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617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ocx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摘要

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储蓄作为消费的余项部分和投资的重要来源,对经济所起得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

居民储蓄存款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本文根据行为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从行为的主体、原动力、影响力及性质四个角度对我国居民储蓄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分析解决了金融市场规范等问题,指出要在指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措施,是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才能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增长。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中国居民储蓄现状,关键词:

居民储蓄;储蓄行为;性质分析

1

引言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居民储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居民储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从1978年的210.6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03093.01亿元。

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最终储蓄率持续偏高;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存款储蓄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存款储蓄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储蓄的高增长是一把“双刃剑”,为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同时也给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而且在开放条件下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加重了银行经营成本和负担。

因此储蓄的研究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保持合理规模、适度的居民储蓄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2

1我国居民储蓄现状

1.1我国居民储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储蓄存款持续增长阶段(1978年到1988年)。

这一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第二阶段:

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1989年到1996年)。

这一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第三阶段;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1997年到2000年)。

这一阶段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长,但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从94年的41.5%,一直下滑到98年、99年、00年的15.4%、11.6%、7.9%。

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

第四阶段:

储蓄存款恢复性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

这一阶段居民储蓄资金经过99年下半年和00年明显分流之后,01年居民储蓄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定期储蓄占比提高,存款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而近几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也达到20%以上,可以预见短期内我国居民储蓄仍将稳定增长。

1.2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类型

居民储蓄存款是指居民收入当中没有用于现期消费,而是以存款形式存人银行的货币收入。

个人储蓄存款数额的加总,构成一个社会一定

3

时期内的储蓄总量,从而构成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资本供给总量。

按照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如果社会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投资(则该社会即可实现均衡的、稳定的经济增长。

因此,居民的储蓄行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1前瞻型居民储蓄

居民前瞻性储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预防性储蓄、馈赠性储蓄和生命周期储蓄。

预防性储蓄是用来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

导致预防性储蓄产生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

不确定性因素。

在不确定因素下(比如,收入的不确定性)居民会直接增加储蓄,从而防止消费的剧烈波动所造成的效用下降。

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居民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直接调整储蓄。

而在我国收入的不确定性不影响前瞻型居民的消费即不会引起预防性储蓄的产生。

第二类:

保障性因素。

在低保型因素下(比如,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或者低收入的保障)前瞻型居民的消费会变得非常有耐心,会尽量的节省,从而减少当期的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

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保障因素通过影响居民的耐心,进而影响居民的储蓄。

馈赠性储蓄是赠送给他人(特别是子孙后代)的储蓄。

决定馈赠性储蓄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居民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人对馈赠性储蓄的偏好。

决定储蓄的客观因素有两个,收入的规模和收入分布。

生命周期性储蓄是与当期收入成正相关,基本上与馈赠性储蓄和当期收入的关系相同。

因此,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前瞻型居民的储蓄增长与不同时期的收入规模相关。

4

1.2.2短视型居民储蓄

短视型居民的储蓄行为决定因素是当期收入水平,而且储蓄与当期收入是绑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然而,短视型居民的储蓄增长率要略高于收入的增长率,这是由自主性消费所导致的。

一般而言,自主性消费相对于总的消费量而言是比较低的,短视型居民储蓄的增长率只会稍稍超过收入的增长率,而不会偏离收入的增长率过远。

因此,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短视型居民的储蓄相对稳定,储蓄的增长率基本与收入的增长率保持一致,二者不会偏离过远。

1.2.3习惯型居民储蓄

居民对某种储蓄的态度,常取决于对某种储形式的信任,这类居民的储蓄行为是对某一个储蓄所、某种储蓄十分熟悉,注意力稳定,体验深刻形成习惯了。

到储蓄所,就马上存储自己所熟悉的某一种储蓄,不必经过挑选和比较,储蓄行为比较迅速,并且以后经常重复地进行。

1.2.4冲动型居民储蓄(扩展)

这类居民的个性心理反应敏捷,刺激物容易引起心理的指向性,其心理反映与心理过程的速度也较快。

这类居民选择储蓄种类时,容易受储蓄宣传的影响。

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把握不定,对个人及家庭的未来会感到担忧和恐惧,因而愿意多储蓄、少消费,以便保证当前及未来生活免遭不测。

