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734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docx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中国特色后备力量

中国特色后备力量——选调生

 

第一章名词解释

  

第一节选调生的含义

 

选调生广义来讲,包括两部分:

选调生工作和选调生个人,选调生工作是指关于选调生的录用、培养、使用、奖惩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狭义来讲,选调生就是指选调生个人。

 

整体概念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重点培养”的简称,其身份以公务员制度建立为界,之前属国家干部,之后为公务员。

由表及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选调”的含义,选调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根据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远期储备干部的需要,面向高等院校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发布招录公告、组织笔试、面试、资格审查等环节进行的公务员选拔调动培养使用行为。

按照实施主体不同,选调生可以分为分为省委组织部选拔的选调生、市委组织部选拔的选调生、县委组织部选拔的选调生。

平常我们讲的“选调生”主要是指省委组织部选拔的选调生。

 

以公务员制度视角解读选调生

 

选调生是公务员群体中经过党的基层实践培养锻炼训练方式的高学历、相对年轻的一支公务员队伍。

 

“选调生”的深意

 

   在很多人包括一些选调生心里,“选调生”身份似乎就意味着政治前途上灿烂的前景,甚至美好的未来。

实际上,选调生没有这样的“政治资本”。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选调生虽然拥有年龄轻、学历高、组织关注程度高等优势,但阅历浅、经验少,对不良习气的抵御能力差,与一般公务员没有两样。

“选调生”这个简单称谓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勇气。

 

选调生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

 

  从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到一个老道成熟的管理者,需要经过一个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的过程。

脱掉学生胎,换掉书生骨;洗去菩萨心,革去小资面。

如此,才能真正完成从“象牙塔”走到田间地头的道路,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现在的“选调生”与当年“知青”不一样,不是去接受农民“再教育”的。

这是一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要用新观念影响基层干部队伍而不是被影响,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

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

 

选调生身份的认定和退出

 

大学毕业生录用为选调生后,就具有选调生的身份,也就开始按照选调生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不具有选调生身份并不属选调生工作制度管理范围的几种情况:

一、辞职离开公务员队伍;二、放弃选调生身份报考公务员或调离当地;三、选调时间超过10年的自然结束选调生身份(部分省市区);四、已经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选调生,不再作为选调生实行专项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正常管理;五、被组织部门调整出选调生队伍;六、其他情况。

 

选调生的时限

 

从选调上那一刻算起5到10年内,选调生享受组织部门的“专项管理”待遇。

这是选调生发展的黄金时间、“最佳年龄阶段”,也是组织部门使用选调生的最佳时间。

进入选调生队伍的1至2年,是选调生的观察期,组织部门时刻在盯住选调生,看他们表现这么样。

2至3年后,组织部门会考察选调生,给予基本评价,考核结果分差、一般、优秀三个等次。

优秀选调生可能会提拔,有些选调生可能会被县以上部门相中,以借调、调动的方式离开起初工作的单位。

这段时间内,选调生会有各种情绪波动,比如不适用、牢骚满腹、发泄不满。

也有选调生觉得选调生身份不适合自己,急于去掉选调生身份。

5至10年内,选调生的区分会比较明显,有的选调生可能一步一步在组织的培养下走上了乡镇书记、乡镇长乃至副处级等领导岗位,有些选调生可能慢慢脱离了组织的视野,不再适用选调生管理制度,选调生的身份也就结束了。

这时,还在机关内呆着的选调生,就跟别的干部一样按通用的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了。

选调生身份对于他来说,只是过去的一段历史记忆。

 

第二节选调生相关

 

大学生与选调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让读书人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这一制度也深深影响了当代的读书人。

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实行以来,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大学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大学生,并将其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些大学生当中的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去基层、去农村、去机关。

通过选调生制度,他们实现了自己的选择。

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的选调生,用官方的说法是党的后备干部力量、“未来市长”,用民间的说法就是知青下乡。

 

目前,大学毕业生要想进入体制内的党政系统,成为公务员,目前只有二种途径:

