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223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docx

水泥厂物理室作业指导书

物理室作业指导书

第一节物理组操作规程

一、强度检验:

1、严格按操作规程取样、制样、留样。

从控制室取出厂、出磨水泥样品时,查看是否有杂物,仔细核对留样条与包装记录并在控制室包装记录上签字确认,有异常时及时通知控制人员核对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

匀样。

先把所取回样品全部通过0.9㎜方孔筛,然后两人交替匀样,每人不少于5次,混匀后将样品倒入水泥密封桶中。

保留筛余物(如:

石子、铁锻、潮块)。

留样时要有留样条,注明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取样人和垛位。

样品在化验室8h与室温环境相同后做全套物检,检验完毕贴上有编号的口取纸,放在留样室保存三个月。

2、成型的制备程序.

(1)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450±2g,三份标准砂1350±5g和半分水225±1ml。

(2)水泥、砂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应保持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水时,其精度应达到±1ml。

3、搅拌的操作程序

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试验前先检查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间隙是否正常,量水器、拌和水有无异物,量筒是否干净,如无把搅拌叶片上机油擦干净。

(2)在注入锅前要检查加水量是否正确。

(3)准确称量450g水泥试样加入锅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固定位置,立即开启机器,先低速搅拌30秒,后又低速转动30秒并加砂,再高速转30秒,停拌90秒,立即把搅拌锅一降,用适宜的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胶砂刮入锅中间,再将锅上升到固定位置(20秒内完成),而后又高速搅拌60秒,搅拌完成后卸下锅送到振实台。

(4)振实台,(试检前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用一把适当的勺子直接将锅内壁粘附的胶砂适当地搅拌数次,分两层装入试模,放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

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下,再装入每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切忌用力下压物料,再振实60下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到取下试模放到工作台上刮平。

(5)刮平用人金属直尺以近似90度的角度架在试模前顶的一端,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的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横向锯割要幅度大,而纵向要慢(切忌使试样与试模之间产生缝隙),最好一次将超出试模的胶砂刮去,再用直尺以近似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抺平,去掉模子四周的胶砂,贴上标贴。

(6)试验结束后把定位套放回原位然后将操作台和仪器用具清理打扫干净。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GB/T1346-2011标准法)

1、验前必须做到:

a.维卡仪金属棒能自由滑动;b.调整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应先用湿布擦拭干净,将拌和水倒入锅内,在5-10秒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试样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将锅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秒,停15秒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到锅内,接着高速搅拌120秒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

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空隙,然后再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浆体,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浆面表面光滑。

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接触,拧紧螺丝1-2秒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下沉或释放试杆30秒时记下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立即擦拭干净,整个过程自从搅拌后1.5分钟内完成,以试杆与底板距离为6±1㎜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中拌和水泥量为该水泥标准用水量(P),按质量的百分比计,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注水时间。

三、凝结时间的测定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调整零点;试件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法)。

2、标准稠净浆一次装满试模,轻轻拍打5次锯掉多余净浆抹平立即放入养护箱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分钟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试模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秒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观察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后30秒后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到距底板4±1㎜时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凝结时间,用分钟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状况,在终凝针上装上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下玻璃板上翻180度,直径大端向上放在玻璃板上,放入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点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时,即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5、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在最初测定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临近初凝时间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测定分钟一次,达到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当结果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沉入原针孔的位置,每次测完将针擦拭干净,并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内,整个过程要防止试模受到振动。

四、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样品准备两块100×100㎜玻璃板,与净浆接触面涂一层机油。

2、试饼的成型方法:

将制好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拭干净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抺,做成直径为70-80㎜中心厚约10㎜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后将试饼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2h。

3、沸煮:

调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整个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加水,同时能保证在30±5min水开至沸腾,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其放在沸煮箱水中的篦板上,在30±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min。

4、结果判定

沸煮结果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冷却至室温,取出试饼进行判定,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无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分为五种:

崩溃、龟裂、疏松、弯曲、完整,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注:

有争议时,以雷氏夹为准)。

【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

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

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

(一)核准对象。

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

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

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

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

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

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三、精准施策

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

在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

(一)推进基础设施扶贫

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25户以上的所有自然村,由规划所牵头负责进行村庄建设规划。

