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623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docx

阿奇霉素废水处理设计方案1000DOC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阿奇霉素搬迁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

(日处理1000吨废水)

湘潭建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二○一○年一月

第一章废水处理装置设计

1.1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废水水质、水量及相关生产资料。

1.2设计内容及范围

(1)全部废水及污泥处理系统处理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工艺管路配置、土建构筑物、厂房的设计、配电仪表的设计、选型安装设计;

(2)事故应急措施工程的设计;

(3)全部处理装置配套的厂房及办公,辅助设施的施工设计。

注:

处理装置界区外部汇水管线的建设和改造不在本设计范围之内。

1.3水质水量

根据甲方提供资料,设计进水量为1000m3/d。

1.3.1设计的原水水质

序号

指标

单位

原水水质

进水水质

1

CODcr

mg/L

15000-25000

≤10000

2

色度

/

/

3

悬浮物

mg/L

/

≤200

4

BOD5

mg/L

0

0

5

氨氮

mg/L

2000-5000

<200

6

总氮

mg/L

/

≤200

7

总磷

mg/L

/

/

8

pH

8.5-9.5

8.5-9.5

9

Cl‾

mg/L

2000-10000

2000-10000

1.3.2设计的出水水质

序号

指标

单位

出水水质

备注

1

CODcr

mg/L

≤100

2

NH3-N

mg/L

≤20

3

色度

≤50

4

悬浮物

mg/L

≤50

5

BOD5

mg/L

≤20

6

总氮

mg/L

≤20

7

总磷

mg/L

≤1.0

8

pH

6-9

1.4设计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甲方的具体要求,合理地确定各项指标的设计标准。

(2)尽量利用原有废水处理设施和设备,使用简易、低能耗、高效的水处理系统。

(3)操作管理程序简单化,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废水处理的综合费用。

(4)在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比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新材料、新产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便于工人操作。

(5)工艺确定要结合废水的具体特点及国内外相关废水处理的成功经验,并在确保功能可靠、操作管理方便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新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工程的成本。

(6)废水处理站的布置同周边环境综合考虑,景观设计协调一致。

1.5设计规范及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4-2006)。

(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3)《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4)《总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

(14)《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5)《废水泵站设计规程》(DBJ08-23-91)。

(1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J50037-96)。

(1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95)。

(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1)。

(19)《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BG140-90,97年版)。

(20)《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7-94)。

(2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22)《供电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2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2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29)《城镇废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3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3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3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

(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3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第二章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2.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污泥空气沼气

阿奇霉素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

2.2工艺流程说明

2.2.1调节池

生产车间排出的高氨氮废水经过吹脱后与其他低氨氮废水混合后经过管道收集进入废水调节池(调节池设3座,每座有效容积500m3,内设穿孔管曝气搅拌)。

废水调节池将pH调到8.5-9.5,单个调节池调节12小时,设空气搅拌系统,以达到均质均量的目的。

调节池设计3座,切换使用;营养盐投加系统(投加磷酸二氢钾,满足C:

P=300:

1可不投加);pH调节及监测系统;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加热及温度显示系统,(保证进入ABR1生化池的废水温度30℃-35℃)以满足生化处理的需要。

废水调节池

数量3座

每座有效容积500m3

结构:

钢筋砼S8抗渗

废水提升泵

数量2台(1用1备)

Q=42m3/h(使用流量),H=20m,N=7.5kw

三叶罗茨鼓风机(调节池空气搅拌)

数量2台(1用1备)

Q=8.33m3/min(使用风量),H=58.8kpa,N=18.5kw

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3套

测量及显示液位

温度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3套

pH调节及监测系统

数量3套

测量及显示pH

流量计

数量1套

要具备瞬时流量及累积流量功能

2.2.2ABR1生化系统

废水经过调节后,用泵提升到ABR1生化池。

调节池废水经废水提升泵以42m3/h(流量计计量后)均匀连续进入ABR1生化池。

3个调节池交替使用,调节池留有部分余量,以应对来水的峰值变化。

ABR1生化池共分8个反应室,每一个反应室都是升流反应式,即废水通过底部的布水管补水后以升流的方式通过载体层,水力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而在整个反应器中则类似于推流式。

废水进入反应室后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一个反应室的载体层,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到去除。

借助废水的流动作用,反应室中的废水上下进行运行,由于载体层的阻挡作用和污泥的自身沉降性能,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室内。

池底设置PVC(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材质的承托板,距离池底1m,厚度20mm,开孔Φ20间距40mm,上覆10目尼龙网;每个小池子设5根DN300溢流管,1根DN108(不锈钢或碳钢管)排泥管;循环水泵吸口低于液面下1m(溢流管口和循环水泵吸口设10目尼龙网阻挡载体外流)。

