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48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数学

授课时间:

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李莉

授课对象:

(2)年级学生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

总结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

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采取了可行措施,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体现出了数学教育的新理念,使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继续前进,这本数学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适合我们现代教育使用,会让孩子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下面对这册教材作一简要说明:

一、教学内容

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综合应用,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丰富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2、改进比例的编排,教学要求有所提高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使小学段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精选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综合应用…………………………………………………4课时

重点疑难复习:

1、数与代数…………………………………………………5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5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5课时左右

4、解决问题………………………………………………5课时左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人,学生总体情况较好。

但思维不够活跃,学习主动性较差,缺少耐心和细心,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计算能力较差,有几名学生连整数的除法都不会。

学生学习懒惰,习惯较差,粗心大意,抄袭作业现象严重。

本学期中重点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乐学、善学、想学,对学困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力争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

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6、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7、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8、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正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比例的应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权益保护法》和数学广角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内容。

教学重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2、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3、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

1、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2、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3、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教学策略及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抓好针对优等生的“奥数”教学,提高解“奥数”难题的能力。

对于潜能生,我将加大个别辅导时间,让他们也能进步。

5、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6、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7、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正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存问题。

8、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9、针对本册内容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坚持不懈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总课时数:

70课时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具

备注

1

负数

4

2、3

圆柱

5

模型

3、4

圆柱、圆锥

5

模型

5、6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小黑板

渗透法制教育

7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

小黑板

渗透法制教育

8

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习

5

9

球、整理和复习、

5

模型

10、11

统计表、统计图

8

课件

12、13

数学广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

渗透法制教育

13、14

数和数的运算

5

小黑板

14、15

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5

15、16

应用题

5

题卡

16、17

应用题、量的计量

5

小黑板

17

几何初步知识

5

18

简单的统计、综合复习

4

19

考试

试题

第一单元负数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并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单元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

(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

相反。

)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谈话:

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2、3页。

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初步认识正、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3)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让学生根据目标自学课本。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总结归纳。

4、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练习一第1题。

5、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认识了哪位新朋友?

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

认识负数。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表示海拔高度。

(“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

2、表示温度。

(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3、表示时间。

(练习一第3题。

4、“净含量:

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负数

+5读作:

正五零上126℃写作:

126℃

-40读作:

负四十零下150℃写作:

-15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

是摄氏度。

二、新授:

1、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

(2)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

3、自学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心得和想法。

4、全班交流、汇报。

5、教师点拨、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

超过

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进一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1是最大的负数。

2、在数轴上标出小于5且大于-3的所有整数。

二、指导练习

指导完成1、2、3、4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2、指名汇报。

3、小结

三、提高训练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第5、6题

1、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2、指名板演,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方面又有了提高。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课时安排:

9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并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2分钟)

(1)直径是3厘米

(2)半径是2分米     

3、导入揭题。

(1分钟)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圆的知识,今天我们又要接触一位新朋友——圆柱。

让我们一起来交这位新朋友。

二、学习新知

1、提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8分钟)

(1)认识圆柱和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特征。

(3)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图形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2、小组交流、汇报(4分钟)

3、教师点拨。

(7分钟)

(1)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大小一样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曲面;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都是相等的。

(3)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三、巩固练习(6分钟)

1、做一做

2、练习二第1——4题

四、课堂总结(2分钟)

五、课堂作业(10分钟)

六、测评

板书:

圆柱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学例3、例4。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推导出圆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

(3)能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交流、汇报。

如有疑问可在小组内交流。

3、师生互动。

(1)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即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

(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5题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

① 侧面积:

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

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

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

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

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

(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

(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

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

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练习课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