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2383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千克和克教案苏教版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二千克和克教案苏教版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

而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针对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现有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最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第1课时 千克的认识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28~30页例1及相关练习。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体会1千克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认识千克。

难点:

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课件、台秤、一袋红枣、一袋膨化食品、一袋木耳、一些苹果、鸡蛋和大米。

师:

(出示物品)瞧,今天老师带来了包装大小差不多的两袋食品,一袋是红枣,一袋是薯片,猜一猜,这两袋食品哪一袋重一些?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袋食品究竟哪袋重,哪袋轻呢?

(同桌交流。

师:

找到办法了吗?

谁愿意第一个来介绍?

追问:

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

在生活中经常要比较物品的轻重。

如果要知道这袋红枣具体有多重?

就要请谁来帮忙呢?

“秤”是最好的帮手。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物体质量的单位。

1.认识秤面,接触千克。

提问:

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

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

(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上面的盘子叫作托盘,用来放要称的物体,下面的圆盘叫作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

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

(有1、2、3、4几个数字,一根指针,字母kg。

讲解:

字母kg是千克的符号,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又叫作公斤(板书:

千克kg)。

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多媒体演示)。

指针指到2呢?

你知道这个台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体吗?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

2.学生操作,称出红枣重量。

谈话:

通过掂一掂和称一称,我们发现这袋红枣比较重,红枣到底有多重呢?

大家试着称一称。

学生活动,交流结果和认秤面的方法。

3.掂掂重量,强化感受。

师:

大家都称出红枣有1千克,现在请你掂一掂这袋红枣,感觉一下1千克有多重。

再掂一掂木耳,跟红枣比一比,再称一称,看看木耳的重量够不够1千克。

4.估估重量,深化体会。

(1)1千克苹果大概有几个,你来装一袋称称看,掂一掂。

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苹果,小组轮流掂一掂。

(2)1千克鸡蛋大概有几个,你觉得是比苹果的个数多还是少?

为什么?

你来装一袋称称看,掂一掂。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操作。

(3)试着装好1千克大米,称一称,掂一掂。

1.判断。

(1)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  )

(2)一只乒乓球约重2千克。

(  )

(3)2袋奶粉约重1千克。

(  )

2.口答:

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倒出一部分后还剩76千克,倒出多少千克?

3.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3~4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千克的认识”是第二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对轻重感知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

教学设计时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直观比一比一袋红枣和一袋薯片的轻重,学生很自然地由生活经验出发想到“掂一掂”和“称一称”的方法。

“掂一掂”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质量的含义,“称一称”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质量单位的心理需要,然后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这样的设计,不仅利于调动学生认识千克的积极性,也凸显了认识千克的现实意义。

第2课时 克的认识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31~33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算,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

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

难点:

正确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电子秤、黄豆、2分硬币、羽毛、学生尺、橡皮筋、纸币、铅笔屑等物品。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互相交流后指名回答。

师小结并提问:

同学们经常逛超市,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单位?

(板书:

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

这些商品为什么不以千克为单位呢?

小结引出新课:

出示例题图,板书:

克的认识。

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

(板书:

g)那么1克有多重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1.认识克。

谈话: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秤,今天我们就借助电子秤来称物品的重量。

学生活动,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的重量。

学生交流称出的结果。

2.感受1克。

师:

大家都称出2分硬币重1克,现在请你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再掂一掂1角和1元硬币,感受它们的重量。

3.感受几克。

谈话:

小组合作,称出10克黄豆,数一数有多少粒。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交流。

教师巡视。

提问:

10克黄豆有多少粒呢?

请每组的小组长数一数。

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老师板书数的结果。

提问:

根据我们数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到:

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1克是很轻的。

谈话:

你们小组称出几十粒黄豆,你就拿几粒放在手里掂一掂,这就是1克的重量。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1克黄豆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指名说一说,全班交流。

4.完成教材第32页“试一试”。

谈话:

用电子秤称一称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再称一称你的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分别用手掂一掂。

学生活动后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5.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出示一袋盐。

谈话:

这袋盐的重量是500克,那么两袋这样的盐是多少克呢?

指名回答。

(板书:

1000克)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500×2)

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

提问:

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千克)这两袋盐重多少千克?

(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1千克=1000克)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第1题。

看一看物品外包装上的净含量,各重多少克?

2.教材第32页“想想做做”第2题。

盘秤上刻度分别以什么作质量单位的?

读出每个水果各重多少克?

