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61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docx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

《兰竹图》鉴赏论文1000字

篇一:

关于1000字论文范文3篇

关于1000字论文范文3篇

学位论文,是其在校学习的重要学习成果之一,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000字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关于1000字论文范文篇一:

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

科技腾飞下的音乐

流行音乐源于西方,它是19世纪的产物,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得到迅速开展。

西方尤其是欧美兴旺国家的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兴旺的国家,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发源地。

如今,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形态根本上都是在美国流行音乐的根底上开展而来。

实际流行音乐(popularmusic)在一百多年的开展中,已逐渐开展成了有别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音乐体系。

并非群众所理解的流行的音乐。

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以爵士和声、拉丁音乐节奏、非洲音乐节奏、现代编曲技术为理论依据。

其特点为风格多样、节奏相比照拟复杂、音色多样。

包括所有的民间音乐种类,开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

随着着经济的快速开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通讯与传媒的日益完善与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流行音乐的概念最早来自西方。

流行音乐指流行风格的音乐,它包括流行歌曲,还有爵士乐、摇滚乐等器乐形式的作品。

流行音乐的风格类型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是分时间、空间的。

首先从时间这个角度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流行的音乐风格显然不同。

就像我喜欢的一首流行乐曲王力宏的《心跳》,无论是这首歌的MV或是创作都是喜爱之至。

『心跳』在力宏的创作歌曲当中,是首非常特别的歌,他摒弃了学院派的创作手法,不从乐理著手,而是由最内心深处的想法出发,旋律和歌词浑然天成,在短短的字句当中,一语道尽对于感情的态度。

是一首让人在繁杂喧闹中,会想要静下来倾听的好歌。

这首歌曲每个乐器,包括吉他、钢琴、贝斯、鼓声,都是由力宏ㄧ人编写弹奏完成,在弹奏的过程当中,力宏常常不断一遍又一遍演练弹奏,希望歌曲能够透过最纯手工的弹奏,表现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新专辑的歌曲非常的力宏,因此在视觉得呈现上面符,力宏特别请到他纽约的好友摄影师Seamus来台负责所有MV的掌镜工作。

Seamus在今年一年就拍摄了6部电影以及其他的电影短片,是目前好莱坞非常具有潜力的新锐摄影师,力宏希望透过Seamus自然光的风格摄影,帮每支MV创造不同以往的摄影风格,赋予MV更具生命力的视觉表现。

如果没有现代科技迅速的开展,并且与音乐创作的完美结合,怎么众多粉丝如痴如醉。

如果没有MV与歌曲的相结合,仅仅是享受这歌声虽然也是种妹的享受,但是却不及MV的展示方式来的直接。

那样更能触动我们的心,也许在我看来这是种更直接聆听音乐的方式吧。

科技不断腾飞,更多的高科技越来越融入到我们的身边,就像我们身边的音乐,音乐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一个媒介,现在这个媒介也将是逐渐的科技化。

流行音乐的开展空间是无限的,科技开展也是无止境的,只要将科技和音乐的创作完美的结合。

即使是普通的原创歌曲,如果巧妙的参加科技元素,就是另一番享受。

所以科技的长翅腾飞对于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铺垫。

关于1000字论文范文篇二:

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开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在根底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

人文社会科学开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

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根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开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表达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

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二、根本理念

(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开展(7-9SS21.2.1)《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开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根底。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

《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

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三)本课程将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根底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

本课程将从纵向开展来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根本趋势,从横向扩展来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差异。

在贯穿中国社会开展根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开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第二局部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根底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开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

2.理解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开展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3.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开展的一般过程和根本趋势。

4.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三、过程与方法

5.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提高区分重大是非的能力。

6.思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创新能力。

7.体会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8.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局部,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具体内容的表述要精当。

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局部,要寻找文与图的最正确结合点,多用而不滥用图像。

学生作业应围绕课文来设计,但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

关于1000字论文范文篇三: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1000字)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强与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迎来了更加剧烈的竞争和挑战。

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我们大学生正在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性与爱、就业与创业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冲突。

近年来,因为上述问题处理失当而引发的个人悲剧日益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让人不禁直呼——大学生究竟怎么了?

!

篇二:

1000字论文

《信息检索》课程论文日志

论文题目:

赫伯特?

