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x
《阮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阮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阮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
2.()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遵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
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
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20.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二、填空题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
2.态度的结构包括:
()、()、()。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和()。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三部分。
5.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到()的发展过程。
6.()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7.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与思维水平的提高平行,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
8.文化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只是让个体掌握()的那一套道德准则体系。
9.强化是()的核心概念。
10.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的惩罚服从取向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来自()或()。
11.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必须加强()的教育。
12.在对态度和品德教育的具体方法上,教师应采用()的教育方式,反对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
13.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亦称()。
14.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一条是()。
15.强化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包括()、()和()三种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5.简述道德品质不良的转化的一般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请阐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此,答案为B。
2.C
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因此,答案为C。
3.B
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观念并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
因此,答案为B。
4.A
解析:
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因此,答案为A。
8.D
解析:
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因此,答案为D。
9.A
解析: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因此,答案为A。
10.C
解析: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认同就属于形成过程中的第二阶段。
因此,答案为C。
11.B
解析:
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属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中的第一阶段。
因此,答案为B。
12.B
解析:
道德认知是属于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的影响属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因此,答案为B。
13.B
解析: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因此,答案为B。
14.C
17.B
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前习俗水平的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因此,答案为B。
18.C
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后习俗水平的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也就是第三选项的良心或原则取向。
因此,答案为C。
19.B
解析:
权威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因此,答案为B。
20.D
解析: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因此,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内部状态
2.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3.心理特征;倾向
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2.诱导性
13.观察学习;社会学习
14.言语教诲;身体力行
15.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答:
(1)态度的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作为一种内部状态,可直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态度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②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③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
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的。
(2)态度的结构
①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往往是积极的;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因而也常常是消极的。
对于某些对象,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
②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在人的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2)态度和品德的区别
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
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比如,我们经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品德不良。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
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
“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评价”,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
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做严格区分。
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他律道德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6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
他们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
儿童在6~10岁期间,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2)自律道德阶段
在1O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4.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答: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都须经历以下过程:
(1)遵从
遵从包含两种情况:
从众和服从。
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权威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这种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遵从态度和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等特点。
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是靠外在压力推动而产生的,而不是依靠内在的需要而驱动。
个体的行为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遵从可以得到安全,不遵从则会受到惩罚。
行为的发生依赖于压力情境,一旦这种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的认识与体验,但其意图在于与榜样一致,成为值得仰慕的人。
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3)内化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
个体是根据信奉做出反应:
把一种价值结合进自己的体系,并组织这个体系,形成一种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复合体。
这一阶段也可称为社会规范学习的信奉阶段。
5.简述道德品质不良的转化的一般过程。
答:
道德品质不良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
醒悟指道德品质不良学生开始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愿望。
这种愿望一般是在事实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严重后果时产生的。
在醒悟阶段道德品质不良学生的道德观念开始战胜非道德观念,它是道德品质转化的基础和前提。
引起醒悟的方法有:
①消除疑惧。
道德品质不良的人也有被社会“承认”的需要。
道德品质不良者往往抱有一种可能受到他人谴责的态度定势,一旦适时地给予适当的表扬而不是谴责,就可以渐渐地消除他们的疑惧,为进一步的道德教育提供互相信任的基础。
②引发其他需要。
许多品德不良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人或事物带来什么后果,教育者如果能够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可以引发他们的其他需要,
从而引发他们醒悟。
(2)转变阶段
当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并对自己的错误有初步的认识时,会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
教育者应抓住这个醒悟和转变的良机,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进行耐心细致的启发疏导,积极促进其转化。
对道德品质不良学生每一微小进步要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其进步的愿望变为进步的实际行动,使其道德行动不断地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
在转变阶段,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常有反复的现象。
出现反复的原因可能是对自己的不良德行的危害性认识不深,也可能由于外界的诱因再度出现,或者由于恶习太深而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等。
教育者应弄清行为反复的原因,尽量防止出现较大的反复。
首先要让品德不良学生暂时避免旧有的刺激,以免近墨则黑;然后积极地让他们在旧有刺激的条件下得到考验。
在考验的同时,向他们提供正误范例,提高其是非感。
(3)巩固与稳定阶段
道德品质不良的个体经过长时期的转变之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步进入巩固与稳定阶段。
这时他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决心忏悔过去,重新做人。
他们希望社会接纳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
这时要注意:
①避免歧视和翻旧账,要倍加关心他们的成长。
②促进他们形成完整的自我观念。
一个具有完整、健康的自我观念的个体,充分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今天的行为、明天的行为是自己生活史中的一个个篇章。
无论过去的行为如何,它们确实是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的表现。
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
一个具有完整、健康的自我观念的个体,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向上发展的意向而不为别人的歧视所动。
四、论述题
1.请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
柯尔伯格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其具体内容是:
(1)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
该理论认为:
道德的发展是整个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发展的过程;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不可少的条件,但也是不充分的条件;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人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个体的道德发展沿着垂直和水平两个序列发展,垂直序列的发展是由道德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推移,水平序列的发展是从逻辑认识发展经社会认识发展向道德认识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的推移。
(2)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
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时,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道德性质。
(3)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模式。
三种水平的内容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
这一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而是看是否会受到惩罚和是否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为准则。
第二阶段:
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如果行为者最终能取得成功,获得奖赏,满足相互间的需要,就是好的。
它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
也可以说,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
②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
这一水平也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
在这一阶段上,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获得别人的赞赏。
所以,他们判断道德行为好坏主要根据是看是否被人们赞许。
第四阶段:
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这时儿童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准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③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
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
这一水平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
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这个阶段的道德判断特别看重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即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
同时,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帮助人们维持公正。
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才显得更为重要。
第六阶段:
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它完全诉诸个人的良心和人类普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
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2.请阐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观察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动作再现过程是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信念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2)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榜样与示范
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一般而言,教师向学生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主要有两条途径:
言语教诲和身体力行。
教育者仅仅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是难以奏效的,言行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行为而进行的,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示范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流行性和功能性价值等也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独特而简单的活动容易成为观察的对象。
榜样行为愈流行,愈容易被模仿。
相对于亲社会行为而言,人们较易模仿敌对的、攻击性的行为,榜样行为被奖励比被惩罚更能引起模仿的倾向。
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对于观察学习的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①行为示范:
直接通过榜样的表现传递行为方式。
这种示范方式真实可信,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实际效果较好。
②言语示范:
通过言语描述传递行为方式,这种方式的效果较差。
③象征性示范:
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物呈现榜样的行为方式。
这种示范在现代社会应用很广,可反复呈现,可多人观察,也可突出某一部分,但可信性较差。
④抽象示范:
通过榜样的各种行为事例,传递隐含其中的原理或规则。
⑤参与性示范:
学习者在观察榜样行为后马上采取行动,然后再观察、再行动。
这种方式把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相结合,有利于道德行为方式的养成。
(3)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化
若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没有强化,学习者也能从各种示范行为中获得有关信息,学会新的行为模式。
强化则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形式。
①外部强化,即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
②替代强化,即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
替代强化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哪些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或反对;
第二,使学习者容易模仿受到奖赏的行为,抑制受到惩罚的行为;
第三,看到榜样的行为结果,会产生“如果这样做也会得到同样强化”的心理期待;
第四,榜样受到奖赏或惩罚而出现的情绪反应,会唤起学习者的情绪反应,并影响相应行为的表现。
③自我强化,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评价反应,也会调节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他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
自我强化实质上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