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586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再别康桥微课说明.docx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再别康桥微课说明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吟诵、咀嚼,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三美”。

2.通过意象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领会诗人的感情。

1.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诵读中鉴赏诗歌的写作方法。

2.揣摩词句,咀嚼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诗人的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味“三美”,感受诗的艺术性。

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所以在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

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感悟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愁别绪……

让我们聆听名家的朗读,走近诗人,走进康桥。

2、走进作者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市人。

笔名:

云中鹤、诗哲、删我。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从南京飞往北平,在山东济南遇难。

主要作品: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3、文体知识

新月派: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徐志摩是新月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该诗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4、背景介绍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

1921年春,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因爱情生活的失意和痛苦,孤独中,他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

康桥曾给予诗人心灵的抚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个性解放冲动的地方。

1922年秋,诗人离开剑桥时写下了《康桥西野暮色》等诗。

1925年游历欧洲,去伦敦因拜访作家哈代而未能故地重游,但回国后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已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

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吧》时的那种热切依恋。

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5、基础梳理

河畔(pàn)荡漾(yànɡ)青荇(xìnɡ)榆阴(yú)

揉碎(róu)浮藻(zǎo)长篙(ɡāo)漫溯(sù)

斑斓(lán)笙箫(shēnɡxiāo)

6、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

(1)文章的感情基调:

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2)节奏: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3)语气:

舒缓、轻柔、低沉。

2.学生范读,老师点评。

七、赏析诗歌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思考:

为什么连用三个“轻轻的”?

明确:

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

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这里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作依依惜别。

感情温柔细腻,节奏轻缓,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思考:

(1)“柳”原本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说是“金柳”?

明确:

作者是在傍晚来到母校的,夕阳辉映着柳树,给柳树镀上一层金光。

(2)为什么把柳树说成是“新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男人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见诗人内心多么迷恋康桥,独具匠心,表现诗人对康桥的极度迷恋。

暗喻。

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思考:

(1)“招摇”是什么意思?

水草为什么“招摇”?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本义指张扬炫耀,引人注意。

诗中指水草欢迎诗人的到来。

拟人。

(2)“甘心”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

诗人沉醉在康桥的美景中,体现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爱恋。

4.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思考:

“虹”“梦”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虹”:

七彩、静止,“梦”:

奇异、美丽,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对逝去的康桥留学生活的无限留念。

5.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思考:

“寻梦”的“梦”指什么?

第五节写什么?

明确:

“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对逝去的康桥留学生活的无限留恋。

第五节紧承第四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

6.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思考:

诗人为什么不能“放歌”?

为什么“沉默”?

明确:

离别,黯然神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别情缕缕,离绪重重,虽然是全诗的高潮,却是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表达了诗人对母校深深的离情。

7.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思考: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什么意思?

明确:

康桥永远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照应了开头。

8.提问:

这些意象构成诗怎样的意境?

明确:

轻盈飘逸(轻轻、沉默、悄悄、云彩)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9.提问: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难舍难分(挥手作别云彩图)——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倒影图)——更加欢喜和眷恋(青草水底招摇图)——对康桥永久的眷恋(榆阴浮藻清潭图)——感情达到高潮(撑篙漫溯寻梦图)——情绪低落静思默想(黄昏夏虫沉默图)——悄悄作别(招手惜别云彩图)

8、构思特点

1.形式美

提问: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

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请分析“三美”在本诗中的体现。

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水草”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

音乐美:

指诗歌的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①押韵,韵脚为:

来,彩;娘,漾;摇,草;箫,桥;来,彩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③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指诗节的匀称和句子的整齐。

全诗共七节,每节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2.比较探异

自由探讨:

《再别康桥》与传统写离别的诗歌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1)离别的对象特别。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如: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营造的气氛轻松。

一般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增加了飘逸成分。

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3)意象的选择新颖。

诗人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之感。

九、拓展延伸  

赏析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扬娜拉!

赏析:

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

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10、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搜集徐志摩的其他诗歌。

十一、教学反思

诗歌重在朗诵,本堂课注意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强调了诗歌教学中的各种形式的读。

但是这些读有些泛泛,能再深入些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