3.教材第33页“想想做做”第4题。

算一算,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紧扣现有的知识,事先让学生了解除了用千克作单位外,还可以以克为单位。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克”常用来表示比较轻的物品重量,从而自然引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克有多重。

然后通过几次掂一掂、比一比,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增加对1克的感性认识。

这一单元所认识的“千克”和“克”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进一步体会,从而能准确牢固地建立起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同时,长期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进行估测,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估测中准确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附送: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五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道例题,列表解决问题,画线段图解决问题、间隔现象的规律。

例1主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的过程,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2通过画图的方法理解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根据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逐步掌握从条件出发的分析方法。

最后一个是数学活动,主要探索间隔排列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该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71~73页例1及相关练习。

1.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能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

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学会通过关系解决问题。

课件。

师: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播放“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到砸破水缸救人,这是一个很好的计策、方法,也就是策略。

揭示课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

(板书课题。

1.列表整理信息。

出示教材第71页例1的场景图,指名学生读题。

仔细观察,出示图中第一个问题: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

师: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谁愿意说一说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师: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你是怎么理解的?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列表整理信息。

板书:

列表整理信息。

(出示表格。

  谈话:

第一行填什么条件?

小猴第一天摘桃的个数填在哪一行?

依次类推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填哪一行你会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个

35个

40个

45个

50个

  师:

谁愿意说一说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桃?

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

揭示:

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分析数量关系。

师:

列表之后,我们再怎样做?

(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

根据表格的第一行(从条件入手),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可以先求出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

学生先自主探究策略,再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

通过刚才的整理和讨论,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二天30+5=35(个);第三天35+5=40(个)

第四天40+5=45(个);第五天45+5=50(个)

提问:

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谁愿意来说一说?

谈话:

同学们,刚才是根据表格从条件入手,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

大家来观察表格第二行,想一想要求第三天摘多少个,可以先求出什么?

(第二天摘桃的个数。

3.小结。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思路?

谁愿意说一说。

(1)条件入手:

根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先要求出第二天摘的个数。

(2)从问题入手:

要求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先要求出第二天摘的个数。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再解答。

全班集体交流。

2.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

3.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集体交流。

4.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讨论:

如何理解“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里的2倍”?

动手画一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应该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

教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74~75页例2及相关练习。

1.会用线段图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能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

学会借助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画线用)。

课前欣赏:

播放《曹冲称象》flash影片,感受策略。

师:

看完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

要称出那头大象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七岁的曹冲却想出了那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称出与大象相同重量的一船石头的重量来求出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

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你知道什么叫策略吗?

你还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策略呢?

(板书课题。

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

(1)班同学为幼儿园做小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板书:

黄花有多少朵?

红花有多少朵?

(3)师:

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4)第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5)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的?

指名学生回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介绍线段图: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教师介绍线段图的画法。

(7)看着线段图追问:

“2”从哪里来?

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说说。

(8)要算第二个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什么?

2.改编:

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么算?

(1)“红花有多少朵?

”你能独立解答吗?

需要的话可以尝试画出线段图。

(2)看线段图,问题还能这么表示吗?

那怎么表示?

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吗?

(3)用另一种方法算:

指名板演,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从哪里来?

(4)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同桌讨论、交流。

1.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再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让学生相互分析,确定解题的方法。

2.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答案。

3.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出分析的过程,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后,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画出线段图,弄清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是在初步认识了如何从条件入手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更为复杂的条件。

因而,教学中充分利用前一节课所积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题目中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不断完善分析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间隔排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78~79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以及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画图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培养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意识。

重点:

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难点:

用恰当的方式描述间隔排列中的规律。

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是什么呢?

(拿出礼品盒)你们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师:

(拉出1个黄球)什么东西?

什么颜色?

(再拉出1个白球)现在呢?

(又拉出一个黄球)再看,(再拉出一个白球)再看看,你们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为什么?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师小结:

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球,而且是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依次排列着,像这样的排列我们给它起名为“一一间隔排列”。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

同学们,喜欢小白兔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兔子乐园去看看。

师:

大家一起仔细看看,在这个画面当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

哪些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你能够找出几组来?

(生汇报时,师贴上物体图片,学生共找到三组:

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

师:

这三组都属于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咱们先看第一组。

(课件出示夹子与手帕图)问:

最前与最后的物体是什么?

(夹子)我们把它统称“两端物体”(板书:

两端物体)。

相同吗?

(相同)也就是说“两端相同”(板书:

两端相同)。

有几个?

(10个)谁在中间?

(手帕)我们把它叫作:

“中间物体”(板书:

中间物体),有几个?

(9个)

师:

那其他两组怎样,两端相同吗?

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各是什么?

(生汇报,师在物体图片旁边板书数量。

2.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发现规律。

师:

刚才同学们都看过、数过图中的事物,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规律。

(1)畅谈找到的规律。

(2)师小结: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4.验证规律。

(1)质疑:

是不是两种物体只要间隔排列,都具备这样的规律呢?

(2)动手操作。

师:

(课件出示要求)请同学们任意拿出几根小棒,在桌子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片。

数一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记录,完成工作表1:

小棒的根数

圆片的个数

  (3)交流,推想。

师:

①如果两端都摆小棒,摆了20根,圆片应摆几个?

②如果两端都摆小棒,摆了60个圆片,应摆多少根小棒?

(4)揭示:

刚才同学们动手摆的时候,虽然用的小棒根数和圆片个数各不相同,但每人用的小棒都是代表两端物体,圆片都是代表中间物体,得到的规律都是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问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

教学中,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和应用规律;另一方面要突出综合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唤醒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