居民过分注重当前,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具有强烈的厌恶心理,这种心理会严重束缚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

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社会形

5

势的预期比较乐观,因而愿意将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度假等享受型消费需要,储蓄存款并非象经济学理论模型预测的那样增加,相反却有所减少。

因此,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出现了创记录的个人储蓄率,而我国自从1997年涧低利率以来,储蓄存款一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目前也已创造出个人储蓄存款的最高纪录。

1.3我国居民储蓄特征

1.3.1储蓄率偏高

目前,我国的高储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

储蓄是资本形成的物质资源和基础,是投资的先导,增加的资本形成只能来源于增加的储蓄。

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

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

2006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1050.99亿元。

数据显示,05年12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

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储蓄率出现大幅攀升。

2000—2007年国民储蓄率上升了13.3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下降10.4个百分点,而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则分别上升了2个和8.4个百分点。

因此,我国国民储蓄率的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储蓄的增加,其中政府储蓄增加是由于政府储蓄率和政府可支配收入双双上升,而企

6

业储蓄增加则是由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大幅攀升。

1.3.2地区差异较大

中国经济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中国居民收入地区间差异十分明显,而且由于中国国土服员辽阔,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国情势必导致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特征差异。

其中,农村居民储蓄的地区差异在逐步扩大,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别较大,由此形成不同地区的收入差别,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这使得那时的地区差距并不明显,但8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效果较为明显,这时,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投资机会的差异,来自自然条件、区位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崎岖、高寒、水土流失的严重经济贫困地带,且水资源缺乏和交通落后,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东部地区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好。

其次,东部工业起步要比中西部早,形成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沿海地区利用国家政策,使乡镇企业迅猛崛起。

再次,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劳动力分化转移的基础,现今,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逐渐缩小,也就是说,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逐渐下降,农产品总量的增长逐渐受到了农产品需求的制约,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收入,同时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在外的就业机会有限,使农村居民能够获得

7

的工资性收入或劳务报酬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1.3.3受收入影响大

收入的高低是储蓄能否发生的先决条件,没有收入,储蓄就成为无源之水,因而,收入水平的不同也会赋予居民储蓄行为不同的特征。

在中国,多年的经济改革不仅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颇具效率的制度前提,同时也行成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事实。

高收入层次的居民收入来源广,生活经验丰富,而且占有资金多,具有一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因而相对储蓄水平很高,储蓄依靠收入增长所占份额也较大,在产业选择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而低收入的居民由于预算约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实物储蓄中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少,生产手段落后,形成“马太效应”,只能在低水平收入徘徊。

2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现实成因分析

高储蓄率和较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十分有利于经济增长。

但是,较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对经济增长不利。

当前,我国有一种状况,就是储蓄高,实际投资于储蓄严重脱节,储蓄没有转化成投资,这使得我国大量的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无法拉动有效需求下。

储蓄率的增高必定反映了消费率的下降,储蓄与消费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当前再继续扩大两项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储蓄高增长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消费和投资。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居民储蓄动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养老。

子女教育和住房。

这三种储蓄目的都与中国重视家庭养老文化有关,而这些现实需要都直接导致了我国居民未来预期指出的增加。

8

2.1现实需求导致未来预期支出的增加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个人和家庭化解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家庭成员就特别需要为老年人养老和医疗而储蓄,或者在直接年轻时为老年期进行的额外储蓄。

在养儿防老的文化中,子女教育是父母的投资,所以,必须留出一块来投资子女教育,这一块储蓄就是比西方家庭多出来的。

还有一块储蓄是包含隔代目标的,中国人还得为子女结婚和买房子存一笔钱,这在经济学里被称为“利他主义”。

这样几项加起来,就使得中国的储蓄率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

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居民未来预期支出的增加是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偏高的现实需要。

2.2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2010年,我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全体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

与之相关的是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即收入的增加使居民未来预期支出而储蓄的意愿提供了现实条件。

2.3投资渠道不完善

我国债券、基金、股票。

保险等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推进储蓄向其他金融资产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但是,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个人投资渠道不畅,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相对有限。

此外,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未被大多数投资者所了解和接受,而且其品种不够丰富且供给不足,居民难以找到相对稳健和具备投资价值

9

的金融产品,这就使得居民投资空间大打折扣。

2.4其他原因

我国居民储蓄率还会受到我国人口结构、财税政策、利息率、通货膨胀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

