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630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docx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轮

凤阳二中九年级2010年中考复习第一轮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姓名:

第一部分:

文言文

17《公输》

一、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

  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

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墨子依据公输盘怎样的性格特点,采取什么方法从道理上取胜公输盘的?

  第一段主要写:

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到郢都去见公输,要用道理说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绍了矛盾的双方, 两个主要人物都出场了,而且通过一个“闻”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不辞劳苦的品质。

这样写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气氛,设下了伏笔。

  3、文中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攻宋。

请找出相应的词,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墨子为天下排危解难的迫切心情。

  “闻之”、“起”、“行十日十夜”、“见”

  4、墨子见到公输盘,故意先说了什么?

公输盘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

他不知不觉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这句话向公输盘发起进攻,一口气数落了公输盘?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却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

  墨子到了楚国以后第二回合的战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狈不堪。

但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为初斗失败而放弃攻宋的野心。

他表面上承认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却采取以退为守的手法,轻轻地把话题一转,以公输盘已“为云梯”,说明他攻宋的借口。

这一转,作者别具匠心,把楚王虚伪,狡猾,贪婪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为下一场更激烈的斗争,揭示了新的矛盾冲突。

这就使墨子进入更加艰苦曲折的第三个回合的战斗。

  6、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的三个回合的斗争,表现了什么思想?

  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二、深入探求:

  1、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

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

  2、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

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

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

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

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

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

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     重点字词解释:

1.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

地理形势。

3.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

的。

5.七里之(郭):

外城。

6.(环)而攻之:

围。

7.(是)天时不如地利:

这。

8.(池)非不深:

护城河。

9.(兵革)非不坚利也:

武器装备。

10.(委)而(去)之:

放弃。

去:

离开。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以:

凭。

12.(固)国:

巩固。

13.(威)天下:

威慑。

14.寡助(之)(至):

到。

至:

极点。

15.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16.天下(顺)之:

归顺。

17(以)天下之所顺:

凭借。

18.(故)君子有不战:

所以。

二、文本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主旨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5、“道”指什么?

“人和”指什么?

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7、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8、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9、“道”指什么?

“人和”指什么?

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10、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发)于畎亩:

起,被任用。

2.(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

3. 举于(士):

狱官。

4.举于(市):

集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所以;任:

使命。

于:

给。

是:

这。

  6.(苦)其心志:

使……痛苦。

7.(劳)其筋骨:

使……劳累。

8.(饿)其体肤:

使……饥饿。

9.(空乏)其身:

使……贫困。

10.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乱:

扰乱。

11.所以(动)心(忍)性:

使……惊动。

忍:

通“韧”,使……坚韧。

12(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13.人(恒)过:

常常。

14.(然后)能改:

这样以后。

15.(衡)于虑:

通“横”,梗塞,不顺。

16.而后(所):

有所作为。

18.而后(喻):

明白,了解。

17.(征)于(色)(发)于声:

表现。

色:

脸色。

19.(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国内。

法家:

守法度的大臣。

“拂”通“弼”,辅佐。

拂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20.(出)则无敌国外患:

在国外。

21.生(于)忧患:

在。

  二、[内容理解]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4.本文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5、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

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6、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7、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

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8、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9本文思路结构如何?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

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

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

点明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一、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节):

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

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2节 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3节 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批评见利忘义)

  2、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3、人的本心是什么?

舍生取义

  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6、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义)对举 向与今比较等

 7、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

”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心”指什么?

   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三、开放性试题

   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

   求。

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

(40字内)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

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

舍生取义 诗句:

(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6、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如: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

   10、《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11、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 论据一:

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13、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 我的观点:

(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如: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14、结合材料思考。

相关内容链接:

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4分)

   * 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

略。

20《庄子》故事两则

一、重点难点突破

1、两则短文分别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第一则庄子讲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做鸱,把功名利禄比做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第二则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

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2、第一则,庄子不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思想,而用故事进行比喻,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形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3、第二则,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

言之成理即可。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不要坐井观天,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虚怀若谷.

21、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左传·庄公十年?