一是参加公务员招考,二是参加选调生项目。

尽管做选调生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成功的机会只有1%,但对于想从事公共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来说,选调生的诱惑力还是其他就业方式所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选调生与就业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大学扩招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

中央200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

当前大学生就业制度不是过去的“统包统分”、“行政分配”政策,而是实行“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和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方针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以奖学金制度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

因此,选调生作为基层就业项目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调生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

 

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通知中表明,1977年至1982年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招收的应届大专毕业生由于没有经过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锻炼,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较快地适应领导机关工作的要求。

如果长期主要靠统一分配应届大专毕业生补充机关干部,几年后,没有经过基层工作锻炼的大学生将成为机关干部结构的主体。

这将严重影响领导机关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中发挥应有的组织指导作用。

中央决定,从1985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机关原则上不再直接从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吸收干部。

各部委应将当年分配来的大专毕业生,按其所学专业对口下放基层单位锻炼二、三年。

对下放人员,每年至少考察一次。

考察合格的,锻炼期满后调回机关工作,不合格的另行安排。

1989年中央再次发出通知,重申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不直接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吸收干部。

今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主要到基层工作锻炼,然后择优选入党政机关。

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特殊职位外,全部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再直接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考。

对选调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调生与三农问题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深刻体现了这一战略思想。

选调生工作在农村,起步在农村,很多选调生还出身农村,对“三农”有深厚的感情。

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是全党的问题,而且也是选调生心中的希望。

选调生去农村工作,有利于选调生了解农村的真实现状、农民的现实生活和农业的基本情况。

 

选调生与基层工作

 

从中央到乡镇、村(社区),党和政府建立了很大的组织系统,具体分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工商联、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11大系统。

前面9大系统算作公务员,属行政编制。

副处以上的事业编制或企业编制原则上才能转为行政编制。

职务分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干部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实行分类管理,选调生主要集中在党政系统。

选调生进入组织的入口是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

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

基层是整个社会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

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越来越突出,基层干部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越来越繁琐、越来越难做。

人民群众市民社会理念的逐步深化,对自己权益的实现和维护更加重视。

再加上法律的日益普及,基层干部不再拥有从前那样相对较高的威望和权力,一旦出现人民群众利益受损或者仅是群众认为自己受损就会运用法律或者是上访等途径加以维护,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基层工作难,难就难在直接与百姓接触,难就难在直接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难就难在即使是再难的工作,毕竟都是为了百姓,也都要一一落实。

 

第三节选调生姓“党”

 

选调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选调生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的建设(党建)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

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干部队伍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选调生工作就属于其中年轻干部培养的源头建设。

每一届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会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

最近的一次会议是在2009年。

当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9]8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年轻干部的源头建设。

着眼于培养大批基层骨干和党政领导后备力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选调生制度,做好选调生工作与公务员录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等工作的政策衔接。

 

选调生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大批德才兼备,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把优秀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工作,有利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走与工农基本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是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符合领导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抓起,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领导人才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选调生工作体现党的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政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大学扩招、录取比例的提高,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身份地位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的天之骄子蜕变为普通的劳动者。

新形势下党中央赋予选调生工作新的内涵,选调生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层就业项目,被纳入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整体布局中。

 

选调生工作的目的

 

选调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定位在基层,落在实处,就是培养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

注意,“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与“党政领导后备干部”不是同一概念。

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还不是党政领导后备干部。

后备干部一般是指经过一定的方式产生,通过培养锻炼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干部。

后备干部分为近期可用、中期培养、远期关注等不同层次。

后备人选是后备干部的组成部分。

选调生可以说是后备的后备,事业的起步。

“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应当是在基层培养起来的,与直接分配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下派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工作人员有区别。

由于选调生工作实施的主体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而不是中组部,而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干部管理的权限是地厅级这一级领导干部和一些重要的正处级领导干部(比如县委书记和各省直单位的组织人事处长),理论上,以选调生起步,选调生能够达到的级别最高度是省厅级。

实际上有个别表现非常出色的选调生能够发展至省部级,比如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同志,目前还没有发现国家领导人级别的选调生。