每一个反应室都设有自循环系统。

目的是为了混合均匀以及及时的排走厌氧处理产生的气体,提高传质速率。

当ABR1里污泥量大时可以通过排泥管对各个反应室逐个进行排泥操作,8个反应室共用一个污泥泵。

在ABR1生化池中设置布水系统,填充生物载体,载体为火山石滤料(粒径8-12mm),并接种高效EMO复合微生物菌种,经驯化培养,ABR1生化池中将形成以水解酸化菌群和产碱杆菌群为主的微生物环境和微生态平衡。

废水在ABR1生化池中与生长在载体上的菌体接触,水解菌首先将废水中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紧接着酸化菌将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酸化为乙酸等低级脂肪酸,然后产碱杆菌利用废水中的H+为电子受体将低级脂肪酸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水解酸化。

同时,在EMO菌群的作用下,在厌氧阶段发生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硝化等生物反应,从而实现高氨氮废水的生物脱除。

ABR1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甲烷气经过收集通过管道进入沼气锅炉。

ABR1生化池

数量1座

反应时间48h,反应池有效容积2000m3

保护高度1.0m

结构:

钢筋砼S8抗渗。

声光报警系统1套(该报警系统放在厌氧第一格,当液位超过进水液位300mm时报警)

循环水泵

数量8台

Q=40m3/h(使用流量),H=8m,N=2.2kw

污泥泵

数量1台

Q=20m3/h(使用流量),H=12m,N=1.5kw

2.2.3缓冲池1

ABR1出水自流进入缓冲池1。

缓冲池作用:

对ABR出水降温,保证后续系统的正常运行;沉降ABR出水中的污泥。

缓冲池设排泥系统。

缓冲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150m3

2.2.4SBR1生化系统

缓冲池1废水自流连续进入SBR1生化池。

好氧反应采用SBR反应形式。

在SBR1池中投加EMO高效复合微生物和载体,载体为30-80目的活性炭。

为了保证进水的连续性,SBR1采用2个好氧池并联的方式,切换运行,24小时为1周期。

单池反应时间为进水12小时,边进水边曝气,停止进水后继续曝气反应8小时,停止曝气自然沉降3小时,排水1小时,1小时将12小时的进水全部排入中间池。

废水在好氧池停留时间为24小时,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排水进入中间水池。

SBR1生化系统设有曝气系统(微孔曝气器)、排水系统(滗水器)、排泥系统、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SBR1生化系统中的一个池子每天排水一次,每次排水三分之一,即500m3。

(排水高度由滗水器控制)

当SBR1池中的SV30超过50%时要进行排泥。

SBR1池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除。

排泥管设置在池体40%处,并设有污泥泵,以利于排出污泥,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

SBR1池

数量2座

HRT=24h,

每座有效容积1500m3

钢筋砼S8抗渗。

滗水器

滗水能力:

600m3/h

数量2台

三叶罗茨鼓风机

数量3台(2用1备,单池单机供风)

Q=91m3/min,H=68.6kpa,N=160kw

污泥泵

数量1台

Q=20m3/h(使用流量),H=12m,N=1.5kw

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2套

2.2.5中间水池1

SBR1生化系统出水自流入中间水池1。

中间水池1还设有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流量计量及显示系统,加热及显示系统系统(以保证进入ABR2生化池的废水温度30℃-35℃)。

中间水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600m3。

钢筋混凝土结构,S8抗渗;

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1套

温度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1套

废水提升泵

数量2台(1用1备)

Q=42m3/h(使用流量),H=20m,N=7.5kw

流量计

数量1套

要具备瞬时流量及累积流量功能

2.2.6ABR2生化系统

中间水池1废水经废水提升泵以42m3/h(流量计计量后)均匀连续进入ABR2生化池。

ABR2生化池共分4个反应室,每一个反应室都是升流反应式,即废水通过底部的布水管补水后以升流的方式通过载体层,水力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而在整个反应器中则类似于推流式。

废水进入反应室后上下折流前进,依次通过每一个反应室的载体层,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到去除。

借助废水的流动作用,反应室中的废水上下进行运行,由于载体层的阻挡作用和污泥的自身沉降性能,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被截留在反应室内。

池底设置PVC(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材质的承托板,距离池底1m,厚度20mm,开孔Φ20间距40mm,上覆10目尼龙网;每个小池子设5根DN300溢流管,1根DN108(不锈钢或碳钢管)排泥管;循环水泵吸口低于液面下1m(溢流管口和循环水泵吸口设10目尼龙网阻挡载体外流)。

