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30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拓展测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图中,使用温度计方法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金属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理是()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鏡头上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D.金属升华到玻璃镜头上

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蔬菜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处,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蔬菜新鲜

B.夏天,有人中暑后,我们往病人身上涂抹酒精可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利用了酒精的升华吸热

C.北方冬天人们在菜窖里放几大桶水,可防止菜冻坏,利用的是水的汽化吸热

D.舞台上用风扇吹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制造云雾,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

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到

时,水就会沸腾

B.水的蒸发在

时也能发生

C.

的冰放到

的水中,冰可以熔化

D.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7.下列自然景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初春,麦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

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

D.隆冬,河面上厚厚寒冰

8.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

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9.图中给出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A.

B.

C.

D.

10.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只麻雀的质量约3kg

B.成人正常行走的步长约50mm

C.中学生上一层楼做功约1800J

D.电视机正常工作电流约5A

11.下列仪器的使用和计数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B.

量筒的读数

C.

温度计的使用

D.

测电笔的使用

12.如图是天空出现的奇异云彩,据气象专家分析可能是喷气飞机在“作画”.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汽化

1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通过烧杯中的水给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加热,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或事实描述错误的是

A.冰会熔化,水会汽化

B.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

C.冰块能够从水中吸收热量是由于水的温度高

D.试管中的水因达不到沸点而不能沸腾

14.“糖塑”是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芽糖放在容器中加热由硬变软,然后取出,在常温下不停的吹气塑型,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麦芽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15.下面所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体温是39.5℃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0s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4m/s

D.人教版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7dm

16.教室中黑板的长度约为()

A.4000厘米

B.40米

C.40分米

D.0.04千米

17.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A.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高于纸的着火点

B.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C.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温度高于纸的着火点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8.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特定条件结合物态变化知识分析:

(1)若该物质的温度为t,且tA<t<tB,该物质处于_____态

(2)若该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I区域时,该物质要_____热。

(3)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的物态变化。

(4)若该物质温度刚达到t,且t=tA,继续短暂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不变”)。

(5)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_____区域(选填“I”、“Ⅱ”、“Ⅲ”)。

19.小榕榕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装置来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则小榕榕应选用______(选填“A”或“B”)装置来进行实验,此时C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0.如图所示,甲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该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乙中体温计所示温度是______℃。

21.家用电冰箱就象一个“热的搬运工”,在冷冻室里,通过制冷液的________吸热,将热量带走;在冷凝器里,通过制冷液的________放热,将热量放到空气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22.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英国发明家瓦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后人将他的名字定为_______的单位.

23.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

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

24.我们按物质存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状态.

25.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

26.如图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50g、20g、10g、5g等,现有一质量待测的物体,估计其质量在30g左右。

请将以下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1)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通过调节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把物体放入左盘,用镊子夹取________g、________g砝码各一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砝码,加上________g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将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值相加,即得待测物体的质量。

27.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区分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要看固体熔化时是否具有________。

三、实验题

28.如下图是表示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上各线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B段表示物质处于固体状态,是___(填“吸”或“放”)热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阶段;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_状态,是______(填“吸”或“放”)热____________(填“温度不变”、“升温”或“降温”)阶段;CD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_状态,是______(填“吸”或“放”)热______(填“升温”或“降温”)阶段.

29.如图甲所示,晓辉同学用海波和石蜡“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装置要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

(2)此实验中没有直接对物质进行加热,而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

(3)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所示,在A、B、C三种观察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4)图丙是晓辉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图丁是晓辉绘制的石蜡的熔化图象,石蜡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0.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体温计_____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选填“能”或“不能”),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向读数_____(选填“大”或“小”)的那端;使用温度计时,要使它的液泡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并且在_____时才读数。

31.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陆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除冰,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

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1)他用冋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__________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了使冰块均匀受热,冰的颗粒应该________(选填“大/小”)些.

(3)在选择器材时,小陆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I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图丙),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根据曲线图可知:

①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选填“是”、“不是”)晶体,实验中浓盐冰的熔点是_______℃。

②根据分析可以推想得到:

在水中加适量的盐,可以________(选填“提高/降低”)水的凝固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水,凝固点越_______(选填“高”、“低”)。

3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_____,而且让萘的温度上升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_____态。

(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33.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1)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 ℃;

(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

34.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

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和____。

(2)表二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右图,是____℃。

(3)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_____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5)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

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实验题

1、

2、

3、

4、

5、

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