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到2015年完成2个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底新一轮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调查摸底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保到2016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的改造任务;灌溉渠系建设和小山塘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倾向贫困村,提高灌溉能力,到2017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

(二)推进产业扶贫

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大力发展高产油茶、白莲、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

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优先立项和优先提供苗木和种苗。

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50户以上,到2020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

乡财政筹集资金,重点打造空坑——XX扶贫产业带,带动全乡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

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

县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奖补,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

县财政每年从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一半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了扶贫产业的贫困户,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获得一次性扶持资金5000元,按规划分批实施,5年内全覆盖;另外切除部分资金,用于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

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指导贫困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设立一个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合作商业银行按1:

8放贷;创建一个部门配合的帮扶机制,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蔬菜局等相关部门在贫困村产业选择、合作社组建、技术培训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

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县财政将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广泛推行

“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黄卡、红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推进搬迁扶贫

1.正确引导。

对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户,坚持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向县城工业园、县城次中心、中心圩镇或中心村有序搬迁转移。

2.整合资源。

积极整合资源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

3.扶持政策叠加。

搬迁移民户可同时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帮助其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奔小康能致富。

(四)落实智力扶贫政策

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

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老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每年安排优秀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

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

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县属中学上学,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3.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

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补助;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实施。

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从2016年起,县里将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并根据当年招生考试情况确定具体加分标准。

(五)推进劳务扶贫

1.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

2.鼓励能人创业扶贫。

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经当地就业部门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3.解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

积极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民工进企业务工,解决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问题。

(六)推进保障扶贫

1.落实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

2.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让其享受基本养老金保障。

3.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县内住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

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七)推进社会扶贫

县工业园管委会将牵头联合县工信委、县扶贫和移民办在企业界开展主题为“全民扶贫,邀您同行”结对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工业企业自愿参与到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激励和引导“爱心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争取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等扶贫攻坚工作。

四、精准帮扶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好精准扶贫的平台,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突出抓好“七个到村到户”:

(一)产业到村到户。

每个贫困村都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富民产业,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二)项目到村到户。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项目,找准脱贫路子,做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

贫困村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服务。

(三)柚苗到村到户。

县委农工部将安排专项资金、县农业局负责购买调运柚苗,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贫困户种好“摇钱树”。

(四)资金到村到户。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脱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专项扶贫资金要全部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扶贫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

(五)干部帮扶到村到户。

进一步加大干部挂点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力度。

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

每个贫困村都安排有一个以上县领导、一个以上县直单位、一个以上工业企业和一笔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挂点帮扶。

要按照“交朋友、摸实情、找路子、扶资金、促增收”的思路,继续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扶助3户黄卡、红卡贫困户,按“一户一策”发展一项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造血功能”,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要达到2000元以上。

通过三年扶贫攻坚,使全乡所有黄卡户、红卡户真正脱贫,对蓝卡户进行最低生活保障。

(六)跟踪管理到村到户。

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

按照

“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有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

对扶贫项目的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土坯房改造到村到户。

凡居住在危旧房或土坯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内必须全面实施危旧房、土坯房改造,严格按照省定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标准补贴到户。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

乡党委、政府和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是实现扶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各村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和措施。

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是扶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乡党政班子成员、各村书记主任是扶贫攻坚的具体责任人。

各村要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决心和措施。

(二)加强队伍建设。

乡组建扶贫工作站,由分管领导担任站长,同时安排4名有工作经验的干部集中办公,切实解决基层扶贫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

(三)夯实基层组织。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的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着力解决贫困村“无址办事”和

“无钱办事”的问题,2015年实现贫困村村级组织都有活动场所的目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2018年底贫困村全面消除“空壳村”。

(四)加大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力度。

严格把握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扶贫资金专款、专帐、专人管理、封闭运行。

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

凡涉及扶贫和移民资金的项目,一要严格按规定采取相应招投标形式,确定建设队伍;二要将所有与扶贫资金有关的施工合同必须列入廉政承诺条款;三要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必须签订廉政责任状。

(五)严格考核奖惩。

一是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和村书记、主任个人年度考核及述职的重要内容;二加强工作督查,每个月对各乡村的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一次督查。

督查结果一要作为扶贫攻坚工作考核依据;二要与评先评优相结合。

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实招、干实事、见实效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