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435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docx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1 词二首

1.主题解说

《忆秦娥 娄山关》:

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沁园春 雪》: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2.基础考点链接

标点:

省略号

省略号,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格的位置。

省略号不可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技法点睛】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例句: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

(“省略号”与“等”删掉其一)

(2)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不要。

例句: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删掉句号)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2。

3.阅读考点链接

修辞手法:

比喻

比喻,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的修辞方法。

比喻句由“本体”(抽象、深奥的事物)、“喻体”(用来作比的较具体、浅显的事物)和比喻词(暗喻没有)构成。

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又必须有某种相似之处。

【典型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等都是巧用比喻:

把山比作舞动的银蛇,把原(山丘)比作奔跑着的蜡白色象群,把江山美景比作妇女的服装。

【技法点睛】比喻的作用:

①用比喻描绘事物: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②用比喻讲道理:

使道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答题格式: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致地描绘出了)……,表现(表达)了……。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0

(2)。

01  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莽莽(ǎnɡ) 沁园春(qìn)  一代天娇

B.分外(fèn)成吉思汗(hán)红装素裹

c.折腰(shé)数风流人物(shǔ)稍逊风骚

D.妖娆(ráo)喇叭声咽(yān)顿失滔滔

(解析:

A.“娇”应写作“骄”;c.“折”应读作“zhé”;D.“咽”应读作“yè”。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好吧。

”他说:

“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解析:

A.冒号应改为逗号;B.“等”不能和省略号同时使用;D.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解析:

A.两面对一面,可在“做出”前加“能否”;B.缺主语,可删掉“使得”;c.搭配不当,后半句可改为“建立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营造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环境”。

4.表达得体——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A.“小林,你看过《还看今朝•遵义篇》吗?

”“看过,简直是太棒了!

”小林说。

B.班会上小兰的发言超时了,主持人说:

“太啰唆了,赶紧结束,你已经超时了。

c.小敏丢了发卡,对朋友说:

“我丢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发卡,你若捡到了务必还给我。

D.我对朋友说:

“感谢你的鼎力相助。

”朋友笑道:

“没事,得道多助嘛。

(解析:

B、c两项说话不礼貌;D.“得道多助”用词不当。

5.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忆秦娥 娄山关》: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2)《沁园春 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忆秦娥 娄山关》中表现红军行军急速而隐蔽的句子是: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写娄山关的险要,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取得胜利的豪情的句子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4)《沁园春 雪》中想象雪后初晴山川娇美的句子是: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6.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词,又称长短句,按字数一般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忆秦娥”和“沁园春”都是词牌名,“娄山关”和“雪”是题目。

(2)“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3)“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借指文学才华。

02  课内精读

阅读《沁园春 雪》,回答后面的问题。

7.上片内容主要由哪个字统领?

它统领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上片内容主要由“望”字统领,它统领的内容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突出了祖国地域广袤、景象奇伟的特点,也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

8.下片“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惜”中既褒奖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雄才伟略和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又批判否定了他们长于武功短于文治的不足,饱含惋惜之情。

03  拓展阅读

(原创)

春 雪

刘白羽

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

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

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栅栏上堆积着厚绒绒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

天清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

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

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

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

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

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

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其中有这样的意思:

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

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

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

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白珊瑚,好看得很。

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

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

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

我就带着这美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

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飞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夜,又绵绵落了一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如花似玉。

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被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

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

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

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溶入潮湿的黑土。

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节)

9.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时段的春雪?

作者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

【概括文章内容】

①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的春雪,感受是畅快;②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春雪,感受是豪迈;③今年正月初三的春雪,感受是欣喜。

10.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赏析关键句子】

(1)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动作描写,“奔”“迎接”等动词写出了“我”动作的迅速、亲切,表现了春雪到来时“我”惊喜与热切的心情。

(2)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杨树的嫩蕊沾着雪的状态比作“洁白的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在春雪中已萌生嫩蕊的美好情态,富有生机和活力。

11.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段落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

“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总结上文眼前春雪给“我”的感受;“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引出下文对以往春雪的回忆。

12.文章多处引用古典诗歌,这样写有何好处?

【引用的作用】

引用古典诗歌,生动具体地描写春季雪景,抒发作者对春雪的深厚感情,也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04  综合性学习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3.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示例二】学风流人物,做国家栋梁。

14.下列对毛泽东手书《沁园春 雪》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大气磅礴  B.流畅奔放

c.龙飞凤舞D.端正秀丽

15.为了使主题班会内容更丰富、真实,班委会准备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观看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视频,为此需向校团委借投影仪一台,请你代班长王建写一张借条。

借 条

今向校团委借到白色投影仪壹台,于×年×月×日前归还。

此据。

九(×)班:

王建

×年×月×日

05  写作创新

16.课文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并融情于景,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

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1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写法分析】上阕采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句句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要做到情景交融,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自己的感受;二是把自己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情。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等,要根据具体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

【例文】仰首望天,星光熠熠,横亘的银河似乎是舞女卸下的一条衣带。

风过处,一阵清凉,使人想起热情沸腾的夏季已经在检点着她的残妆了。

繁华似梦,梦也不长,红灯下喧闹的欢乐中,谁又顾到灯残后的寥落?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一样的新秋。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秋云,

