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688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doc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第1课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

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4、学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5、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6、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

观察记录单(第64页)、气泡图(第65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在观察植物和动物园的外表及它们身体结构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

把手放在胸前,我们可以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举起哑铃,我们可以感受到肌肉的力量,深吸一口气,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进入身体的舒畅。

我们可曾想过身体内部的各器官是怎样工作的?

从今天起让我们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吧。

二、探索研究

1、观察我们的身体。

(1)观察我们身体的外部。

•思考:

怎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外部?

主要观察身体外部的什么?

•学生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身体外部活动。

•交流观察的结果。

•师生小结:

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人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一样的。

•思考:

如果我们的身体外部某个部位有疾病会怎样?

•讨论:

对身有残疾的人我们应怎样?

(2)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

•讲述:

人体的有些组织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能听到、触换到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哪么我们身体内部有什么呢?

•组织学生用听、手捏、摸的方法感知身体内部的器官。

•交流感应到的身体内部器官。

•要求学生把身体内部的器官填写在记录本中。

2、身体怎样工作

(1)气泡图的指导。

•思考:

人的身体外部还有其他的划分方式吗?

•讨论:

人的身体能做哪些工作?

•问:

人身体完成某个工作时是一个部位完成的还是由几个部位完成的?

•想一想:

我们能用图来表示吗?

•指导学生画气泡图。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活动项B画气泡图。

(2)气泡图的分析。

•学生交流气泡图。

(让写的好的同学把气泡图画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分析气泡图。

在不同的活动中有没有同样的身体部位参与了。

•师生小结:

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在不同的活动中,有同样的身体部位参与了各种活动。

例如肺、腿和胳膊。

尽管它们是不同的部位,但是实现的功能相近。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思考并查阅资料:

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还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

板书

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

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身体结构从外形特征转换到功能系统来划分身体结构。

2、使学生知道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

3、使学生知道肌肉不仅参与身体的运动,而旦是许多重要器官的组成部分。

4、让学生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5、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6、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准备

师:

哑铃或者其他重物1个。

课件(人体骨骼、肌肉图。

为每位学生准备:

记录纸1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

人体外形由哪几部分构成?

我们住的房子是由框架支撑才不会倒,哪么我们的身体内有没有一个支架呢?

2、谈话: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就是骨骼。

(出示课件)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哪么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探索研究

1、观察上肢的运动。

(1)学生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2)问:

在运动时你能观察到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吗?

(3)学生再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要求:

反复做这个运动,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位,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2、记录我们的发现。

(1)学生在记录本中画出手和手臂的轮廓图。

要求:

在轮廓图上标出骨骼、关节和肌肉,并画出关节运动方向和骨骼、肌肉的变化。

(1)思考:

在运动过程中,分别有哪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参与了活动?

并把结果记在本中。

(2)交流观察结果。

(3)问:

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单元阅读资料进行对比。

我们的描述准确吗?

(4)思考并讨论:

我们能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下蹲、踢腿等活动分别进行研究和描述吗?

三、骨骼、关节和肌肉认识上的拓展

1、学生观看课本职工作68面的图。

2、思考讨论:

这些物体与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3、讲述:

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有柱的结构;高塔能起到类似骨骼的支撑作用;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与甑关节的结构;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关节;右侧两幅图片中的液压动力部分类似肌肉,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四、课后拓展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资料,并对比自己的课堂记录,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扩充对本内容的认识。

板书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

我们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课后记

第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

2、让学生经历前后不同阶段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测量活动。

3、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5、使学生知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6、学生会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7、培养学生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8、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师:

课件、测肺活量的装置、水槽1个、广口瓶3个、玻璃片3片,、水、火柴。

生:

心跳与呼吸次数记录表1张、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1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当我们跳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揭示课题: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探索研究

1、测量心跳和呼吸

(1)出示心跳和呼吸记录表。

(2)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采集这组数据?

(3)讲述:

实验时同学要两人一组,一人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并负责呼吸的数据采集,另一人负责采集心跳数据,并填写好表格。

(4)学生测量心跳和呼吸活动。

(5)交流测得的结果。

(6)问:

跳动前后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怎样解释两种数据的变化?

第二节课

2、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1)讲述: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运动的增加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哪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提出研究的问题:

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师:

讲解实验操作方法:

选择密封较好的塑料袋和一个粗一些的吸管,将吸管一端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反复呼吸塑料袋中的空气。

(4)学生实验活动。

要求学生在体验呼吸过程中,对照70面右图指认呼吸器官。

提醒学生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马上停止实验。

(5)思考: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6)实验探索:

用排水法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

A瓶新鲜空气B呼吸一次C呼吸多次

(7)使用火柴进行检验活动中收集这些气体。

(8)出示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表

(9)问:

人呼出的是什么气体?

吸进去得是什么气体?

我们运动和锻炼身体时呼吸有什么变化?

经常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

(10)出示简易的测的肺活量测量装置。

指一名学生上来测肺活量。

3、课后拓展:

学生课后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装置,并测量自己或他人的肺活量。

板书

;C?

跳和呼吸记录表

平静状态

跳动二分钟

停止一分钟

停止二分钟

停止五分钟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

呼吸系统包括:

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课后记

第4课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3、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4、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5、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6、学生会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7、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2、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

水盆1个、水、洗耳球1个、塑料管1段、记录单1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质疑:

我们跳动时呼吸加快了,还会怎样?

