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19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docx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西洲中学刘国刚美术科论文

2011年白云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年会参评论文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

 

作者:

刘国刚(美术科)

 

单位名称:

西洲中学

浅析在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意识

[摘要]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

敢于创新、打破陈规的训练,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增长。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美术则是有利于培养发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整合,对美术教育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美术;创新意识

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基础文化课,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

那么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美术教学呢?

一、营造创新环境

环境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载体,学校的建筑设计以及用品的设置,都应为良好环境的创设而服务,并在艺术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这一环境中,用学生的作品装饰学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欣赏自己的创造成果;利用学校长廊开辟艺术画廊;利用学校围墙开辟学生自由创造的天地;让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教室,成为学校行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不受外界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创造,这些做法让学校成为了学生创造活动的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我就提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玻璃杯有什么样的用途。

学生们想到了玻璃杯很容易碎,他就代表着老师的心,如果我们上课不好好的听讲,老师的心就会像玻璃杯一样很容易就碎了。

听到学生想到了这些我的心顿时感觉到很暖和,这就说明学生们很有创新思维。

还有学生很针对实际专开联想,我通过引导学生玻璃就有一定的反射功能,学生知道了管的反射,就想到了将蜡烛放在杯子里可以增激光的照射强度,这样可以节约子让资源,防止能源浪费,就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想法有很多很多,在下课之前就将学生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面大大的拓宽了。

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条条框框太多,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美术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颇有弗感越雷池一步之感。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许能有创新。

三、构建新型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曾经问过学生:

怎样的美术课觉得比较开心?

学生中,有的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说,多看看录象,做做相关游戏;有的说,可以自己决定怎么上,隐隐约约中,透出对开放的美术课堂的渴望。

开放的美术课堂是宽松的、和谐的、自由的。

这种课堂完全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整节课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本身要经历“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应怎样学”——“学得怎样”——“学后怎样”——“怎样更好”的过程。

作为总导演的教师,应怎样去“导”呢?

下面具体谈一谈。

首先,对学生的美术兴趣,对教材内容,对学生学情要摸透;其次,坚持四条原则,即客观分析、主动适应、积极引导、促进转化。

客观分析,主要是看主导要求是否符合学情,有无训练价值;主动适应是看主导要求与主体发展需要是否适应,有出入时适当调整,积极引导,是将学生的注意中心移到很有价值的要求上;促进转化,这是如何把主导要求合理转化为主体要求的问题不,诱发需要、激发创新是关键。

构建新型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发展。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不同的教学模式效果也不同,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美术教师应大胆尝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四、运用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畅想未来。

自古以来,人类从创造文明开始,由生产的实用和技术发明创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古老的青铜编钟代表着中国青铜铸造业与造型艺术德完美结合;比利时建筑家昂得雷·瓦特凯恩设计的原子球博物馆与加拿大古根海姆博物馆无论在造型还是建筑材料的应用上都体现着最新科技成果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从而关注艺术发展与科技水平的关系,并在生活、学习、时间中体会他们最为熟悉的电脑软件的使用和对绘画表现的影响与启发,借此展开的科学幻想,畅想未来的生活,从而开阔视野,提高创造力,艺术表现力以及利用艺术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决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决定性因素,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美术课相结合,学生们不仅仅是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会因多媒体所容纳的知识范围比较宽,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事业进行开阔,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进一步的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观看土电话的制作方法,随即我就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玻璃杯的用途和土电话可以产生联系吗,学生顿时感觉有了想法,都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启发,就这样一节课下来针对玻璃杯的用途问题还想到了很多,我都让学生意义的通过自己的思维画了下来,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仅一步得到提高。

五、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古老的教学观念,将自己的主体地位逐渐的想主导地位转变,将主体地位转换给学生,让课堂回归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在上课时才会转变自己的学习思想,将老师要我学的思想状态逐渐的转变为我要向老师却学习,将老师自己的灌输知识的思想转变为一到学生学习的思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与培养,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去,自己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与学生产生距离感,应该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内心,这样学生才会了解老师的用心。

相反老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想要的,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三角形的联想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所想到的东西有很多。

比如说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绘画的时候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什么生活工具是三角形的呢,学生们就纷纷回答,衣架,铁锨还有自行车的主架。

就这样结合了生活实际让学生们的思想向生活靠拢,通过引导,学生们的创新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结语: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闯、敢于创新,不畏艰苦、不怕失败;使学生的思维独创灵活、观察敏锐、善于发现、想象丰富、以创新为乐、在愉快中体验成功创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振华;中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王列富;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陈克勤;中学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实验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附件:

学生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