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207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

2015年隔热和隔音材料岩棉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5月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相关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隔热隔音材料制造行业生产销售无特许资质许可要求,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行业内企业所在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国务院下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建立国家环境保护制度,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下属环境监察司负责指导开展环境执法和排污收费稽查,各区县下属环境检察队伍负责执行巡查。

国务院下属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

行业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是经过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和全国性社会经济团体,具有法人资格,其主管单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委员会。

联合会涉及全国建材行业制造、工程、流通、科研、教育等领域,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围绕建材行业与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管理咨询等服务;以及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授权或委托,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有关工作。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是经过民政部批准,由从事绝热节能材料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使用、施工、流通、科研设计、设备制造的相关联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其主管单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接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代管。

协会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开展行业调查,收集和统计行业基础资料,向政府提出制定行业规划的建议,并参与行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推进行业技术创新;推动横向经济联系,协助会员解决原料供应、商品生产、运输、销售等问题,促进行业生产的发展;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规范等技术文件等。

2、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行业政策

岩棉制品为具有绝热节能、隔热隔音等功能的材料,归属于新型建材行业的隔热和隔音材料类别,近年来,我国对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政策有:

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领域发展导向中指出,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

建材工业和非金属矿工业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

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

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并将“安全环保、经济适用的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

烧结空心制品、蒸压加气混凝土等轻质、高强、隔热、环保型墙体材料。

环保型涂料、防水、密封、隔音等装饰装修材料”作为重点发展产品。

2011年9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制定的《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发展要求将不断提高,为建材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导向。

该规划将非金属矿物材料开采及深加工技术作为科技创新方向及重点领域,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高性能矿物功能材料、环保材料、生态修复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年3月,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制定的《绝热节能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绝热节能材料发展应以满足建筑节能需要为重点,住宅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应重点发展防火、环保、安全、高效绝热材料;重点发展不燃绝热材料,特别是在国外有几十年成功应用经验的纤维类绝热材料和体系。

其将外墙外保温、屋面用岩棉制品,适用于高铁、地铁、船舶需要的防火、高效、新型绝热材料作为重点发展产品,将高强、耐火等级高特殊用途岩棉及制品技术,降低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硅酸铝、硅酸钙生产能耗技术作为绝热节能行业关键研究技术。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是指每个行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岩棉制品制造属于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行业,该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属于环保节能的朝阳产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销售收入统计数据,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行业2010年至2014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皆在20%以上,该行业处于成长期。

2、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绝热节能、隔热隔音材料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产业,广泛用于建筑、化工、石油交通运输、仓储等各行各业,是各种建筑物、工业储罐、管道、车船等保温、隔热、吸声的多功能材料。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使绝热节能、隔热隔音材料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且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推进,建筑节能向纵深发展,我国绝热节能材料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隔热隔音、绝热节能材料主要有两大应用领域: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防火保温以及工业冷热设备、窑炉、管道,交通工具隔热防火保温。

隔热隔音、绝热节能材料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与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要建约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

这是因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

我国

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或者更高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

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从2005年的53%增长到2009年的99%,在施工阶段从21%上升到90%。

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推进,目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基本上已经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领域。

实现建筑节能,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建筑物墙体和屋面中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发达国家在建筑保温领域广泛使用的绝热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机类绝热材料,主要是各类泡沫塑料;另一类是矿物纤维类绝热材料,主要是岩(矿)棉和玻璃棉。

我国建筑用绝热材料在现阶段主要是有机类材料,矿物纤维类应用相对较少。

泡沫塑料特别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价格较低,保温性能好,吸水率低,质量轻、施工方便,是较理想的建筑用绝热材料。

但其防火性较差,用于高层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在国外泡沫塑料禁止用于高层建筑的保温隔热,我国的法规、标准等正在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此类法规和标准也逐步向国际标准靠近。

岩(矿)棉、玻璃棉及其制品,保温性能好,防火等级高,也是理想的建筑用绝热材料,欧美发达国家在建筑上大量使用,欧洲用岩(矿)棉及其制品较多,美国用玻璃棉及其制品较多。

从火灾安全考虑,今后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应采用不燃材料,其中岩棉耐火性能更好,性价比高,体系的使用经验相对丰富,国内产业基础相对成熟,更具竞争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的日益强化,我国电力、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对降低生产能耗、减少碳排放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工业保温设计普遍增加了保温层的厚度,以减少热损失,工业用保温材料的市场会稳步增长。

另外,造船产业对品质高、环保、安全、防火绝热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岩棉制品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玄武岩、白云石、树脂等原材料,利用焦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经过振动给料机、冲天炉、离心机、固化炉、切割机等机器设备,根据客户要求生产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岩棉板、岩棉条、岩棉毡或者岩棉管壳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工业、农业、化工等领域。

岩棉制品制造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岩棉制品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各种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企业,该行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行业成本效益与国家出台的关于能源资源利用的政策紧密相关。

岩棉制品行业的下游行业包括房地产、工业、船舶制造等企业,下游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到岩棉制品市场需求。

因此,岩棉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受国家节能环保、房地产调控政策、宏观经济景气度影响较大。

四、行业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我国目前对岩棉行业实行国家标准准入制度。

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

企业必须对

其生产的岩棉制品的燃烧性能、压缩强度、导热系数、抗拉强度、尺

寸稳定性、外观平整度等采取措施,确保其产品符合国家要求。

相关的产品认证、质量认证等国家及行业标准为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构筑了一定的壁垒。

另外,根据《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建科〔2008〕147号)及各省、市据此出具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管理办法/通知的规定,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要在各省市销售,需要取得各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推广证书)。