其中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储蓄率的高低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相关,亚洲各国的消费形态和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的宗教和文化对于居民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拥有儒学背景的亚洲国家的储蓄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也不喜欢与人竞争,进而导致较高的风险规避情绪,因此与其把“血汗钱”投到高风险的金融市场,不如进行储蓄以备不测。

3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分析

3.1我国居民储蓄行为主体分析

行为的主体是行为的实施者。

对于我国居民储蓄这一经济行为来说,主体就是实施储蓄行为的城乡居民。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攀升。

2002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7万亿元人民币,而2003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07万亿元人民币,直逼2003年全国GDP(2003年全国GDP为11.67万亿元)。

由于受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主体差别较大,从而导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占有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很不平衡。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的易宪容教授分析,占储蓄账户总数80,的储蓄者为低收入者,而占储蓄账户总数的20%的高收入阶层,其存款占总

10

储蓄额的60%;就城乡分布来看,到2002年末,占全国总人口39.1%的城镇居民,拥有82.3%的居民储蓄存款,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达到14241元,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只有1969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城乡之间分布不平衡;就地区分布来看,储蓄存款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2002年底,储蓄存款最多的5个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占全国居民储蓄存款的40%,而储蓄存款最少的5个省份(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仅占全国居民储蓄存款的2%,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

3.2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原动力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初始原动力是什么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时强调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础和动力,应当以人的需要为主要根据来解释人的行为。

可见,人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最深刻的初始动因。

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各自的利益,当人的意识达到某种需要,要求获得某种利益时,他便会把需要的这种意识转化为行为动机,促使行为的实现。

对于居民储蓄行为来说,需要也是这一行为的原动力。

国家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居民除了现期消费外,还需要为将来的生活着想,所以居民要进行储蓄;居民需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下岗后生活有所保障”,但我国社保体系不健全,居民只好储蓄;居民需要获得稳定的、风险小的投资收益,但我国股市等资本市场不景气,居民只有选择储蓄为理财工具;居民想买住房、汽车,但居民的收入有限、银行的信贷制度又不完善,所

11

以只有靠储蓄来积累消费资金;居民需要把自己多余的收入放到安全的地方,银行恰恰能满足居民的安全心理的需要。

由此看出,我国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是产生居民储蓄行为的原动力,而居民储蓄行为的产生又满足了居民的诸多需要。

3.3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力分析

居民储蓄行为的实现,满足了居民的各种需求。

与此同时,居民储蓄行为也会对我国社会的相关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居民居高不下的储蓄总额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我国不断增加的居民储蓄,为银行提供了不断的社会资金投入,有力维护了我国金融的平稳运行。

但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居民这种高储蓄行为的弊端也随之凸显,进而暴露出很多问题。

我国寂寞储蓄行为为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要靠政府推动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以出口换外汇,只是外汇盈余增长速度过高,全球经济失衡。

最终导致中国人一边生产一边储蓄,美国人一边消费一边借钱的局面。

与此同时储蓄的持续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储蓄的高增长是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集中。

3.3.1居民储蓄行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12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下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许多居民储蓄是出于养老防病以及后代教育考虑,部分储蓄甚至是居民的“养命钱”。

11万亿元的储蓄存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们对未来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已作了充分准备,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改革事业推进过程中的社会稳定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3.3.2居民储蓄行为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如何在原有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上谋求较高的投资水平,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储蓄是投资的来源和前提条件,大规模的投资能吸收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

目前高达11亿元的居民储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当可用的资金。

国家可考虑如何将一部分储蓄投资于国家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的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减轻金融风险,也非常有利于我国资本积累,推动市场的壮大,拉动经济增长。

3.3.3居民储蓄行为对银行业的影响

储蓄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如果银行能吸收更多的居民储蓄存款,就有条件扩大信贷规模,获取更多的利差收入,也能保证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但随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多,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们说,银行业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惜贷”和“慎贷”的现象,大量的储蓄资金难以分流出去,这与诸多因素有关。

有银行业自身的因素,如:

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不稳健、信贷方式不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

13

产增多等;也有外界因素,如:

现阶段我国信用机制不完善,社会信用基础欠佳等。

以上因素导致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瓶颈”,一方面急需资金的一些企业、地区及民间投资却得不到资金支持,投资机会与资金供给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另一方面银行不得不考虑“慎贷”、“惜贷”的因素,而使大量储蓄囤积在银行,难以转化为投资,造成大量资金的闲置,极大地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3.3.4居民储蓄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发展证券融资对于分散金融风险,减轻我国银行经营压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均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居民可选择的金融投资工具较少,主要以股票和债券为主。

1996,1999年,股市交易活跃,吸引了大量储蓄进入股票一级、二级市场进行投资或投机。

但2000年股市很不景气,国债发行量又很有限,居民只有选择储蓄作为理财方式。

居民银行储蓄存款意愿的增强,又对股市等资本市场和繁荣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何使股市、债市重新活跃起来,使之能吸收更多的居民储蓄;如何增加更好的投资品种,为居民创造更多的投资渠道;如何进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居民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随着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这一系列问题都已映射出来。

3.4我国居民储蓄行为性质分析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合理行为和不合理行为两种。

我国现阶段居民储蓄行为是否合理呢,近年来,面对不断增加的居民储蓄存款,一些经济学家纷纷发表言论,他们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居民储蓄额太高,

14

居民储蓄行为是一种不合理的“超储蓄”行为。

更有甚者,把我国目前的居民储蓄比喻成“笼中虎”,还说“如果稍不注意老虎就会从笼中跑出来咬人”。

对“超储蓄”的判定,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

第一种观点是,判断居民储蓄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第二种观点是,判断居民储蓄是不是给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第三种观点是,判断居民储蓄率的增长速度是否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以上三种观点的共同局限性在于:

在认识居民“超储蓄”问题的同时,没有结合我国现实的国情,没有认识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特殊性动因。

那么我国的居民储蓄行为是不是“超储蓄”行为,应该用什么标准进行判断更合理,我认为,我国居民当前的储蓄行为不是“超储蓄”行为,其判断标准是:

我国现阶段的居民储蓄行为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

3.4.1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符合我国国情

尽管银行里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一路上升,可目前中国11万亿居民储蓄存款意味着全国人均不过近8000多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一年的人均收入。

如果考虑到中国农村居民的年均纯收入不过2400元,在考虑银行存款中的“公款私存”、“黑灰收入存款”,那么社会大部分人实际存款占有量就更低了,这与发达国家和同等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但这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因为我

15

国有着13亿人口,我国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还很大,社会财产的分配也存在许多问题。

3.4.2我国现阶段居民储蓄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必须看到,现在的居民储蓄对于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有着重大的意义。

如果储蓄不足以在一段时间内支撑住家庭的生存,包括食品、居住、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那么家庭生活就可能陷入可怕的境地,或者难以为继,或者靠借债度日。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高额储蓄缓解了社会的巨大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建设的有序进行。

3.4.3居民储蓄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较高的储蓄率用好了,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20世纪60年代来较高的储蓄率对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当时他们的储蓄率高达30%—50%,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额资本积累;同时,他们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他们用储蓄资金来支持企业进行投资以扩大出口,并借助发达国家高强度的资本涌入,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市场的壮大,拉动了本国经济的增长。

“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现阶段居民的高额储蓄,一方面保障了经济建设所需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为经济的全面建设提供了充足可用的资金,非常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5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个性心理分析

居民在选择储蓄时的动机总带有个性特征,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

16

储蓄行为。

人的心理个别差异,是人们在各自不同素质的基础上,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

正是这些后天的决定因素,使每个人具有不同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人的个性。

居民的储蓄行为,必然要受到居民的个性特征的影响,也就是要受到居民选择储蓄的能力,个人气质和性格特点的影响。

选储能力的不同,即对储蓄种类的识别、挑选评价能力以及储蓄决断能力的差异,使每个居民的储蓄行为有很大不同。

个人气质的不同,形成储户的不同类型,也具有不同的储蓄行为。

性格特征的不同,形成居民对储蓄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存储方式,构成千差万别的性格。

4规范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政策建议

中国储蓄的稳定增长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居民储蓄的稳定增长是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资本来源。

另一方面,中国储蓄的高速增长也给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消费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消费率偏低不仅会导致内需不足,而且会突显投资在经济中地位,进而增加经济的大幅度波动。

中国储蓄的稳定增长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金融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维持在75%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储蓄也会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