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5178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docx

钢管柱施工组织设计

 

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王家墩中心站钢管混凝土柱

华亚建设工程

年月日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一节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

通过招标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钢管柱及其桩基础的施工,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第二节编制依据

1、主要使用规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2)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3)建筑地基处理规(JGJ79-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0)

(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2)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Q/JY14-1999)

(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5)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16)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

90)

(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18)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9)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

(20)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205-2005)

(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204-2005)

2、其他文件

(1)我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文件。

(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纸、招标文件

(3)市关于地铁工程的相关文件及规定。

(4)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第四标段土建工程钢管柱工程施工图纸。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第四标段土建工程位于市王家墩中心站起止里程:

右CK5+663.974~右CK5+868.974,全长205m;西端与黄海路隧道共建段起止里程:

右CK+569.474~右CK5+663.974,全长94.5m;东端与黄海路隧道共建段起止里程:

右CK5+868.974~右CK6+037.009,全长168m。

本次施工围包括车站东、西端车站主体以及与黄海路隧道共建段主体(含7号线轨行区、黄海路隧道和物业开发)及相应附属(包括出入口、通道、风道和风亭),同时还包括东端与黄海路隧道共建段地下环路节点工程。

招标数量为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施工围(东端)钢管柱,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文本,暂定钻孔桩机械成孔工作量共计11679米,灌注桩钢筋笼934吨,钻孔桩中立柱制作安装240吨,钢管柱安装70根。

本工程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旋挖钻-¢1.0钻孔桩

5520

2

旋挖钻-¢1.8钻孔桩

2544

3

旋挖钻-¢2.0钻孔桩

3615

4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

934

5

钻孔桩中立柱制作安装

240

6

钢管柱安装

70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1、工程地质

本工程场地地形变化较大,场地围多为菜地及民房,一般地面标高约20.62-24.30m左右,拟建工程所在场地为长江一级阶地河流堆积平原区。

场地沿线覆土层主要为近代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河流冲洪积土层、砂层,下部基岩为志留系砂质泥岩。

根据勘察资料显示,拟建工程场地勘探深度围的地层划分为5大层16个亚层,各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1)填土(Qml/)层

1)杂填土(地层代号(1-1)):

杂色,湿~饱和,高压缩性,由粘性土与砖块、碎石、块石、片石、炉渣等建筑及生活垃圾混合而成(局部地表有15~30cm厚的砼地坪)。

该层土结构不均、土质松散,层厚0.70~5.40m,层顶标高约20.62~24.30m。

一级阶地普遍分布,堆积时间一般小于10年。

2)素填土(地层代号(1-2)):

褐黄色、灰黄色、灰色,稍密,局部松散,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局部含少量植物根系及碎石。

该层土均匀性差,层厚0.70~5.00m。

埋深约0.70~4.70m,层顶标高约18.60~21.96m。

场地沿线较普遍分布,堆积时间一般小于10年。

3)素填土(地层代号(1-2a)):

褐黄色、灰黄色,稍密-中密,主要成份为粘性土。

层厚1.30~6.60m,埋深约0.80~5.40m,层顶标高约17.42~21.90m。

4)粘土(地层代号(1-3a)):

褐灰色,灰色,饱和,软塑状态,高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锰质,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其厚度3.70m,埋深2.80m,层顶标高约19.56m。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pl/)层

1)黏土(Q/4al+pl/)(地层代号(3-2)):

褐黄~褐灰色,灰色,饱和,可塑状态,局部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高岭土,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其厚度0.80~7.60m,埋深2.00~7.00m,层顶标高约15.86~20.06m。

2)淤泥质黏土(Q/4al+pl/)(地层代号(3-3)):

灰~褐灰色,局部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局部软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腐植物及少量云母片,局部夹粉土薄层,摇振反应中等,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高。

局部土样呈淤泥状。

一般厚度1.20~6.40m,埋深2.50~11.20m,层顶标高约11.96~18.90m。

3)粉质黏土(Q/4al+pl/)(地层代号(3-3a)):

灰~褐灰色,饱和,可塑状态,局部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高。

其厚度0.70~5.50m,埋深4.50~9.60m,层顶标高约12.20~16.80m。

4)粉质黏土夹粉土(Q/4al+pl/)(地层代号(3-4a)):

灰~褐灰色,饱和,软塑状态,局部可塑,中偏高压缩性,粉土呈稍密状态,厚0.1~0.5m,含有机质,腐植物。

其厚度1.70~4.50m,埋深6.30~11.50m,层顶标高约11.60~15.50m。

5)粉质黏土夹粉土、粉砂层(Q/4al+pl/)(地层代号(3-5)):

