论文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采用张雷教授在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中的多要素综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结果的评价过程中作了进一步完善。

通过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出2008年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再对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评价中分别从人类经济活动和资源环境基础两方面的多个要素进行分析。

以曲靖市经济、社会和人口密度等要素作为衡量标准,对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结果进行评价,从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的评价结果出发,为曲靖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人地关系演进状况的发展演变提出简要的建议。

关键词:

曲靖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

AnevaluationandanalysisofMan-LandRelationshipstatusinQujing

Abstract

Paper,"Anevaluationandanalysisofman-landrelationshipstatusinQujing"throughtheuseofProfessorZhangLeiinperso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volutionofstateanalysisofmulti-factorevaluationofquantitativeanalysismethods,ProfessorPanYujunmade​​tofurtherimprovetheresultsoftheevaluationprocess.QujingCityto2008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volutionofstatecoefficientderivedbyman-landrelationshipstatuscoefficientscalculatedQujingCitytotherelationshipbetweenevolutionevaluationweretoanalyzemultipleelementsfromtwoaspectsofhumaneconomicactivitiesandresourcesenvironmentalinfrastructure.QujingCity,economic,socialandpopulationdensityandotherfactors,asmeasuredbytheoverallevaluation,theevaluationresultsfromthestateofman-landrelationshipQujingCityLandRelationshipcoefficientQujing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peopleandlandtheevolu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tatesofbriefproposals.

Keywords:

QujingMan-LandrelationshipEvolutionofstateEvaluate

目录

AbstractII

引言1

1研究背景及现状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国外研究现状2

1.2.2国内研究现状3

1.2.3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述4

2研究方法5

2.1技术路线5

2.2研究方法6

2.2.1文献资料法6

2.2.2数据分析法6

2.2.3比较分析法6

2.3评价步骤6

3讨论与分析8

3.1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8

3.1.1曲靖市人地关系概况8

3.1.2曲靖市资源状况10

3.1.2.1曲靖市资源本底状态10

3.1.2.2曲靖市各县市区资源本底状态11

3.1.3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分析11

3.1.3.2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ML(“人”—“地”对应)评价13

3.1.3.3曲靖市各县市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13

3.2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决定因素分析14

3.2.1人口增长因素14

3.2.2经济活动因素14

3.2.3其他因素15

3.3结论及对策建议15

3.3.1曲靖市应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逐步提高人口质量。

16

3.3.2曲靖市还应对现有资源加大保护力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的保障程度。

16

3.3.3曲靖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适当控制生产规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6

4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引言

人地关系随着人类产生起便产生,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开始了多样化,开发程度也不断深入,促使现代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出现了巨大的矛盾。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曲靖市集中在水力资源、交通建设、能源资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在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力支持下,曲靖市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同时,曲靖市的生态环境也发生着显著变化。

现阶段,曲靖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基于资源消耗基础之上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曲靖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不会减弱。

因此,对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不仅关系到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而且还影响着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的评价就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1研究背景及现状

1.1研究背景

人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既包括人类活动与人类进步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改造,以及这种改造反作用于人类的各种影响,也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

人地系统的演进主要取决于人类这个主体对周围地理环境这个客体产生的活动机制和影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当人类社会对周围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超过环境自身承载力时,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将日趋紧张。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设施建设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使环境留下越来越深刻的痕迹。

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地关系紧张状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区域人地关系的发展做定量分析,以研究结果为参考依据,采取各种措施改善人地关系的发展现状,使人地关系的发展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演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境界。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人地关系理论不仅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的核心,而且是整个地理科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的中心问题。

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于古代,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认识的独立性,仅仅局限于表象的描述,到了近代,人地关系理论才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1]。

(1)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聪明,但缺乏勇敢精神;居住在两者间的希腊人则据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能统治其他民族。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认为“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

德国拉采尔(1844-1904)则认为“环境已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环境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但它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始遭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2]。

(2)可能论(possibilism)

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它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法国地理学家C.P.维尔达.白兰士(1880-1947)于20世纪初提出的。

后来,他的学生J.白吕纳(1869-1930)又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适应的选择能力这个命题有了进一步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地理学界可能论的思想中再研究人地关系方面获得较多的支持者。

(3)适应论(adjustmenttheory)

适应论是英国人文地理学罗士培(1880-1947)提出。

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4)生态论(humanecology)

该理论与适应论的观点很相似,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1877-1960)提出的。

他认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

(5)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perception)

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相同环境的感觉是不完全相同的。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对所处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

(7)和谐论(conceptof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

和谐论是人地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英国学者R.J.Bennett和R.J.Chotley在《环境系统》中论述认为:

人类对长时间、大范围、大规模的能流和物流没有能力调节,而只有通过共生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平共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状态。

1.2.2国内研究现状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产生了人类社会进步与地理环境变化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即所谓人地关系。

[3]这种关系的演进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周围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认识深化过程,其基本动力则来自人类寻求改善自身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渴望和努力。

人地关系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始终主导着人地关系演进,而资源环境则以自身的产出和服务能力决定着人地关系演进活动的空间平台。

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能力、活动空间的空前膨胀,同时,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人地关系处于剧烈的对抗中。

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地理学家提出的人地关系必须协调的思想,就是人地关系中的协调论或和谐论。

协调论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他是由众多科学家的提出进而逐步被深化和被公认的。

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方法,张雷(2004)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要素综合评价中提出了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多个要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并引用此方法对区域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如吴映梅(2006)西南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综合评价和陈锡才等(2008)云南省资源本底和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初步探究。

此后,有的学者又对其评价要素和结果作了进一步完善,如潘玉君等(2010)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与结果评价。

1.2.3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等都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

在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方面,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客观上要求人文地理学成为定向改造和管理人类生存所需的周围环境的科学。

目前,人文地理学界在对人地关系进行评价的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定量方法论研究方面,过多的偏重单要素评价,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研究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中资源环境基础和人类活动具有整体性特征,从而要求评价方法应该建立再多要素综合的基础之上。

[3]评价的意义在于人口密度结合区域经济活动的强度,如果超出了自然资源环境及出自身的综合承载能力,那么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将会日趋紧张。

在对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的评价中,在方法上有较大进步和创新之处,对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建立了综合性的评价机制,综合了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中的主体要素进行评价使人们对人地关系有了客观地认识。

但是在对结果的评价上,还未建立规范有效的判断标准,其结果只能模糊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这也是值得改进的地方。

目前为止,以曲靖为研究区域的相关文献还未查阅到,对曲靖市人地关系的研究还是初步阶段。

2研究方法

2.1技术路线

图2-1技术路线图

Table2-1Theframeworkofthispaper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师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对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现状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掌握了具体研究方法。

前人的研究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方法,引用对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区域中的资源环境各要素进行分析,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具体。

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参考了文献中的理论分析,使本文评价结果更加切合实际,更能反映研究区域的人地关系发展现状。

2.2.2数据分析法

数据分析法,把采集到的数据应用到分析模式中,这里只是采用简单的数据处理。

在应用数据分析时,常常会运用到一些分析模型是分析结果更加科学规范。

其中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在计算过程中的步骤要求准确无误,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客观实用性。

2.2.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要素进行分析。

首先从研究区域和背景区域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区域以背景区域为参考依据,对其内部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再结合研究区域内各个小区域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分别对整体要素和部分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的结果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2.3评价步骤

在人地关系的定量测定中,要做到“人——地”关系的测定,首先要明确“地——地”的对应关系状态[4]。

本文采用中国著名学者张雷的研究方法:

区域基本公式的评价目标在于确定地区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大小,因此,与传统的思维不同,区域资源环境要素评价的主要特征指标首先考虑的是把握“地——地”的对应关系状态,然后再进一步确定“人——地”的对应关系状态。

本文对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多要素综合评价,主要选择的是人类经济活动要素和资源环境基础要素两方面。

在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中,“人”作为主体,“人”的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通常“人”的这种主导作用可以有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量大基本社会要素来代表,选择了人口和经济总量(GDP)两个要素指标;在资源环境基础要素方面指标;在资源环境基础方面,则选择了耕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森林资源五个要素指标。

综合评价公式选择了七个要素指标,目标在于确定地区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的大小,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作用时产生的压力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

可以确定,对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没有绝对地判断标准,其结果只能模糊的评价为:

系数值越大,说明人地关系愈加紧张,其值越小说明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但是没有具体地,定量的判断标准,也没有人地关系紧张——缓和所对应的取值区间。

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有相对地判断标准,即判断某一个或者某多个区域在背景区域范围内相对背景区域的人地关系优劣程度。

理想状况的人地关系评价应是科学维度、价值维度和伦理维度的综合[5]。

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思路:

从资源、人口、经济事实现状到状态结果;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思路:

从状态结果推定事实现状并与事实现状进行比较。

在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层次的评价上,首先考虑建立评价地区及其与相关区域资源环境及其与相关区域资源环境基础的“地——地”对应关系状态[2],其基本公式为:

RFi=fi/t

(1)

式中,RF为区域资源环境的基础要素承载密度指标,fi为地区资源环境要素表征值(i=1,2,3,…,不包括海洋生态系统);t为区域的陆域或国土面积。

其次,对地区资源环境的要素评价是要确定评价地区与云南省资源环境的“地——地”对应关系状态,其公式表达为:

NFi=Fi/T

(2)

式中,NF为背景区域(云南省)资源环境各要素的承载密度指标,Fi为背景区域(云南省)资源环境要素表征值(i=1,2,3,…,不包括海洋生态系统),T为背景区域(云南省)的陆域或国土面积。

地区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的第三步是综合算式

(1)和算式

(2),在云南省资源环境背景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区域资源环境的“地——地”对应关系状态,从而得出区域资源环境基础的安全状态估算公式:

RCER=∑(RFi/NFi)(3)

式中,RCER为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密度与背景区域(云南省)相应要素密度比值的加和,即为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密度指标。

研究评价区域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的第四步即是在确定评价区域的“地——地”对应关系状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的主导作用,综合确定区域的“人——地”对应关系状态,其综合表达式为:

ML=(P×E)/RECR(4)

式中,ML为评价区域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P为评价区域人口密度与背景区域(云南省)人口密度的比值;E为评价区域经济活动与背景区域(云南省)经济活动密度的比值,经济活动通常以GDP年产出形式表示。

3讨论与分析

3.1曲靖市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评价分析

3.1.1曲靖市人地关系概况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即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2′~104°50′,北纬24°29′~27°03′之间,市境东西最大横距103km,南北最大纵距302km,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与昆明市、东川市连接,北靠贵州市毕节地区。

曲靖市现辖区国土总面积2.89×104km2(2008年),人口608.09×104人,包括麒麟区、宣威市、沾益县、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9个县市区。

曲靖市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内部地形多由山地、丘陵和盆地等组成,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典型。

曲靖市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16.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

曲靖市是云南省连接内地的重要陆路通道,素有“滇黔锁钥”、“入滇门户”、“云南咽喉”之称,在历史上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表3-1曲靖市2008年人地关系概况

Table3-1TheMan-LandRelationshipoverviewofQujing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系数

 

自然环境因素

植被状况

森林覆盖率

36.17%

 

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面积比重

26.05%

难利用土地比重

18.97%

水面面积比重

1.66%

自然保护区面积

30.6万公顷

 

经济因素

经济总体实力

国内生产总值

787亿元

经济结构

 

第一产业GDP比重

19%

第二产业GDP比重

54%

第三产业GDP比重

27%

经济效益

 

人均GDP

13684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166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2239元

年人均旅游业收入

454.0元

人均耕地

1.39亩

人均粮食产品

389㎏

经济繁荣性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2553.9元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210人/㎞2

人口自然增长率

6.86‰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7%

人口素质

每10万人拥有大学生数

4317人

文盲率

7.31%

人口结构

从业人数占人口总数比重

59.73%

<18岁人口比重

26.70%

≧60岁人口比重

11.28%

 

社会因素

城市化水平

城镇用地面积

7.18万公顷

城镇人口比重

32.6%

基础设施水平

电话普及村数

1463村

通公路村数

1542村

医疗卫生条件

每万人拥有病床数

24张

社会治安状况

每万人刑事犯罪案件数

4.6件

社会负担状况

人口负担系数

61.25%

数据来源:

主要来自曲靖市统计年鉴(2008年)[6]

根据表3-1中显示的数据分析,曲靖市人地关系的主要特点有下几点:

(1)森林覆盖率低,用地问题严重。

曲靖市森林覆盖率仅为30.39%,低于云南省16个百分点;难利用土地面占曲靖市土地面积的18.97%;耕地面积比重为26.05%,高于云南省近10个百分点,说明曲靖市在用地问题上比较突出,自然环境本地状况与全省各个地州市相比不好。

(2)人口密度较高,城市化水平低。

云南省人口密度为115人∕km2(2008),曲靖市人口密度为210人∕km2,为云南省的1.82倍;文盲率为7.31%,每10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4317人(2008);曲靖市城镇人口比重为32.6%。

(3)整体经济实力较强。

曲靖市2008年GDP为787×108元,人均GDP为13684元,高于云南省人均水平。

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6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239元,二者差距较大。

(4)社会负担系数高,医疗卫生条件欠佳。

曲靖市社会负担系数为61.25%,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仅为24张。

总体看来,曲靖市经济实力较强,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但由于人口密度较大,资源有限,导致资源的紧缺和基础设施条件的不充分。

3.1.2曲靖市资源状况

3.1.2.1曲靖市资源本底状态

曲靖是云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云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体,云南省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云南作为西部省份之一,相对于全国而言云南省总体发展状态处于欠发达状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正处于综合发展提高的关键时期。

表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