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113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3 大小:10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大全

一.单选题

1.爱因斯坦指出: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1分)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1分)

C.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1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4.“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

()(1分)

A.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

()(1分)

D.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1分)

A.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7.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

()(1分)

D.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

9.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1分)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

()(1分)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11.“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1分)

B.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1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1分)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1分)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4.社会基本矛盾是:

()(1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

15.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

()(1分)

B.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16.二战后国际分工:

()(1分)

B.水平分工代替的垂直分工(√)

17.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是:

()(1分)

D.由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18.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

()(1分)

A.国际金融机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19.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内:

()(1分)

D.大企业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

2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1分)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C.傅立叶(√)

 3.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1分)

 C.劳动(√)

4.“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一观点是说:

()(1分)

 A.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1分)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6.实践的中介是:

(1分)

 B.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7.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1分)

  B.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8.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1分)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9.生产关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1分)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10.所谓抽象人性论意指:

()(1分)

  B.否认人的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11.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1分)

  B.人的劳动(√)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1分)

 C.劳动二重性学说(√)

 13.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1分)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4.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

()(1分)

 C.政府实施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分)

 A.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能:

()(1分)

  B.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的制约(√)

17.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内:

()(1分)

 A.大企业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

18.实现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的是:

()(1分)

 A.法人资本所有制(√)

19.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1分)

  B.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20.6.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

()(1分)

C.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与时俱进

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5.中国古代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6.发展的实质是 (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D.矛盾特殊性原理

9.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1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11.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1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3.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B.知觉      

14.“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16.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17.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8.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19.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0.社会形态是(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C.社会形态的更替         

2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2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24.价值的本质是(   )D.社会生产关系

2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26.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30.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31.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   

32.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3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C.金融寡头    

34.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B.个人联合

3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

36.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C.列宁          

3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3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3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4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C.实践性       

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 B.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即是否承认(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    

6.“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      )

 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

7.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是因为(      )

B.这些思维方法本质上就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联系

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9.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10.“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D.对立统一规律

12.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对立的焦点是(      )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13.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B.要把握事物的度

1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D.实践的观点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1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0.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1.社会形态是(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C.社会形态的更替          

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24.商品是(   )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25.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2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27.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打深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        )C.蔬菜价值增大         

2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D.生产相对过剩  

29.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3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  )B.金融资本 

3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参与制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3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34.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5.无产阶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民主集中制

36.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37.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39.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1分)

 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1分)A.劳动价值论(√)

3.否认意识的主观性,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1分)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1分)D.唯心主义的观点(√)

5.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1分)B.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6.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

()(1分)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1分)A.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8.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

()(1分)A.生产工具(√)

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1分)D.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0.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1.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1分)

B.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1分)D.劳动二重性理论(√)

1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1分)A.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14.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1分)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5.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放弃执政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国家性质就要改变,这是因为:

()(1分)B.一个国家的性质通常是与其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1分)A.资本主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17.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1分)A.暴力革命(√)

18.“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1分A.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19.1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1分)B.自我完善和发展(√)

2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1分)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5.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D.客观实在性

6.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表现  

7.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1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     

16.上层建筑是指(    )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1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C.劳动发展史                

19.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B.基本形式   

20.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21.“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22.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D.使用价值

2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2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25.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6.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     

29.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30.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2.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 B.垄断低价 

3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B.商品输出  

34.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5.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求我们(    )

C.借鉴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东西

37.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3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B.政治斗争     

39.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与时俱进

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5.中国古代庄子说: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一种(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6.发展的实质是 (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D.矛盾特殊性原理

9.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1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11.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1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3.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B.知觉

14.“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