每一个反应室都设有自循环系统。

目的是为了混合均匀以及及时的排走厌氧处理产生的气体,提高传质速率。

当ABR2里污泥量大时可以通过排泥管对各个反应室逐个进行排泥操作,4个反应室共用一个污泥泵。

在ABR2生化池中设置布水系统,填充生物载体,载体为火山石滤料(粒径8-12mm),并接种高效EMO复合微生物菌种,经驯化培养,ABR2生化池中将形成以水解酸化菌群和产碱杆菌群为主的微生物环境和微生态平衡。

废水在ABR2生化池中与生长在载体上的菌体接触,水解菌首先将废水中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紧接着酸化菌将小分子可溶性有机物酸化为乙酸等低级脂肪酸,然后产碱杆菌利用废水中的H+为电子受体将低级脂肪酸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水解酸化。

同时,在EMO菌群的作用下,在厌氧阶段发生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硝化等生物反应,从而实现高氨氮废水的生物脱除。

ABR2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甲烷气经过收集通过管道送到沼气锅炉。

ABR2生化池

数量1座

反应时间24h,反应池有效容积1000m3

保护高度1.0m

结构:

钢筋砼S8抗渗。

声光报警系统1套(该报警系统放在厌氧第一格,当液位超过进水液位300mm时报警)

循环水泵

数量4台

Q=40m3/h(使用流量),H=8m,N=2.2kw

污泥泵

数量1台

Q=20m3/h(使用流量),H=12m,N=1.5kw

2.2.7缓冲池2

ABR2出水自流进入缓冲池2。

缓冲池作用:

对ABR出水降温,保证后续系统的正常运行;沉降ABR出水中的污泥。

缓冲池设排泥系统。

缓冲池

数量1座

有效容积150m3

2.2.8SBR2生化系统

缓冲池2的废水自流进入SBR2生化池。

好氧反应采用SBR反应形式。

在SBR2池中投加EMO高效复合微生物和载体,载体为30-80目的活性炭。

为了保证进水的连续性,SBR2采用2个好氧池并联的方式,切换运行,24小时为1周期。

单池反应时间为进水12小时,边进水边曝气,停止进水后继续曝气反应8小时,停止曝气自然沉降3小时,排水1小时,1小时将12小时的进水全部排入中间池。

废水在好氧池停留时间为24小时,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排水进入中间水池。

SBR2生化系统设有曝气系统(微孔曝气器)、排水系统(滗水器)、排泥系统、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SBR2生化系统中的一个池子每天排水一次,每次排水二分之一,即500m3。

(排水高度由滗水器控制)

当SBR2池中的SV30超过50%时要进行排泥。

SBR2池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除。

排泥管设置在池体40%处,并设有污泥泵,以利于排出污泥,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

SBR2池

数量2座

HRT=24h,

每座有效容积1000m3

钢筋砼S8抗渗。

滗水器

滗水能力:

600m3/h

数量2台

三叶罗茨鼓风机

数量3台(2用1备,单池单机供风)

Q=60.61m3/min,H=68.6kpa,N=132kw

污泥泵

数量1台

Q=20m3/h(使用流量),H=12m,N=1.5kw

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2套

2.2.9中间水池2

SBR2生化系统出水自流入中间水池2。

中间水池2设有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流量计量及显示系统。

中间水池2

数量1座

有效容积600m3。

钢筋混凝土结构,S8抗渗;

液位测量及显示系统

数量1套

废水提升泵

数量2台(1用1备)

Q=42m3/h,H=20m,N=7.5kw

流量计

数量1套

要具备瞬时流量及累积流量功能

2.2.10混凝沉淀池

中间水池2出水经泵提升进入混凝沉淀池。

进水的同时加絮凝剂,混凝废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池连续进水,絮凝池和沉淀池底部相通,经过絮凝后的水从絮凝池底部进入沉淀池,经过斜板沉降清水上升自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污泥则被沉降在池底部,经过一段时间污泥累积后进行排泥操作。

废水在絮凝沉淀池的沉淀时间4小时,出水连续自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

混凝沉淀池设有加药系统(加入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加热系统(以保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温度30℃-35℃);排泥系统。

混凝后的废水经过沉淀,上清液通过管路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污泥用污泥泵通过污泥管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混凝沉淀时间4小时,混凝沉淀池有效容积170m3。

2.2.11曝气生物滤池

混凝后的废水经过沉淀,上清液通过管路自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截留排水排出的菌种及载体并且发生生化反应,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同时存在兼氧与好氧,进行硝化与反硝化,达到脱氮的目的,使废水能够达标排放。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时间12小时。

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外观清澈透明,无色无味,达标排放。

曝气生物滤池设有布水系统、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

曝气生物滤池

数量1座

反应时间12h,有效容积500m3

保护高度0.5m

结构:

钢筋砼S8抗渗

火山石滤料(粒径8-12mm)200m3

三叶罗茨鼓风机

数量2台(1用1备)