,传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3、《曹刿论战》所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长勺之战。

4、春秋三传,有公羊高《公羊传》,谷梁志《谷梁传》,左丘明《左传》。

二、理解性默写

1、曹刿主动“请见”“间焉”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战前的政治准备(或取信于民)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揭示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利于反攻的时机:

彼竭我盈

7、交代作战中,必须后发制人的依据的词语:

夫战,勇气也

8、具体表现曹刿详查敌情的语句: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9、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惧有伏焉

10、写出成语一鼓作气的原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三、行文思路

1、本文围绕中心依次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段,写战前鲁国的准备,表现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经历,具体表现曹刿在军事上抓住战机,后发制人的军事思想。

第三段是战后总结,揭示了长勺之战的胜利的原因,表现曹刿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军事才能。

四、内容理解

1、本文记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长勺之战

2、“十年春,齐师伐我”有什么作用?

我指的是谁?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又指出进攻者齐国,防御国鲁国。

我指的是“鲁国”。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文中是怎样表现鲁庄公的“鄙的”?

战前,不知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战中,急躁冒进,不讲战略战策,不能详查敌情。

战后,不知取胜原因。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    是文眼,为写曹刿远见做铺垫。

②   勾联情节,为写左公鄙陋埋下伏笔。

5、联系全文,谈谈作者怎样表现曹刿的远谋?

①    曹刿战前启发鲁庄公要取信于民;战中指挥从容、镇定;战后深刻分析原因,具体表现他的远谋。

② 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他的远谋。

6、“忠心属也”的实质是什么?

“忠心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①政治上取信于民。

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竭心尽力为百姓做实事)

7、曹刿为什么最后同意鲁庄公根齐国打仗?

鲁庄公尽心为做好本分的事,人民会服从他,即在政治上已经取信于民。

8、文中“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作战时的什么特点?

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9、曹刿所说的两次“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指挥作战的什么特点?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10、从“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曹刿的指挥正确。

11、“夫战,勇气也”是勇气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勇气有哪些积极作用?

将会改变一生,我们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12、“即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表现鲁庄公的鄙。

13、第三段文字从哪些方面说明曹刿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

抓住反攻时机和追击时机。

14、反击和追击的依据是什么?

反击:

夫战,勇气也。

追击: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5、作战中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基础是什么?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基础:

善于详察敌情,在充分了解自己实力的前提下,充分研究对手的实力和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启示:

做任何事都要先做好准备,并且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

16、两军对垒,抓住战机是取胜的关键,曹刿的这点军事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积极意义吗?

举例谈谈。

有:

如初三(四)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选择的机遇,抓住者可为今后的人生旅途奠定坚实的基础,错过者将被别人落下,后悔莫及。

17、曹刿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

起到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性作用,他是战役的实际指挥者。

18、纵观全文,为什么不具体描述战争前准备和战争细节?

因为文章以论战为主,战前准备和战争细节简略带过,只起到为论战提供依据的作用即可。

19、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鲁庄公的看法?

作为一名国君,他是鄙的代表。

在政治上鼠目寸光,在军事上胸无一策;从战前不知取信于民,作战急躁冒进,不详察敌情,不抓战机。

然而他能以谏如流,虚心接受意见,致使在作战中取得胜利,这是很难得的。

20、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曹刿的看法。

战前请见,可以看出他时刻为国家着想,是一个爱国者。

他用政治头脑,战前采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作战时,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善于把握战机,在彼竭我盈时发动攻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后发制人。

21、如何评价取信于民的思想(时代意义)。

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所以作为国君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取信于民的思想在今天仍不过时,各级官员若想把地方治理得好,必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得民心民意才能被人们认可、接受。

22、出自本文的成语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

五、对联

1、庄公作战无知,曹刿指挥有方

2、庄公未能深谋,曹刿与以远虑

3、庄公目光短浅,曹刿深谋远虑

4、曹刿鄙肉食者,庄公听智谋臣

5、难于无道人语,不同肉食者谋

6、敬神灵,分衣食皆为小惠;爱百姓,安人民方是大谋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本文,在阅读的时候,要正确断句。

如邹忌/修/八尺有余;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琐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3、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

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4、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