组织部门会通过各种方式“培养”选调生,比如领导传帮带、岗位轮换、交付重大任务。

培养选调生不等于选调生就是领导干部。

在培养的过程中,表现好的选调生才会受到组织部门的重视。

选调生工作的全部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点,对于具体的部门和单位,填补具体岗位的空缺,满足实际工作对人员的需要也是选调生工作很重要的目的,比如法院系统为了进一步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和法官短缺问题而开展选调生工作。

 

选调生工作的主体是各级党委组织部

 

中央文件规定,省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选调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地级党委组织部门在选调生的培养管理方面负有直接责任;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是选调生的日常管理部门。

目前,党实行干部分级管理、下管一级管理体制。

分级管理是指中央和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逐级分工管理干部。

中央管理中央机关、国家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中央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的主要领导干部,同时,还管理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主要领导干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党组(党委)管理地(厅)级、司(局)级干部,还管理部分重要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地(市、州、盟)委管理县(市、旗)一级干部。

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一般由本单位自行管理。

由于选调生一般是科员、副科起点,按照分级管理体制一般属于县级组织部的管理权限(博士一般是正科或副处,可能属于市委组织部管理)。

但按照选调生管理体制,选调生又属于各级组织部共同管理的一支队伍。

宏观上,选调生受组织部管理,但并不是说选调生就是组织部的干部职工。

选调生到哪个地方哪个单位工作,与其他公务员一样,选调生就是哪个单位的干部职工,选调生的管理就属于当地的组织部或单位。

 

有必要了解一下组织部

 

在组织部内部分工中,中组部干部一局、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干部一处(或六处)、各地(市、州、盟)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等部门具体管理选调生工作。

干部一局(处、科)人员编制有限,工作量大,选调生工作只是其整个工作中的一部分。

以广东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为例,除了选调生工作外,网上公开的职能还有:

加强干部队伍宏观管理,提出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负责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负责党委、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民主党派机关及实行参照管理的人民团体、有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管理;负责做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方式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负责师职转业干部接收安置及省管、协管干部审核、调动等工作。

在干部六处内部岗位分工中,现实情况可能是一人身兼数职,包括兼任选调生工作,很少有专职或者单独负责选调生工作的人员。

有人称组织部是选调生的“娘家”,这个“娘”可是很多个选调生的“妈”,想“照顾”选调生也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选调生工作的对象是高等院校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高校选调生工作是全部选调生工作的源头。

高等院校一般指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以及我国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国外(境外)高等院校,但某些省份有时也特指某些高校,或重点高校,或本省高校,比如“985”、“211”高校(重庆)、省内一类、二类高校(湖北)、新华学院(安徽民办高校)、电大(江苏)。

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或者网络学院、成教学院、自考助学班、专升本和联合办班的毕业生,以及各类委培生和定向生一般不能报名。

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专业、年龄、党员、学生干部、学习成绩等具体报考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选调生政策每年都会有所变动,代表选调生政策最新变动的当年选调生招考简章会详细规定选调生招考对象、报名条件、工作程序、考试、分配等。

近年来,选调生招考工作呈现定向趋势,即面向某所高校(一般是名校)、某个专业招收选调生。

定向选调生工作是地方和校方通过合作共同组织力量引进人才、引导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方式。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成为众多省份定向选调的主要目标。

“应届大学毕业生”是选调生的主要来源。

随着“选聘到村任职工作”、“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面向应届生招考的基层就业项目不断发展,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也是选调生的重要来源。

2009年,中组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选调生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

 

选调生工作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高校试图在学生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导向,倡导讲学习、讲进步、讲奉献的良好校风学风。

近年来全国各地一大批选调生开始崭露头角、建功立业、发挥作用,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在客观上引起了在校大学生们的思考和向往。

选调生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能力作风过硬、学习成绩优秀,许多大学生都把这些条件、标准和要求作为努力的方向。

如何利用选调生工作,在大学生中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和重视基层的导向,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选调生起步在基层

 

