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187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

初中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要点

一、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3、溶解性:

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

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1、木炭(黑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

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

C+O2点燃CO2

2、硫(淡黄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符号表达式:

S+O2点燃SO2

3、磷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P+O2点燃P2O5

4、蜡烛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2)与金属反应

1、铁丝(银白色)[铁粉:

黑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

注意:

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

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符号表达式:

Fe+O2点燃Fe3O4

注意:

(1)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且在末端系上火柴梗:

集中热量,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2)火柴梗的作用:

引燃

2、镁带(银白色)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注意:

要在石棉网上方进行实验,防止生成的固体太热,烫坏桌面;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符号表达式:

Mg+O2点燃MgO

【注意】

(1)“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的;“雾”是小液滴组成的。

(2)“光”与“火焰”的区别

“光”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火焰”是气体燃烧或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汽燃烧产生的现象

(3)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也放热,如:

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

剧烈氧化反应:

发光、放热——燃烧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剂):

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药品:

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

B实验原理:

表达式:

过氧化氢(H2O2)MnO2水(H2O)+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2H2O2MnO2H2O+O2↑

注:

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C、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④、a装置的优点: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b装置的优点:

装置简单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

高锰酸钾(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

氯酸钾(KClO3)MnO2氯化钾(KCl)+氧气(O2)

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注意:

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

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C、装置:

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操作步骤:

(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

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微热法(装置A):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b.液差法(装置B):

塞进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不再改变

c.注水法(装置D):

首先,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左侧管内注水,若左侧液面高于右侧,再上下调节左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d.吹气法(装置E、F):

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EF

③装入药品:

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

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E、易错事项: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

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

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使其堵塞;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

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G、检验、验满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

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

(六)、催化剂:

①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点:

一改变(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

注意:

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

②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③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三、二氧化碳

(一)、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的大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实验

现象

现象: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现象: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了CO2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将试管放于酒精灯上加热,红色石蕊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

H2CO3==CO2+H2O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二)、用途

1、用于灭火: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2、制冷剂、人工降雨: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3、光合作用

(三)、实验室制法

1.反应药品:

块状大理石(CaCO3)、稀盐酸(HCl)

2、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文字表达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中,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微弱的CaSO4,它会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若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会导致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产生的CO2气体内,使制得的CO2气体不纯。

3、制取装置

4.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5.验满方法:

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四)、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综合探究

1、气体发生装置

一般根据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加催化剂)和反应物状态(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反应等)设计发生装置,如下图:

注意: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导管伸入容器内无需太长,有利于气体导出;更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否则气体无法从导管口排出。

2、气体收集装置

一般根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设计收集装置,如下图

收集方法

气体性质

优缺点

A.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纯度不高、干燥

B.排水法

难溶于水

纯度高、不干燥

C.排空气法

纯度不高

D.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纯度不高、干燥

(五)、反应类型:

①: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

A+B+……→E(简称“多变一”)

②: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

AB→A+B+……(简称“一变多”)

③: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四、水

1、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2、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吸附沉淀):

试剂:

明矾

净水原理:

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

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迸溅;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

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

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3、硬水与软水

(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

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

开水

(2)鉴别方法:

肥皂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

蒸馏、煮沸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

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4.水的电解

(1)实验现象:

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根滴定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滴定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正极相连的滴定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

1:

2。

(2)气体的检验:

取下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取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试管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氢气点燃前要验纯,反应式为:

氢气(H2)+氧气(O2)→水(H2O))

氢气的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氢气燃烧现象: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用途:

高能燃料

(3)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4)反应表达式: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