西蒙的感想学院:

经济学院专业:

财政学班级:

10财政学号:

101233108完成日期:

2022年11月15号

读赫伯特·西蒙的感想

197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年,是中国历史是不可磨灭的一年,也是中华民族重获新生的一年。

同样也是在这一年,赫伯特·西蒙获得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是对他学术成就的重要肯定。

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说,其科学成就远超过他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西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但西蒙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因终生从事经济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有关组织决策的理论和意见,应用到现代企业和公共管理所采用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和控制等系统中及其技术方面,效果良好。

这种理论已成功地解释或预示如公司内部信息和决策的分配、有限竞争情况下的调整、选择投资各类有价证券投资和对外投资投放国家选择等多种活动。

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局部建立在西蒙的思想之上。

而赫伯特·西蒙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决策理论即:

①找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③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开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方案;④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

决策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对于保证所选定方案的可行性和顺利实施而言,又是关键的一步。

经过综合概括,发现在这四个阶段中,公司经理及其职员们用很大局部工作时间来调查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形势,来判别需要采取新行动的新情况。

众所周知,在任何社会形势下,个人要有效地到达宗旨,不仅取决于他自身的活动,也依赖于他的活动与其他相关个体的活动的相关程度,这就需要对组织成员活动的协调。

在写我“浅议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不仅提前

熟悉了写论文的格式,更让我进一步认识和熟悉了诺贝尔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

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了解和学习西蒙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决策理论和管理思想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任务。

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如XX、谷歌,获得了赫伯特·西蒙的生平及简介以及通过使用检索工具:

SCI〔科学引文索引〕。

透过赫伯特·西蒙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挥撒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我们要向西蒙学习他那孜孜不倦的精神与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篇三:

王明霞论文[1000字]

《聊斋志异》中以鬼文化延展开的人鬼遇合之境的思

想意蕴与审美意味的探究

〔《聊斋志异》狐鬼文化审美趣味探究〕

09中三王茜璐

摘要《聊斋志异》以美丽、深邃而又理想化的人鬼世界展示于读者,引起了世人的不断赞美。

其中作者的赞鬼倾向,反映了蒲松龄对待民俗文化和志怪小说的继承,更表达了他独特的审美选择,完成了另类生命境界与精神空间的开拓。

其中赞鬼的思想,在人鬼遇合之时表达的较为明显。

本文即是选择以此为对象,来探析作者创造的狐鬼世界的审美意味和思想意蕴,以求对《聊斋》有着更好的把握。

关键词:

人鬼遇合之境审美意味思想意蕴

蒲松龄狐鬼文化审美趣味

《聊斋志异》初稿名《鬼狐传》,他是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以谈鬼说狐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目光。

在这部文言小说集中,一个个精彩的鬼形象让我们为之陶醉,一篇篇动人的鬼小说更让我们去感悟思索。

其中,人鬼遇合之境姿态多样,表达着作者的思想。

本文即以人鬼遇合之境为对象,进行探讨。

一、审美意味

《聊斋志异》对狐仙鬼怪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其中蕴含了蒲松龄多样的审美意味。

〔一〕刺激性和审美情趣

蒲松龄结撰以鬼怪味为审美主体的小说,动因之一是鬼故事富有刺激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自己“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闻那么命笔,遂以成篇〞,清楚地说明了他从“喜人谈鬼〞到“闻那么命笔〞的冲动欢快的创作过程。

从民俗的角度来说,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有漫长的信鬼祀鬼的心灵史,汉民族也不例外,或者说信之更深,祀之更勤。

当鬼的意识深植于民间心理后,人们就很容易在恍惚之中,衍生出许多鬼怪故事,并以自觉不自觉的方式进行渲染和演绎。

鬼魂常常会在人们的寂寞孤独之中、深思不定之间悄然降临;或者影影绰绰地活泼在黑夜之中,成了这个世界上让人捉摸不着但可以感受到得一种存在。

甚至哲学上的无鬼论思想影响文学时,居然受

到了有鬼论的挑战。

如《太平广记》所收录的出自《杂语》的《宗岱》、出自《幽冥录》的《阮瞻》、出自《搜神记》的《施续门生》、出自《玄怪录》的《崔尚》等志怪小说,其中的任务无论是无鬼论者“宗岱为青州刺史,禁淫祀,著《无鬼论》,甚精,无能屈着,领州咸化之〞〔注明出处,以下类推〕;“阮瞻秉无鬼论〞;“吴兴施续,有门生,长秉无鬼论〞;“开元时,

有崔尚者,著《无鬼论》〞。

,但是,他们都遭到了鬼的戏谑。

在《聊斋志异》的某些篇章,作者还成心写到了有鬼论与无鬼论的冲撞。

如《小谢》开首写到:

渭南姜不郎第,多鬼魅,常惑人。

因徙去。

留苍头门之而死,数易皆死;遂废之。

里有陶生望三者,夙倜傥,......因请部郎,假废第。

部郎以其凶故,却之。

生因作《续无鬼论》献郎部,且曰:

“鬼何能为!

