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5194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docx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

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

导语:

通过说课可以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地理上册说课稿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我的说课内容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目标的落实过程、教后反思展开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把目光从世界移向了中国研究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世界到中国是整体到局部的一个深入认识过程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运用、拓展过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的环境意识从教材结构看本课既是学习河流湖泊概况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水资源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了解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后八年级的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具备了中国省级行政区、中国的地形、中国气候区等基础知识;掌握了读图、填图等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所以本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黄河是母亲河在歌曲和诗句中都有赞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但是具体的自然概况、母亲河的贡献、母亲河的忧患好多学生仅仅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些具体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又全部是新鲜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己多创造机会和条件学生就容易参与进来

目标的设定:

有关“黄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

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身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根据课程标准本节课从以下三个学习目标渗透学习方法:

1、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2、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3、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就成为本节的第一个学习重点;黄河下游地上河既是下游泛滥的严重隐患又是源自于中游的水土流失因此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是本课第二个重点一节课必须要有重点但是不一定非要有难点本节内容主要是读图掌握、归纳总结、分析体会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没有难点的设置

目标的落实:

本节课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归纳总结分析体会依次完成三个学习目标简要复习内流河外流河引出所学内容中华的母亲河-黄河分为3个内容:

黄河概况、黄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将黄河比作母亲有亲切感和感染力引用歌曲《保卫黄河》烘托气势学生背诵李白的《将进酒》前两句体会古人对黄河源头和归宿的遐想了解母亲河我们必须要知道她的源头、归宿、流经地区引出本节课第一个学习目标:

目标1:

通过读图知道黄河的源头、归宿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各段分界点;

这一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读图、依次回答完成以学生的读图、回答为主地图是这一目标学习的重要依托除了学生读图外我把黄河水系简图呈现到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目标收放自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部分习题巩固目标1

过渡语:

我们每个人的母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许许多多的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评价母亲有贡献也会有缺憾黄河作为中华的母亲功在里过在何方由谁来评说呢引出目标2

目标2:

利用资料归纳总结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奉献;

这部分主要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黄河母亲留下的财富归纳总结出三个方面主要的奉献:

丰富的水能资源、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平原

过渡语:

黄河母亲给了我们充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平原为农耕提供便利的条件与基础黄河无私奉献着养育着她的子子孙孙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怎能不骄傲!

怎能不自豪!

母亲有功也有缺憾黄河曾是中国的忧患她忧在里患在何处引出目标3

目标3:

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体会人地关系协调;

引导学生自读49页最后一段找出黄河的忧——下游的地上河副板书地上河夸张简图河水在地面以上流动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入地上河危害的讨论紧接着提出问题:

地上河危害之大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自读51页“地上河”找出答案——泥沙淤积形成进一步追问泥沙是从里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图“黄河流经一段产生的泥沙最多”得出结论:

黄河在流经中游产生的泥沙最多泥沙来自中游;深入提问:

中游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泥沙学生讨论探究得出3点原因这三点导致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每年有16亿吨的泥沙从中游输入下游使得下游的河床每年增高10厘米激发学生好奇心算算十年增高了1米学生感受黄河下游随时都有决口泛滥的危险在此基础上又留下悬念:

把如何治理黄河下游水患留作课后思考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1、将三个学习目标依次在教学过程中展示每一环节都有目标的指导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清晰的思路

2、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备工具将黄河水系图画到黑板上这是与自己以往课堂的一个差异较有新意这样也更有助于河流水系相关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读、说、记黄河概况的相关知识学生说老师写其实是教师配合学生逐步把目标1的主要内容落实到黑板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恰当学生容易集中精神顺利完成目标1的学习

3、本节课未用多媒体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共同探究相结合、教师板书的形式进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4、本课的第三个目标是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探究-深入思考-感受层层深入分析黄河下游忧患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从下游的忧患问题追溯到了中游的环境问题既分析了原因又为下节课了解中游打下基础这一过程中同时也渗透了人地协调的环境意识

5、针对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本节课在学习方法格外强调了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及分析这些与读图、填图相结合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生成再加上恰当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以上这几方面还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中结合实际进一步的完善有选择的加以利用

在实践中也发现自己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

1、这节课由于停电未用多媒体课堂缺少了一点直观性例如刚开始的三个班引课时歌曲《保卫黄河》的气势烘托的不够后面的三个班采取合唱歌曲的形式效果较好以后在不能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我就应该灵活处理把学生调动起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2、由于对课堂上某些环节讨论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导致刚开始的三个班最后剩余的时间不是很合理熟能生巧导致时间不合理最大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今后在这方面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3、课堂语言对一节课至关重要语言缺少感染力过于平淡就会导致课堂缺少活力目前在语言这方面我还需要做很多功课在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

4、在分析了黄河忧患的原因之后共同感受地上河危害之大激发兴趣之后把如何治理黄河的水患留作课后思考给本节课留下了悬念但是最后的总结还可以更详细例如可以把下游忧患与中游的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写到黑板上这样本节课就会更完整学生对黄河这部分知识也会有初步的整合过程也会为下节课节省时间

以上这几点是我在今后的课堂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说教材

《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

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如何交换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是本节的难点本节教材出现了四种类型的图表:

如扇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人口密度分布图因此如何教会分析上述图表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是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

经过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学习使学生已经具备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能力这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八年级的学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视地理课也将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战

五、说教法、学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创设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点拨

六、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第13亿个公民诞生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新课学习:

活动一感受130000000

a.多媒体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饼状图》中国占21.2%

b.多媒体展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图》找出5000万以上人口大省9个

c.生活中人口拥挤的画面:

下班的路上、海滨浴场、春运的候车室

说明:

让学生感受13亿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观地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形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从而解决了本节的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活动二我们来发现:

我国人口达13亿那么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a.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公元0年公元2000年的变化状况这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归纳:

较快

飞速发展(基本国情)解决了教与学的重点

b.师生共同完成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教会学生作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而突破了教学难度这个难点的突破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理念

c.在自制的我国建国后人口增长曲线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

19491990变

1990XX化变慢原因:

计划生育

d.计划生育的国策

说明:

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去动手做去观察去发现不

仅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也初步树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三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

13亿人口在我国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分布如何呢?

a.人口密度的复习:

比较中、俄、美、世界横向比我国的人口密度大

b.展示各省级单位的人口密度图找出d小大的省区、分布概况

c.展示人口密度图归纳总结:

东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由简难由分析、推测科学证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拓展延伸:

探究

1.为什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2.我国人口过多带来了些人口问题

七、说板书

一、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人口多

2、人口增长快、原因国情→国策

3、国策:

计划生育

二、人口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