Q=5.21m3/min(使用风量),H=58.8kpa,N=11kw

反冲洗泵(1用1备)

Q=600m3/h(使用流量),H=15m,N=37kw

2.2.12清水池

曝气生物滤池出水自流进入清水池,如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废水仍无法达标,采用药剂处理,可以达到排放要求。

清水池设有加药装置。

数量2座

每座有效容积100m3

保护高度0.5m

结构:

钢筋砼S8抗渗

2.2.13污泥脱水系统

调节池、ABR1/2、SBR1/2、缓冲池1/2、中间水池1/2、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通过污泥泵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污泥通过卧式离心机脱水,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废水与生产废水一起汇入调节池再次处理,湿泥外运到市政污泥处理场处理。

污泥浓缩池

数量2座

每座有效容积:

100m3

污泥脱水机房:

76m2

污泥泵

数量2台(1用1备)

Q=20m3/h,H=12m,N=1.5kw

污泥螺杆泵(1用1备)

数量2台

Q=30m3/h(使用流量),H=50m,N=7.5kw

卧式离心机(1用1备)

数量2台

2.2.14蒸氨系统

由于原水氨氮及总氮较高,需经过吹脱,使进入生化装置的废水氨氮及总氮满足生化需求。

蒸氨塔

数量:

1台

日产氨水10%:

6.00吨

2.2.15沼气处理系统

厌氧系统每天产沼气:

约2000m3,可配套一台1吨/时蒸汽锅炉。

沼气锅炉

数量:

1台

日产汽量:

24吨

第三章消防设置

废水处理系统一般为非易燃易爆场所,不设专用消防水系统;考虑综合厂房的电气安全,按照相关的消防要求配置消防设置。

第四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估算)

4.1装机容量1104.4kw,运行容量451.5kw

耗电量10.836kwh/吨水,电费0.60元/kwh,电费:

6.50元/吨水;

4.2蒸汽:

5.0公斤/吨水,150元/吨蒸汽,0.75元/吨水;

蒸氨:

500公斤/吨水,4.50元/吨水;

4.3碱:

加量1.0公斤/吨水,0.50元/公斤,0.50元/吨水;

4.4人工:

20人,月薪2000元,1.33元/吨水;

4.5营养盐:

磷酸二氢钾:

0.146公斤/吨水,5.00元/公斤,0.73元/吨水;

4.6絮凝剂(聚合氯化铝)0.294公斤/吨水,1.80元/公斤,0.529元/吨水;

助凝剂(PAM)0.0008公斤/吨水,30.8元/公斤,0.024元/吨水;

4.7污泥处理费用:

0.50元/吨水

4.8氨水收益:

4吨/天,2000.00元/天=2.00元/吨水

4.9蒸汽收益:

24吨/天,3600.00元/天=3.6元/吨水

4.10药剂费用:

8.00元/吨水

4.11折旧:

4.04元/吨水

4.12运行费用:

项目

用量

单价

单耗(元/吨水)

10.836kwh/吨水

0.60元/kwh

6.50

厌氧升温用蒸汽

5公斤/吨水

150.00元/吨

0.75

蒸氨用蒸汽

500公斤/吨水

150.00元/吨

4.50

片碱

1.0公斤/吨水

0.50元/公斤

0.50

人工

20人

2000元/人·月

1.333

磷酸二氢钾

0.146公斤/吨水

5.00元/公斤

0.73

絮凝剂(聚铝)

0.294公斤/吨水

1.80元/公斤

0.529

助凝剂(PAM)

0.0008公斤/吨水

30.8元/公斤

0.024

污泥处理费用

0.50

药剂费用

8.00

氨水

500.00元/吨

-2.00

蒸汽

150.00元/吨

-3.60

折旧

4.04

运行费用合计

第五章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构筑物规格尺寸

数量

占地面积m2

1

废水调节池

10×10×5.5m

3个

300

2

ABR1生化池

25×10×9m

1个

250

3

缓冲池1

1.87×10×9m

1个

18.7

4

SBR1池

18.18×15×6.0m

2个

545.4

5

中间水池1

12×10×5.5m

1个

120

6

ABR2生化池

12.5×10×9m

1个

125

7

缓冲池2

1.87×10×9m

1个

18.7

8

SBR2池

18.18×10×6.0m

2个

363.6

9

中间水池2

12×10×5.5m

1个

120

10

混凝沉淀池

6.8×5×5.5m

1个

34

11

曝气生物滤池

10×10×5.5m

1个

100

12

清水池

5×4×5.5m

2个

40

13

污泥浓缩池

5×4×5.5m

2个

40

14

风机房

150m2

1个

150

15

提升泵房

60m2

1个

60

16

污泥脱水机房

76m2

1个

76

17

控制室、配电室

100m2

1个

100

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