〞〔注〕

但就是这个写过《续无鬼论》的陶望三,后来不仅遇到了两个女鬼,并与那两个顽皮可爱、外美内惠的小鬼头秋容、小谢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种有鬼与无鬼、鬼恶与鬼善的不同认识的背离与谐和,形成了《聊斋志异》特有的似真假设幻、扑朔迷离的美感。

〔一〕〔二〕惩恶扬善的心态

鬼故事的道德感召力量也与蒲松龄这个乡间才子对现实不满,渴望惩恶扬善的心态十分契合。

也许是世间有太多的不公与不平,太多的是非颠倒和赏罚不明,鬼魂超离人世的〞存在〞方式。

便在民间心理中承当了道德赏罚的责任。

《墨子·明鬼》中指出:

“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

墨子就十分相信鬼神的公正及其干预世事的能力。

民谚所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命强人欺鬼,时衰鬼弄人〞等等,也反映了民间对幽冥世界的畏惧和期望。

蒲松龄自己就曾被鬼故事中的道德寄寓深深感动。

在《聊斋志异》中他屡次皆异史氏的口吻说:

“与听此事至终,涕凡数堕......不知后

世,亦有善涕如某者乎?

〞〔注〕〔《张诚》〕“嗟

乎!

死者而求其生,生者又求其死,天下所难得者,非人身哉?

奈何具此身者,往往而置之,遂至腆然而生不如狐,泯然而死不如鬼。

〞〔注〕〔《莲香》〕可见蒲松龄从鬼狐故事里受到了强烈的道德感召和心灵冲击,秉希望将这中道德感召和审美快感传递给世人。

蒲松龄写鬼谈狐这种审美选择的深层考虑,应是在追求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蒲松龄在继承“搜神〞的传统时,又不局限于“志怪〞,六朝“志怪〞小说重在描写“物〞的怪异性,而缺失了“人〞的社会性。

也就是说,虽然蒲松龄屡次谈到他的“喜人谈鬼〞受到干宝志怪小说、李贺鬼诗等传统文学的影响,但他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文学传统的影响,而是将这种影响作为一种启示,进行独具匠心的个性化与心灵化写作。

《聊斋》中的鬼,形貌各异,心性有别,映照了人间社会的原生态,正是蒲松龄审美情感寄寓与外化的集中表达。

以鬼狐注释人生即以成为蒲松龄深刻的心灵寄托,久而久之,蒲松龄对鬼狐抱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

《聊斋志异》的《狐梦》篇写的是蒲松龄友人毕怡庵神往《青凤》故事,终于梦遇狐女的一段姻缘。

狐女临别时竟向毕怡庵提出这样的要求:

“聊斋与君文字交,请烦作小传,未必千载下无爱忆如君者!

〔注〕〞作者为此感慨:

“有狐假设此,那么聊斋之笔墨有荣耀矣〞。

虽然是虚拟、戏谑之事,但透露出蒲松龄以鬼狐作知音的真实心态。

《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目,如《甄后》:

“洛城刘仲堪,少钝而淫于典籍,恒杜门攻苦,不与世通。

一日,方读,忽闻异香满室;少间,珮声甚繁。

惊顾之,有美人入......如《伍

秋月》一篇中:

秦邮王鼎,字仙湖。

为人慷慨有力,广交游。

......居半月余,夜梦女郎,年可十四五,容华端妙,上床与合......〔注〕

那些与鬼女遇合的书生,极易令人想象成蒲松龄本人,或者说多有蒲松龄自我形象的投射。

如此,鬼既介入了蒲松龄的生命历程之中,成为他寂寞、苦闷心灵的对话者,成为他浩浩荡荡的精神历程的同行者,鬼就不再是可惧之鬼,不再是可诅咒的诡异,而成为可亲可爱可赞之鬼。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民间故事与文人创作相融合的文学作品,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形态的面貌。

《聊斋志异》可谓一部奇书,“横看成岭侧成峰〞,既可看作民间传奇、志怪故事,又能体味文人寄托的一腔孤愤,给阅读者留有极为广泛的“意义空白〞,从而也为自己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读者群体。

对《聊斋》所具有的这种民间情怀与文人寄托相兼容的品格,学界已有定论。

蒲松龄那寄托孤愤的小说观念备受论者称道。

他在《聊斋自志》中自白: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注〕其所以有如此寄托自然是因为蒲松龄一生坎坷,遭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有多怨气要发泄。

但全面考察其作品,便可发现蒲松龄的小说观念在实质上并未超出劝惩的范围。

如蒲松龄在《为人要那么》中大力倡导“正心〞、“立身〞、“劝善〞,在《怀刑录序》中论述刑与礼的关系“圣

人制礼以范世,而世多悖礼,那么刑生焉;刑也者,所以驱天下之人而归于礼者也。

〞说明蒲松龄劝惩结合以治理社会的儒家思想。

《聊

斋志异》中的《新郑讼》、《潍水狐》、《孝子》、《斫蟒》劝惩意图尤其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