变得淡远起来。

2 致橡树

1.基础考点链接

病句:

搭配不当

(一)

【主要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如:

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落实。

(“意识”和“落实”不能搭配,应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

(2)动宾搭配不当。

如:

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听到的”和“阅读时代的复兴”不能搭配,可将“和听到的”删掉。

(3)主宾搭配不当。

如:

苗乡侗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成为“旅游胜地”的是“苗乡侗寨”,而不是“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前半句可改为:

具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苗乡侗寨。

【技法点睛】

提主干。

当句子较长、成分较复杂时,一定要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谓、动宾、主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4。

2.阅读考点链接

句子含意的理解

【方法指导】

(1)品析关键词,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结合上下文,分析修辞,探究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3)联系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体会句子的深层含意。

(4)体会句子的情感或议论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哲理义。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1。

01  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痴情(chī)  慰藉(jí)   坚贞

B.霹雳(pī)枪戟(jǐ)红霓

c.雾霭(ǎi)红硕(shuò)寒潮

D.流岚(lán)炫耀(xuán)威仪

(解析:

A.“藉”应读作“jiè”;B.“红”应写作“虹”;D.“炫”应读作“xuàn”。

2.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三次重病、一次重伤,他的一生是与病魔做斗争的一生,是不懈战斗的一生,体现了他顽强坚忍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B.《平凡的世界》中安锁子从孙少平手中夺过《欧也妮•葛朗台》扔到了煤溜子上。

c.《红岩》中提到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都是特务的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恶的力量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越过火焰山,体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

(解析:

B.被扔的书是《红与黑》。

3.语言运用——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里?

c.母亲总爱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的诗句。

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解析:

A.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B.是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c.引用的诗句是句子的一部分,引号内的句号应删去。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操场上飞快地驰骋着。

B.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c.秋天的遵义是个美丽的季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秋游,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解析;A.主谓搭配不当,将“驰骋”改为“奔跑”;B.动宾搭配不当,删去“和规模”;c.主宾搭配不当,将“秋天的遵义”改为“遵义的秋天”。

5.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c)

A.朋友邀请小荣去他家做客,小荣说:

“最近比较忙,有空我一定会光临寒舍。

B.“小宁,衣服上的墨汁很难洗干净……”“不要再唠叨了!

我给你洗就好了。

”小宁说。

c.为了给书店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管理员在墙上写道:

“请带来安静,带走知识。

D.张民上学快迟到了,妈妈对他说:

“急什么,迟到一会儿没关系。

(解析:

A.“光临寒舍”用于邀请别人来自己家,此处使用不当;B.“不要再唠叨了”用语不礼貌;D.“急什么”用语不礼貌。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①平等独立;②心心相印;③祸福与共;④相知相依。

7.“紧握”和“相触”能不能互换?

为什么?

不能。

根在地下是缠络的,所以用“紧握”,而叶只能在空中相互接触,所以用“相触”。

8.诗歌中的“木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木棉是独立于橡树的一种形象,它深爱着橡树,但却不依附橡树,是理想的爱的化身。

03  拓展阅读

呵,母亲

舒 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9.“鲜红的围巾”喻指什么?

为什么不敢浣洗“鲜红的围巾”?

喻指母亲留给“我”的回忆。

围巾里有母亲温馨的味道。

不敢浣洗,害怕母亲温馨的味道会和红色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害怕记忆也慢慢地褪色。

10.诗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呵,母亲”。

四个“呵,母亲”把诗人的感情融进对母亲的一声声呼唤里,把对母亲的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11.怎样理解“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这几句诗?

【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母亲在的时候,心中感到快乐和温馨,如激流、如瀑布一样唱着欢乐的歌。

如今母亲不在了,失去了报答母亲的机会,因思念母亲,心中悲痛,所以说是“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12.你认为诗人思念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

试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

深沉强烈、哀婉动人。

如运用四个“不敢”,两个“怎敢”,把诗人强烈的感情压抑成失声的哭泣,真切感人,催人泪下。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04  综合性学习

凯凯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因此他的妈妈特别关注凯凯和女同学的交往,还时常打听班里女同学的情况,甚至偶尔“检查”凯凯的日记。

凯凯知道后非常生气,和妈妈大吵起来。

13.你怎样看待凯凯妈妈的做法?

【示例】妈妈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交往对象是对的。

但凯凯妈妈的这种方式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适得其反,她应该和凯凯好好沟通。

14.如果你是凯凯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开导他?

【示例】凯凯,你妈妈的做法是有些欠妥,可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关心你啊,你可以和妈妈好好沟通,让她了解你的情况,这样她就不会采取这种方式“了解”你了。

15.为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早恋问题,学校准备邀请教育局罗琳主任10月15日下午3:

00在大阶梯教室举行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给罗主任写一份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罗琳主任: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处理早恋等问题,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校诚挚地邀请您于10月15日下午3:

00到大阶梯教室给我校学生做一次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期待您的光临指导!

××中学团委

2018年10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