基层是高层、中层的相对概念,组织中的基层是最低的层次。

从基层做起,也就是从最低职位做起。

在我国基层特指县级以下组织。

组织部一般会把本科选调生分配到农村或城市的各种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比如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府组织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政府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派出机关并非一级地方政权,也无一级独立财政。

稍微有一点行政管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各种党的组织和政府组织其实就是所谓的官僚系统,从中央到乡镇及其附属组织构成一个整体,有统一的组织、纪律。

选调生一般安排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党政办)从事文职类的工作,通常与大学所学专业没有多大联系。

办公室是综合办事机构,具体承担单位的日常政务和事务性工作。

刚开始自己的时候,选调生一般承担些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接电话之类的工作,等情况慢慢熟悉了才开始接触具体的业务工作。

在机关,动笔写字是经常的事情。

某些地区会安排选调生在村(社区)挂职。

选调生初到基层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交通不便、生活枯燥、工作琐碎、晋升空间小、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人际关系处理难、爱情家庭不能顾及等,唯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才能克服。

更高学历的硕士、博士选调生与本科选调生在际遇、待遇等方面会有所差别,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硕士可以选择去县(市、区)级机关,博士可以选择市直机关。

特别是博士选调生的选拔一般计划单列,不受名额限制,工作单位早有明确,不用等到工作分配。

 

选调生的职务级别

 

选调生刚开始参加工作,一般是非领导职务,其级别一般是本科科员、硕士副主任科员、博士主任科员(有工作经历的定为副处级调研员)。

工作一段时间熟悉情况后,才有可能提升级别或担任领导职务。

有些地方的选调生一参加工作,就是某个层次的最年轻干部,成为上一层级后备干部热门人选(对应党校的中青班学员)。

后备干部是指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有关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选拔出德才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为上一级领导班子补充干部而准备的后备人选。

中央2002年7月9日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选调生工作制度分为两部分:

选拔制度和培养制度

 

选调生工作制度主要来源于党的机关所制定的公文,比如意见、通知、规定、办法、细则、组织部发布的招考公告、简章、领导讲话。

中组部2000年制定的组通字[2000]3号文是选调生工作中的最高文件。

 选调生的选拔制度包括选调计划制定、报名、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录用、工作分配、办理派遣户口档案转接、公务员录用手续、入编等。

选调计划一般根据领导班子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干部编制空编情况和各单位上报的进人计划,来综合确定当年选调生招考的数量。

选调人数列入当年干部编制计划。

选调生的专业结构要合理。

女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应占一定比例。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选调。

报名时,考生应仔细阅读招考简章。

报名的方式一般是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利用数据库进行统计、查询管理,方便实用。

考生应熟悉网上报名的技术操作规程。

依据公务员法凡进必考的原则,选调对象必须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或者单独组织的选调生录用考试,笔试科目一般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选调生的培养制度包括跟班、抽调、培训、交流轮岗、领导传帮带、借调、遴选、调动、晋升提拔、公选和竞岗等。

培养锻炼是选调生工作的内核。

大学毕业生刚毕业,热情足,经验少,需要组织部门的培养锻炼。

按照党政领导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做好选调生的培养工作。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党政领导人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党政领导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可简化为选调生的德、能、勤、绩、廉。

把对选调生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2年到3年后,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

适合做乡镇、街道领导工作的,及时提拔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

适合做机关领导工作的,应提拔到机关领导岗位。

适合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有计划地补充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挑选。

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腐观念,大胆选拔使用选调生。

要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等活动,使他们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

 

处级选调生管理

 

对已经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选调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

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对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选调生,要继续掌握名单。

 

第四节选调生工作的特点

 

选调生与其他公务员没有本质不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制度》是所有公务员和选调生都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

 

选调生有一定管理期限

 

一般是10年,从23岁大学毕业成为选调算起,33岁前还算选调生管理范围内。

河北秦皇岛市选调生的重点管理期为5年。

四川省10年内没有走上正科级领导岗位或15年内没有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的不再纳入选调生管理。

选调生身份只是一个复杂大学生的众多特点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组织部对选调生的管理越加强,大学生的选调特征就越明显,反之选调生的自我认同就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