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 学习单元三 社会结构差序格局47章.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 学习单元三 社会结构差序格局4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 学习单元三 社会结构差序格局47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学习单元三社会结构差序格局47章
社会结构——差序格局(4~7章)
第4章 差序格局
内容概要
本篇文章讨论社会结构的格局。
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的柴,即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定的团体。
团体有明确界限和层次组织,丝毫不乱。
在这种公和私有明确的界限的格局下就产生了个人主义以及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
相对而言,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中心是自己。
在这样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差序格局下就产生了自我主义,人和人之间讲交情而不计较权利与义务。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作者主要从理论(典籍)和事实两方面论证。
结构导图
一、辨析概念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是自私,而是在差序格局里,由于缺乏对“公”的共识,而每个人对“公”与“私”划分的伸缩性又极强,所以“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团体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西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格局,如同一捆捆、一扎扎、一把把柴火,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团体),先有了这个架子,摆放在一起,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
(3)差序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格局。
所谓“差序”就是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也就是“伦”。
在这个格局中,以“己”为中心,通过有差等的次序和一根根私人联系而构成的网络。
(4)个人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个人是相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
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
(5)自我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
二、探讨问题
2.中国传统社会中“私”的根源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群己界限模糊,即公私界限模糊。
3.杨朱、孔子与墨翟在群己关系上有何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杨朱:
抓己(自己)而不放。
孔子:
推己及人,伸缩自如。
墨翟:
抓众(群)而不放。
4.在论述“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时,作者分别用了三个精彩的比喻,请找出并说明各自的喻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水的波纹:
喻指差序格局中以“我”为中心,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重在分厚薄、亲疏。
②蜘蛛网:
喻指以自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网络。
③北斗星辰:
喻指以自己为中心,其他所有人都随着他而转动。
5.西洋社会团体格局与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区别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西洋社会是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中国传统社会是由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的群体(圈子)。
②西洋社会中团体的界限分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群体界限模糊不清。
③西洋社会团体成员地位较为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群体成员是有等差次序的。
6.西洋社会和中国传统社会对“国家”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西洋社会把国家看成一个团体,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也可以牺牲别国利益,但不能牺牲国家利益谋取个人私利;中国传统里国家的界限不清楚,可以是天下也可以是皇帝的家,可以牺牲国家利益而为小团体甚至个人谋取利益。
三、学以致用
7.《乡土中国》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文中说: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或阅读经历,谈谈你对“差序格局”的理解,不少于15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差序格局”的特点:
①以自己(家庭)为中心;②可大可小,有伸缩性;③大小取决于自己(家庭)的社会影响;④格局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亲疏远近。
比如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周围划出一个圈子,也就是“街坊”。
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鸡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
在这个圈子内,发生的事情只与自家有关,超出范围则没有任何联系了。
再如贾府,大观园里,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连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关系的都包容得下。
可是待贾府衰落,树倒猢狲散,圈子就缩小成了一团。
(举一例、多例均可。
只要能在例子中解释出“差序格局”的特点即可)
附:
本章疑难词语解释
(1)一表三千里:
俗语,形容表亲可以是极为疏远的。
这里指以“自我”为中心“一直推出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是个别的,也可以“包括无穷的人”。
(2)保甲制度:
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
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
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乡镇界址编定,或并合数乡镇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乡镇一部编入他乡镇之保。
(3)①人伦:
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
《孟子·滕文公上》: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译文:
人类生活的通则是,吃饱、穿暖、安居而没有教育,便同禽兽差不多。
圣人(舜)忧虑这件事,任命契担任司徒,把伦理、道理教给人民:
父子讲亲爱,君臣讲礼义,夫妇讲内外之别,长幼讲尊卑次序,朋友讲真诚守信。
②十伦:
《礼记·祭统》中对此有详细表述:
“夫祭有十伦焉:
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
此之谓十伦。
”
译文:
祭祀有十种意义:
第一是体现侍奉鬼神之道,第二是体现君臣之义,第三是体现父子关系,第四是体现贵贱有别,第五是体现亲疏有别,第六是体现爵赏的施行,第七是体现夫妇之别,第八是体现政事公平,第九是体现长幼有序,第十是体现上下关系。
这就是祭祀的十种意义。
③五伦:
“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
《中庸》第二十章中曾论及“五伦”为“天下之达道”: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
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以及朋友的交往之道,这五条,是普天下的人所应共同遵循的大道。
达道:
天下古今所共同遵循的普遍道理。
(4)部分文言译文
①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原文: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縢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
译文:
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章虽然一连上了十多次,但他的建议始终没被秦王采纳。
他的黑貂皮袄已破旧了,百斤金币也用完了,没有了生活之资,不得已只有离开秦国回到洛阳。
他腿上缠着绑腿,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一些书籍,挑着自己的行囊,形容枯槁,神情憔悴,脸色又黄又黑,面有惭愧之色。
他回到家里以后,妻子不下织布机,嫂子也不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因此他深深叹息说:
“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罪过啊。
”
②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出自《礼记·大传》。
译文:
亲爱亲人,尊敬尊者,敬爱长者,男女不同,要区分对待,这些都是不能由民众随意变革的。
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
出自《论语·为政》。
译文:
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它。
共:
同拱环抱、环绕之意。
④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出自《论语·雍也》。
译文:
子贡道:
“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
可以说是仁道了吗?
”孔子道:
“哪里仅是仁道!
那一定是圣德了!
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
仁是什么呢?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
⑤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
“拿恩惠来回应怨恨,怎么样?
”孔子道:
“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
拿公平正直来酬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
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出自《大学》第一章。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凡是想在天下弘扬光明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德;要想修养自身的品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方法,在于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
学习和研究事物的道理之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自身品德才能修养好;自身品德修养好了,家族才能管理好;家族管理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
天下:
古代指中国的全部领土。
国:
周朝实行分封制,最高统治者天子将部分土地连同百姓分封给其兄弟、亲属及功臣,叫他们世代统治,被封者称为诸侯,诸侯的封地叫做国。
致:
求得、达到。
知:
知识。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格,明辨,领悟。
物,儒家的哲学观念,指事物的“理”。
第5章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内容概要
本篇完善了“差序格局”的含义:
“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团体格局中的道德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的象征产生了“神”,即宗教观念;而神的代理者在现实中也就是团体的代理者。
有代理者就会要求代理者保证人人平等的原则,也就产生了道德中权利和宪法的观念。
与此相对的是,差序格局中的道德观念的出发点是自己,我们常说的“克己复礼”“修身为本”正体现了这种以己为中心的道德理念。
推己及人,每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私人联系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比如:
自己与亲属的道德联系是孝悌;自己与朋友的联系是忠信……因此说乡土社会中的道德是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结构导图
一、辨析概念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道德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指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
它包括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其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2)代理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团体格局社会中执行团体意志的人。
(3)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儒家学说中并不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二、探讨问题
2.在论述类文本中,要学会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请参照译文,分析本文所引用的“司马牛问仁”的故事与其所阐述观点的关系。
原文
司马牛问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讱。
”曰: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
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孟武伯问:
“子路仁乎?
”子曰:
“不知也。
”又问。
子曰: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译文
司马牛问仁德。
孔子说:
“仁人,他的言语迟钝。
”司马牛说:
“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
”孔子说:
“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
”
孔子说:
“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
……这样的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有见过。
”
孟武伯问:
“子路有仁德吗?
”孔子说:
“不知道。
”他又问。
孔子说:
“仲由,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兵役和军政的工作。
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
”(孟武伯继续问:
)“冉求又怎么样呢?
”孔子说:
“求,一千人口的私邑,可以让他当县长;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当总管。
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
)“公西赤又怎么样呢?