灰~灰褐色,饱和,粉砂、粉土层呈稍密--中密状态,粉质黏土呈软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

具层理,夹层单层厚度0.1~0.5m,局部达1.0~2.0m,厚度4.40~12.60m,埋深4.50~14.50m,层顶标高约8.20~17.92m。

6)粉细砂(Q/4al+pl/)(地层代号(4-1)):

灰色~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含云母片、长石、石英等矿物,夹薄层粉质黏土(呈软塑状态)透镱体。

其厚度2.40~15.80m,埋深14.70~25.40m,层顶标高约-3.10~7.40m。

7)黏土(Q/4al+pl/)(地层代号(4-1a)):

灰~灰褐色,饱和,可塑状态,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夹薄层粉土,摇振反应中等,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呈透镜体分布于(4-1)层中。

其厚度0.60~6.00m,埋深16.00~28.50m,层顶标高约-6.64~6.36m。

8)细砂(Q/4al+pl/)(地层代号(4-2)):

灰~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低压缩性,含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夹粉土、粉质黏土(局部呈透镜体分布)。

厚度5.10~17.50m,埋深24.40~35.30m,层顶标高约-12.11~-1.90m。

9)粉土夹粉砂(Q/4al+pl/)(地层代号(4-2b)):

灰~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含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呈透镜体分布。

厚度2.50~4.50m,埋深36.00~36.00m,层顶标高约-15.00~-14.60m。

10)中粗砂(Q/4al+pl/)(地层代号(4-3)):

灰~青灰色,饱和,密实状态,低压缩性,含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夹粉土、粉质黏土(局部呈透镜体分布)。

厚度0.80~9.10m,埋深34.30~44.30m,层顶标高约-21.94~-11.80m。

11)角砾夹卵石(Q/4al+pl/)(地层代号(5)):

灰色,饱和,中密,低压缩性,以砾石及卵石为主,颗粒间充填物为中粗砂,含石英、长石等矿物,砾石及卵石成分以石英砂岩及石英岩为主,少量为燧石,多呈圆状及次圆状,粒径一般10~40mm,钻孔中所见最大粒径约70mm;卵砾石含量约50%~70%。

其厚度1.40~7.90m,埋深39.90~47.10m,层顶标高约-24.83~-18.80m。

(3)下伏基岩

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泥岩及砂岩:

1)强风化泥岩(地层代号(20a-1)):

灰~青灰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份为黏土矿物、白云母、绢云母,裂隙很发育,局部呈残积土性质。

岩芯多呈土状,手捏可碎,属极软岩,岩体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其厚度1.50~5.20m,埋深45.50~52.30m,层顶标高约-29.48~-24.36m。

2)中风化泥岩(地层代号(20a-2)):

灰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散体性结构,泥质胶结,层理构造,裂隙发育,裂隙面光滑,岩芯呈碎块状和短柱状,锤击声哑,易碎,属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其未揭穿,埋深48.0~57.8m。

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见下表:

场地地基基础设计所需参数综合表

岩土名称

天然

重度

γ

承载力

特征

fak

压缩

模量

Es(1-2)

基本承载力

σ0

极限承载力

Pu

抗剪强度指标(快剪)

静止侧压力系数

基床系数

水平渗透

系数

粘聚力C

摩擦角φ

Ko

垂直Kv

水平Kx

K

(kN/m3)

(kPa)

MPa

(kPa)

(kPa)

(kPa)

(°)

(MPa/m)

(MPa/m)

(cm/s)

1-2

素填土

18.2

-

-

-

-

12

10

0.51

-

-

-

3-2

黏土

18.0

100

5.0

120

220

17

10

0.69

14.3

14.9

0.8×10-6

3-3

淤泥质黏土

17.6

60

3.0

65

120

13

7

0.77

7.2

6.8

0.2×10-6

3-3a

粉质黏土

18.1

100

5.0

110

205

14

11

0.69

25.0

26.0

0.8×10-6

3-5

粉质黏土夹粉土、粉砂

18.1

110

8.0

100

186

12

15

0.53

17.8

16.5

2.5×10-3

4-1

粉细砂

18.2

155

13.0

150

300

0

27

0.41

16.5

19.2

1.9×10-2

4-1a

粉质黏土

18.5

110

5.3

120

220

16

11

0.53

46.5

44.7

1.3×10-6

4-2

细砂

18.8

230

21.0

210

420

0

33

0.43

24.8

23.5

3.2×10-2

4-3

中粗砂

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