在我们跳动起来之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同时也增加了,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研究的问题。

二、探索研究

1、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1)平静时学生测心跳(每分钟)。

(2)学生在教室跳动3分钟测心跳。

(3)交流比较两次测得的心跳次数。

(4)思考:

人运动时心跳加快是什么的需要?

(5)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

(72面第二、三自然段)

(6)问:

读完资料后你知道了什么?

(循环系统的作用)

(7)学生试着估算一天中心脏大约能跳动多少次。

2、体验心脏的工作

(1)讲解: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出示洗耳球,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讲解实验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感受

交流时可提示性的问:

在做运输水的实验中,我们有什么感觉?

做了多长时间会有劳累感?

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中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血液循环的什么器官?

(5)讲解:

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与心室,手捏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的水代表了血液。

(6)想一想:

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疲劳吗?

(7)学生阅读73面的资料。

(8)比较不同人运动后心跳恢复到正常值所用的时间。

(9)问:

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课后查阅有关心脏的知识。

板书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健。

课后记

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4、学生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5、培养学生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6、学生能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学生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

塑料袋、水、小块煮熟的蔬菜和馒头、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

师:

人体消化器官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质疑:

我们在学习、工作、运动时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每天吃的食物。

食物是怎样实物伞兵身体吸收和利用的呢?

揭示课题: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探索研究

1、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1)讲述:

我们身体里哪些器官是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的?

请同学们想想。

然后在课本74面人体轮廓图中,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器官。

(2)学生活动:

画食物消化过程图。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提出自己对消化过程的想法后,不急于评价谁画的好与不好,也尽量不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画?

”通过后续的研究发展、完善自己的想法。

2、人体的消化器官

(1)出示人体消化器官图。

(2)学生观看人体消化器官图,学生比对自己的初始想法。

(3)学生对照人体消化器官图说说这些器官的形状和功能。

(4)利用人体消化器官图进行消化过程的分析。

•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5)师小结:

食物是在口腔中咬碎,通过食道进入胃里的,食管是一个管

道,里面应该是光滑的。

食物进到胃里面被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胃应该会蠕动,胃壁肌肉应该很发达,应该还有胃液帮助消化。

食物营养的吸收可能在小肠,小肠应该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收;大肠可以较短,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

(6)问:

我们在其他动物身上看到过这些类似的消化器官吗?

(7)模拟胃和食道的实验

•师讲解实验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

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

塑料管相当于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

三、全课总结

食物中毒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

四、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人体消化系统修正食物消化过程图。

板书

消化器官:

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消化过程:

口腔(咬碎)——食管——胃(磨碎、分解)——小肠(吸收营养)——大肠(残渣)

第6课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使学生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让学生知道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4、学生会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5、学生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6、培养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2、学生会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教学准备

课件;(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

)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地方。

口腔在食物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

你们想研究吗?

二、探索研究

1、观察口腔

(1)学生用小镜子观察口腔。

(2)交流口腔内有什么。

(3)讨论:

舌头、牙齿和唾液各有什么用?

(4)学生咀嚼馒头的体验活动。

要求学生把活动中的感受填在76面的表格中。

(5)交流在不同的咀嚼时间内,馒头在口腔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6)小结:

舌头起搅拌的作用,牙齿起咀嚼的作用,唾液起消化的作用。

2、观察牙齿

(1)学生用镜子观察牙齿。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牙齿的形状。

并把不同牙齿的分布和各种牙齿的形状特征记在记录本中。

(2)分组讨论:

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作用?

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作用?

(3)交流讨论结果。

(4)讲述:

最前面的牙扁扁的,能切下食物,两侧的牙齿有个尖,能撕开食物,后面的牙齿比较宽,能磨碎食物。

(5)提问:

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

(6)总结: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7)牙齿健康教育(怎样预防翻病牙?

三、全课总结。

四、知识拓展:

思考:

食物在口腔里面的初步消化,为进入人体做进一步的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板书

牙齿有:

门牙、尖牙、臼牙

馒头的观察

短时间咀嚼

较长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食物原有的形状

完整的馒头被分成了许多的小碎块,有一些湿。

碎块粘在一起了,又湿了一些。

碎块已经变得稀烂了,很湿。

我们的感觉

馒头有一点硬,舌头上感觉有许多馒头渣滓。

已经变得软软的了,有一点甜味。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了,湿湿黏黏的,有甜味。

第7课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学生会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反复对自己画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4、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发展对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6、使学生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接受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使学生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接受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

画图纸张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集中话题: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揭示课题:

呵护我们的身体

二、探索研究

1、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

(1)学生制作一些硬纸卡片,把所学的各种器官写在上面。

(2)分组讨论:

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的呢?

提示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以尝试进行反向描述。

可参考第78页下图的描述。

(3)交流各组讨论有结果。

并展示画图。

第二节课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1)提问:

我们用什么方式把人体要器官的作用和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2)指导学生观看课本79面的图。

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学生的真实作品,这幅作品表达了学生对于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相关器官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

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表达形式。

(3)讲解:

关系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明确一个要表达的关系线索,提出初步的设想。

•将这个关系线索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元素主要是以名词表现的,如心脏、氧气等。

•逐个明确相邻两个元素的关系,主要是以表示动作、过程的词语表示,如帮助、运输、提供等。

•将各个元素用圆圈或者其他图形表示出来,画入图中。

•将各个元素间用线连接,用箭头表示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向,在线上对此关系作简要描述。

•通览全图,修正、完善。

(4)学生试着画人体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图。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要求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修改和补充。

(6)思考:

我们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

三、总结:

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

四、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本单元后面的资料。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