”孔子说:
“赤,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让他接待宾客,办理交涉。
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仁”是儒家道德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差序格局中,它并不超越任何私人关系,是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但是一旦超脱私人关系,就像团体格局中超乎个人的“实在”,孔子也无法解释。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请你围绕“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在道德观念上有怎样的不同来写一个发言提纲并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重视团体道德,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
(2)“差序格局”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以自己作中心,是一种私人道德,主要是“克己复礼”,并不存在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其道德都因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三、学以致用
4.用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评价下面的事例。
因为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团体格局里的道德观念是:
讲究团体道德,道德可以有一个抽象而共同的标准。
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是违法行为。
既是违法行为,任何人都有举报的责任,不论他是谁。
所以,小陈的做法值得点赞。
(示例二)差序格局里的道德观念是具体的,是系维在私人关系之上的。
一定要弄清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然后再施以不同的道德标准。
小陈举报的是自己的父亲,“子为父隐”,举报父亲,即使是为他好,也是不孝。
所以,小陈的做法是不合乎孝道的。
附:
本章疑难词语解释
(1)绵续:
绵延赓续,意思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继续,常表示血脉不断或者某种精神的不断传递。
后文在《家族》一章中也有相似用法。
(2)克己复礼:
出自《论语·颜渊》。
原文: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译文:
颜渊问仁德。
孔子道:
“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
《左传·昭公十二年》中也提到,仲尼曰:
“古也有志:
克己复礼,仁也。
”可见,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是借用前人的话并赋予了新的含义。
(3)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出自《大学》第一章。
译文:
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
壹:
全,都。
(4)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出自《论语·学而》。
原文: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译文:
有子说:
“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
(5)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出自《论语·学而》。
原文: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出自《论语·学而》。
原文: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译文:
孔子说:
“年轻的学生,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里,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
(7)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出自《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罕,副词,少,表示动作频率。
(8)昆弟:
同昆仲,指兄和弟,是对别人兄弟的称呼。
出自《史记·荆燕世家》:
“当是时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镇天下。
”其中的“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
(9)桃应问曰: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
“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
“夫舜恶得而禁之?
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
译文:
桃应问道:
“舜做天子,皋陶做士官,如果(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把他抓起来就是了。
”“难道舜不会阻止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够阻止呢?
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那么,舜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像丢弃破烂的鞋子一般。
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走,在海边住下来,一生高兴地过,快乐得忘掉了天下。
”桃应,孟子的学生。
皋陶(yáo),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
瞽瞍,舜的父亲。
士,士官。
屣,鞋。
欣,快乐自足。
(10)万章问曰:
“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
“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
“……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有庳之人奚罪焉?
仁人固如是乎?
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孟子的回答是:
“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
出自《孟子·万章上》。
译文:
万章问道:
“象每天把杀掉舜当作一件大事。
舜做了天子后却只是流放他,为什么?
”孟子说:
“其实舜是封象为诸侯,有人却说是流放。
”万章说:
“……象是极为不仁的,却封为有庳国的侯。
有庳国的人难道有罪吗?
仁人就是这样做事吗?
对别人,就讨伐他,对弟弟,就封赏他?
”孟子的回答是:
“自己做天子,弟弟却是普通百姓,可以叫作亲近他、爱护他吗?
”
第6章 家族
内容概要
本篇主要从结构的原则上说明中西方“家”的区别: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而西方是“家庭”;前者的结构是单系的、纵向的(以父子传承为主轴)、长期的(生育任务完成后,还有其他任务)而又复杂的。
后者是横向的(以夫妇为主轴)、临时的(孩子成年后,生育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不具有其他的功能)和简单的。
具体论述时,作者引入了“功能”的视角,指出中国的家庭由于界限模糊而承担了除生育外其他更多的功能,成为“小家族”,而西方的家庭由于团体的界限分明,而仅需履行生育功能,而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可由其他的团体来承担。
功能与结构是相互影响的:
中西方结构的不同催生出功能的差异,功能的差异又巩固了结构的不同。
不同的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国的家是事业组织,重纪律而排斥私情,缺少夫妻二人世界的生存空间,人们处理两性情感时“矜持和保留”“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中”;西方的家庭是夫妇共同经营的团体,子女只是该团体的配角,“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结构导图
一、辨析概念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
(2)社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切有组织的人群,一切社群都属于社会圈子性质。
(3)家庭(人类学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
(4)家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
(5)社会圈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差序格局中的基本社群,相当于“小家族”。
(6)事业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来形容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族式家庭。
在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上具有绵续性,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7)生活堡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来形容西洋家庭团体。
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