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315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配套教案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有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讲述:

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提示: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

提示: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提示:

(1)表现: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图片展示

清代纺织图

 

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提示: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图片展示

《盛世滋生图》局部

 

4.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5.史料展示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

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简明中国经济史》

6.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目标导学三:

人口的增长

1.史料解读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2.学习与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

提示: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

3.史料解读

材料一: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4.学习与探究:

依据材料二,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从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提示:

现象:

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

(意思相近即可)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认识: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总结

清朝前期,随着大量高产农作物的推广、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这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一方面又会带来如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问题。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

课堂教学,要活跃气氛,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开凿了大运河

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2.“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让后人发出这一感慨的工程是:

A.都江堰B.万里长城C.隋朝大运河D.赵州桥

3.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4.4.唐朝时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曲辕犁

5.唐朝时,某位少数民族首领在给唐朝皇帝书信中说: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这位首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A.回纥B.靺鞨C.吐蕃D.南诏

6.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7.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蒙曼说唐:

武则天》揭秘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出身之谜,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人胜。

书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她:

A.是唐高宗的皇后

B.继承唐初的政策,使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9.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

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元朝②创立行省制③灭亡南宋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

10.10.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有:

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准河以南地区②(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多少积蓄,大多很贫因③“苏湖熟,天下足”④商业贸易空前活跃,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12.“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巾起义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安史之乱

13.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

“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曾经与北宋并立的是:

①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北宋的建立②阿骨打建立金国③元吴建立大夏国④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15.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下列哪些新事物的出现可以佐证这一观点:

①交子②市③瓦子④市舶司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烦繁,转为以海路为主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

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増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18.从唐朝灭亡到南宋建立这一历史时期,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

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五代和契丹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D.辽和南宋

19.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A.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B.宋辽议和

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下列内容属于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D.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节选自《讽刺与幽默》之《漫画中国历史》,编绘/刘然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唐朝在经济上的成就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之最,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一个时期。

这期间的农业、手工业成就对后世影响颇深。

唐朝通过多次的对外交流,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国家像日本等多次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这些人回国后对本国经济的发展直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三: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唐玄宗接管的烂摊子,他努力创造的“新纪元”被称为什么?

(2)结合三幅漫画总结“新纪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两点即可)

(3)材料二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怎样有政策,举一例说明?

他被各民族尊称为什么?

(4)被当时皇帝为“人镜”是谁?

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

22.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两宋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极为复杂的时期,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某校七年级

(1)班举办了一次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为主题的知识探究。

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

并说出其政权分别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2)说出三位两宋时期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

(3)归纳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战与和的史实各一例。

(4)请你就如何发展民族关系写一句宣传语。

23.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

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徒(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对后世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

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

经济上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实行科举制,因此纵观隋朝历史时间虽然短暂却对后世影响较大,A,B,C符合题意,D项说对后世影响不大错误,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

考点:

隋朝对后世的影响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隋朝和秦朝一样虽然短暂而亡,但却创立了一套影响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于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时间,科举制的创立,大运河的开凿,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2.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隋朝实现国家统一后,开凿了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适应了统一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经济发展。

C项符合题意;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A项不合题意;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秦朝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B项不合题意;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设计者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题干中“隋氏作之”是解题的关键。

可知指隋朝时修建的。

“后代实受其利”隋朝的这项工程虽然劳民但是后代仍然受益。

结合所学从605年起,隋场帝开通了一条纵穿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由此可确定答案。

3.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

根据所学可知,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繁荣,这个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开皇之治指的是隋文帝时期,开元盛世指的死唐玄宗时期,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故选B。

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筒车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筒车。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和吐蕃的相关知识,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加入西藏,这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今天的藏族在唐朝时期称之为吐蕃,所以答案是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6.B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

“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结合所学可知,“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都是商品经济的突出表现,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和题干无关。

故选B。

7.D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科举制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

因为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排除选项①;故选D。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8.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时期,继承唐初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因此《蒙曼说唐:

武则天》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以肯定为主,故选B。

9.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他”是忽必烈,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后来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行省制度。

因此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项,故A符合题意;④项废除丞相是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故排除含有④的BCD项,故选A。

10.B

【解析】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那时的(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多少积蓄,大多很贫困,因此②项不是“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排除含有②的ACD三项。

B选项正确。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B.杜甫被称为诗圣;C.白居易,D.王维没有称号。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12.D

【解析】结合苏溪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到衰落的转折点。

A发生在东汉末年,玄武门之变使唐太宗登上帝位,陈桥兵变使赵匡胤建立北宋。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

1127年金灭亡北宋;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即辽太祖。

1125年金灭掉辽朝;1038年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227年蒙古军队灭亡西夏;12世纪初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政权,1234年蒙古军队灭亡金。

由此可知与北宋并立过得政权有辽、西夏、金。

②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1127年北宋灭亡,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建立南宋政权,①不正确,AC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北宋的建立的事件是公元960年,②阿骨打建立金国是1068年,③元吴建立大夏国是1038年,④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916年,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④①③②,D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15.B

【解析】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场在商品经济出现时就已经出现了,不是宋朝出现的新事物,因此②项“不能”证明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排除含有②的ACD三项。

B选项正确。

16.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乱较少,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北宋前期,商品经济活跃,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对外贸易频繁,海外的贸易超过了前代,贸易海路为主;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富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①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7.D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课本所学,南方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

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为南方提供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东汉到南宋我国历史上政治中心在大多数时期都在北方,但不是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的原因。

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正确,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8.D

【解析】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按要求应选择“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与1125年灭辽,1127年南宋建立,因此辽和南宋没有出现并立,因此D项说法错误,故选D。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

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项。

2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指南针在宋朝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西汉发明造纸术,C、D项发生在唐朝时期,故选B。

21.

(1)开元盛世

(2)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经济等

(3)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或金城公主入藏无可汗

(4)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解析】

(1)依据题干“唐玄宗”“新纪元”即开辟了一个新的景象。

结合课本所学,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洽,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2)依据漫画一中的文字“制定了官吏的迁调制度……”,由此得出“新纪元”出现的原因:

唐玄宗整顿了吏治;依据漫画三中的文字:

唐玄宗任用贤能,先后启用了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宋泾等人,励精图治。

由此得出“新纪元”出现的原因:

任用贤能,励精图治

(3)依据材料一的意思:

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反映了唐朝对各民族一律同仁,各民族平等。

由此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4)依据课本所学,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

当时,有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叫魏征,他前后进谏200多次,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魏征死后,唐太宗称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唐太宗还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

人称“房谋杜断”。

点睛:

(1)问“唐玄宗”“新纪元”是解题的关键。

反映了唐玄宗开开创了唐朝一个新的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是开元盛世;

(2)“新纪元”是解题的关键。

依据第一小问已知“新纪元”是指开元盛世,本问据所学答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即可;(3)问题干中“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解题的提示信息,结合所学答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外来的史实即可;(4)问“人镜”“房谋杜断”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确定答案。

22.

(1)契丹西夏金

(2)阿保机元昊阿骨打

(3)战:

辽与北宋的澶州之战;南宋与金之间郾城之战。

和:

辽与北宋立澶渊之盟等。

(4)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②团结一心,携手共进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即辽政权,定都上京;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建立西夏政权,定都兴庆;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依据课本所学,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即辽政权,定都上京;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建立西夏政权,定都兴庆;12世纪初期,女真族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