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8747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docx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杜发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

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2、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第一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

杜发辉

1、导入语:

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

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

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

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2、(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

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

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

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3、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

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

4、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页活动题。

5、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

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

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

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归纳如下:

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师可延伸拓展:

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师可延伸拓展:

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6、学生梳理本节知识,完成练习册对应的提纲部分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第二课时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杜发辉

1、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2、学生看书,了解本课内容。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3、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3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说明:

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

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

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

新|课|标第|一|网

4、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

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5、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

“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

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6、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内海、领海宽度12海里课本上没提及,但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

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

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

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

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

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事例材料: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邻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

请同学们思考:

美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为什么?

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阅读阅读材料“南海诸岛”。

7、最后学习第6页活动题

8、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练习册对应部分的提纲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第三课时三级行政区划

杜发辉

1、复习导入。

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熟悉几分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复习导入。

2、学生快速阅读本节内容

3、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

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

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较大的塑料制做的中国政区图(虽然有些偏小,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

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

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

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

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等。

⑷七字歌: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⑸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

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

⑹拼图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

⑺练习:

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

而简称和行政中心,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

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

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

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后面有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4、学生梳理本节内容,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5、课堂小结:

强调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6、课堂练习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我国领海及内水面积为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沿海分布着第一大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和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台湾岛西侧海峡,属于海

7、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一节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优越和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3、纬度位置

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1、面积、陆界、邻国

2、海岸线、相望国

3、四端点、盐场、渔场

三级行政区划

1、位置2、名称

3、简称4、行政中心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杜发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4、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5、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2、.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2、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3、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

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

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

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第一课时、世界人口大国

杜发辉

情景引入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

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

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合作探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互动一计算提供北京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算人口密度

比较比较中国(12.95亿),印度(10亿多)、美国(2.82亿)、俄罗斯(1.45亿)四国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形象感知手拉手站队绕地球赤道多少圈?

互动二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我国人口增长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

师生交流。

教师:

(1)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互动三分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

然后小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互动四结合活动2,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二、我国的人口分布

指导学生读下表,比较几国人口密度。

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国家。

国家领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亿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约96012.95134

美国9372.7629.5

俄罗斯17071.458.5

世界平均39

互动探究五:

读图《我国人口分布图》,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算一算,比一比东部地区以江苏、山东为例,西部以新疆、西藏为例。

通过数据,对我国人口分布有更明确的认识

互动探究六:

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

针对教材14页活动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小结:

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原因,人口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搬迁。

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人口有序流动。

总结全课:

请同学们谈收获并完成练习册对应提纲部分

拓展探究:

进行家乡人口状况调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人口特点

人口的发展方向

二、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密度人口地理界线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第二课时56个民族是一家

杜发辉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

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

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

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

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

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4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400万。

设计意图:

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

新课标第一网

【读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思考】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

【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板书】2.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

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

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课本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

【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

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

【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

“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学学我们汉族吧。

”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学生归纳】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

【板书】3.中国的民族政策:

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

通过人机对话,激活学生新的学习兴奋点,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结合乡土知识,将课本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网络化。

【承转】中国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

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

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询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

【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作品评价)。

【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

【板书】4.中国的民族文化:

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解读别人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

【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

课堂体验

【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

【时装舞蹈秀】学生课前准备的民族服装或民族舞蹈表演(教师注意控制节目数量和时间,调控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

活跃气氛,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舞台崭露才华,融洽情感。

学生梳理知识完成练习册提纲部分

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册第二节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56个民族是一家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2.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

大杂居,小聚

汉族分布:

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

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3.中国的民族政策:

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4.中国民族文化:

绚丽多彩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

第一课时、三级阶梯状的地势

杜发辉

情境导入

播放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视频短片)。

看图片思考各属于哪种地形。

让学生对我国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激发爱国热情。

探究地势特点

课件展示:

1.地势的概念。

2.古诗词: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3.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并沿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动画。

提出问题:

你能试着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出我国的地势特点,并画一张简略地势示意图吗?

指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