船用岩棉制品要在造船行业应用,需要通过对应国际船级社的认证。

2、资金壁垒

岩棉行业作为生产制造行业,先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土地、建设厂房。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购置技术领先的设备,建设管理团队,上述大量的资金投入会令一些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无力承担,进而对进入本行业构成一定的障碍。

3、品牌壁垒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反映了产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等丰富内涵,对增强优质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很大作用。

所以在行业中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岩棉制品供应商具有较为明显的品牌优势。

而良好品牌是通过客户的口碑效应逐步建立起来的,新进企业通常需要很大投入和

较长时间才能逐步获得用户的认可。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本)》中,岩棉制品作为新型轻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被列入鼓励发展的产业。

在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制定的《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制定的《绝热节能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岩棉制品作为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皆被列入以上“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

由国家住建部发布并于2015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规定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外墙保温系统使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达到A级。

良好的国家产业政策将引导岩棉制品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2)新型城镇化及旧房节能改造的推进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会带来城镇人口增加,从而推动城镇新增住

房的需求。

联合国《城市的繁荣2012/2013》中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将达9.1亿,较2013年7.3亿的城镇人口增加了1.8亿,城镇化率将达61.90%。

按目前全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30平方米计算,到2030年,1.9亿新增城镇人口将带来59.47亿平方米的城镇新增住房需求,平均每年3.50亿平方米。

由于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较高且正呈现逐年上升之势,建筑物节能迫在眉睫。

新增住房的建筑节能需求及旧房节能改造需求将拉动节能保温、隔热隔音材料行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1)企业集约化程度低,规模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企业家数靠近600家。

虽然近几年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加大了对岩棉项目的投资,但从行业整体来看,该行业仍存在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等突出问题。

由于企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低,会导致产品质量差且不稳定、科研投入不足、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环境污染无法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等不利后果。

(2)其他建筑材料等替代品挤压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上用于外墙外保温材料的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矿物棉、玻璃棉、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等为主的无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不燃性材料;第二类是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主的保温材

料,通常认定为难燃性材料;第三类是以聚苯板(热塑性)、聚氨酯(热固性)和酚醛为主的有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可燃性材料。

虽然岩棉具有保温隔热、吸音降噪、防火安全性等优点,但是综合生产成本、施工难易程度、环境污染、设计规范等各因素考虑,岩棉制品仍面临其他建筑材料等替代品挤压市场份额的挑战。

六、行业风险特征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岩棉制品,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玄武岩、焦炭、白云石等矿产品以及树脂等化工产品,其中玄武岩、焦炭和树脂的价格对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焦炭、树脂等原材料等价格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岩棉因其具有耐火、保温、隔音、防潮、可弯曲等多项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工业保温和船舶制造等行业,而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建筑保温防火标准的提高,岩棉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尽管2012年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岩棉行业准入条件》,对岩棉行业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是诸多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也加大了对岩棉细分领域的投资,如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棱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3、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岩棉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类建筑、工业管道、运输工具的保温节能、防火隔离、装修装饰等。

宏观经济波动及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影响到基础建设行业、房地产行业以及工业的景气度,从而影响产品在上述领域的需求情况。

4、受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影响较大的风险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岩棉属于燃烧性能等级A级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岩棉作为防火级别最高的建材的一种,其市场需求状况与行业监管政策密切相关。

从国家住建部和公安部联合于2009年9月25日发布的2009年46号文《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水暂行规定》,到国家公安部消防局于2011年3月14日发布的公消[2011]65号文《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到国家公安部消防局于2012年12月3日发布的消[2011]65号文《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筑外保温材料防火等级的要求从B级到A级再到B级,短短4年,政策发生变化,岩棉市场需求也经历了很大的波动。

七、行业竞争格局

虽然我国岩棉制品行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岩棉制品行业无论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技术装备、产品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岩棉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来看,丹麦、芬兰、荷兰、瑞典、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的技术较为先进,都采用了高级摆锤法生产技术。

各国岩棉制品生产企业在配料、熔制、成纤、集棉、摆锤、打褶、固化、后加工等关键技术上各有特点,各有差别。

世界第一大岩棉生产商RockwoolInternational(洛克威公司),其主要占据了欧洲70%的保温市场。

2010年12月RockwoolInternational收购了西斯尔有限公司在亚洲的保温隔热业务。

通过对洛科威国际的全资子公司Roxul亚洲和西斯尔亚洲的整合,新的合体“Rockwool(洛科威)亚洲”成为亚洲最大的岩棉产品生产商。

在亚洲共有四家岩棉工厂,分布在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在中国拥有一家夹芯板生产厂;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菲律宾、越南、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均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

我国的岩(矿)棉制品产业分布较广,除西藏、海南外,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加工岩(矿)棉制品的企业,大小岩(矿)棉制品生产厂数量超过百家,但在一些地区相对集中,大中型岩(矿)棉制品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华北(北京、河北)、华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华南(广东)地区。

我国岩(矿)棉产业的地区格局已初步形成。

截至2013年4月,我国产能2万吨及以上的岩(矿)棉生产线分布情况如下表:

我国岩(矿)棉生产企业按生产规模、技术装备、产品质量、产品消耗水平、环保水平大致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大型岩矿棉生产企业,以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广州)有限公司、上海新型建材岩棉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老牌企业和最近两三年新建的20余家新企业为代表。

这些企业技术比较先进、生产规模较大,都采用了摆锤法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相对较好。

第二层次为中型岩矿棉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采用了部分摆锤法生

产技术,但设备投资少、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产品质量明显低于第

一层次的企业。

第三层次为小型岩矿棉生产企业,这类企业数量较多,生产设备简陋,无任何环保设施,产品质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