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482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docx

小学综合素质文化常识考试重点

一、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发展性评价。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三观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6.新课程的课程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3)评价内容综合化;

  (4)评价标准分层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

  (6)评价主体多元化;

  (7)关注发展过程。

 

考点一中国科技史常识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四大发明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商朝:

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2)春秋:

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3)战国: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西汉:

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5)东汉: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6)隋唐: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编制了《大衍历》。

(7)元朝:

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制的《授时历》的年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

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

九九乘法表。

(3)西汉:

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南朝:

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

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

(1)战国:

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

(2)西汉: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3)东汉: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

(4)隋唐:

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5)明朝: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考点二外国科技史常识

1.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1543年发表了天文学著作《天体运行论》,确立了日心说。

2.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即开普勒三定律。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4.瓦特——英国著名发明家,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5.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

6.史蒂芬孙——英国工程师,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制造者。

7.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8.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9.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创立了诺贝尔奖。

10.贝尔——美国发明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有线电话,被誉为“电话之父”。

11.爱迪生——美国发明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权利,有“世界发明大王”之称。

12.居里夫人——法国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3.莱特兄弟——美国人,飞机的发明者。

14.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主要成就是提出相对论及质能方程,解释光电效应,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15.冯·布劳恩——在火箭技术和太空探索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

16.霍金——英国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提出“黑洞”理论。

17.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

考点三科学常识

1.太阳系:

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依距太阳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行星:

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3.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公转所走的路线)是一个椭圆,地球在这个巨大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为天文上通常所说的一个回归年。

4.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日食:

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如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

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6.月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如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

依地球遮蔽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7.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8.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9.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10.高原:

与平原在外貌上有类似之处,但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地形特点:

海拔较高,起伏小,面平边陡。

11.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起伏和缓。

地形特点:

海拔较低,崎岖不平,坡度较缓。

12.盆地:

四周被群山环绕。

地形特点:

四周高、中间低。

考点四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1.“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可分为风、雅、颂三类,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春秋》,孔子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4.《左传》,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编著,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5.《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6.《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7.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其著作《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9.《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一篇,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罕见的长篇叙事诗。

后人把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10.《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中国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和“建安七子”。

代表作品有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洛神赋》等。

其中《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应场、阮瑀、刘桢。

12.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13.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为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14.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其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15.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王维的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等,孟浩然的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

考点五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1.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后又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2.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

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成立。

3.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在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5.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6.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等。

7.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8.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学术著作《经典常谈》,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9.冰心,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10.郭沫若,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

考点六世界文学常识

1.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创作。

2.埃斯库罗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

3.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4.但丁,代表作《神曲》。

但丁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5.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

6.莎士比亚,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

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7.塞万提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堂·吉诃德》。

8.卢梭,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9.歌德,德国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10.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和领袖,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1.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其农民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12.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他创作了《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

13.契诃夫,以擅长创作短篇小说著称。

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樱桃园》等。

14.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5.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

其主要作品有《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考点七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1.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2.参商:

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3.流火:

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5.银河:

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6.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俗称阴历。

7.二十四节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类推。

9.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于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考点八中国古代山水地理常识

1.中国、中华:

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3.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4.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又称“天下”。

5.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7.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8.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9.古称别称:

南京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扬州称广陵、维扬,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考点九中国古代风俗礼仪常识

1.春节: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

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

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

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7.中秋:

又称团圆节。

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8.重阳:

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

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

零点时,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0.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1.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

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2.生辰八字:

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

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